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颇受关注。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教育要素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达到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要素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此,近年来,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一定距离,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学还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唤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究其原因是对教学目标理解的不到位。表现在教学中:一是教师一味强调知识教学,把教材中的知识讲出来,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泛泛讲大道理,算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是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四是很少注意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等。这些现象或多或少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提高教学实效,必须从落实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入手,从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做起。因为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思想品德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是靠“告诉”“灌输”即能生效,而必须让主体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经历事情,并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有可能获得被主体认可的道德知识,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施体验教学,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内化知识和提升能力。而要实施好情感体验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坚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
情感需要体验,而生活是体验的基础。真实的体验来自真实的生活。尤其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上的焦点、热点带进课堂。让学生认识书本里的知识是活生生的生活现象。如:九年级中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内容教学时,可以把我们生活的社区、村寨等的要求和规范及所取得的成就带进课堂:地区旅游胜地建设、文明村的创建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是外在于学生、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去体验,学生感兴趣,容易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他们能有所体验和感受,有话说,课堂气氛也能够活跃。
二、 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因为学生的真实想法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只有让学生在共同的道德话题和平等的对话环境中,暴露其真实的思想,在怀疑、反思、追求、探索等不确定性变化中,促进其道德认知,考验其道德水平,引导其道德实践,获得良好的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 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为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条件。为此,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要着眼于教材,掌握问题设计的难度。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
第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兴趣性问题情境。我们的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领悟到人生、社会的真谛。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空洞的说教,又能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环境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学生只有在带着问题独立感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真谛,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探索、体验教学内容和教学问题,不但能培养他们理解教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更好地领悟、内化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并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关注学生情感,实施体验教学,通过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和情感共动,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利于自我的构建和自主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落实好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目标,实现育人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人类受造时的十大特性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本质特征或者是人类的基本属性。这些特性包括:
1 拥有思维能力:人类具备了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这种能力来认知和解决问题。
2 具有情感:人类具备了情感体验的能力,可以感受到欢乐、悲伤、恐惧等情感。
3 具有意志力:人类具备了自我控制和决策的能力,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4 具有创造能力:人类具备了创造和发明的能力,可以创造各种物品和思想。
5 具有语言能力:人类具备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具有学习能力:人类具备了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改变自己。
7 具有自我意识:人类具备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特点。
8 具有社交能力:人类具备了社交和群体生活的能力,可以与他人互动和合作。
9 具有文化传承能力:人类具备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能力,可以将文化和知识传承给后代。
10 具有精神追求:人类具备了精神追求和向上发展的能力,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情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观性:情感是主观体验,是个体对内外刺激产生的感受和反应。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可能因个人经历、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多样性:情感具有多样性,包括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厌恶等。不同的情感对应着不同的感受和情绪状态。
时效性:情感是一种瞬时的体验,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下迅速产生,并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强度变化:情感的强度可以有所变化,从轻微的情绪波动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取决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和情境的影响。
影响行为: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起着指导作用。积极的情感可能促使人们追求奖励和满足,而负面情感则可能导致回避和逃避。
可塑性:情感是可塑的,它们可以受到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个体可以通过认知重构和情绪调节等技巧来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这些特点使情感成为人类丰富内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具有深远影响。了解情感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并加强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情感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社会关系,人际互动及道德感价值观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既不要过渡保护和控制,也不要听之任之,更不要表里不一。在孩子需要时陪伴,在孩子不需要时离开。为孩子良好性格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情感体验能力。从婴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信号的反应、对孩子关注的敏感性、及时性,母亲对孩子及时的抚摸、充满爱意的微笑甚至对视,在传递安全和爱的同时,与孩子构建了安全依恋关系,自那时起,孩子就逐渐具备了对情感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到幼儿时期,孩子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自尊意识增强。这个阶段的父母、老师对孩子言行的及时肯定,耐心疏导,适度表扬,都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滋养,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喜悦,让情感更加丰富和活跃。
从小学阶段开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逐渐渗入了人际关系、社会道德情感的内容,此时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伙伴关系的友谊影响,社会文化特点和亚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媒体和文化传播产品的导向,对孩子情感的养成和调整都具有重要暗示作用。加强社会公德、传统美德、高尚品格、崇高理想教育,让孩子树立崇高的目标和追求,会影响孩子终生甚至延续到下一代。
我们家长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孩子吃好喝好,有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没兴趣爱好,还有的家长一切有孩子做主,对听之任之。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的真正想法被压抑下来。有的孩子变成了听从父母安排的乖宝宝,有的孩子出现了情绪表达过激反应,通过逃学打游戏等不恰当发的方式表达情绪。所以教会孩子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很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