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美文 |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第1张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那一刻,我刚好来,你恰好在。早一分则早,晚一分则迟,都会上演人间最平凡、最完美的擦肩而过。那么,你就是百度上的一个芸芸名字,我也只是一名普通观众。

初见时,你向我张开双臂,传递出友善,两颗并不年轻的心,突然迸发出温度,欢喜充满了你的工作室。蔡振源,一位旅居云南的国际艺术家,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地不期而遇了。

蔡振源的水彩画创作打破传统技法,以独特的审美视角表现内心 情感 ,在水彩画传统技法上融入国画写意意境,巧妙处理光线、透视、色彩等元素以营造表现的氛围,在技法上独树一帜,中西融合,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及感染力。

有人说,蔡先生是中国的莫奈。作为印象派的翘楚,莫奈主张,作画时,要忘掉眼前的物体,想到的只是形状各异的蓝色、粉红色、**。画家的注意力,不要集中于景物上,而要放到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或是表达在一定条件下,景物给画家留下的瞬间印象。

初看蔡先生的画,一片朦胧,只觉得模糊也是意境,也是唯美。听先生娓娓道来,在一片迷惘的后面,蕴含着太多的故事,仔细品赏,画中景,画中人,层层叠叠,次第清晰。看着,看着,画灵动起来,勾人魂魄,将人心一丝丝吸进去,吸进去……

在我眼里,蔡先生是一位极简单的人。干净整齐的衣着,儒雅单纯的气质,简单羞涩的谈吐,不似传说中大艺术家长发飘飘,仙风道骨,不食烟火。这只是一个痴人,痴痴的喜欢画画,喜欢文字,喜欢云南。

初次见面,先生赠我一本自己的集子《潮骚》,仔细翻来,竟有些年少时最爱的席慕容的味道。没想到,先生写文字竟然是日更达人,每每发过来的东西,都让人惊诧哪来那么快、那么多的灵感。有时忙于工作,未认真品读,就会被他半真半假地“埋怨”。

不知道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执著的情愫,沁透着什么孤美的心语,先生心中的“爱”是什么,是艺术,是离愁,是亲情,是爱恋?因为朗诵者太过深情,竟然拨动了先生的心弦,热泪盈眶。这位离乡背井的艺术家,到底在追求着什么?是什么让他沉醉不醒?

与先生接触时间不长,还没有机会逐一听过他的阐释,不知道,他那一幅幅名画表达的是什么。只知道他画笔下的云南是他眼中、心中、生命中最极致的美好。为此,他愿意抛家舍业在此扎根。

对于云南,我也是非常热爱,那是因为她是我的故乡,是我魂牵梦萦的根脉。对于一位异乡人,为啥爱上她,痴迷她,确实令人感怀、惊讶。有这样一位云南迷,世界级的艺术家,把工作室开在我工作的地域,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一直想找时间,认真聆听先生作画的初衷,再来写这篇文字。先生说,没关系,你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其实,对于画,我并不通窍,更没有什么专业涵养,纯属外行看热闹。但是先生的画初看与细品确有天渊之别,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我是一个酷爱古风的人,不知为啥,看着先生的画,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那里面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总有上下千年的混沌,纵横千里的气魄。他们说,先生的画里,有几双妙眼,几缕青丝。我却不想去数,我只想走进去,融入那片幽静、深邃、神秘、美好。

看着先生的画,总会听见风声萧萧,水声潺潺,丝竹缥缈,总有一缕惆怅浮起。仿佛我就是那朵云,那滴雨,穿过南诏,跨过滇国,沉淀了太多的情愁。儿时,沉迷过云南的民间传说,因此总觉得望夫云、阿诗玛仿佛就在先生的画中飘荡……

有人说千万人读红楼,会有千万部红楼。我并不懂水彩,也不懂先生,但是我被他的画吸引,被他的诗感染,被他的云南情结触动。仿佛我就是他画中一抹细微的色彩,默默的感受他爱云南的情怀。最近先生在着手发现云南的文创活动,又在策划儿童绘本。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是孤傲的,他的心灵是纯净的,祝愿先生给云南留下更多的美好。

注:文中所有画作,已经蔡振源先生授权使用。

  是巴金写的 全文在网上很少

  你可以去买巴金的散文集 2005 出版的

  里面有

  巴金离开我们远行了。

  云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深情缅怀这位杰出的文坛巨匠和优秀的人民作家!

  在上个世纪,巴金不仅最早创作了描写云南个旧锡矿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砂丁》,还曾先后4次来过云南,在昆明经历了抗战中的轰炸、收获了美丽的爱情,到锡都个旧,写下了反映云南、表现云南的多篇散文。而今,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边疆村寨,还有一所“巴金希望小学”。巴金与云南的世纪情缘可谓源远流长,令人感动……1932年创作《砂丁》最早描写个旧锡矿工人命运

  巴金毕生的创作生涯中,正面描写工人斗争生活的,仅有两部中篇小说——1932年写的《砂丁》和1933年写的《雪》。这两部作品从思想性、艺术性来说,虽然都不能视作巴金的代表作,但却在巴金创作中占有重要的特殊位置,因为它们直接描写了工人的生活,表现了工人的反抗斗争。《砂丁》就是描写云南个旧锡矿工人悲惨生活的作品。

  巴金写作《砂丁》,不是自己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写作这个作品前,他没有到过个旧,甚至没有来过云南。《砂丁》是他根据听到的一些素材,加上自己的大胆想象而写成的。1931年,27岁的巴金写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在上海《时报》连载发表后,很快轰动了文坛,特别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第二年初,他接着就动笔写中篇小说《海的梦》,并以很快的速度写完。之后,巴金接着又开始了《砂丁》的写作。

  巴金为什么要写作《砂丁》呢?其创作冲动源于一个青年朋友黄子方给他讲述的云南个旧锡矿工人的悲惨生活。

  黄子方比巴金大4岁,云南玉溪大营街镇人,家境殷实。他到昆明读中学后,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接触了新思想,1924年经同学邀约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阅读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与日本和中国留日学生中一批无政府主义者交往,还翻译了石川山四郎《西洋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思想家传略》,准备把它介绍到中国。1928年春,黄子方带着译作回到上海,结识了在沪的一些志同道合者,并和在法国的巴金有通信往来。但他不幸染上了伤寒病,住院治疗两个多月后返回云南玉溪家中。之后,他去到蒙自教中学,暑假中专程到了个旧矿山,打算找自己的中学同学、当时深入矿山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创建人李鑫,请教和讨论有关中国革命的种种问题。但还未等他找到,化名施鸿祥的李鑫就已被反动当局逮捕并英勇牺牲了。在个旧这段日子里,黄子方亲眼见到了锡矿工人那种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深感痛心。

  1931年夏天,黄子方应友人来信相约,到福建泉州当黎明高中图书馆的管理员,数月后又离开泉州到达上海,协助办《时代前》杂志。就是在这期间,他与不期而至的巴金相见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巴金朝夕相处。巴金翻译克鲁泡特金著作,他协助校对。空暇时,他多次向巴金讲述他所知道的个旧矿工们的悲惨生活。从他的讲述里,巴金第一次知道了滇南有个地方叫“个旧”,了解了被叫做“砂丁”的个旧锡矿矿工的生活。

  个旧砂丁们悲惨的生活给巴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深深地刺痛着他善良的心。巴金对砂丁们的苦难不仅深表同情,还生出了一种对这不公平社会的愤怒,于是他产生了一种创作冲动——要把砂丁们的苦难和悲愤写出来,要为他们发出呐喊,“要用笔做武器,控告不合理的旧社会”。

  不过,由于巴金写作这部作品时,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以至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完整饱满,整个作品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他自己也这样说:“我没有实际的生活,甚至连背景也不熟悉,因此我只好凭空造出一个‘死城’来。” 尽管如此,这部作品却是巴金的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悲惨命运的作品,显示出巴金视野的扩大和题材的创新,表达了巴金强烈的思想感情,正像他所说的:这部中篇小说里,“有我的同情,我的眼泪,我的悲哀,我的愤怒,我的绝望”以及“掩藏在绝望和忧郁下面的光明与希望”,“逼着我拿起笔,替那般‘现代的奴隶’喊冤”。

  《砂丁》的问世,使巴金成了中国第一位描写和向世界介绍锡都个旧的作家。收获爱情抗战中两度到昆明

  抗战时期,巴金的未婚妻陈蕴珍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为看望未婚妻,巴金千里迢迢,不辞辛劳,两次来到昆明。

  1936年,32岁的巴金已经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了。上海一个19岁的高中女生陈蕴珍,思想进步,是学生会的负责人,对巴金的小说颇感兴趣,便写信向巴金求教,开始了与巴金的通信联系。不久,巴金和靳以恰巧被陈蕴珍所在的中学邀请去讲演,巴金与陈蕴珍由此见面认识,交往一段时间后,陈蕴珍喜欢上了巴金,巴金也爱上了开朗勇敢的陈蕴珍。

  “七·七事变”后,陈蕴珍参加了不少救国进步活动。她参加了青年救亡团,还到伤兵医院当护士,并根据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在伤兵医院中》在报上发表。后来,陈蕴珍还想读书深造,巴金也很支持。从此,巴金与陈蕴珍开始了长达8年的恋爱。1939年,陈蕴珍进入西南联大外语系学习。她与几位要好的女同学在一起,年龄排第三,同学们都叫她“小三”,后来她写文章时便取“小三”谐音作为笔名——“萧珊”,时间稍长,大家就都叫她“萧珊”了。

  战争使巴金与萧珊天各一方,两人见面的日子不多,可感情却越来越深。1940年5 月,巴金在上海租界里刚闭门写完了《秋》,又开始为唤起读者抗战的热情、倾吐自己的爱憎而写作长篇小说《火》。刚写完第一部的前六章时,上海的形势变得很危急了。一些担心巴金安全的朋友,劝他尽早离沪去内地。加之又听说滇越铁路很可能中断,于是巴金决定抓紧时机到昆明看望已读了一年大学的萧珊。

  7月初,巴金带着一册刚印出的辞典纸精装本《秋》和刚写了前几章《火》的残稿,乘“怡生”号海轮离开上海向南海驶去。这时从上海到昆明,需要先到越南海防,然后又转到河内,进入中国河口,再乘滇越铁路的小火车到昆明。在海轮上巴金还暗暗吟诵着诗人海涅《夜思》中的诗句:“祖国永不会灭亡。”

  中途除因大风海轮在福州湾停留了一天半外,整个旅程基本还算顺利。过了海防、河内,便到了河口。当由河口铁桥进入中国境内时,巴金心中不禁激动起来。他后来说,“在‘孤岛——上海’忍气吞声地生活了一年半,在海防海关那个厅里看够了法国官员的横暴行为,现在踏上我们亲爱的祖国的土地,我的激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又坐了两天的小火车后,巴金抵达昆明。当火车进入昆明站时,萧珊已经和另一个朋友在站台上迎接他了,而且替他找好了旅馆。到昆明的最初几天,巴金住在旅馆里,接下来就搬进了位于武成路的开明书店昆明分店租做栈房的一间房子里,并且得到了书店经理卢芷芬夫妇的照料。

  这间房子是坐落在一所花园里的玻璃屋子,很宽敞,半间堆满了书,另半间有写字桌和一些家具。卢经理夫妇住在园中另—所屋子里。园子很安静,巴金怎么也想不到在昆明还能找到这样清静的住处。巴金在那里住了将近3个月,除了写完《火》的第一部外,还写了《静寂的园子》和《大黄狗》等几篇和敌机轰炸有关的、有感而发的散文、杂文、随笔。

  住在武成路的前两个月,巴金的日子过得愉快又安静。平时,除了萧珊,很少有人来这里找他。萧珊学校放暑假了,她每天都能过来。两人饶有兴致地去观赏风景,翠湖、大观楼、金殿、西山、滇池都留下他俩的足迹,有时他们也约上—两位朋友同行。回来后,他们常喜欢去光顾武成路上那家出名的牛肉铺。傍晚,把萧珊送回宿舍后,巴金就开始写作了。清早,也是巴金写作的时间。他写得很快,不到两个月就把《火》第七章以后的11章写完了。巴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卢经理对巴金很关心,早晚常会过来问寒问暖。《火》第一部脱稿后,卢经理还帮抄录了一份寄往上海。

  后来的一个月里,巴金就遇上了几次日本飞机轰炸。警报一响,卢经理夫妇就约上他跑到郊外躲警报。萧珊在时也就一起跑。武成路离城门不远,街上人们都在跑,城门那里非常拥挤。但出得城后大家就不那么紧张了。有—次巴金他们在郊外躲了两小时,还在草地上吃了卢经理带去的午餐。后来巴金在《静寂的园子》这篇散文里还提到这件事。

  这3个月中,巴金见到了不少在云南的朋友,还参加了两次为他举办的欢迎会。

  一次是8月10日,老朋友沈从文和孙毓棠在西南联大师院约了20多位同学为巴金召开欢迎会。孙毓棠致介绍词以后,一些同学踊跃提出问题,巴金都一一作了答复。师院的黄钰生院长也当场向巴金提了一个问题——“巴金先生,为什么从17岁至27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都会喜欢您的作品?”

  巴金先谢谢黄院长提出问题,然后谦逊地说道:我一直认为,作品既要写光明面,但也要表现黑暗面。我自己多半是在苦闷的时候写作,有时甚至半夜3点钟从床上爬起来写东西,一直写到天亮。有时自己都会觉得写得如此辛苦,很可怜。但写到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写出自认为满意的作品。也许几年后,我再多读些书,多有些生活,或许能写出一点满意的作品。

  另一次是8月25日下午,文协昆明分会在文庙昆华民众教育馆桂香楼欢迎巴金。2时许,欢迎会开始,主持人、文协昆明分会负责人徐梦麟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巴金的创作情况,对巴金的人格给予了高度评价。接下来,文协昆明分会理事马子华向巴金一一介绍了在座的文协昆明分会诸位会员。然后,巴金向大家介绍了上海文艺界的现状,也谈及了自己留学法国时的情况和一些创作体会。巴金诚恳的介绍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有一位与会者后来写了一篇《巴金在昆明——文协欢迎会速记》,发表在 1940年9月6日香港《大公报·学生界》上,文章真实地记述了欢迎会当时的情况:

  他有不高的身材,面孔有些四方,鼻上架着黄边近视镜,一套灰色西装,脚下穿着黄皮鞋。

  由马君介绍之后,他很和气地向每个人打招呼。楚图南先生问他许多上海的事项,他都很干脆地答复了,如出版社概况以及穆时英当汉奸等,他说话又快又有力,一口四川腔,坐的位子离他远了,不免要听不清。

  后来大家请他讲创作经验,他很客气,起先不讲,因为大家的鼓舞,才讲了。他说:“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作家,只因为当时遇到的环境好,容易出版,多出了几本书,……《家》写的不满意。……关于抗战的东西,最近写一本《火》不久出版。……”

  徐梦麟先生说:“希望巴金先生再有抗战三部曲!”

  大家笑了,他也笑了。

  在巴金到昆明之前,天南中学招生时,高中《国学常识》试题中,有一条名词解释:巴金。多数学生都能答这道题,不少学生还能列出他所写的书名。在得知“文协”欢迎巴金后,一些学生也赶到欢迎会场。

  有几位青年女学生走进来,都是十几岁的女青年、昆华女中的学生;听口音,都是云南人。她们五六人坐在一旁看巴金先生。

  许多人都说:“这是巴金迷啊!”

  大家都笑了。巴金先生的小说的确影响青年不浅。所以在会中他自己也这样说:“我写小说的动机,是因为幼年读的旧小说多,小说容易感动人!”

  巴金初到昆明表现的对文学工作和文学青年的热忱,感动着昆明的文学工作者们。

  在昆明的这3个月中,巴金遗憾的是始终没能见到1931年末给他讲述个旧锡矿砂丁故事的玉溪朋友黄子方。巴金在昆明等他,黄子方的朋友又捎口信说请巴金去玉溪。结果两人错过了。巴金回忆此事时抱歉地说:“我没有想到由于我的疏忽就错过了同他见面的机会。” 巴金是重感情的人,此前他就已把黄子方写进他的《爱情三部曲》中的《雨》里,作品中的第三种青年人的典型高志元就是把黄子方作为原型写的。

  10月下旬,巴金要离开昆明去重庆了,战时的飞机票相当紧张,老朋友沈从文托人想办法帮他买到了飞机票。要离开昆明那天,巴金有点依依不舍,他留恋的东西很多。他后来特别说起这3个月里在武成路的这个住处是“一个舒适的住处,使我能够安静地写到深夜”。

  一年之后的7月,巴金从重庆再次来昆明探望萧珊。

  相别了一年,巴金和萧珊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这时,萧珊已经搬出联大宿舍,和几个同学在离联大不远的翠湖边一条叫“先生坡”的小巷里租房居住。这是一幢旧的两层楼房,楼下住房东家,萧珊他们住楼上。楼上有3间屋子,萧珊她们3个女同学住里面的一间,3个男同学住外面的一间。巴金到来的时候,联大也正在放暑假。萧珊的一个女同学和两个男同学刚去路南石林游览。萧珊留下来等巴金,打算待他一到便约着他一道去石林。哪不知巴金一到昆明就生病了,身上发烧,头昏无力,一躺就是几天,石林便没去成。这几天里还有两次响起了空袭警报,其中一次还是紧急警报,可是巴金硬是跑不动。他叫萧珊出去跑警报,可萧珊坚持不走,要留下来陪着他。幸好这两次敌机都没有投弹,像是来搞侦察的。几天后,巴金的身体恢复了一些,却又遇上了“差不多天天落雨”的天气,雨总是淅沥淅沥下个不停,远门是不能出了,巴金就每天早晨坐在窗前一张小书桌前,奋笔写作,一连写完了《风》、《云》、《雷》、《雨》、《日》、《月》、《星》等19篇散文。8月5日这天他还写下了原先编好的《龙·虎·狗》一书的序。

  巴金后来提到这段日子的写作时这样说:“我有的是激情,有的是爱憎。对每个题目,我都有话要说,写起来并不费力。我不是在出题目做文章,我想,我是掏出心跟读者见面。好像我扭开了龙头,水管里畅快地流出水来。那些日子里我的生活很平静,每天至少出去两次到附近小铺吃两碗‘米线’,那种可口的味道我今天还十分怀念。当然我们也常常去小饭馆吃饭,或者到繁华的金碧路一带看**。后来萧珊的同学们游罢石林归来,我们的生活就热闹起来了。”

  下了一个月的雨后,巴金遇上了一次真正的敌机轰炸。日本飞机就在翠湖一带扔了炸弹。还算巴金他们这次没有大意,出去跑警报了。当警报解除后,他们从郊外回来,看到楼上的3间屋子满地都是碎砖断瓦,心中暗暗庆幸。

  先生坡的这个住处在巴金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他1943年在桂林写《火》第三部时,常会想起这个住处,于是他把它写进小说里,作为书中人物那个老基督徒田惠世的住家——“这是一排三间的楼房,中间是客厅,两旁是住房,楼房外有一道走廊,两间住房的窗外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平台,由廊上左右的小门出入。”

  不仅如此,巴金还在《火》的第三部里让以萧珊为原型的主人公冯文淑来到了昆明。巴金后来说:“昆明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她(指萧珊)更熟悉了。先生坡,翠湖,大观楼……都写进去了。我是在1943年的桂林写1941年的昆明……其实我写的只是我在1941年七八月看见的昆明,到1943年情况又有变化了。……那个社会里一方面是严肃工作,一方面是荒*无耻。在国统区到处都是这样。我在小说里只写了几个普通的小人物,他们就是在这种空气中生活的。冯文淑在昆明,同她过去的好朋友朱素贞住在一起。”

  8月份里敌机轰炸频繁,昆明城民众死伤不少、财产损失也很惨重。巴金只得同一些朋友疏散住到离昆明十几公里的呈贡去。后来他在《关于<火>》里说到这时的真实情况:“我们当时是在呈贡县,树林里又比较安全,但是轰炸机前进的声音,像榔头一样敲打我的脑子”。

  巴金这次来昆明,仍很想见到黄子方,但最终仍没有见到,巴金心中不免怅然。9月间,他就同萧珊,还有位姓王的朋友,3个人一起离开昆明去了桂林旅行。萧珊在桂林小住了一段时间就返回联大上学。巴金和那位姓王的朋友留了下来,住在新成立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办事处。就这样,直到1944年5月,巴金和萧珊经历了8年漫长的恋爱后,才在贵阳旅行结婚。结婚时,他们没有摆酒席,没有添新被,甚至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做,只是给朋友们分送了旅行结婚的通知,就极简朴地完成了婚姻大事。

  这时,新郎巴金40岁,新娘萧珊27岁。 来到锡都心也留在了个旧

  1955年3月11日,在全国各人民团体负责人的联席会议上,51岁的巴金被推选为出席亚洲作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郭沫若任团长。4月初,代表团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5日这天,代表团出席印度文化界举行的欢迎会,巴金在会上致词。10日,大会圆满闭幕,代表团经昆明回国。巴金在10多年后,重新踏上了云南大地,心情有些激动,本想到处看看的,但因还有公务在身,不能作过多停留,仅仅在昆明休息了一晚,巴金便匆匆随团离开了云南。

  5年之后,1960年3月中旬,巴金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身份到昆明及锡城个旧视察访问。这是他一生中第4次来云南了。此次行程安排得很满:第一天去石林,住路南;第二天便前往个旧,在锡都视察参观了6天。这一次,巴金终于如愿以偿,能亲眼看看从前“砂丁”生活过的锡都了。而此时,展现在他面前的个旧,早已不再是他在《砂丁》中所描写的那个“死城”——那个矿主与富人的“天堂”和砂丁与穷人的“地狱”了。新中国的个旧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开采冶炼的新兴工业城市,矿工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工作、热情生活,到处是一片新气象、新风貌。置身于城中美丽的金湖畔,巴金心情愉悦。每天清晨,巴金都喜欢伫立在金湖畔,凝望着对面那高高的老阴山和缭绕在山腰间的云,任思绪飞翔。

  这6天里,巴金每天深入矿山和矿工家庭,就没有停过脚。他亲自下到矿井,深入到宽敞的坑道,又去市文化馆参观“矿工今昔展览室”,细心对比新旧矿坑,到处找寻同他在小说《砂丁》中描写的类似的遗迹。在老厂,巴金访问了当年被骗来矿山戴过脚镣做工的“砂丁”(老矿工),又到过白骨成堆的“干麂子冲”,他才知道当年矿工所受的种种压迫和折磨,远远超过了自己在《砂丁》中的描写。在井下,看到现在坑道下的“太阳”和“星星”全是人造的,当年的煤石灯早已绝迹,自己想找寻的“遗迹”什么也不见了,巴金又为矿工新的很好的工作条件由衷地感到欣慰。

  6天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就要告别个旧。离开的前—天,巴金请了几位老工人来住处作客,与他们促膝谈心。晚饭后,巴金又请他们一道去看京剧《杨八姐游春》。第二天,要上车启程了,热情的个旧人拥在巴金身边依依送别,巴金更是依依难舍。车轮滚动了,人离开了个旧,但巴金的心却还留在锡都。离开后不久,巴金就写下了《个旧的春天》和《忆个旧》两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分别发表在《收获》和《上海文学》上。他在文章里还说打算要再来个旧,多住些日子,收集些材料,好改写《砂丁》。

  读着巴金这两篇散文里的文字,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作者那殷殷的怀念之情和对个旧真诚的祝福:

  “……脚不出上海的人,也知道个旧并不是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它是中国一颗发光的宝石。”

  “……我过了多少兴奋快乐的日子,可是我从个旧带来的温暖和热情,至今还在我的身上和心上发光发热。”

  “……也许这样吧,我的心还留在个旧,所以我以为我的脚也在个旧了。”

  “未来的确太美好了,我们不需要大胆的设想,也可以为这个遍地黄金的锡都,安排一个无限光辉的前程,眼前这个小小的金湖,有一天也会像西湖一样的美丽,那样地全国知名。”

  21年后的1981年,巴金又在《个旧文艺》上发表了一篇深情的回忆文章《我与个旧》,再次表达了他与个旧、与云南的深厚情缘。

  为报答巴老对个旧几十年来始终不渝的热爱和关注,在2000年庆祝个旧市建市五十周年之际,个旧市政府派人代表30多万个旧市民飞赴上海专程看望世纪老人巴金,并把个旧市“荣誉市民”证书赠予巴老。

  2003年,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个旧市政府也在巴老百岁华诞之际,在美丽的金湖畔为他立了一尊塑像。这座由个旧市建设局全体职工捐资兴建的塑像高2.6米,黑色花岗岩底座的正面是巴金先生生平简介,两侧分别镌刻有巴金先生《个旧的春天》、《忆个旧》两篇散文的片断。塑像准确而细腻地传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神韵。播洒希望爱心永驻云南边疆

  也许许多人至今都还不知道,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还有一所巴老悄悄参与筹款并题写校名的希望小学。

  从1995年开始,巴金每年都托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李尧棠”的名义多次将其稿酬捐赠给希望工程。从1996年开始,又有自称是“一个老先生”的捐助人开始结对资助贫困大、中学生求学。直到近一年,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才透露出这个尘封多年的秘密:那位“李尧棠”和这位“一个老先生”就是同一个人——文坛巨匠巴老。其实,“李尧棠”就是巴老早年的本名,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罢了。

  199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40周年社庆,决定举行一次“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图书拍卖会,用来援建希望小学。得知这个消息后,巴金、冰心、夏衍、施蛰存、柯灵等5个文学老人都特别支持,纷纷同意将其签名作品进行义拍。当时正在杭州疗养的巴老特意叫女儿李小林将其亲笔印章带到出版社,授权副总编辑郏宗培暂时保管。这套书用红木盒包装,羊皮封面,并印有惟一序列编号,且限量印刷,故极具收藏价值,所以义拍现场相当火爆,当天便筹集到资金22万元。

  迄今为止,巴老捐给希望工程的钱款,已不下40万元人民币。这些钱,都是他的稿费。巴老的这些捐款大部分用于在云南援建一批希望小学,捐助一批爱心希望书库,资助一批困难学生。在云南建希望小学而受助的学生更是无以计数,但这些受助学生从来不知道捐助人是哪一位。

  如今,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毛家中寨,有一所用巴老捐赠的资金建起的“巴金希望小学”。每天,孩子们迎着朝阳,披着霞光,行着少先队礼,升起红彤彤的国旗,然后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从孩子们稚嫩的朗朗书声里,从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1赞美“大理”的诗句有哪些

1,《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

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

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

2,《大理游记》 作者:徐雪松

洱海水很美 ,苍山难为水 。

大理风景如画 ,丽江小桥流水。

3,《游大理古城》 作者:静怡

南诏城楼气象森,九街十八巷纵横。

明清格局虽犹在,现代时尚亦纷呈。

人为炒作多铜味,古韵翻新少天成。

重商难将人文显,怎兴游人怀古情?

4,《大理行》 作者:愚叟

山花红烂漫,树木绿满山。

百鸟啁啾声喧,小溪流水潺潺。

竹楼隐山间,姑娘舞翩跹。

客从远方来,三道茶二献。

和煦照山川,惠民政策暖心间。

昔日落后貌,如今换新颜。

5,《七绝 大理三月》 作者:余化龙

大理三月,洱海明月下关风,

上关花美别样红,蝴蝶泉边举头望,

苍山千仞雪为峰。

2赞美“大理”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大理的诗句:1、《云南风光》作者:黄山峰(现代)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2、《送云南上人》作者:释行海(宋代)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3、《大理游记》 作者:徐雪松(现代)洱海水很美 ,苍山难为水 。

大理风景如画 ,丽江小桥流水。4、《游大理古城》 作者:静怡 (现代)南诏城楼气象森,九街十八巷纵横。

明清格局虽犹在,现代时尚亦纷呈。人为炒作多铜味,古韵翻新少天成。

重商难将人文显,怎兴游人怀古情?5、《七绝 大理三月》 作者:余化龙 (现代)大理三月,洱海明月下关风,上关花美别样红。蝴蝶泉边举头望,苍山千仞雪为峰。

3描述大理的句子

1、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

作者:大冰 出处:《游记》

2、青山绿水见纵马高歌,云淡风轻,天高海蓝,苍山如屏叠翠,洱海如镜如琴,依旧弹奏着那一曲高山流水,寺古松森。渔船 古松 古街 古城 ,纵马高歌在千年不变的如画风景里身置仙境,心止于此 夫复何求。

作者:刘永 出处:《大理日记》

3、柔软时光里的风花雪月,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江湖,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风花雪月的梦,在大理的柔嫩时光里,每个人都能像段王爷一 样的风流洒脱,也许你是段誉,也许你身边也有王语嫣,你有你的江湖,让一生中所有闲 暇的时间都逍遥在那些风花雪月的传说里。

作者:王翰林 出处:《我在何处》

4、月落苍山夜气清,沉沉洱海浸春星。倚栏我独倾心听,浩荡流云若有声。

作者:刘斯奋 出处:《洱海纪游》

译文:明月从苍山落下,夜里寒气逼人,低沉的洱海倒映着春天的繁星。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倾听者,浩荡的行云像是发出了声音。

5、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

作者:虚云 出处:《夜泊洱海》

译文:多年没有乘舟在宽广辽阔的洱海上游玩,现在随着风坐在一叶小舟上。

4关于大理的诗句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5关于洱海的诗句

1、《寄远》清代熊湄

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白话译文:天上的云被阻拦在苍山之外,月光的光辉消散在洱海边。

2、《怀冯开之》明代屠隆

点苍别后无消息,魂梦还游洱海西。

白话译文:苍山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只能在梦中重游洱海。

3、《满江红 大理》近代朱帆

洱海茫茫,凝眸处、水天空阔。

白话译文:洱海广阔苍茫,眼睛凝视着远方宽阔的水面和辽阔的天空。

4、《雪屏歌赠赵考功》明代罗洪先

散入西洱海,倒映玉芙蓉。

白话译文:分开的水流涌入西边的洱海,倒映出美丽的芙蓉花。

5、《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明代顾璘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白话译文:苍山十八溪流下很深的洱海,苍山及大理地势及山峰高耸对立。

 小时候,对洱海的印象便是一、二年级时那篇怎么背都背不下来的长课文。课文内容大多已忘却,但依稀有一些文字仍留在脑海------夏夜、田间、萤火虫,海风、童年……

 我打小在城里长大,这里没有田间地头,只有柏油马路;没有萤火虫飞舞,只有保安的探照手电上下翻飞;没有习习海风,只有汽车呼啸而过时扬起的尘土。带着“洱海烟雨活于曾经”的期盼,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一家来到了云南洱海。

 到达洱海的那天虽然是个下雨天,但是由于这边已经是个很火的旅游景区,所以哪哪都是攒动的人头。踏着蒙蒙细雨,我们很幸运地在洱海边双廊镇的一个小巷深处,找到了一个幽静的私家小院儿,便安心在这儿住了下来。

 小院环境很好,是个四层高的小楼,每层有4间房,最低下一层是主人自住,楼上3层一律对外出租。院子中间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儿和绿植,那满眼的娇艳和茂盛的绿色使人心旷神怡。小院的主人是地道的双廊人,五十多岁,有着南方男性的黝黑肤色,瘦瘦高高的,脸上有几道很深的皱纹,人看着很实在。他们一家都靠这个小旅馆来维持生计。小院的地上也因几天的雨积了不少水,但并不脏,地上被细心地铺了砖,院子的右侧有排水槽。从四楼的侧边可以直通楼顶,楼顶有个天台,由于地势本来就高,站在上边,镇子全貌尽收眼底,有种“一览众景小”的感觉。

 站在天台上,穿过一排排平房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洱海、天边美丽变幻的云朵及其倒影,真是妙不可言,此时的洱海就像一位风韵十足的女性尽情展示着她的美丽与魅力。每天傍晚,我都会坐在天台的藤椅上,望着远处蓝天上飘荡的白云和慢慢沉入海底的落日,耳边伴着不断响起的蛙鸣蝉叫,心也如湖面般平静。我和哥哥就着在楼下买的当地小吃,愉快地聊着学校的趣事,我们说着、笑着、感受着,第一次觉得生活竟能这般真实和惬意。

 在洱海的几天,最开心的还有骑行洱海。环洱海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不时有专业骑手经过这里,也偶有轿车驶过,环海公路的旁边散落着不少独幢别墅,有着大大的落地窗,别墅的墙大都刷成彩色的,象一个个童话的小屋。洱海的水中,散乱地长着不少树木,影子倒印在静谧的水面的,感觉到了“天空之境”。这时候,自在地沿着公路骑行,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洁白的云朵还有快乐的我们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我在这儿没有见到课文中的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夏日夜景,但这里的一切一切足以让人陶醉。

 一首歌里唱道“他们说柔软的地方总会发生柔软的事”。我在云南的洱海双廊倒还没有故事,也不需要什么酒来慰风尘。但又没有谁说生活一定要有故事“笔床茶灶太从容”便已足够向往了。而我想如果真能过得从容,洱海边也许就能“画眉闲了画芙蓉”。

 作者:袁嘉灿

 公众号:雏鹰展翅高飞翔

沿茶马古道采撷一缕油菜花,含笑凝视玉龙雪山,日夜春光明媚走进丽江黑龙潭古镇,三龙脉水溢满西中东,浇灌滋润古城,陶冶纳西人的卓越魅力s纯净如玉的精神家园,走在石桥路脚下,回荡着没有红尘纷扰的古声,能听到心灵与大海的亲切对话,思绪与目光总被流动的玉带牵引,大街、河流、小巷、运河浑然天成。别出心裁地设计成弯曲、舒展、随波逐流、蜿蜒曲折,通向一个美丽的仙境,354座石桥、木桥串联起来,连接香格里拉。这条独一无二的珍珠项链戴在勤劳智慧的丽江脖子上,日夜沉睡,听着高山流水的知音,俯视小桥流水,人们欣赏着水生植物的自由漂浮,看着鱼儿的浅浅幸福,一把苦涩的甘泉水,沁人心脾,沁人心脾,天人合一,波光粼粼,孕育着回归自然的文明,听着

大家知道哪些有关云海的散文要跟大家分享呢我整理了几篇供大家阅读哦,来看看吧!

描写云海的优美散文1

当我在仰望头顶之上的蓝天白云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美好,阳光有点淡,淡淡的温暖;白云浓烈的白,厚厚的云层是最甜美的棉花糖,好想在上面轻快的打滚嬉戏;风温柔的吹拂,我高兴的脱下外套,穿着单薄的白色长衫。

现在,草地上只有我一个人,我躺下伸直了躯体,我望着这难得的挂着美好景色的天空,感到那样的惬意,心情别提是有多么的愉悦!我轻轻的莞尔一笑,和每一个单纯善良的人的美好笑容一样的美好。这样的蓝天,缓缓流动的白云,我就已经很开心了,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轻易不满足的人,也不会这样轻易的快乐着。

“孤单并不是因为你是一个人,而是因为你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在想着另一个人。”我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话,大意如此。心情的欢愉,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阵思念的浪潮,我沉浸在一个人想念着另一个人的寂寞念想中。现在的我是多么的快乐啊,因为天空的蓝天白云是我所喜欢的表情,而且我正在感受甚至是享受这令人愉快的景致。人们是善于联想的,由难过的想到更难过的事,由美好的想到更美好的你,我承认我又一次的把你深念,就像我每一次想你的时候,都是长久的沉浸在怀念你我之间发生的往事中。

我在看着蓝天,心里在想着白云。“出门其右,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我想说的是,不管别人是不是美好如云,都不是我想要的,而你即使没有此时的蓝天白云这般的美好,也是我最想要最渴望得到的洁白空灵的蓝色红颜。你像白云一样美好,是在我心头荡漾着的缓缓漂浮的喜悦,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开心如我;而想你的现在,我也同样的开心。只是,现在的你毕竟不在我的身边,我好想拥抱你,却无法触摸到你的纤细柔滑的手指。原来距离远不远,是以两个相爱的人是否可以相拥相抱为依据的。

你记得吗我怎么会忘记呢就是在这样一个蓝天白云的天空下,我们两个人散步在空旷的田野间,没有人来打扰我们,幸福就是:你在我的身边,而我恰好又可以在你的左右陪着你。我说了句有趣的话,你开心的笑着,然后我就陪着你傻笑,我知道那时的你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但我当时比你更幸福更快乐。我们走累了,坐在田埂上,我们时而看看天空,不由的发出真心的喜悦的赞美声,也用照相机拍下了许多美丽的瞬间。你靠在我的右肩膀上,我搂着你的右胳膊,两个人静默着,当时的时光和场景,难道不应该用良辰美景来形容吗!

你在干嘛呢我想知道,我好想知道,我更想知道的是,现在的你过得好不好。你放心好了,我过得还不错,不然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在此享受这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帆布呢我多想杨帆起航啊,或者自己突然变成一只会展翅翱翔的鸟儿也好,那我就可以飞到那片蓝的鲜艳白的纯真的天空,去感触最真实最切近的梦幻和真实了。如果我可以飞翔的话,我想在这样的蓝天白云的晴朗天气里去你所在的地方,看看你那里是否也是蓝天当空白云飘飘,看看你在做些什么,要是我能知道你在想些什么那就更好了。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很美丽,我很喜欢。想起,更美丽的你,我更喜欢的当然是你。在这样的良辰美景里,我晒着温暖舒适的阳光,好想此时此刻你就在我身边,和我一起来感受这份美好的午后时光之境。还有,你应该知道,我可以不要这美好的蓝天白云,但我不能丢失美好的你,最起码我在记忆里不会把你遗忘。你喜欢蓝天白云,而我喜欢蓝天白云下,你我依偎在一起的幸福甜蜜的感觉。

描写云海的优美散文2

一朵白云一个字,一片白云一首诗,云山云海里深藏着一个个童话般美丽的爱情故事!

蓝天深情依依拥抱着白云,白云爱意绵绵亲吻着蓝天!

那飘飘的云朵如同是荷花仙子洒在天宇中的白莲花,那座座云峰好似大海里翻卷的雪浪,又好似屹立在大海中的冰山。

白云曼妙的舞姿,世上没有一个舞蹈家能跟它媲美,她是世上最美的精灵!

白云痴爱着蓝天,蓝天痴爱着白云!

白云只为蓝天动情曼舞,蓝天只为白云展露笑颜!

蓝天白云浪漫坚贞的爱情,醉了太阳,醉了寰宇,醉了飞雁,醉了我心田!

看不到蓝天时,白云心头阴云密布,身上洁白的纱衣也染上了一层墨色。雨是白云伤心地泪水,冰是白云泪水凝成的水晶!

白云追逐着蓝天的步履,蓝天拥着她共语、共舞、共享阳光的沐浴、共游天上仙境、共赏瀛寰美丽的河流山川。

蓝天盼望着云每天都是雪白的,这样他每天都能看到白云美丽的笑颜!

白云盼望着天宇每天都是蓝的,这样她每天都能陪着蓝天同听风声、同闻香馨、同歌同舞、同悦同欢!

白云的心事,只有蓝天知道;蓝天的烦恼,只有白云明了!

白云是蓝天的知己,蓝天是白云的心灵驿站!

蓝天与白云的爱,是彼此心灵默默的付出与守护,极富爱琴海的韵味!

蓝天与白云的爱,无需言语,无需旁证,会意在心,那纯洁炙热的情感在彼此心中长流不息!

蓝天的心是蓝宝石做的,清澄晶莹!

白云的心是羊脂玉做的,洁白无瑕!

蓝天与白云生于寰宇,爱在寰宇,相依寰宇,誓与寰宇长存!

描写云海的优美散文3

坐在高高的车上,我看见湖面变成了白云朵朵的天空,我现在在高高的白云上边,我高兴极了,美丽的漫天白云忽然离我这样的近,我尽情地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我的眼睛不敢离开这漂亮的白云,我怕这白云会忽然飘走。

刚一下车,我径直朝湖边走去,我要去看白云。因为我怕太阳出来,带走他的白云。湖水结冰了,积在湖面冰上的雪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就像天上的白云飘了下来,我轻轻地走在湖边,我想离这白云更近一点。一块一块大小几乎一样的积雪之间是晶莹透明的冰,一个透明的天空,天空上朵朵白云,这美丽的'天空就在我的身边,一切都仿佛在梦里。

一只银灰色的大鸟在湖上飞着,它在不时地靠近湖面,也许它和我一样也在欣赏着这美丽的白云,这透明晶莹的天空 ;也许它看着这朵朵白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仔细地看看这白云,因为往日它飞的高度总是离白云太远,忽然间白云竟然在它脚下的,所以它要一次次地接近,把这洁白的云儿看个够;也许在这冰天雪地里,它已经几天没有捕到鱼了,它正在尝试着找一个冰窟窿,捕到它想要的鱼。洁白的云,盘旋的银灰色的大鸟,我就在高高的天空,高高的白云上,一切都像在梦里一样。

天上是厚厚的云,太阳缓缓地从灰灰的云里探出头来。他在找他洁白的云,匆匆地他又钻进入灰灰的厚云里,他看见白云正在我的身边,正在着晶莹的冰上,也许他发觉可爱的白云在这冰上是最美的,所以他回去了想让白云在这人间多呆一会儿。也许蓝天也正在找白云,要不天上怎么只有厚厚的灰云。

湖的那边高高的枯草丛是野鸭的家,也许野鸭们正站在自己家的门口看着,它们想知道,天上的白云什么时候飘下来了,往日游玩的清清的湖水哪儿去了

我真想永远呆在这白云的身边。

描写云海的优美散文4

天空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蓝天是蓝盈盈的一泓净水,空明澄澈,总是在我忧烦苦闷的时候,荡涤着我的灵魂。

白云是一种洁白、纯洁和洒脱的象征,是真正的自由天使,淡泊宁静里成为我心田美丽的图腾。

蓝天白云是一个和谐的典范,白云在蓝天的怀抱中,蓝天在白云的游动里。禅意空蒙,灿烂、温暖在每个人的笑靥嫣然里,生命美丽永恒。

有人歌颂朝阳,有人情钟黄昏,可我最爱的却是卧看蓝天白云。未曾发觉,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可以构成生命的张力,赠予一颗疲惫落寞的心灵,一个饱满奋进的情谊。在这个天天可得的单调画面里,白云如跳动的音符,合着快乐的心情雀跃,奏起宽容、潇洒和浪漫的旋律。

爱上蓝天白云是在我的童年时代。童年里跟随哥哥姐姐下地劳作,累了就躺在地头的大树下,仰视蓝天白云,放飞自己的性情。看白云在蓝色的天幕上,自由自在的飞翔,变幻万千,一会儿是羊群,一会儿是棉花,一会儿又成了一条狗、一只大鸟、一个人……白云的多姿,是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而白云的自由自在,也是最让人产生无限遐思的。那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坐上白云,飞往花果山,飞到北京天安门,飞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淡淡的白云为我童年的天空装点着美丽的色彩,虚幻的仙境,成为我和世界沟通的桥梁。

我总喜欢躺在田间或者渠旁,看看蓝天白云,仿佛我游走四方的希望就寄托在蓝天白云之上。不论年龄大小,不管生活的如何艰辛困苦,人总是有个精神寄托的,那就是我们所谓的梦想。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希望,梦想就会始终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我是个多愁善感,不爱交际,喜欢静静独处的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孤单中默默承受一切,聊以里从容地去面对挫折与冷漠。在尘世间行走,挫折与伤害在所难免。看看蓝天白云,我就会超然和洒脱。虽说痛苦有人分担就会少了一半,但实际情况却并不都是这样。有些人生的痛苦别人是没有办法帮你承担的,就如生命的经历不能让别人替你去体验一样。

我总喜欢在四季里的某一个休闲日子,独自面对蓝天白云,走进湛蓝湛蓝的天幕下,和白云诉说自己的心事。一个人享受蓝天白云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去想,什么都可以不想,静静地仰卧在草地上,或徜徉在树林里,便有一种惬意,清爽恬淡地萦绕在心头。恬静中,我仿佛看见白云在蓝天的陪衬下逡巡人生的每一个驿站,感叹人生的短暂,讴歌情感的永恒。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蓝天白云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品味着百样人生。白云一身洒脱从容地面对海角天崖,茫茫苍穹戏清风,为天庭荣华扮演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宛如人生的潇洒,悠闲里不忘为单调的生活装扮那份虚荣,脆弱的生命展现却是那最美的一面。蓝天因有白云的漂泊而美丽,白云因有蓝天的守侯而不在疲惫,天空因有蓝天白云而不在寂寞。

站在高远的天穹下,目送一朵朵白云与另一朵白云翔舞着飘逸而去,一道光芒划破时空的封锁,撞响尘封的情思,一阵心血沸腾。在这个满眼赏心悦目的蔚蓝,勾勒出的单纯、浪漫且唯美的意境里,语言在一寸一厘地老去。蓝天与白云的秘密,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命题在阳光的普照下,泛起层层涟漪,一种自我解读的方式与一朵白云擦肩而过。生命只有一次,能不能让她虚度?还是自己说了算。我们可以有柔弱的外表,但不可以有脆弱的内心!如果不想认输,就要学会坚强的面对。有句话说得好,“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独对蓝天白云,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自己。

那大片大片的蔚蓝,渡我这颗凡心在白云又一片白云的相望里,触摸到一种自信。蓝天为白云的美丽、浪漫,提供的生命的舞台,洁白的、纯纯的、没有一丝瑕疵。白云一会儿散去,一会儿又变形,但那不是结束,而是新生,那是一次风的沐浴和满怀意念的小憩。蓝天白云合而观之,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无染媚世之举。蓝天白云给人的是宁静、祥和的温馨。不是么,“黎明固然绚丽,但他给人以冷漠;骄阳固然热烈,却没有人招架得住他的热情;夜晚固然恬淡,但他却无法闪烁出生命在世界里拼搏的那种伟大绚丽的光芒……”

白云在我头上空自由祥舞,掠过我眼眸的冲动,于是激情从都市的喧嚣和繁华中抬起头来,开始丈量生命的宽度,流连在心灵旷野的,不只是感官的兴奋和情感的迷离吧?不论是蓝天要我来,还是白云要我来,最终还是我自己要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看到白云在广阔的蓝天上自由横渡,无忧无虑,一派闲散,用无拘无束诠释着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

哲理,我就知道我还在惬意的活着。相融目光云影,我那汹涌如潮的烦心,已静静地沉默,沉默如一朵不停变换姿态的祥云,默默地畅游在蓝天的怀抱中,仿佛我的那颗凡心,就挂在了那朵悠悠的云上,卸去了沉重,纯真无邪。

繁忙的现代社会生活使人们忘却自然的美丽,无尽事务和人间烦恼侵占了人们太多的时光,人们需要闲暇以静赏自然,以片刻的平和宁静仰望天空,才能缓解紧张的身心,才会有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然后在盛世的烟火里,将安稳静好的幸福快乐徐徐道来……

每次解读蓝天白云,我都有一种飞翔的感觉。不是纸鸢飞翔,也不是一只鸟儿的飞翔,而是一只雄鹰在广阔无际的蓝天白云里翱翔,它远远地规避着现代文明的喧嚣,在时光深处,独守着一种情绪的释放,沿着千年的图腾漫向远方。

当一个人处于人生低谷期时,往往也是最孤单的时候,那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孤单,是任何人都不能抚慰得了的。看看蓝天白云,它会透露给你天际,仿佛是造物主留在人间的一抹永恒美丽的梦,注定让我们的心明静高爽和安谧,并将成为我们的低调生活,高度幸福。

蓝天在尘世之上,被白云分割成一片一片悠蓝,人心在蓝天之下,成为朵朵白云的影子,映出多彩人生的纷呈。

请不要说我太任性,没有预约,便悄然地轻叩蓝天白云掩映的门扉,我不是好奇,只是漫长的守侯早已让我按捺不住平素的倾心敬慕。仿佛要穿越一千年的等待,一千年的重逢,一千年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约会。蓝天白云是人间最普通、最平凡的风景,也是红尘之外最不普通,最不平凡,最难得的不离不弃的守候永恒。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在蓝天白云下永恒。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在世留下的只有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精神。

我希望我的心像白云般洒脱、淡泊和宁静;我希望我心灵的天空永远是蓝天白云。

篇四:走过路过的风景——蓝天白云

当初一个现在看来不明智的决定,让我的人生常年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虽说日子过的比一般人要清苦一些,却也多了很多一般人很难见到的美景。譬如:蓝天白云。

江汉平原天是粉蓝色的,总觉得是蓝色,可是还差那么一点,蓝的不够透彻。云彩则是一丝一片的星星点点的飘在那里,犹如咬了一口的棉花糖,总有那么一缕,细细的联系着天空,看着那样的蓝天白云,心里总是很安静,很平和,轻盈的仿佛整个的身体,都随着那淡淡的云彩飘荡在天上了。

青藏高原的天空,则是震撼的蓝色,蓝的饱满,蓝的鲜艳,蓝的刺眼,蓝的连云彩都很少见,抬眼一望,无边无际的蓝色,仿佛没有浪花的大海一般。仰望那样的蓝天,顿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天空的浩瀚。

而云南的天空则是布满了大朵大朵的云彩,那云彩连绵不断,厚重的好似一座座棉花山一般。那是云彩中的秦巴山,喜马拉雅山,长白山。密密的云彩,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偶尔漏出一点缝隙,才能看到原来天空的蓝色隐藏在云彩的后面。那些云彩一色雪白,那是阳光的颜色,不经意间,却又变成了灰色,雨就落了下来。只是那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白色的云朵又露出了笑脸,阳光就从笑脸中泄漏出来了。

到了山西境内,明明晴朗的天空,却总是灰蒙蒙的,看不见云彩,看不到阳光,只能感受到阳光的所带来的热浪,干燥,无风,恍惚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烘箱里,身体里的水分极速的流失,却换不来一滴雨水。

最舒适的天空,高高的位于东北。也许是工地所处的环境很好,或者本就是这样的好。天是蓝的,蓝的柔和,蓝的舒缓,蓝的慵懒。云是多变的,时而厚厚的犹如棉被,总觉得躺在上面一定很惬意,时而轻薄的一口气就能吹散,看着那样的轻薄,心都有点被悬起来了。在这样的云彩下,雨是常客。

一声滚雷之后,原本厚重洁白的的云彩开始变的暗了,一点一点的变成淡灰色,浅灰色,深灰色直至到黑色,雨就落下来了。大滴大滴如豆般的雨点,极速的从云中坠落,霎时间,天地一色,雨串珠帘。雨就这样下着下着,直到云彩变薄,直到重新的恢复成亮白色。天重新的蓝了起来,充分被雨水洗刷过的山林,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绿色。

在蓝天白云的怀抱里,是我们的青春,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走过的脚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0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