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情感,会怎么样?

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情感,会怎么样?,第1张

如果AI拥有了人类情感,世界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增强人机交互:

如果AI拥有了情感,那么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可能会更加智能和自然,例如AI可以感知人类的情感状态,自适应地调整表达方式和行为。

2

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AI拥有情感可能会产生很多新的应用领域,例如情感计算、情感辅助诊断、心理咨询等等,这些新的领域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伦理和法律挑战:

如果AI拥有情感,那么需要重新审视和制定涉及AI的伦理和法律规范,例如是否需要保护AI的权利、如何防止AI滥用情感等问题。

4

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如果AI拥有情感,那么它们可能会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同时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情感冲突和误解。

5重新定义人类:

AI拥有情感,可能会对人类自身的定义和地位带来挑战,例如AI是否也具有人类的思考、意识、道德等特征,人类是否还是唯一的智能种类等等。

总之,如果AI拥有了情感,那么将对人类社会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

我感觉如果人 类 可以赋 予AI机器 人一定程 度甚至人 类 所有的情 感,那么,人 类 的科技一定将是突 飞猛 进的发 展,AI有了人的情感,这个世界变化越来精 彩。

现在情感计算在未来将改变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实现人与机器的情感交互。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范式转变,从数据科学到知识科学的范式转变,人工智能也将在未来交出一个更好的回答。

机器是否具有情感是机器人性化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情感的研究由此而生。

很长时间以来,是否具备情感,是区分人与机器的重要标准之一。换言之,机器是否具有情感是机器人性化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试图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情感也并不是新近的研究。

自此,情感计算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开始进入众多信息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人工智能走向人工情感的序幕。

其中,语音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总是能够通过他人的语音轻易地判断他人的情感状态。语音的情感主包括语音中所包含的语言内容,声音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显然,机器带有情感的语音将使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感觉更人性化、更温暖。

从情感计算的决策来看,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在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纯理性的决策过程往往并非最优解。在决策的过程中,情感的加入反而有可能帮助人们找到更优解。因此,在人工智能决策过程中,输入情感变量,或将帮助机器做出更人性化的决策。

此外,情感智能可以让机器更加智能,具有情感的机器不仅更通用、更强大、更有效,而且将更趋近于人类的价值观。在人 类科学家长期的努力下,横亘在人脑与电脑之间的“情感”鸿沟正在被跨越。

如今,随着大量统计技术模型的涌现和数据资源的累积,情感计算在应用领域的落地日臻成熟。

内容介绍:本文借回答哲学三问的形式,对交互设计师进行底层思考,试图找到解决交互设计师在成长过程出现的迷茫无措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正文

“交互设计师”做为一个新兴岗位,近年来主要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的体验问题。百度指数中2011-2017年间,“交互设计”一词的搜索量逐年上升,“交互设计师”逐渐出现在各互联网企业中。虽然从业者普遍看好这个岗位以其价值,但无论是交互从业者还是其他互联网从业者,均无法准确定义岗位范畴、界定岗位价值。一方面,各互联网企业通过招入交互设计师、设立体验部门,以期望达到提升产品体验的目的;另一方面,却对交互设计师或设计部门的价值输出存有疑惑,在体验与效益、成本冲突时,体验往往最先被舍弃。

从交互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是怎样的呢?随着用户体验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其他岗位从业者高举着为用户卫道的理念大旗转入交互设计岗。导致短期内充入大量“学徒”,而“师傅”不足。另外,体验的主观性强,部分企业PM、UI设计师介入交互设计,让新晋交互设计师压力山大,茫然无措。隐藏在理想丰腴肉体下的却是缺钙的现实——一些新晋设计师变成了PM助理、原型仔。

在行业期望度高、企业设计环境差、岗位认知不清三者的暧昧纠缠中,很多交互设计师们出现过自身定位不清晰、输出价值茫然、未来发展无措、提升成长无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专业组从自身出发,进行了一些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希望通过回答哲学三问的形式,来帮助团队内外的交互设计师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是基于当前我们的业务和岗位认知,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为关注自身发展的交互设计师提供正确认知的线索。

交互设计师的起源,有诸多说法。较多为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人物、事件、或某个产品的发布。约翰·古腾堡(Johannes Gensfleisch)的印刷术、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的巨人机、苹果的第一部图型界面电脑Apple LISA[1]等,都曾成为标记交互设计的开端。但谈及“我从哪儿来”,并不是想要知道一个历史事件,它没什么指导作用。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通过它的发端,找到它的历史背景,进而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因此,本着这个思路,我们找到了一种可能——交互设计师来自于“供需求关系的变化”。这一观点来自巴利·卡兹(Barry Katz)2017年8月在青腾大学的分享“设计思维”[2]时,对设计思维在硅谷兴起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提供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此处所述”供需关系的变化”来自于三个方面:竞争力的转移、科技产品的普及、产品平台化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除了部分高精尖技术,大部分公司的产品已经没有技术壁垒——技术不再成为竞争力。各家提供的功能大同小异,用户在满足了需求痛点之后,追求的就是情感上体验。体验就成为新的竞争力。产品体验的提升,必然来自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移动设备、APP、OFO、VR/AR、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科技产品不再是个别机构、公司、实验室才能看到的东西。随着技术突破和民用趋势的发展,科技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日用品中的一部分。百姓对日用品易用性的阈限低,相对的,就对科技产品的体验有更高的期待。体验,再次需要设计来达成。

狭义上看,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不只是输出单一产品,多产品结构、平台化趋势明显,例如苹果、小米等品牌。广义上看,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各系统下的设计规范趋于统一,保证自家的软件在不同系统上保持体验的一致;在同一系统下,产品体验保证在水平线上以上。这就需要统一的设计语言来进行保证。

基于市场的需求,关注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岗位开始逐渐受到从业者的青睐。然而,基于对岗位认知的不足以及体验的主观性强,导致这个岗位天然存在感和成就感弱,岗位价值定位模糊——想的到,却说不清。一方面,“只能意会”的概念往往意味着认识不清,另一方面,草率的描述容易创造文字魔,变成千人千面。只有准确的描述与定义,才会有清晰而统一的认知。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在当前业务范畴内,统一岗位认知。

交互设计师关注体验,是团队中是用户的代言人。在很多项目中,这恰恰成为矛盾与冲突的原因。“矫情的用户代言人”常常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PM撕、与开发撕、与运营撕、与老板撕(被撕)。一方面,这种尴尬的情况,让设计师们的想法难以推进、成为项目进度的绊脚石。另一方面,设计师不免常常感叹“xxx一点都不懂用户”。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设计师对商业的理解。Jon Kolko在《交互设计沉思录》一书中,对商业环境下的交互设计师及其活动进行了讨论:

一提到商业,不免充满铜臭味。和有一个艺术家梦的视觉设计师们一样,关注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师似乎天然拒斥商业。然而,大部分设计师却天生的拥有商业标签。

首先,大部分设计师是在企业中工作,而企业必然是逐利的。因此,设计师是一个在本身逐利的环境中工作——其工作输出必然体现于利润(商业价值)之中,这一点是无法忽略的(非盈利机构中的设计师除外);

其次,企业中的职场人要想获得幸福感,往往需要将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统一。清晰认识商业,有助于设计师在当前业务环境下找到定位和价值评判标准。

最后,对设计方案的价值认知不仅要从体验角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在商业层面的价值——方案满足用户体验的同时,所带来的“利润”是什么。

目前整个业界从老板到一线从业者都在讨论用户体验。其中一种思考方式是,优先考虑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在这之后,再来看其中有哪个部分具备商业价值。由此可见,需要设计师们改变以往的思考方式,创建“体验-商业”的思维模式。然而,有一种东西前文讲的更重要,在思考方案价值之前,设计师必须具备另一项至为关键的认知和能力——完美协作与快速反应的“一线认知”。

我曾就读的大学有句名言:这所大学毕业出去的学生应该“眼高手低”——看的长远,也能踏实做事。踏实做事、快速反应、协作团队高速高质完成任务,是一名设计师(不仅是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最基础能力。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曾有个交互设计师十分注重商业价值和体验思考,接到需求必先和需求方撕逼一通,探讨一通需求价值,多次导致项目延期,即没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团队满意度也很差。想的多本身没有错,但“多想”是基于能快速满足业务要求。

设计本身并不是高大上的、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用户的卫道者、产品的体验斗士,首先我们应该有少说多做、随时做最苦最累的工作的意识,这无关工作年限和资历,它是一个设计师最基础的职业素养。

什么交互设计?Jon Kolko在《交互设计沉思录》一书称“是指在人与产品、服务与系统之间创建的一系列对话”。为了便于指导工作,我认为的交互设计是“行为与情感引导的设计”,行为与情绪是一体两面的,情绪会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正能量》,Richard Wiseman)。因此,引导行为,最终也会导致情绪情感的变化,前者影响功能体验,后者影响情感体验。通过交互设计方法,满足和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是交互设计师的职业追求。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业务环境下,我们这样定义交互设计师:

世界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变数。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多年,在快速变化和适应中,这个行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互联网下的各个岗位也在不断细分,随着这种变化的持续进行,设计师岗位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变数,这其中也许包括行业更多的期待而转型,也许也包括被AI降维攻击而不得不进行的改变。

人工智能在2017年很火,不管它以后会怎样,但不得不说,当前它所具有的能量就开始对各行来业产生冲击。一部分设计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主要体现于“体力活”以及功能性要求更高的业务。虽然乐观的看,人工智能目前依然不可能代替设计中创造性和情感化的部分,但这一趋势却依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跨出行业,从职场整体来看,近几年职业化要求也在发生改变。最早行业对职场人的要求是做“I字型职业人”,即专业精深;后面,出现了“T字型职业人”,专业精深基础上,还需要知识广泛,相关知识都要涉猎;今天,又出现了“+字型职业人”的新要求,在T字型要求的基本上,还要在某一方面有超过他人的研究和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在交互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业务范围以及职业综合要求的基础上,参考行业优化设计师团队的研究,构想了交互设计师的三种转型方向,以应对变化的未来和更高的职业化要求。

如果说交互设计师是某一行业的交互设计师,那么交互设计专家就是多行业的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两项基本能力分别是“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这两项能力的进一步放大和精深,同时对更多行业的了解,加上娴熟的设计思维,初步构成交互设计专家的能力模型。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在高级交互设计师的基本上转型而来,它的能力模型是交互设计能力(高级交互设计师水平)+部分用研能力+部分UI设计能力。这是一种全流程设计师,从专业角度输出用户体验相关的所有内容。是在用户体验维度同时向上、向下兼容的方向。

与用户体验设计师相同,产品设计师也在资深交互设计师的基础上转型而来,它的能力模型是交互设计能力(高级交互设计师水平)+部分产品技术+部分项目管理技术。它是以设计思维方式,推动项目进行。产品设计师是在项目研发与管理维度进行兼容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拥有什么,比成为什么更重要”,以上三种转型方向,仅是为了仍然迷茫的设计师们提供方向和目标,并不能做为职业追求。为了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以应用未来的变化,同时也让设计更多赋能项目,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流程总结出了交互设计师赋能项目的“5F模型”。

快速需求是第一步。要求设计师参与需求上游制定需求的讨论和流程中去。与需求方共同讨论需求的目标和背景,观察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提前介入业务讨论,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业务内容,并且提前获得业务需求,从而获得更多时间进行分析和设计。此阶段的成功进行,取决于设计师的积极性,且能否获得需求上游的信任。后者取决于设计师是否真心关心项目进展、产品情况,并为此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支持。

使用需求分析的相关技术,以UDC视解,进行需求的拆解和重构,明确最终的需求内容和设计初步方案。在此阶段,还可能会用到用研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以获得足够的与用户有关的信息。由于在“快速需求”阶段只产出了简短的需求,因此,在此阶段需要从用户视角,进一步分析需求的可能性。此阶段的具体方法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说明。

在2的结果下,运用交互设计技术进行方案设计。这一过程需要阶段性的输出方案,并与需求方进行确认。在同步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能让需求方意识到方案的情况和进度。这其中除了快速原型技术以外,较为核心的是要娴熟掌握包括信息架构、心理学、工业设计、工程学方面的交互设计相关知识。同时,对业务要有一定的了解,能做出符合业务要求和用户体验要求的方案。

这一阶段主为跟进项目开发,快速收集开发、测试以及其他岗位的反馈,快速调整交互方案,并告知开发。交互设计师要跟紧项目进度,与测试们一起对产品进行测试,保证交互方案的落地。在这里,交互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了解一定的敏捷开发流程和内容。知道如何协作不影响、有益于项目推进。

项目上线后,需要通过一些方法验证交互方案的有效性,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此阶段中,我们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论是与前期方案设计时设置的数据验证指标一致,则方案有效。反之,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选择在当下或者下一迭代的[1]中进行优化。在这一阶段,要求交互设计师拥有基础的数据分析框架和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术。

以上就是目前我们对交互设计及其从业者的思考。对于一个新晋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打好基础,培养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快速高效的协作团队完成设计。当能做到快速反应、完美协作的时候,才适合进一步进行上述内容的思考。切勿本末倒置,成为多说少动的设计师。交互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才能将体验做好,仅凭借感觉还是落了下乘。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人或者事儿的问题,影响着我们,但我们需要保持最起码的认知,我们给环境以贡献,环境才会给我们以尊重和认可。当下的交互设计师,是行业的开拓者,走在布满荆棘和障碍的未知之路,但前行过才知道行者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跨过山峰与河流的激情与平静。我们对交互设计的未来、不确定和挑战满怀期待,但始终做到“踏实做事,远眺未来”。

局限于业务环境和认知,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参考文献:

[1]沃尔特·艾萨特森.乔布斯传[M].魏群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

[2]Barry Katz《在硅谷屡试不爽的设计思维,你值得拥有》

[3]科尔特.交互设计沉思录[M].方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销售,警察,公司经理,实际上,有点权利的都不能讲感情交互,销售除外,销售没啥权利,但如果讲感情交互了,就会被生边人找你买东西的时候恶意压价,明知道你是以成本卖给他,但是他就会觉得你在赚他钱

其实两种表述方式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也就是附近餐厅的推荐。而两种表述的体验区别就在于车机能否准确识别其中语义,带来的用户体验也是不同的。

“可见即可说”引起的分歧

两位同样试驾过哪吒S的同事曾经为了语音交互展开过辩论,两人的分歧点在于:

A认为哪吒S满足“可见即可说”,并且可控范围广。

B认为假如他在理想L9上说“我饿了”,语音助手就能识别他的意思并给出餐厅推荐,而哪吒S没啥反应,必须要说出“附近有什么吃的?”这种明确的需求语音助手才会给出相应反馈,让他感觉交互体验有些死板。

说白了,A更看重“可见即可说”的可控范围和指令调用准确性,从这一点来看,哪吒S语音的四音区识别、车辆硬件可控范围、功能应用可控范围确实在新势力车型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

而B则更加看重语音交互的情感智能化体验和更加自然的对话效果,也就是说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更加拟人化、口语化的语义泛化层面。

“语义泛化”包含的形式很多样,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文中所提到的“语义泛化”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表面意思。

被蛇咬了一次以后,在遇到绳子这种细长的相似的东西就会对被蛇咬的经历产生联想。

关键就在于联想能力,用户说出一个词汇或一句话,语音助手能够根据语义识别并联想到更多同音词、近反义词以及扩展词汇等,并从中进行检取,从而对用户需求进行准确转化。

关于同事B用“我饿了”来调取车机的餐厅推荐能力就是如此。如果能够调用成功,很明显代表着语义泛化能力更广,而在体验层面上也会让车机形象在用户心目中更加拟人化,毕竟它能“猜”出用户的真实意图嘛。

不过利用“我好冷”、“我肚子饿了”、“下雨了”等这种类人的交流语句来调用功能,目前车机的语音交互基本也都可以满足了,只是相对范围还比较局限。

“舍”还是“得”

其实之前在体验哪吒S的时候,我也问过哪吒负责座舱研发的工作人员类似的问题:

“假如我们看电视剧让哪吒帮忙选集的时候不用看着屏幕上的字一板一眼地表达‘选集——16’这种,直接说‘帮我选第16集吧’这种形式的语句也有回应的话会不会更自然一些呢?”

对此哪吒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用户实际的对话场景是非常多样性的。如果想要让车机的语音交互支持更广的模糊语义范围,满足用户更加口语化的表达,那一定不是针对一个指令,而是要从所有场景入手。

并且有的用户本身就更加喜欢用最明确的要求、更少的字数以更快地调用指令,加上考虑到座舱芯片的可处理能力和车机交互的流畅性,所以斟酌之后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总结一下观点就是,哪吒S车机语音交互的目标是让用户更快地调用指令,语音调用的范围更广,而要让交互过程更加统一、简洁也面临着相应的取舍。

撇开这一小点,哪吒S的语音交互就我个人体验来看,语音助手的人声还原度、唤醒后支持无数轮连续对话、与朋友聊天时语音助手优先识别对应位置以及上下文语境理解等方面的体验都是很不错的。

当然,同事B如此在意车机语音对话的自然性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语音交互发展三阶段

毕竟随着语音交互的发展,“更自然”早已成为现阶段语音交互发展的核心,新势力车型的座舱宣传也往往离不开“情感智能”这几个字。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诞生了第一个具备普适性的语音识别系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开始语音问答,但当时由于时代、环境、技术等诸多局限性必然存在很多缺点。

即使该项技术发展至今,我们在拨号查询快递或是拨打移动运营商号码办理业务时也依然经常存在暴跳如雷地按下人工接待键的情况。

当语音交互发展到第二时期,移动端集成视觉和语音信息的语音助手成为主流。

比如当初苹果在iPhone4S,iPad 和Mac上应用的语音助手Siri一经推出就成了网红,机主们只要说“Hey ,Siri”就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来完成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等操作。

另外,这一时期车机端也有了基础的语音产品,车主们可以在停车和驾驶状态下利用语音调用平时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但由于技术局限性和使用习惯的问题,前期用户们唤醒语音助手进行指令操作的频率仍然是比较低的。

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井喷式的发展,车机端的语音交互功能逐渐完善,很多车型的车机可以同时使用语音和屏幕交互的多模态交互形式,大大提高了处理任务的效率,也有了支持连续对话的可能性,用户们自然也就喜闻乐用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这一阶段,人机界面的演化轨迹从偏向机器的一端移向了人的一端,这已经暗示了“更自然”、“情感化”会成为未来语音交互发展的主打标签。

而我们正处于语音交互从第二时期发展到第三时期的过渡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商用落地,车机交互方面的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对应的用户场景也从驾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语音交互面临的挑战

不过,尽管使用“听”和“说”作为车机交互的主要方式大幅减少了用户获取信息所需的学习成本,但目前的语音交互也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比如多轮对话流畅性体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多人、多细分场景对话体验有待拓展,比如基于语音对话与可穿戴设备或HUD相结合以提升用户更快信息获取度的可能性等等。

而当前相对更重要的,就是扩大语音助手的语义理解范围,包含上下文语境理解、模糊语义识别等需求,这也是让用户体验更自然的秘诀所在。

像目前有很多车型都官宣了车机即将接入百度发布的大模型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不过具体效果还得看后期的实际体验才行。

另外,在上海车展期间我也体验了商汤前段时间发布的“sensenova”大模型体系,其中“商量”语言模型也支持连续对话和上下文语境理解等功能,个人也非常期待它在未来座舱中的落地效果。

不难发现,不论是车企还是供应商都在积极拓展车机端语音助手的能力边界,而语境的识别与理解能力也已经成为那一道众“鲤鱼”要跃的“龙门”。

不禁想起在科幻题材类影片《永无止境》的大结局中,男主大脑开发到了百分之百也依然搞不定中文。

这个例子虽然夸张了些,但个人感觉目前语音交互能力拓展的主要难点还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也代表着车机端的语音交互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Lab,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7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