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的是思人什么思想感情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的是思人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该句出自近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扩展资料: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长沙》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沁园春·长沙

形容韶山的好词如下:

峰峦叠嶂、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山流水、万壑争流、羊肠鸟道

形容韶山的好句如下:

1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

2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3近处的山,布满了树林,出现了一片浓绿。远处的山,也布满了树林,出现一片苍黑。山路窄得象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4山谷两旁,峰峦陡立,峥嵘险峻,仰首只见一线弯曲的蓝天,偶尔有几只山鹰掠过,也小得跟蜻蜓似的。

5山顶云雾缭绕,我们闲步其中,山中树山中雾,走走停停雾里看花,体验生活,享受自然,悠哉悠哉。

6云绵绵雾漫漫,千山时隐时现,那一个个青黛色的山峦,像是千万只青蛙,赶到这里集合。排列成锐意前进的严整阵容。

7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表达出了作者勇敢地投身于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大任的大无畏精神,原文节选如下:

作者:毛泽东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译文: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⑴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⑵故园:故乡,指韶山。

⑶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的领导。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⑷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高悬:高高举起。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⑸为有:因为有。多:增强激励。敢教:能令、能使。

扩展资料:

赏析:

1、毛主席看见家乡蒸蒸向荣的繁华景色,想到全国各地都在一步一步向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困难是有的,但是战胜困难的勇气也是足的。家乡现况给了毛主席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他心情激动的于深夜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家乡巨变的感慨,也是对未来新中国发展中将面对的困难的一种不屈服。

2、只要努力,未来会是好的。毛主席想传递的是一种不要磨难服输的精神,是一种对未来满怀期待和企盼的向上精神。也许某时,暮然回首,当时难以忘怀的,都变成了过去,人总是在不停行走的,时代也是。

3、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4、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参考资料:

-七律·到韶山

主页 > 旅游攻略 >展开更多菜单

韶山旅游要注意些什么,怎样走最好

2017-11-23 16:37

       每年到了旅游旺季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选择去韶山旅游,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风景确实是不错的,有很多值得看的好地方;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这里是毛泽东的故乡,所以出于一种观赏伟人故乡的情感去看看韶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去韶山旅游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还有就是怎么去韶山比较好一些呢?

       先来说说去韶山旅游要注意的问题。在去韶山旅游之前建议大家最好事先做好相关的攻略,比如说去什么样的景点,什么时候出发,什么交通方式出发都是值得提前去了解的问题。这样您自己在出行的时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也能够减少一些困扰。尤其是您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出行的话,更是需要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

       在去韶山旅游的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先看看一些景点是否需要购买门票,门票的购买点是在哪里。提前了解这些信息您自己在去韶山旅游的时候会省心很多,也能够减少一些麻烦。

       而说到去韶山旅游怎么走比较好,其实主要还是看您自己是从哪里出发。通常来说去韶山旅游不管是自己开车,还是说坐大巴车直达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韶山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各种交通工具也是很多的,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但是提前预留好充分的时间很重要,避免耽误自己的出行计划。

       最后,特别需要提醒的就是韶山自2016年3月25日起,实施交通换乘管理。所有游客车辆一律停靠换乘中心,换乘大巴车进入景区。如果您是自驾来韶山旅游的朋友,如果您不想排队换乘,想把车直接开进景区,你可以去百度搜索 韶山旅游咨询网 咨询怎么办理通行证。

1957年,长沙一所中学的教师李淑一拿着一封信,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教室,激动地告诉学生们: 毛主席给我写信了······

毛泽东与李椒一的相识,离不开杨开慧和柳直荀,他们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父辈。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和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都是湖南的知名学者,而且还曾经都是一起留学的同学, 因此这三家交往很深,不分彼此。

杨开慧跟随柳午亭学习武术的时候就曾在柳家住过,而柳直荀在长沙读书之时也住过杨家。杨昌济回国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毛主席为其得意学生。

经过恩师杨昌济的介绍,毛主席经常去拜见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先生,咨询学问,请其指教自己所写的文章。

毛主席也经常去杨昌济家拜访,参加聚会,于是就与杨开慧、柳直荀等人相识。刚开始,杨开慧、柳直荀他们也只是坐在旁边默默听着毛主席和他的朋友们 高谈国家大事,抨击时政。

时间长了,杨开慧他们自然也就参与了进去,进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时,寄住在杨家的柳直荀, 听到毛主席等人的远大抱负和真知灼见,他大为感动与震惊,钦佩不已。

此后,他经常参加毛主席组织的各项活动,逐渐树立起“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

1918年,毛主席为了准备赴法勤工俭学来到北京。那时,杨昌济推荐他到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当了一名助理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毛主席与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感情日益深厚。

在毛主席从事中国***初期的创建工作时,杨开慧不顾家里经济困难,说服母亲,毅然把父亲逝世时亲友送的部分殡仪费捐赠出 来,给毛主席作为革命活动经费,还办起了文化书社,杨开慧还积极参加其中的日常工作。

在毛泽东的关怀和培养下, 杨开慧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爱情也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

1920年冬,毛主席和杨开慧结为夫妻。在中国***诞生之后,杨开慧成为我党 历史 上最早的党员之一,跟随毛泽东先后在长沙、韶山、上海、武昌、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担任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

而柳直荀也在毛主席的帮助和培养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于1924年2月加入中国***。

不久, 在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撮合下,柳直荀和李淑一也结为了夫妻。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带着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时的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在板仓老家坚持从事地下工作。

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捕。期间,李淑一曾不顾危险,去狱中探望,也为营救杨开慧而多方奔走,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挡敌人那罪恶的枪声,杨开慧于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从容就义。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杨开慧最挂念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丈夫和他所坚持的革命事业。面对敌人的威胁,杨开慧毫不畏惧,对他们坚定地说: “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悲伤不已,给杨家写信,提到: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的牺牲也给李淑一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之中, 就在两年之后,更大的痛苦降临到了李淑一身上······

国民革命时期,柳直荀严格按照党的思想和要求,在湖南积极开展农民运动,为推动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后,柳直荀还辅助过贺龙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为根据地巩固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1932年,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不幸被杀害,年仅34岁,柳直荀在临终前,曾留下遗言: “请把我的死讯告诉我的妻子,告诉她我是一个正直的***员。”

柳直荀牺牲后,李淑一才刚30岁左右,即便生活困难,她还是坚守着自己与柳直荀的爱情。

她多次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软禁、逮捕,但她始终坚持与敌人抗争,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抚养着烈士的遗孤,从不放弃······

正是因为有着失去爱人的悲惨遭遇,才能让毛主席和李淑一更能理解对方,理解对方的痛苦与难过。

在此后的时光中,虽然毛主席和李淑一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彼此······

新中国成立后,李淑一激动不已,便给毛主席写信, 祝贺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扭转乾坤的胜利,并将杨开慧烈士牺牲的情景和她本人20多年的生活情况告诉毛主席,顺便问问自己丈夫的情况。

收到信后的毛主席非常激动,很快便亲笔给她回信。在信中,毛主席深情地说: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主席对李淑一的生活是非常关心的,对她抚养遗孤长大也有着深深的敬佩与赞扬。

虽然与丈夫分开20多年,心中也早已准备,但最终通过毛主席确认丈夫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李淑一还是悲痛欲绝。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一直在给自己希望,她相信丈夫会回来,如今这个希望还是破灭了。 她明白,她想和丈夫团聚始终是个梦,现在也到了该醒的时候。

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是烈士,是为革命牺牲的,也深深为他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尤其是看到对柳直荀的赞扬和哀悼后,她心头的伤痛也渐渐被抚平。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可对逝去的亲人故友的思念,反而日渐深刻。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李淑一经常梦见自己逝去的丈夫衣着破烂,身上血迹斑斑,每次从梦中惊醒,枕头都会被泪水打湿。在担忧之下,她写下《菩萨蛮·惊梦》:

除了丈夫,李淑一也非常思念自己的好友杨开慧,每次想到最后一次在狱中见到她的情景,心情总会久久不能平静······

1957年1月,毛泽东18首诗词在《诗刊》创刊号上首次公开发表。在长沙当教师的李淑一看到这些诗词,非常喜欢,反复朗读,自然她也想到了故友杨开慧。

她记得那时毛主席给杨开慧写过情诗,杨开慧还悄悄地给她读过,并且还希望她不要说出去。

李淑一确实做到了自己所承诺的那样,没有将这件事情说出去,但是现在她只记得当年那首诗的前几句。

由于思念故友,李淑一便控制不住给毛主席写信,索要全诗,并附上了自己想念丈夫所写的《菩萨蛮·惊梦》,请毛主席指正。

毛主席收到信后,非常激动,也想起了自己同杨开慧相处的时光,也被李淑一的真情所感动。

这封信戳到了毛主席心中柔软的地方,还未读完,便情到深处,而自己也泪流满面。虽然工作繁忙,他也写下了长达四页纸的回信:

同时,毛主席还在信中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主席知道李淑一是杨开慧生前最亲密的朋友,他也非常感激李淑一对毛岸英等兄弟的照顾,而且他们自己本身也是至交好友。

所以这封信,毛主席写得非常认真,他没有给李淑一当年《虞美人》的原文,而是神绪悠远,带着对杨开慧的思念与眷恋,写下了如今这首凄美的悼亡之作。

是啊,几十年过去了, 而毛主席对杨开慧的 情感 已经不是当年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所能表达了。

李淑一在收到信后,十分激动,她在教室中,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朗诵了毛主席所创作的这首词。

征得毛主席同意后,《蝶恋花》一词在《湖南师院》1958年元旦特刊上首次公开面世。 此后,《文汇报》、《人民日报》、《诗刊》等报刊相继刊出了这首词,井传到了国外,此后关于这首词的歌曲、舞蹈也相继出现······

多年后,李淑一回忆起这件事时,曾深情地说: “我是在想念传闻中牺牲了的亲人,主席是答我烈士忠魂也因人民革命的胜利而高兴落泪。主席的词写出了烈士的高尚气节和伟大革命精神。主席是了解他们的。”

在信中,毛主席还提及了让李淑一代自己去给杨开慧扫墓的事情:

遵照毛主席的意愿, 李淑一和杨开慧的兄嫂杨开智、李崇德等一起于7月10日来到杨开慧烈士墓前,敬献了鲜花和香果。

李淑一还含泪诵读了自己亲手所写的祭文:

事后,李淑一将祭扫的情况以及自己写给杨开慧的祭文一并放在心中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为此特意回信:

信中,毛主席给李淑一的钱, 李淑一也没舍得用,而是一直珍藏在身边,留作纪念。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家乡韶山。在长沙停留时,毛主席特意接见了李淑一。他还将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各位领导认识:“ 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 前年她把悼念柳直荀的词寄给我看,我 就写了《蝶恋花》这首词和她,完全是照她的意思和的。

毛泽东还对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程潜说:“你认识她吗?她叫李淑一,李肖聃先生的女儿。肖聃先生是我的老师。她家公公柳午亭先生,也是一个怪人,在旧 社会 不做官,打得一手好拳。”

会见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同李淑一合了影,还留她吃饭。

宴席间,毛主席一边与李淑一聊天,一边陪她说话,吃完饭后,毛主席又陪同李淑一看了湘戏。

毛主席的这次接见,让李淑一的心情难以平静,从前的许多事一直在她的脑海里重现,挥之不去。

想到自己的丈夫和好友那么早就牺牲了,他们始终都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李淑一非常痛心。

于是,她再次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希望在今年的国庆,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这次的请求,是为自己,也是为牺牲了的烈士了。 她就是想站在高处,替牺牲了的丈夫和挚友看看这伟大的山河。

也许以后, 再去祭拜之时,她可以讲给他们听听,告诉他们如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很快,毛主席就给李淑一写了一封回信,这也是毛主席在生命中写给李淑一的最后一封信:

毛主席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不因友谊而耽误公事情,不因感情而摒弃公道,恪守着公与私的边界,在这封信中也能看出来。

于私李淑一是自己和杨开慧的好友,于公,李淑一是烈士家属,应该受到照顾。

虽然这件事让毛主席有些为难, 但他还是答应了去帮她问问,可见毛主席对李淑一的重视与尊重。

最终, 李淑一还是如愿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如愿参加了国庆观礼,如愿替丈夫和挚友看了这一盛况······

看到自己的好友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李淑一激动得手都拍红了。

在人民大会堂,李淑一还看到了大型舞剧《蝶恋花》。看完后,李淑一激动地说: “杨开慧、柳直荀等烈士的形象应该搬上舞台,只是将我凑上去就受之有愧了。”

这次见面后,李淑一一直盼望着还能再次见到毛主席,心中也一直充满着憧憬和期待。只是这个机会,一直没有到来······

其实,毛主席也一直关心李淑一的生活。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托人在长沙打听过李淑一母子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又让长子毛岸英前去探望李淑一。

有次李淑一因为生病有半年没有工作,毛主席很是担心,特意让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前去探望,并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李淑一的生活是否有困难。

李淑一从湖南迁到北京后,毛主席又派王海荣前去问候。

对此,李淑一感慨万千,毛主席身为国家领袖,日理万机,但他从未忘记关怀她这个昔日的战友,这让她非常感动,也从内心感激毛主席的关怀。

毛主席的关怀,也让李淑一深深地明白,自己的挚友杨开慧当年也没有看错人,更没有嫁错人。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李淑一非常悲痛。 她到人民大会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向这位相交半个世纪的老友作最后的告别。

她捧读着毛主席给她的亲笔信, 仔细品味着“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的内涵, 一遍又一遍地诵 读“我失骄杨君失柳……”的诗句,眼泪不禁唰唰地往下淌·····

她将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用镜框镶嵌,恭恭敬敬地挂在客厅的正面墙上·····

此后, 李淑一就一直带着对丈夫和挚友的思念,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而生活, 直到1997年6月李淑一逝世。

她的逝世,也让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传奇画上了句号,而她 也终于有机会可以见到自己思念了一生的丈夫与挚友了。

她对丈夫的爱刻骨铭心,伴随终生,她对挚友杨开慧的情谊,念念不忘, 所以,她有了与毛主席的交往,有了那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她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怀念的,同时也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始终相信, 毛主席和李淑一虽然走了,但《蝶恋花·答李淑一》会被永远传唱······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词文如下:

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

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这旷远苍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该由谁来主宰呢?

曾经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意气奔放,劲头正足。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视当时那些军阀官僚如粪土。

可曾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几乎阻挡了飞速行驶的船只。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为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面对亲人的死亡

  1、“一掬笑容何处寻”

母亲的逝世,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尽管他一直相信生生死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他一听说母亲病故时,却根本不相信这一切。他不相信死神会真的降临到自己母亲身上。然而,这不是别人的杜撰,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毛泽东只有尊重这一事实。

1919年10月4日,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他又是组织各驱张代表团到各地宣传的具体事宜,又是准备驱张的宣传资料,真正是忙得不亦乐乎。正在这时,他韶山家里派人到长沙找毛泽东,给毛泽东送来一封紧急家书。

此时的毛泽东并不住宿舍,只有他的小弟毛泽覃在毛泽东那间小房子里看书。毛泽覃从家乡来送信的人手中拿到信后,忍不住哭了起来。他顾不得招呼来送信的人坐下,就立即拿着信朝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跑去。

毛泽东这时正在准备驱张材料。毛泽覃气喘嘘嘘地哭着把家里来信交给哥哥。毛泽东看了几行后,眼里立即涌出了泪花。他和省学联的另一位负责人讲了几句后,就带着小弟回到住地。

家乡来送信的人,是毛泽东的一位堂兄。他告诉毛泽东,婶婶在昨天晚上就有出气没进气了,所以,叔叔要我来长沙,要你和泽覃立即赶回去,晚了恐怕见不到你母亲了。

毛泽东一听,如五雷轰顶。他怎么也不相信母亲会这么快就离开人世了。因为前两个月,母亲患淋巴腺炎,自己还回去接母亲到长沙治过病,刚送回去不到两个月,怎么就离我们而去了。一时间,毛泽东呆若木鸡,站在房子里一动也不动。

“润之,你还在发什么愣?还不快收拾东西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来送信的堂兄的催促声,才使毛泽东惊醒过来。他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一下有关事情后,就带着小弟泽覃随来送信的堂兄,跌跌撞撞地往韶山狂奔。

当时,由于韶山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100来里的崎岖山路,毛泽东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即便如此,当毛泽东赶回韶山时,由于送信的堂哥走了一天多的路,前后就过去了三天,这时母亲已过世两天了,按照韶山的习惯,母亲早就入棺。

毛泽东紧跑急赶地走了一天一夜的路,但还是没有看上母亲的最后一面。面对母亲的死,毛泽东百感交集,悲痛万分。

毛泽东久久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

毛泽民见哥哥这样伤悲,便劝毛泽东说:“哥,你也不要过于伤心了。你不知道,娘老子在临终时,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说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弟弟这么一说,更使毛泽东心如刀绞。

当晚,毛泽东不顾旅途的劳累,拒绝一切人的劝阻,坚持守在母亲的灵柩边。

母亲对自己思想的影响,不断地在毛泽东眼前出现。这时的他完全沉浸在对母亲那伟大的人格和善良的心肠的追思之中。稍顷,他用笔在一张白纸上,专心致志地写了起来。第二天早晨,来祭奠的人们,看到了毛泽东那发自肺腑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

两副挽联,一幅贴在大门口: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另一副则挂在母亲的灵前: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第一副挽联的上联以春风、春晖为喻,借春之长青,颂扬了母亲的德泽长留人间,令儿孙永世难忘;下联则以韶山秋雨来比喻毛泽东及兄弟们的悲哀泪之多,表达了母爱之深沉和儿子哀思之无穷。纵观全联,想象驰骋,神思巧运,用词精当,对仗工整,哀恻动人。母子情深,跃然纸上。

第二联则是表达了毛泽东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上联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病危中不见长子在身旁时,那种呼唤儿子、想念儿子、关怀儿子的动人场面,诉说了毛泽东作为长子未能报答母亲恩泽的感慨;下联则抒发了母亲终生信佛但不能长生的无限惋惜之情,追忆了慈母的形象和从此难见母亲音容笑貌的绵绵深情和无限悲痛之意。

第二天,也是母亲出殡的日子,毛泽东长跪在母亲灵前,声泪俱下地诵读了自己用泪写成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

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全篇记述了母亲的养育深恩和盛德高风,字里行间凝结着母慈子孝的真诚情义,也深深地追忆了母亲平生对他的养育之恩,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更表现出了毛泽东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的死亡的那种悲痛的心情。

2、“恨昊天不遗一老,无情无情太无情”

1919年12月初,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北京德国医院。当时的病情已非常严重,杨家一家都非常着急。正在这时,毛泽东率湖南驱张代表团第二次到北京活动。他得知恩师因病重而不久将永诀人世的消息后,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前往医院探视。

望着心爱的学生,杨昌济感到莫大的欣慰,身体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效果不大。他抱病倾听着毛泽东谈五四精神,谈湖南的局势,谈国家和湖南的现状,谈一师学友们的理想和未来……

看着学生的成长,杨昌济心里非常高兴,他明白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而且时日不多了。杨昌济要毛泽东拿来笔墨,强支病体,给他的好友、时任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长的章士钊写了一封信,写完后,要毛泽东给装进信封里。毛泽东一看,原来是一封向章士钊推荐自己和学友蔡和森的信。杨昌济在信中诚恳地对章士钊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欲言救国必先重二子。……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

办完这件事后,杨昌济如释重负。不久,便与世长辞了。时间是1920年1月17日。这时候,毛泽东与杨昌济的爱女杨开慧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

恩师和未来岳父的逝去,使毛泽东尤感悲恸。

1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为杨昌济举行的隆重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毕恭毕敬地向杨老先生三鞠躬后,庄重地宣读了由蔡元培、范源濂、杨度、章士钊、黎锦熙、毛泽东等29人联名发布的《治丧辞》,读到悲痛处,他不禁泪如泉涌。

杨昌济是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老师,这从他后来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毛泽东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在我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

今天这位似慈父一般的恩师却离他和他的学友们而去了,毛泽东怎么不伤心呢?

读完《治丧辞》,毛泽东又来到了自己亲笔写的那首挽联前,用手轻轻地把它放平,以表达对恩师的崇拜和尊敬。毛泽东的这副挽联,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怀念和悲恸心情:

忆夫子易帻三呼,努力努力齐努力;

恨昊天不遗一老,无情无情太无情。

毛泽东的这副挽联,上联回顾了杨昌济一生为教育,一切为培养利国利民人才的志向,回忆了恩师总是教导学生努力,努力,再努力。下联则写了像恩师这样的好人不应该死得这样早,真是恨苍天无眼。这里就充分表达了对恩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毛泽东在追悼会散后,仍久久停留在恩师的灵堂内。恩师那慈祥的笑容,更使毛泽东想起了他两次到北京时在恩师家的桩桩往事,直至最后默许了他与爱女杨开慧的婚恋。

1918年夏,杨昌济因受聘任北京大学教授,举家北迁北京。杨昌济虽然离开了湖南,但仍时时关心着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学业成就。这年的6月下旬,杨昌济刚到北京不久,就马上写信给毛泽东,劝他到北京大学深造,希望他能在北京一边学习,一边兼搞一些社会活动。同时,杨昌济还告诉毛泽东一个信息:法国政府来中国招募工人,曾留学法国的吴玉章、蔡元培、李石曾等人,趁此提出“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口号,倡导青年利用这个机会到法国勤工俭学。杨昌济也希望毛泽东借这个机会到国外去开开眼界。

接恩师的信后,毛泽东于8月19日到达北京,开始住在杨昌济家——北京鼓楼后,受到杨昌济一家的热情接待。那时,毛泽东已身无分文,全靠恩师的接济。后来为了使毛泽东能在北京安心地学习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事宜,杨昌济又找到自己的挚友、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为自己心爱的学生在图书馆谋了个助理管理员的职位。

正是在这五、六个月的时间里,由于杨昌济的帮助、引荐和关心,使毛泽东求得了新知识,结识了新朋友,增加了新的社会活动经验,开阔了视野,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同时也开始接触、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这一切,对于后来毛泽东的发展,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或者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开端。

面对杨昌济的逝世,毛泽东的感情是复杂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可以说,这种悲痛的心情与他自己母亲逝世时是一样的。

1931年春,毛泽东在指挥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后,立即采取对策,领导红军跳出外线,开始了打破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的战斗。当部队行进到闽西的一个小镇时,毛泽东从一张小报上看到了一则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

“共党匪首毛泽东之妻杨开慧昨日在长沙被处决。”

毛泽东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大脑一时出现空白,脸色苍白得似大病一场一样,吓得警卫员吴吉清不知如何是好。当时和他在一起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指挥部,他拿过毛泽东手中的报纸一看,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朱德只好劝毛泽东要节哀顺变,并说开慧牺牲得很勇敢,不愧为你毛润之的妻子。

自从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一直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但是,当时正处在第二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历史巨人,他暂时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搁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到指挥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中。

不久,第二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红军也回到驻地休整。只有到这时,毛泽东才再次想起了自己的爱妻。他要警卫员找来笔墨,给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对杨开慧的死表示无限的怀念和追思,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在一张纸上为杨开慧写了碑文:

“毛母杨开慧墓。

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同时,毛泽东还交给有关人员大洋若干元,要他们设法送到板仓杨开慧的亲戚处,作为立碑之费用。

对于爱妻杨开慧的死,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毛泽东不能原谅自己。因为他深知杨开慧死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她是毛泽东的夫人。所以,多年来,毛泽东一直思念着杨开慧,在他的情感世界里,也始终占着主导位置。1950年,毛泽东在接见杨开慧堂妹时说:“你霞姐(指杨开慧。笔者注)是有小孩在身边英勇牺牲的。很难得!”不久,毛泽东就要毛岸英回湖南,代他为杨开慧扫墓。

1957年2月,杨开慧青年时期的挚友、时任长沙市十中语文教师的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信,信中说:“1933年夏,道路传讯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曰: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青泪滋。”

最后,李淑一还希望毛泽东把过去曾写给杨开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抄赠给她。

毛泽东收到信后,于当年的5月11日给李淑一回了信。他在信中说:

“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人,不是前后辈的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

毛泽东在信的后面,还特别拜托李淑一:“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

毛泽东这里说的游仙诗,便是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在词中的“骄杨”即是对杨开慧的赞美。痛惜夫人“骄杨”之情,毫不掩饰。虽无李淑一词中的那样“满衫青泪滋”,却有“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这样淋漓悲壮、动人的绝唱。

大概是给李淑一回信后的第三个星期,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了他在长沙清水塘时的保姆陈玉英,他们又一次谈起了杨开慧的死。毛泽东说:

“开慧那时是积极主张武装斗争的。杨家对我的恩惠不浅,开慧帮我很大。开慧的牺牲是壮烈的,身边还有岸英啊!见到你,我就像见到了开慧一样。希望你今后能经常来北京走走,到我这里看看。”

毛泽东说完,又站在窗子边,沉思了良久,像是对陈玉英,又像是自言自语:“不知淑一代我去扫过了墓没有。”

1962年,毛泽东恩师、岳父杨昌济的老朋友章士钊到毛泽东的住处叙旧。对于这位老朋友的来访,毛泽东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欢迎的。他们又谈起了毛泽东刚刚写下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章士钊谈起对这首词的感受:

“主席,‘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这诗意实在是美,特别是以‘杨’‘柳’二烈士的姓组合成,那么轻巧而又一语双关,真是很贴切。你在这里通过杨花柳絮的飘扬,指出了两位烈士的忠魂已凌霄直上。杨、柳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不死,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不过,我想请问主席,这词中的‘骄杨’之‘骄’,应怎样理解,是否可解释成‘娇’?”

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行(章字行严)老,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毛泽东的意思很清楚,应该作‘骄’字解。在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里,对于他的“骄杨”,他不能容许有任何越乎“引为骄傲”的解释。

杨开慧虽然死了,但她却永远印在了毛泽东的心中。

特别到了晚年,对杨开慧的思念更甚。

据毛岸青、邵华回忆,有一次,他们请求父亲把怀念母亲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写给他们作纪念。毛泽东没说什么,只是走到桌前,一边慢慢地蘸着毛笔,一边在思索着什么。良久,毛泽东缓缓抚平宣纸,悬起手腕,提笔写下了这首词的前4个字“我失杨花”。

当时岸青和邵华以为父亲下笔有误,忍不住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怎么……”

儿子和媳妇的呼唤,使毛泽东停下笔,直起腰在思索着什么,岸青和邵华以为父亲要重写,赶忙递上一张空白的宣纸。

毛泽东没有接纸,慢慢地摇了摇左手,然后语调缓慢地说:“称‘杨花’也很贴切。”

说完,毛泽东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首词,然后,双手拿起来郑重地交给了儿子和媳妇。

是啊,称“骄杨”,表达的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赞美;称“杨花”,则流露出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所以,他认为称“杨花”也很贴切。

在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里,杨开慧始终是一朵娇美的花朵,永远绽放在他记忆的深处。

1962年11月,杨开慧的母亲逝世。毛泽东在给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的信中特别强调:“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

“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出自一位已69岁的老人,且为国家最高领袖之口,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深情就可想而知了。

杨开慧如果忠魂有知,了解毛泽东对她的这一片真情,也当含笑九泉了。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大儿子毛岸英喋血朝鲜战场,这是毛泽东面对亲人死亡的最痛苦的时刻。老年丧子,是中国人的大忌。已经近60岁的毛泽东,却失去了他最心爱的,而且寄予很大希望的大儿子,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

然而,毛泽东就是毛泽东,他很快就恢复了镇静,从失子之痛中解脱出来,并对周恩来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别人的子女能上战场流血牺牲,为什么我毛泽东的儿子就不能上战场牺牲?

1950年11月25日,是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二天。

上午,当所有的战斗命令下达以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才有了片刻的休息时间。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实在太劳累了,于是便坐在火炕边的一张小行军床上休息一下。

毛岸英则坐在火炉子边签收有三个“A”字的加急电报。

上午11点左右,四架美军轰炸机掠过志愿军总部上空,嗡嗡地向北飞去。司令部作战室的参谋们认为是去北面轰炸什么目标,所以没有太在意。

但是在洞口值班的作战处副处长成普却很为彭总的安全担心,尽管他不知美军轰炸机的目的是什么,但总不会无缘无故地从这里经过。他匆匆走到彭总面前说:“彭总,敌机来了,赶快防空!”

彭德怀睁开惺松的睡眼,唬着脸,呛了成普一句:“急什么啊,你这么怕死?”

彭德怀的一句话把成普镇住了,恰在这时,洪学智副司令员从防空洞跑到作战室。

他也是看到飞机后怕彭德怀出事才匆匆赶过来的。

成普好像见到了救星一样,赶快要洪学智催彭德怀进防空洞。

洪学智和成普等人进到作战室,不由分说地把彭德怀拉起来就往防空洞跑。毛岸英等人也在收拾东西,并顺手抓起一个苹果啃了起来。正在这时,敌机又从北边飞回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四架轰炸机一下子就到了作战室的上空,并从机上甩下了上百个银色的东西。原来那就是凝固汽油弹,因为用铝作包皮,所以在太阳光下显得十分明亮而刺眼。成普在喊:“不好,快跑!”

话还没落,炸弹已经响了,作战室顿时升起一股熊熊烈火,并很快蔓延成一片火海。成普也被炸弹的冲击力掀到旁边的沟里,半边脸被烧起了大泡,他立即朝没有火的地方滚去,才把自己身上的火扑灭。

望着作战室的熊熊大火,司令部的人都急出了眼泪。彭德怀也挣脱警卫员的手,去指挥灭火和抢救,并焦急地问:“有哪些人没有出来?”

大家一看,只有岸英和另外一名参谋没有出来。

“岸英!岸英!”大家在拼命地叫着,并一边扑火。

大火扑灭了,大家从灰堆里扒出的却是毛岸英和另一位参谋高瑞欣的遗体。

彭德怀惊呆了,站在岸英的遗体面前,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大家怕敌机再来,赶快把志愿军总部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在新的志愿军总部所在地,弥漫着一种异常悲寂的气氛。特别是彭德怀和洪学智,他们不知如何向毛泽东报告。

过了很久,彭德怀从通讯参谋那里要来一张电报纸。他要亲自给毛泽东起草电报。一会儿,彭德怀把起草好的电报交给成普,要他马上发出去。只见电报是这样写的:

“今天,志愿军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不到30个字的电文,彭德怀写了20多分钟,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向毛泽东交待啊!

北京,中南海。

收电员收到志愿军总司令部的这封电报后,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没有直接送毛泽东处,而是交到了周恩来手中。

周恩来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白纸黑字,这是千真万确的消息。稍过了一会儿,他立即拨通了刘少奇和朱德的电话。三人很快就到了周恩来办公室,他们要商量怎么向毛泽东汇报好。

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马上报告毛泽东好。于是他们三人一起到了中南海勤政殿毛泽东的办公室。

三人坐下来,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毛泽东有些莫名其妙,忙问:“恩来,少奇,老总,你们今天一起来找我,又有什么大事情?是不是德怀那边打了胜仗?”

三人仍然不语。

最后,还是周恩来慢慢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说:“主席,彭老总来电报了,说岸英他……”

毛泽东急切地接过电报:“岸英发生了什么事,负伤了?”

一边问,毛泽东一边展开了电报。

一看那内容,毛泽东便一下子坐在沙发上,久久说不出话来。

朱德看见毛泽东那悲哀的样子,忙劝说:“主席,你要节哀,岸英是个好孩子,很勇敢!”

周恩来和刘少奇也跟着说要毛泽东节哀。

毛泽东似乎没有听他们说话,而是慢慢地站起来,走到窗子前,自言自语地说:“毛岸英,1922年10生于湖南长沙清水塘,今年28岁,是我和开慧生的第一个儿子。”接着,毛泽东深情地讲述了毛岸英曲折而短暂的一生。

就在毛岸英牺牲后不久,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彭德怀心情沉重地对毛泽东说:“主席,你把岸英托付给我,我没有保护好他。我有责任,我请求处分!”

毛泽东听了彭德怀的话后,又一次点燃了一支香烟,坐在沙发上,沉思很久没有说话。最后,他缓缓抬起头,慢慢地说:

“德怀,你不要自责了,革命战争,总要付出代价的嘛!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反抗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就是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的人民共同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由于毛泽东在对待儿子牺牲的问题上是这样的豁达,所以,彭德怀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也正因为毛泽东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态度,所以,后来他就岸英的善后事宜专门写信给周恩来总理:

“……我意即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两人同时牺牲于大榆洞),似此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报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周恩来接彭德怀信后,立即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的意见。最后,毛岸英,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亲生儿子,从此长眠于异国他乡,但同时也成了中朝友谊的象征。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毛泽东不但要承担失去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的痛苦,他还要向他那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刘思齐作解释和劝导工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独自一人承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他不能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儿媳,因为他怕影响刘思齐的学习,所以,每周刘思齐来看他时,他还要强装笑脸。刘思齐问他为什么没有岸英的消息时,他总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安慰她。就这样到1953年,已经是岸英牺牲两年以后,毛泽东感到再也不能瞒着刘思齐了,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来说明这件事。

那几天,毛泽东煞费苦心,费了很多周折。他先向刘思齐谈到他们家为了中国革命牺牲了好几位亲人,有岸英的妈妈杨开慧,有岸英的两个叔叔毛泽民、毛泽覃,有岸英的姑姑毛泽建,还有岸英的堂弟毛楚雄,还有韶山党支部的毛福轩等。毛泽东说得很多很多。但还是没有说出毛岸英的牺牲。

刘思齐回去后,越想越不对劲,父亲为什么同自己谈起这些,难道岸英也……

刘思齐不敢想下去了。

几天后,刘思齐又一次到了中南海,这一次,她想问清楚岸英究竟怎么了?当时,周恩来也正好在场。当着周恩来的面,毛泽东才把岸英已于两年前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

这迟到的噩耗,使得刘思齐如晴天霹雳,天旋地转,痛不欲生,哭了许久。最后,还是毛泽东开导刘思齐说:“娃,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

当刘思齐也提出要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毛泽东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那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这就是毛泽东,这就是毛泽东面对亲人牺牲后的博大胸怀。

来源: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河北党史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7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