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在概括散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从抓问眼、理线索、析句子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散文结构既可以把握住文章思路,又可以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更能准确体会作品立意,为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散文 阅读 结构 角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散文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阅读散文,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因此,准确分析结构,理清思路是散文阅读的基础。
散文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
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说理、杂感随想、哲理感悟。这三类散文的结构特点虽然会略有不同,但共同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材料的选择、材料的组织、表达方式的采用、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通过把握文章结构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抓文眼。诗有诗眼,散文也有它艺术的“眼”。散文的文眼指最能表达文章主旨的话。它并非指某个字用得巧妙,某句话显得警策,它是主题思想的凝聚点,艺术意境的聚焦点,艺术结构的结合点,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散文的眼显示着作者的行文的脉络,抓住了它,作品的结构就得到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散文的“眼”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画面,如《背影》中的背影;它可以是一个事物,如《荔枝蜜》中的蜜蜂;也可以是一个景致、一个细节、一种色彩等等。
文眼的位置出现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出现在标题。如梭罗的《寂寞》,虽题为“寂寞”,但作者要表达的恰好是“不寂寞”,起到了强调作者感情思想的作用。②出现在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眼就是开始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围绕“心里颇不宁静”展开,随物赋形,但丝丝穿眼,“不宁静”成了文章内容的中心点,“不宁静”成了文章结构的凝聚点。③出现在篇末。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是神来之笔,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了深深的哲理。
2理线索。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在阅读时如果正确地把握住线索,就能准确地理解、剖析文章。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感情线索等。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那么,如何快速地抓住文章的线索呢?抠出文章的关键词句,就能够迅速地抓住线索。作者写作时,往往会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或者段落中安排一些起统摄、提挈、凸现作用的句子。在阅读时,我们抓住这些词语、句子,就能找准文章的线索,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如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以“灯光”为线索,叙写了三种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的灯、爱尔克的灯和心灵的灯,从中分析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的思想,进而激励青年去寻找光明之路。
3析句子。
①分析文段的中心句。根据文段的中心句来明确文段的意思,根据对中心句的关联判断来把握文章的思路。文段的中心句往往在开头,作段首概括,或在文段的结尾,作段末总结。如《谈骨气》一文开篇第一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不仅仅管着第一段,而且管着全文,是对全文的总说,全文的中心句。
②分析标志性的语句及语篇指示语。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可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如:既、又、并且、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进一步说、总之、因此、所以等。这些语言标志对分析句群,把握段意,从而明确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很有帮助。③分析承上启下的句子。承上启下的句子承上是对上文的总结,启下的内容是对下文的概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在第二段和第一段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下文。“单是”说明百草园还仅仅不止这些,也强调出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总之,散文教学可以从文眼、线索、关键句三个角度发现作者的用心和追求,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结构艺术,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品的立意。
一般要了解著名人物的散文,首先要知道是写于什么时间地点的其次了解他本人的生活社会环境,是写于什么时间地点,社会经历,当时的社会动态,已经他人生的大致情感方向,前期名人的散文大多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联。
现代的很多散文,主要以自己的思维情感为主线,如果不是表达得很直白的,一般就跟他描写的外物有相关之处。比如 周围的环境、天气阴晴、花草树木、流水行人等等,环境是人物内心的最好衬托。
散文分析方法及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段意的方法
1、划出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多为议论性语句。不应是描写性语句。)
2、如果表达观点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过于含蓄,将其改写为正面表达观点的肯定句。
3、分层,概括层意。再将层意连缀成段意。
特别提示——总结段意时应考虑与文章主题的联系。
二、思考段间关系:
段间关系种类
段间关系的作用
三、 思考句间关系
四、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景物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了……的气氛。
2、衬托 / 反衬 出作者……的心情 / 感情。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高二讲)
抒情方式及作用
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
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 / 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倒装、铺垫、过渡、照应、欲扬先抑、人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 对比的作用:可以把不同的人物、生活现象、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
2、 衬托:
①正衬:用相同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同之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我的空中楼阁》写小屋周围的树美,是为了突出小屋更美。
②反衬:用相反的事物衬托,突出被衬者的特点(相反之处)。
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