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淡泊名利、心境高雅之人。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昏暗。生性率直的他不愿与官吏同流合污,几次入仕又几次出仕,最终离开官场寄情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隐晦地通过《饮酒》二十首表达出来,我们得以看到了一个在黑暗中彷徨、迷茫却又率直天真的陶渊明。本文就将简单谈谈他饮酒诗中的"乐"与"孤独"。
一、饮酒诗创作背景1、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
东晋末年是一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乱世。当时外部受着来自各少数民族的威胁。内部各方势力争斗,宗室间矛盾摩擦不断。贵族垄断了国家的统治阶层,国家显的更加混乱。当时选官方式也为士族们维护统治地位提供了便利,寒门学子也更加艰难。当时官吏的选拔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而人才评定的权力掌握在各世家大族手中。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与是官吏们往往出身士族,相互勾结盘剥百姓,官场风气腐败,社会黑暗。
而当时流行的是玄言诗,清淡甚至是枯燥。西晋时期玄言诗这种诗歌的风格就已经开始流行,这样不务实的诗歌导致了文人的随意懒散,以至于国家处于慵懒的状态。桓温也认为这种懒散飘渺的文风导致了国家的失败。《晋书·桓温传》中记载,桓温曾感慨道:"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但政权稳定后东晋的文人们有了偏安的思想,再加上佛教盛行的影响,看似飘渺高雅玄学清谈之风又开始盛行。
东晋明士追求的是淡泊名利,清新自然。在文采上也不喜欢以辞藻装饰,文笔显得有些枯燥。《翰林论》中是以这样的标准评判文章的:"表宜以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玄言是的推广也让文人发现了山水之美,后期文人更是寄情与山水,选择归隐。
2、 陶渊明的心境
要了解《饮酒》我们要了解一下陶渊明是怎样的人。他出身并不低,祖父甚至曾为太守。陶渊明幼时家境不算太坏,但八岁时父亲去世后家境衰弱,不得不入仕以谋求出路。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也曾游学历练。《饮酒二十首·十六》写到他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也写到他曾远游,历经艰险云游至东海之滨。他有志气,也爱闲静。有见识,也有个性,不屑于与人同流合污。
陶渊明在他的《杂诗》中也写到自己曾志存高远,有猛志。但官场的尔虞我诈让天性率真的陶渊明极难适应,所以他辞官了。但家人是希望陶渊明能做官的。陶渊明也写到:"亲朋多劝余为长吏"。现实的生活需要,和对理想残存的一些希望使得陶渊明在出仕和入仕之间徘徊,他多次入仕,又多次辞官。最终上官的傲慢使得陶渊明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并写下了:"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来表达归隐之志的坚定。
二、融于《饮酒》中的孤独1、隐藏于序言中的孤独
饮酒诗是陶渊明饮酒时所作,从其序言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陶渊明的孤独。他在《饮酒》的序中是这样写:"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陶渊明深夜饮酒时所作。而"闲居寡欢"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又一丝平淡无聊。而"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陶渊明当时无人诉说的孤独,与苏轼的"夜饮东坡醒复醉"有着相同的意境,借酒来排解心中的孤独。而《饮酒》则是陶渊明用来自娱自乐的作品,记载了他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我们从他的《饮酒》里看到了无人理解的孤独,看到了少年云游时的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猛志"。看到了他在多次挣扎后下定决心离开官场,专心追求田园之乐的愉悦,枯燥繁重的劳作在他的笔下也显得生动有趣。
2、陶渊明为何孤独
首先是在乱世中漂泊无依,脱离了官僚阶层后,无处立身带来的孤独感。陶渊明的《饮酒·其二》中写到:"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这离群的孤与陶渊明的处境何其的相似。"有猛志",满腔热血想要建功立业的热血少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对黑暗的官场失望透顶想要离开,却不能完全放下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几次入仕又几次辞官。
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官场。离开了官场的陶渊明找到了田园之乐,但又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迷茫。官场的黑暗使他无法融入统治阶级,离开了原有的阶级陶渊明失去了原有的人生定位,因而感到孤独。
无人理解也加重了陶渊明的孤独感。陶渊明是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的去世导致家道衰弱,所以亲人都希望陶渊明能够走上仕途振兴家族。当时陶渊明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人希望他为官以改善生活"亲友多劝余为长吏"。陶渊明需要担负起家族的重任,但复杂多变的官场生活却是陶渊明不能适应的。所以他几次入仕,又几次辞官。徘徊挣扎着,陶渊明与所处的阶级格格不入,亲朋不能理解也让陶渊明感到孤独。
而朋友的远离也让陶渊明感到孤独。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官场感到失望,希望远离。但有许多文人的归隐是为了更好的出仕"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与陶渊明的想法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当与他同称为"浔阳三隐"的好友周续之应征讲授孔学时,陶渊明感到失落,并赋诗到:"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与朋友的渐行渐远使陶渊明感到孤独。
3、以酒化解孤独
于是陶渊明用酒化解孤独,他丝毫不掩饰对于酒的喜爱,在饮酒上也极为豪放。在《饮酒·十九》中写道:"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在《饮酒。二十》也写道:"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颇有些李白酒中仙的豪气。他用醉来忘记烦恼,用酒来化解孤独。
三、 饮酒中的"乐"1、寄情于田园之乐
陶渊明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极为喜爱,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他也写到自己年少时就喜爱自然,对山川有着天然的好感。因此,他笔下的田园生活也显得极为生动有趣。《饮酒·其五》是这样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心境平和,在闹市中也能心境平和。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闲美丽的农家画面。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描绘田园之乐的作品不少。《归园田居》中对田园生活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随性自在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仙境,景色优美,令人神往。
桃花源记
2、寄情于随性之乐
归隐后陶渊明更加的自由,也更加的快乐。陶渊明讨厌当时官场的虚伪黑暗。《饮酒·其二》中写到:"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大致意思是,在礼仪崩坏的已久的时候,还为了虚名强迫约束自己。短暂的人生,一心追求功名又能有什么成就。"
《饮酒》中还写了老父亲陶敏:"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大意是举世之人都是随波逐流,向往权力的,希望你不要逆势而行。陶渊明回答到:"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大意老父说的是对的,只是我天生就不是合群之人,不喜欢官场,就一起畅饮罢了,我是不可能回头的。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失望,且归隐之志坚定。一心沉醉于归隐后的闲静生活,以耕作饮酒为乐。而归隐后的陶渊明,没有了功名世俗的约束,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田园生活,自然是其乐无穷。
四、 小结陶渊明生性率真,从小热爱自然,向往闲适宁静的生活。饮酒诗借酒抒发了陶渊明内心的情感。虽贫穷却依然保留了文人的傲气。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的作风,不愿于他们同流合污向权贵低头。于是他选择了隐居生活。虽然会因为离开了原有的阶层,疑惑是亲人朋友的不解,远离会带来孤独。但同时归隐生活的闲静自由也为他带来了快乐,田园和自然是他从小喜爱的,他归隐的想法也愈发坚定。他坚守内心的净土,于浊世中蔚然独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尔,代前句;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地自偏":觉居处僻静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浑然一体,以致于以造语奇险著称的忘安石都称赞说:“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2]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尹东晖 撰写)
“不为五斗米折腰”原指不会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向权贵屈服(五斗米:微薄俸禄的代称;折腰:弯腰,指鞠躬作揖),后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在句中一般充当作谓语、分句。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成语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陶渊明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守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得必有失,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歌如《饮酒》、《杂诗》等,质朴无华,清丽自然,寓绚于素,韵味隽永,或者咏史抒怀关心时局,或者充满“性本爱丘山”的生活志趣。他的辞赋如《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他的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表现了返朴归真、高远脱俗的意境,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向往。后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陶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溢靖节,浔阳柴桑人。晋书、宋书都说他是陶侃曾孙,后人亦有怀疑这种说法的。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叶开赶牛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时行乐、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
下面就是陶渊明的故事。
在美丽的终南山下有一个很小的村子,村民们过着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个村子的最东头有一户人家,两间茅草屋,外面围了一圈篱笆,园子里有一个老人在锄草。累了,他直起腰,擦擦汗望着远处的终南山,舒一口气,然后又继续劳作。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他常常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陶渊明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于是他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了,陶渊明靠自己耕田种地,也养活不了一家老少。亲戚朋友都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后代,文才又好,便推荐他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相互相排挤,心里感到很厌烦,于是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而陶渊明一不会搜刮民财,二不懂贪污公粮公款,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当然比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是要好一些的。况且,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多少官场应酬,也算是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作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辞职不干回老家了。回到老家,陶渊明认为自己的志趣、理想与当时的时局相差太远,于是下决心从此以后过隐居的日子,有空的时间就写写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回家不久他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在归去来辞中,陶渊明细致地描绘了回乡途中的思想情感。小船轻快地飞驶,微风缓缓吹动衣带,他心情顿时开朗起来。他心想:今后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这篇赋表现了他与官场决裂的态度。
陶渊明选择过田园生活之后,生活上十分清苦,朋友们看到他的难处,常常给他送来一些粮食、衣物等。朋友们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而他又买不起酒,就经常自备酒食来找他一起喝酒。每次酒醉后陶渊明都会诗性大发,写一些诗抒发感情。
归园田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他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深巷中传来狗的吠叫,鸡在桑树上咕咕叫着;房前房后绿树成荫,桃李满枝;农舍的屋顶上炊烟袅袅,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可是他当时家里很穷,常常破衣烂衫,食不果腹。
贫困的生活反而更加激发了陶渊明的想象力。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拟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那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不知汉无论魏晋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陶渊明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内心深处仍然有着不灭的激情,在咏荆轲中,他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他很大影响。他的名字和、一样流传千古。
1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译文
原文: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注释: 督邮:魏晋时,代表太守巡视县城,检查官员和邮驿,传达政令和追捕犯人的官员。
白:通知,告知,报告。 束带:束好衣带,这里指要穿正式的官服。
拳拳:诚心诚意 译文: 郡的太守派了个督邮来到县里视察,陶潜的下属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拜见,陶潜叹了口气说:“我不能为了区区五斗米的俸禄而放下尊严,去诚心诚意地伺候一个乡下的小人!” 解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中国脍炙人口,可谓妇孺皆知;一般大家都认为这是五柳先生蔑视权贵,不愿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追求人格尊严的高尚品德的表现。这么认为,当然不错,但还不够全面。
事实上,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魅力正是魏晋士族社会的一个投影,以及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下文中,笔者将在魏晋士族社会的大背景下,为读者抽丝剥茧,详细分析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客观社会原因和主观情感原因。
首先,陶渊明出身的浔阳陶氏在东晋后期的士族社会中,既非琅邪王氏、陈郡谢氏这样的甲等士族,也绝非寒微低贱的庶族,而是中等士族。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期的股肱之臣,曾手握强兵坐镇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爵长沙郡公,与琅邪王氏的王导、颍川庾氏的庾亮分庭抗礼,共治东晋王朝;并将浔阳陶氏由一个出身低微的少数民族家庭(浔阳陶氏原属散布在江南各省,主要以捕鱼为业的“溪族”;两晋时,“溪族”很快融入汉族)一举提高到了士族名门的行列。
陶侃去世后,浔阳陶氏虽因子弟间的自相残杀,以及受到甲等士族特别是颍川庾氏的打压,失去了长江中游的地盘,从而门弟衰落,但还是保留住了中等士族的社会地位。这点也可以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东晋士族社会里,陶侃后人如陶弘(光禄勋)、陶范(光禄勋)、陶夔(太常)皆做到三品以上的官员中得到印证。
其次,陶渊明这一支虽然在浔阳陶氏这个家族里,并不显达,但这并不妨碍到陶潜的士族子弟的身份和他对家族门弟的自豪。长沙郡公陶侃有十七个儿子,其中九人在《晋书》中有传,但陶潜的祖父陶茂并不再其列;可见,陶茂并没有继承多少陶侃的家业。
此外,陶潜的父亲陶逸在其年幼时便以去世,这也造成了陶潜幼年生活的相对“清贫”。所以,陶渊明这支在浔阳陶氏这个大家族里相对没落。
可是,即便如此,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下,陶潜的起家官阶“州祭酒”和“参军”也表明了他中等士族子弟的社会身份。有晋一代,“州祭酒”和“参军”是典型的中等士族子弟的起家官阶;事实上,即便是王徽之、谢玄这样的王谢子弟,他们的起家官阶也只是“参军”、“司马”而已;而真正的庶族子弟如大才子鲍照,要经过数年坎坷的宦海沉浮才可以升迁到“州祭酒”和“参军”。
再者,陶潜出仕彭泽县令也还是得益于门阀制度和家族的裙带关系。公元405年,陶渊明时任太常(三品官)的叔父陶夔推荐陶渊明到他们浔阳陶氏的郡望所在浔阳郡彭泽县作县令。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位来彭泽县视察工作的督邮,是一个靠贿赂才当上官的庶族子弟。 所以,在当时门阀制度森严的士族社会下,又是在浔阳陶氏的大本营,郡望所在的浔阳郡里,陶潜以他当地大族子弟的身份,不愿意穿戴整齐去会见那个出身低微的上司,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反之,如果陶潜真的必恭必敬地去拜见那个督邮,那到才是有辱门楣的丑事,会受到族内长者的训斥,以及其他士族子弟的耻笑。事实上,陶潜也没有因为这次怠慢上司而受到任何处分,在士族社会下他也根本不可能因此而受到处分(王徽之“一问三不知“的傲慢远甚陶潜,不也照样没事);陶潜是在事后不久,自己主动辞职的(原因会在下文中论述)。
另外还有重要,不可忽视的一点,陶潜的生活质量理论上并不会因为缺少那五斗米的俸禄而有所下降。陶潜在家乡有自己的庄园和仆僮,如果善于经营庄园,即便不做官,不耕地,那生活也还是很滋润的(陶渊明从他29岁任江州祭酒,到42岁辞去彭泽县令的这断断续续做官的13年里,家境的确有了改善,外加他本来就不是庶族贫农;所以,在陶潜最后辞官时,他已经在浔阳柴桑县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园。
至于,陶潜晚年生活的贫困,除了坚持不肯做官和天灾的因素外,恐怕主要还是因为五柳先生不善经营田庄的缘故)。 综上所述,在魏晋南北朝士族社会的背景下,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不是一件怪异或者叛逆的事情,而是附和当时主流社会的行为准则,也是受到当时人普遍认可的。
实际上,陶渊明在魏晋南北朝一直被看成是隐逸高士,而非狂放之徒(被编入《晋书隐逸列传》)。 至于陶潜之后主动辞去官职,并再也没有出仕,则才是五柳先生在黑暗现实中达身贵我,委化自然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为盟主平定了苏峻之乱,为延续东晋的国阼立下大功,而陶渊明身为东晋元勋之后,自然对东晋王朝同样忠心耿耿,他的内心极度厌恶刘裕的杀戮异己,把持朝政和不臣之迹。可是,与陶侃不同的是,陶渊明手上没兵,没地盘,根本不可能。
3 《不为五斗米折腰》全文翻译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尚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③》。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中世。
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 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管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 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文集流传于人世。
注:①不吝情:真率自然。 ②晏如:安然。 ③来:语助词。 ④羲皇:古帝伏羲。 ⑤徽:系琴弦的绳子。
4 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晋书|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 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5 不为五斗米折腰译文《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篇文言文是描写陶渊明的,貌似不是出自世说新语的。
世说新语里没有关于陶渊明的文字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 [解读]我不能为那微薄的官俸弯腰行礼,侍奉乡里的小人。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郡里派督邮(官名)前来巡视,县里熟悉官场规矩的小官吏说,上司来巡视,县令应穿戴整齐地去拜见长官。
陶渊明叹息说“~,~!”于是留下官印,离开县衙,回家种田,过起了隐居生活。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
折腰:弯腰腰行礼。拳拳;奉持之貌。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