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信用,渔人一开始答应过桃花源的人不把桃花源说出去,结果他没有遵守承诺。
有探索意识,渔人在迷路后登上了桃花源所在的岸上,并没有因为是未知的地方就害怕的离去,而是继续前行,最终看到了桃花源的一切。
是个随性的人,有了想要上岸的愿望他就跟随自己的心,上了岸;桃花源人邀请他做客,他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而拒绝。
渔人走进了桃花源的世界,从发现桃花源到进入桃花源,可以看出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但渔人确实来到过桃花源感受过桃花源,而且离开桃花源之后“处处志之”,最终为什么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呢不仅渔人找不到了,高尚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未果”,虚虚实实,神神秘秘,引人入胜让人感觉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它只是作者幻想中的理想世界,正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艺术中的自然完全不是现实中的自然,艺术的真实也不等于生活的真实”,也许有时正是不满于生活中的真实,才去构建幻想中的理想国
《桃花源记》渔人是个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的人。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桃花源记》主要思想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