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答案:离合词主要指的是动宾式的一些词,如“散步、见面、结婚、道歉”等,有人认为这种词是词组,也有人认为是词,还有人认为离则为词组,合则为词。离合词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汉语词的双音节化趋向决定了“合”是离合词的原式和常例,词语使用的灵活性又使离合词产生了“离”的变式和特例。

联系与区别:离合词如果中间插入东西,就会变成词组,如“散了一下步、道了个歉”等等,这是二者的主要联系,但是二者更多的应该是区别和鉴定方法。下面讨论离合词的鉴定方法:

(1)凡组合成分中含有黏着语素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注意、经商、贷款、鞠躬”等。

(2)搭配严格受限,即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名词性成分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例如动词性成分“毕”、“叹”、“聊”、“起”分别只能与名词性成分“业”、“气”、“天”、“哄”组合。

(3)非动宾式而用作动宾式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鞠躬、洗澡、游泳”等。这些词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这些都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离合词。

(4)可以扩展又兼属名词或形容词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放心、争气、签名、吃惊”等,这些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也是由于一种“强制转换”的作用才产生了这种离合词的用法。

悲欢离合是相辅相成的。人生没有悲哪来的喜,没有离哪有合。你只要把他看作是人生旅途必须经历的事该悲时就放声大哭,该喜时就开怀大笑没必要压抑自己的情感有一句说的好没有离别时的难分难舍哪有重逢时的喜悦呢相信生活都是美好的!

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

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

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表达情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以上内容参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6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