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是对农家生活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晨”与“月”表现出了作者一天都在忙碌,虽然苦但却对这种生活很满足。“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最后两句指代了作者厌恶官场的避世之情,不希望自己在污浊的官场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脱俗,归于大自然的避世之情。

我们老师的教材:

[作品讲读]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1.《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组著名的田园诗,共五首,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令归田的第二年(406)。本篇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抒发了辞官归隐的志向,并通过对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归田后恬淡闲适的愉悦心情。

2.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叙写自己的禀性志向及误落尘世的懊悔和最终归隐田园。以下八句为第二层,描写了宁静恬美的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的乐趣。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了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脱离尘俗、返归自然的欣喜心情。

3.本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恬静优美、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作品采用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景物的描写则采用了白描手法,精练传神地勾勒出生动如画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恬淡宁静、淳朴自然、闲适安乐的艺术境界,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并且把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相比衬,突出了他的爱憎情感,同时“尘网”、“樊笼”也是象征手法的使用。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此诗语言平淡自然,不假雕饰,但却以平淡的“田家语”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拔俗的艺术境界,正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参照全诗,诗人是要表现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因此将归来荷锄种田的快乐悠然写出,来表达自己不甘受官场拘束,不愿违背自己的天然性情去屈从权贵的态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通过对一天田间劳动的概括,特别是“带月荷锄归”五字,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SPAN></SPA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48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