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该诗中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月夜图,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在这情感中也渗入了理性的思考,即情中有思面对如此美丽的图画,面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出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而许真的是“乐极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丽,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是谁站在江畔,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呢恐怕已无人能说的清楚毕竟,人的一生太短暂,太短暂了!人要和时间赛跑,终究是要失败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而明月却年年相似,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可能象世上的离人一样,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不知江月照何人”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的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看到大江东流这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多么象消逝着的光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诗人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有限,感到神秘而又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月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青春感伤的情思贯穿全诗,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分析
本世纪初王闿运首先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宫体之巨澜” 。闻一多更是认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留下的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这些看法和评价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欣赏者和评论者,直到世纪末仍为人们所常征引。全诗尽管有有一丝淡淡的悲伤与哀愁,但正如李泽厚所说: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所以其意境仍轻快明媚"这些评价使"春江花月夜"成为诗情画意哲理高度统一的孤篇盖全唐 的名文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意境
一、澄静明快的审美意境
诗人一开篇即就题生发,兴致淋漓地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壮丽而奇妙的画面"嫩绿的春色!宛转的江流!半开的花蕾!银色的月光!静谧的夜晚,构成了一个澄碧晶莹的!美妙无比的月光世界"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都被月光涤荡成梦幻一般的银灰色,春江花月夜因此显得格外幽静恬美"这种空间的全景式展示,一月印万川的全方位布景,营造出通体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也更突出了月所处的中心位置,月是如此美景生发的活力源头"月光下的世界绰约迷离,别有光辉,呈现出更美的境界,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老子说:致静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静观是中国哲学追求进入自由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哲学家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与此对应的审美追求即刘勰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这种艺术境界恰似晶莹澄静的月色"月亮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种阴柔的美学风范"一切转入安静澄澈"月照乾坤,辉映苍穹"月光如水将尘世一切烦恼和躁动洗涤得干干净净"审美主体经月光清洗过后的心湖,只有一片月光在静静荡漾,人心也随之晶莹剔透"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所讲的/异质同构所产生的效应"以此心静观明月,心静与月静相契合,创造出晶澄静幽的审美境界,这正是中国文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宗白华先生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论述:/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是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因此月光照耀下的诗篇月华闪烁!兴象玲珑,呈现出冰清玉洁般的阴柔美质"
二、对宇宙人生的关照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与人,谁是那最初的邂逅!最初的遇合谁能回答问天问月他得到的是一个更神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月亮作为一种永恒而宁静的存在,启迪着敏锐的诗人的追求"天与人,这是一种永恒的探索,中国诗人很早就将目光关注到人之外的天,自屈原首先发问以来:/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历代诗人总是抬头望天,低头赋诗"他们大多将月亮作为一个客观关照的对象而对天发问,充满了主体探究客体的强烈意识"而张若虚将月亮与人相对照,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充溢着以天为象!将人与天融为一体的浓郁的生命情调"张若虚如此追问月与人二者的最初关系,实发前人所未发"张若虚之后,更有李白!苏轼等大诗人振聋发聩地一问: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进一步延伸了类似的思考与关怀,有着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空间意识"年年只相似 的江月得以共存"创造了天上地下" 相映相赏" 生生不息" 绵亘无穷的广阔深远的时空意境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领悟到的一种哲理"探索到的一种时空无限宇宙无穷的宇宙观。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不可形成十分科学的宇宙观但是诗人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开阔艺术的高超"表达了对探索宇宙探索人生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热爱正是基于此"春江花月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超越了那些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山水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 感吾生之须臾的抒情言志诗"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男女恋情诗诗人将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以时空为经纬"以明月为纽 交织成一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赞叹大自然奇丽景色颂扬游子思妇真挚爱情探索人生和宇宙奥妙的动人篇章诗人将启人心智发人思索的情感隐藏在深邃悠远辽阔的时空氛围中"全诗字里行间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让人感觉这一切好似触手可及却又总是迷离恍惚" 若即若离" 吸引着读者在这种时空应有限" 月色有无中的时空意境中去探寻去品。月亮在传统的文化中承担了孤独失意的美学意味,就其原因同样在于月亮美学的结构形式与艺术的心灵的生命体验发生了同物对映效应,对象因此可以移入人的感情"月亮皎皎,孤悬夜空,既冷清又孤独,这与人类孤独失意的情感体验正相吻合"一弯残月,满怀孤寂"春江花月夜以月升开篇,最后以月落结篇: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闺中思妇/愿逐月华流照君,月亮既然是沟通二者的乘骑物,那么在外的游子当然可以想象自己乘月归家,曾几何时,在一片虚幻的想象天空完成了爱情的圆满"游子如许的离愁,伴随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上"
三青春初醒的自我意识
亘古一月,与生年不满百的有限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对月亮,人生何其短矣"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来看,个体的生命确实是短暂的,但人类代代相传,绵延久长"月亮高挂天空,在一代代的人看来,宇宙是相似不变!亘古如斯的永远"所以,当以类的形象出现在月亮面前,足可以与永恒之月相抗衡,/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得以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共存于宇宙之中"月与人,因此构成两个生命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月与人交会,才能共同谱写出生命的美好乐章"艾烈德在永恒复现的神话中指出:/月亮是最先死去,但也是最先重生的,事实上,人的出生!成长!衰老及消逝,也近似月的一周期"而这相似性之重要,不仅在于使我们了解宇宙依-月的构造形式是很适切的,而且也在于能因此有一个乐观的推论:就像月的消失因为会再有新月随之出现,所以不会是绝对的终极一样,人的消失也不是最后的结局"李泽厚认为张若虚在诗中所流露的这种意识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永恒的江山!无垠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士在历史的长河中都留下了自己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的一笔,这些文字被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供后人欣赏,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们在高中时虽然对其有所了解,可它是值得回味一生的经典,那么怎样理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这部作品不仅是写景色,更是写对于人生无常变化的感慨。
我们在读《春江花月夜》时对其中所提到的景色还深有感触,在分析景中的意象时,同时也是在领略诗人当时所经历的感受,当时读到此诗的中部时,就会感受到作者不仅是在写景,他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从人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这句话,就会发现,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诗句道尽了人生的变化,人生就是如同周期循环的花朵一样啊,在绽放和衰败之间蹉跎,在蹉跎之中领悟到人生道理。
《春江花月夜》不仅是一幅描绘花月与人的美景,还是一篇对人生轨迹的概述,人生中,与当时当此之景的情况有太多相似,看似繁花开放,月夜偕人,但是虚幻的景总是一瞬,纵然绚丽却依旧抵不过起起落落的波折,江月是同一个江月,却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它目送人生的每一位旅客,在所有人的生命里留下不同的笔画。
张若虚做此篇被人称为是千古奇绝,所言非虚,我们常说没有人的风景不叫风景,《春江花月夜》就很好地融合了景与人,景色与人生,二者看似毫无交集,但是这个世界有多少的阅历与感慨都是与景相关的呢,是它们勾起人内心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每
《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之作。
全诗风景和情感的描写有着行云流水般的音乐美感,让人很快沉醉其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种空灵的情景下,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
似”哲学层次的喟叹。
由月夜到人生再到人的情感。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并非扰人的月光,只是宁静的相思。
这种相思是缠绵的也是优雅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春江花月夜的离别没有那么沉重,是轻盈的,飘荡在月光中。
正所谓我们的美丽和哀愁,所以每每被触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