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佛经中的经典语句。有关生活,感悟,感情等的语句

征求佛经中的经典语句。有关生活,感悟,感情等的语句,第1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应该如是看待。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

如果把佛纯粹理解为物质现象,那你就已经不在正道上,无法见到真正的如来。(如来的真实体性,是诸佛的根本法身,法体无一切相,凡夫的智慧根本不能理解。)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形象现象,都虚幻不真。

以上出自《金刚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物质现象的本源是虚空,空与物质现象是相对的;物质现象没有自性,一切体性为空的现象都带有物质性;受、想、行、识这四蕴,也和色一样。

以上出自《心经》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所有众生都是我过去父母,所以我们不杀生,就是在孝敬父母。

以上出自《梵网经》

外部世界是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来接触和感受外界刺激,然后在我们内心分别以色、受、想、行、识的五种蕴集的集合而生起综合判断,也就产生了七情六欲。所谓的情绪和心态,就是外界事物在内心的各种感受。这种感受是种种认知、判断、联想、心理和身体行为的一系列过程,就是说,对外界的喜爱、分别、执取,影响产生心中的爱和欲望,因为欲望而引出各种行为反应,从而使心理产生变化的情绪。

在佛法中,爱,是缘于自我的和欲望的贪和占有,由于得到或者得不到,从而产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状态。无论所爱的对象是男还是女,终究仍是这样的规律。

所以倒推的话:烦恼是因为各种得与失的占有欲望;欲望是因为爱的过度,失去自我的心理控制,无论是人是物;而爱,是来源各种心理感觉和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功能对外界的认知,最后在心中集合成不同的意识,对这些意识产生喜乐忧伤种种感受;而所有心理与身体器官的功能缘于各种判断构成的行为驱动,而这种驱动的根源就是错误的判断和思维,即无明。

也就是佛法所说“无明是行(行为意愿)的根源,行是识(意识驱动)的根源,识是认识名色(世界)的根源,名色是由于六入(指身体与心理的感受器官),六入产生触(接触),触产生感受,受生起爱,爱产生占有索取,取的行为产生种种有(行为后果),有构成生老病死等等苦(苦恼、烦恼),而苦恼烦恼又成为无明的因,继续一个轮回。

所以佛法并不是让我们忘记感情,而是让我们知道怎样理解感情。爱不是错,执迷于得失、欲望的种种烦恼而不知道中道行事,则是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理解爱,无论爱的对象是谁,都需要由自己来掌握好尺度。由爱导致的占有欲望才会产生烦恼。

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3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4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画脚。无论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

5人就这么一辈子,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多。学会放手,甘愿舍弃,才能真正的得到。得与失,只是相对而言。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觉得失去时,也许正在得到。凡事看淡一点,想开一些,一切随缘,随心。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

6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7当你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

8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9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争,人生少遗憾;随,知足者常乐。最怕该争时不争,该止时不止,总在纠结中痛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止。

10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11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即使有人亏待了你,时间也不会亏待你,人生更加不会亏待你!若说有亏待,也是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12放得下,才能更好地拿得起。人生不管是苦恼还是快乐,是舒心还是纠结,都是源于自我心境,大可不必苦苦纠缠,黯然神伤。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生就不会迷茫。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与其烦躁地抱怨生活命运不公,还不如从容淡定地笑对人生。

13人生很短,不要活得太累,其实,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沉着不寡断,自爱不自娇;豪放不粗野,老实不愚蠢,自知不自弃;谦虚不怯懦,大方不奢侈。

14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只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

15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忘记,而是给自己一个坦然接受的理由。回避痛苦,痛苦永远存在。只有从心里承认,并试着接受,慢慢适应了那一块伤疤的存在,才能随时间不知不觉地治愈。

16大爱无言。佛教人放下,让人懂得悲悯,学会宽容。在长满莲荷的池中放生,相信今生所求之愿,一定会得以圆满。在佛前点亮一盏酥油灯,相信今生走失迷途,亦可以重新找到出路。在求佛的路上转动经筒,相信起伏跌宕的命运,从此会云淡风轻。

17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人生注定有缺憾,过往时光寻不回。不是所有事都能如你所愿,那些不能改变的结果无须执念。

18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包括你最爱的人,养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财富,你的身体,最后也会回归尘土。世间的一切我们只有使用权而非永久拥有权。世间的一切都是借给我们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缘起缘灭,强求不得。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地走。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19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20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缘份。在世间寻寻觅觅,怎么会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天已注定?不仅众生迷惑,连学佛人也一样迷惑。

  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所谓‘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所谓‘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内心,但却是‘不愿’。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世间角度,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为夫妻,故在佛前发愿,希望来生再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为夫妻,永不分离,这种愿力,将来时机成熟后就会发生(不管人变成什么模样)。或者今生相爱至深,因战乱或家庭反对,以致今生无缘的男女情人,两人相互约定,希望下辈子再来成为夫妻。因为彼此都惦记这个约定,故在轮回中两人再次相遇,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决定共渡一生。

  另外一种情况,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无以回报,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帮忙偿还债务,或者救回爹娘至亲,故愿意来生做牛做马回报,所以因为感恩报恩的心愿,来生可能成为妻子侍候,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种‘愿力’经过多生多世之后,仍会发生。

  就‘业力’来说,如一个人欠下巨债,无以偿还,虽然今生至死都没有还清债务(有些人还故意拒还),然后就有一股力量,在未来世发生作用。如果是成为夫妻的情况,先生(太太)便有一种无奈,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这样压力,两个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过去生本来为夫妻,先生曾遗弃太太(如另结新欢,或恶意遗弃,或出家隐居)造成太太的怨怼,于是业力的牵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遗弃(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债),这种‘业力’,不管天涯海角,时空转变,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会发生。

  由于愿力和业力的相互作用,加上两个的习性、家庭、教育、观念等不同,并且还和其他人的牵扯,交错复杂。构成了时间的爱情。

曼珠沙华——红色彼岸

曼陀罗华——白色彼岸花

彼岸花花语:分离,悲伤的回忆

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关于彼岸花,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念,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便带你去那彼岸,让你在那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叫它曼陀罗华,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红色滴在了河水里,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罗华已生,便来到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水中长出,地藏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曼沙珠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三途河边。话说又过了很多年,天下有两个很相爱的人,可是有一年,男的在出外办事的时候不幸遇难了,他来到三途河边,看见满眼的血红,心里哀伤无比,他痛哭道:“我不要轮回,我要回去找我的妻子,她还在家里等我。”他跌跌撞撞的来到孟婆这里,喝下忘情汤前,他问孟婆,为何天下诸般,最后这汤独要人忘情。孟婆笑而不语,只是要他快喝,他呆呆的看着汤,说:“人都要忘情,我偏不忘,轮回后,我要去找我的妻子。”

  男人的妻子得知他的死讯后,悲痛绝伦,几度寻死都被男子的家人救了下来,最后女子答应不再轻生,但是要终生守寡。男子的家人一来看她性格刚烈,怕旧事重提,又要徒惹她伤心,二来念她有心,便暂时答应了她,等她情绪稳定后再劝她改嫁不迟。就这样,女人便在男子家继续住了下来,靠缝补为生。

  又说这男子轮回后,还真重新生在他和女子一起生活的小镇里,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二十年过去了,一天他出门经过女子守寡的门前,感觉到心里怪怪的,便停下来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刚好被女子迎面看见。轮回后,这男子的相貌气质均已完全变了,可是女子一看见他,眼泪就哗哗的流了下来,她走到男子面前,说了一句:“你来找我了。”便昏倒在地。男子一看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女人倒在自己面前,赶忙吓的逃离了那个地方。

  后来这个女的重病不起,到死前翻来覆去的说什么,但是声音太小,没有人听清楚过,所以也没有在意,这女子最后滴下两行血泪,一命呜呼了。女子来到地府,看见孟婆,突然很轻的问她:“老婆婆,以前是不是有个男子在这里告诉你,他不会忘记我,一定会回来找我?”孟婆点点头。女子心疼非常,哽咽道:“那为何他回来却不肯认我,哪怕他跟我说句话,在我临死前来看看我也好呀。”孟婆拍拍她的肩膀,说:“你们很相爱,我很欣赏你们的勇气,这样吧,二十年后答案来临那一刻,我答应让你看看,只是这之前你无法转世,要在这里受苦二十年,你愿意吗?”女子说:“我愿意,不看见那个答案,我放不下对他的爱,即使投胎转世,也要心痛一世。”这女子于是被孟婆安排给彼岸花锄草,其实本无草可锄,但是女子的眼里满岸是草,锄了又生,永远锄不完,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二十年后,孟婆把她带到轮回门前,说:“你站在这儿看着,但不要说话,你等了二十年的人,要来了。”女子激动的站都站不住了,好不容易平复下情绪,紧张的站在那里等着她爱的人出现。终于他走过来了,原来他得了病,没有治好,四十出头,又死了。他走到她和孟婆面前,孟婆把忘情水递给他,他拿起就要喝,女子急了,说:“你忘了你说的话吗?”男子看了她一眼,把手中碗里的水一饮而尽,接着走进了轮回门。

  孟婆看着失魂落魄的女子,说,爱情是什么?不过一碗水罢了,你也喝了吧,能不能忘掉不是你说了算的,有今生,没来世,纵然你记得,他若忘了,跟真的忘记又有什么不同?

  佛曰:

  梵语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为此岸

  离境无生灭

  如水常流通

  即名为彼岸

  彼岸无生无死

  无苦无悲

  无欲无求

  是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

  而有种花

  超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生于弱水彼岸

  炫灿绯红

  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开

  花开彼岸

  花开无叶

  叶生无花

  想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独自彼岸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4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