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第1张

一、双向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是躁狂和抑郁症状集于一身的结合体。但是双相障碍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疾病,远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甚至在临床上也非常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A、双相情感障碍有何表现?

双相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双相I型障碍的诊断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特征,在躁狂发作前后可以有轻躁狂或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的症状表现

在至少1周的时间内,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明显异常的、持续性的情绪高涨,睡眠减少、精力旺盛,热衷于各种活动。还有可能出现自尊心膨胀,思维飘忽不定,花钱大手大脚,严重时可能会有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行为。

双相I型障碍的症状表现

双相II型障碍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两种症状。注意区别II与I型的差别在于躁狂症状较轻,而且有严重的抑郁症状。重性抑郁发作的表现为在持续的2周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也无法产生愉悦感,体重突然减轻或增加,睡眠出现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重性抑郁发作前后出现轻躁狂症状,便可诊断为双相II型,但如果轻躁狂症状转变为躁狂,就是双相I型障碍。如果从未出现过轻躁狂或躁狂症状,就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症。

二.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不仅大众对双相障碍的理解比较模糊,临床上,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也特别高。国外曾有一项指出,有30%-40%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发现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为什么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双相障碍易被误诊为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患者首次发病时都表现为抑郁,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的患者极少。而且在首次发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都处于抑郁状态。而当他们真的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症状时,患者或家人反而会觉得情绪变好了,以为是症状出现了好转,患者自身也会感觉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所以一般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就诊。这种情况下,医生比较难了解到患者有躁狂发作的信息,因此容易误诊。

三、双向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相比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更为复杂,治疗更棘手,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一生中可能长期处于极端情绪的剧烈波动中,正因如此,疾病带来的情绪反复、身心俱疲和社会压力等,都使自杀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患者上空。

双相障碍常常是伴随一生的,不过,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由于其思维比较活跃,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

如何识别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大方向指引是怎样的?

曾经有一位我的咨询患者,在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半年后,自身的体验感是感觉自己在往逐步好的方向发展了。半年后的一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遂把药物停了。

“他当时自我感觉精神亢奋、充沛、冲动消费、觉得自己可以做大事、活跃度也比以往更高了、话也变多了等等。”

这是他在向我咨询地过程中,我询问他康复后,他向我表述的一些表现。

后来我再问他,“你的这些康复后的表现,比从前没病的时候有区别吗?”

他说还是有的,“比如:比以前爱表现了、睡眠时好时坏,但精力始终很充沛,可又使不出劲的那种,想做些有成就的大事等等”。他的表述,似乎有些懵懂,我在想估计他也不知道自己从前的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的确,在一些经历过中、重度抑郁症折磨后的患者,大脑的记忆会快速衰退,极其容易抹掉从前的记忆,这里的抹掉不是完全抹掉的那种,而是在看从前的自己,更多的是一种隔着薄膜的不真实感体验。我相信用这个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这或许就是中、重度抑郁症的一种真实体会吧。

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记忆会逐步退化,会发现记忆越来越不如从前了,刚才还记得的事情,一个小插曲,可能就会把很重要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等自己再次想起的时候,可能时间被耽误了,而深深的自责自己,这是很多现代人的烦恼与体验,不过这种记忆的退化,可能是暂时性的卡顿,也可能就是一种生理与思维的退化,如果没有什么情绪上的障碍、也没有生理疾病,那么它便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而被抑郁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折磨后的患者,那种记忆的衰退过程,是明显的,是在病境中,暂时无法逆转的。

因为大脑的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记忆暂时根本无法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只有等待病情逐步康复后,这种记忆的恢复,才可以慢慢修复,但是始终比从前还是有些差别了,即便是这样,你也别太担心,因为它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要合理去看待这一个异常的现象,别总是给自己的生活去添堵了!

人生本来就很多烦恼了,不要再因为这个记忆的退化或者不如从前的问题,而再次自责自己,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那就不应该了!

我们要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都在进入一个老化的过程,如何来延缓身体各个机能退化的进度?还是那些道理,比如:

“合理性地常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心情愉悦、饮食规律。生活中杜绝一些有害身体的不良嗜好。那么你就可以使自己比同龄人看上去更加健康与有活力。”

遵循科学是被誉为最好的道理的道理,谁违背科学,谁就会在未来的时光里,承受一些你本不该承受痛苦。

见过太多信佛、信基督教,而耽误治疗病情的患者,甚至有些患者以为信了佛、信了基督教就可以治病,这简直就是愚昧至极。我只想告诉你,你活得还不通透!

我们在有信仰的同时,更多的是要遵循科学、回归现实。信仰是好东西,因为它一种能量、一种鞭策、一种帮助我们提升生命境界与觉悟的能量,这些都是对我们精神上的优渥支持,而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有血有肉,没钱就等死的残酷现实。所以,现实才是一切活着的根本,在有信仰的同时,敬畏科学,才是完美的呈现,才是大智慧。

说了很多题外话,我们言归正传。

这位患者在半年,自我感觉完全没有症状了,甚至比以前更好了,遂把药物扔进了垃圾桶,可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又出现了之前抑郁症发作的一些症状,比如:早醒、情绪低落、头晕、不爱动、担忧恐惧、食欲下降、兴趣丧失等等,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可能要完了,因为那种不好的感觉完全跟第一次发作时一模一样,这更加剧了他恐惧的心理。

实在熬不住才又去找了医生,医生判断他可能是复发,遂给他暂时又开了抗抑郁症、抗焦虑、促进睡眠的药物。

接下来,他便在网上找到了我,于是就有了以上的一些内容。

对于这位患者的情况,无论是其与我在当时的咨询阶段还是在现在看来,他的情况还是有些复杂的,不排除当时他自我觉得好了的时候,是一种躁狂的发作,何谓躁狂的发作,躁狂的发作,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分轻、重类别以及混合类别,即:分一型和二型、混合类。

一型,则是典型的重度躁狂重抑郁,即抑郁症和躁狂症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都很严重。

而且重度躁狂的症状表现有些丧失人性的表现,比如:摔东西、发脾气、完全丧失了情感的召唤、甚至有些人会控制不住地伤害自己,比如:割自己的手与手臂,看着血流的麻木感,而潜意识里又觉得心疼不应该。

类似这种一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的方向必须先采用心境、情感稳定剂类的药物为主,具体使用何种药物,要针对其症状对症下药,先使用一段时间的心境、情感稳定剂之后,再来联合使用抗抑郁症、抗焦虑的药物。待症状缓解些了,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可以收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当然,如果睡眠不好,也可以前期联合心境、情感稳定剂一起使用。

而二型,则是典型的轻躁狂重抑郁,即轻度躁狂症,其程度明显低于抑郁症发病的程度。

二型轻度躁狂,如同文章开头的案例一样,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时,虽然有想死的想法,但是想死却不敢死的,往往不算是躁狂的表现,而是痛苦的表现。你也可以说是矫情,当然这是外人的理解。

轻度躁狂的表现,往往不会表现出摔东西、攻击人、发脾气,而是更为和谐的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文章开头的案例极其符合又疑似轻度躁狂的症状,那么轻度躁狂的表现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这里把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罗列出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患者实际体验为主,再来判断才是符合科学的。

因为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复杂性在于一个人的人格和环境以及结合以往的表现来全面综合判断,不可单一性就作出结论,文章旨在普及一些常识和理念、提醒,仅此而已。

双相情感障碍症状表现:

抑郁状态与亢奋来回切换,时而低落时而兴奋,低落时就是抑郁症状,亢奋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脾气暴躁、不睡觉也不困、行动力变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冲动做些丧失理性的事情,比如:过度消费、冲动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种抑郁与亢奋来回切换后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频率亦是如此。

躯体症状如抑郁时躯体症状一样,如: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亢奋时,躯体症状不明显。

抑郁症症状:

主要是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怕压力,怕社交、自卑、不爱说话、喜欢封闭自己、爱哭、脆弱、轻生念头浮现、觉得活着毫无价值与意义、食欲下降、失眠(少部分患者出现嗜睡情况,属于逃避现实的本能反应)、性欲降低、不怕死,并伴随有躯体症状: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焦虑症症状:

主要是坐立不安、惶恐不安、担心有害怕的事情发生、失眠、怕死、疑心严重、无心做任何事情、眼神游离等等,并伴有躯体症状:心跳加快、惊恐发作、腹泻、肠易激、颈椎腰椎酸痛、喉咙有异物感等等。

精神分裂症:

感情缺失麻木,出现幻觉、幻听、幻想、幻嗅等等,主要以幻听为最常见,并伴随有被害妄想症,对事情的理解思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扭曲,不同普通人。

有些患者还有自言自语的行为,逻辑思维混乱等等,躯体症状如同抑郁焦虑症的表现类似。

当然精神分裂症的人,伴随抑郁焦虑症是很常见的,重叠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种双相情感障碍叫:混合型的。主要是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

通常都是在躁狂发作后,心境又低落了,即:来回切换的一个状态。

对于轻度躁狂,即二型的治疗方向,原则是联合用药治疗,但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加量先服用心境、情感稳定剂,而抗抑郁的药物,在急性期的最初治疗阶段是作为辅助性药物,而减少剂量去服用,与此同时,同步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精神疾病的信心,梳理患者的思维,纠正认知等等。

再者对于轻度躁狂,治疗的原则可以按照抑郁症去治疗也是可行的,因为轻度躁狂,发展成重度躁狂,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些条件主要一个还是跟一个人的人格密切相关。

大多数轻度躁狂都不会发展成重度躁狂,大家也别以轻度躁狂的某个症状去下结论,比如很多抑郁症患者出现过度消费,单单就认定是躁狂的症状或许太过于草率和自己吓自己了。

过度消费也可以解读为对自己好,满足自己的欲望,情绪的宣泄,所以还是合理看待这种行为。

总之患者应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准确地把自己的体验感描述给你的主治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对症治疗。

当然,也建议患者去大一点的医院,因为专业,所以自然有它的价值。

另外再啰嗦几句,文章开头的案例,那位咨询者很显然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私自停药!

现在看来,我们如何定义他的病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马后炮的意思是告诉你,请一定要遵循科学地服药管理,足量足疗程是治疗中度、重度抑郁症的最低的治疗原则方案,越过它,可能治愈不彻底导致再次复发。

与此同时,提醒患者们,不要过度依赖药物,药物不是万能的,修心才是根本,加强身体锻炼,则是当今治疗精神疾病最好的天然药物,没有之一。

生命在于运动,等你病了后,你才会真正领悟到这六个字的含义。可能那时是一种多么痛的领悟,但是别怕!

你依旧还来得及,别放弃,去积极实施起来吧!任何时候都不会晚!不久的将来,你会收获一个健康、心境如水的自己。

-end-

-end-

双相障碍分多重类型。

在学习神经症抑郁症的动力学分析时我关注了到了这其中最容易混淆,更复杂,医学上也更容易误诊的双相情感障碍,于是分别对抑郁和双相做了更多功课。

目前我自己的观点是:抑郁症可以尽量治疗,双相要尽量控制症状(并非不治疗)。

以下部分是我在探索过程里遭遇到双相时候的具体感受。

抑郁痛苦吗?我觉得抑郁的痛苦其实不亚于双相。如果你对抑郁症有所了解,可以从这个量级上去理解双相的痛苦。

1、由双相引起的人际压力和信任危机

――别激动,激动就是你有病。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从字面意思看很好理解。有抑郁又有狂躁。从目前接受度而言,大家并不太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所以哪怕患者本身承受了巨大精神痛苦,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是因为这个“病”。

这个例子就是我父亲。

他基本上大半辈子都被贴上“脾气暴躁”性格“急躁”的标签。但是在我母亲眼里,父亲又是一个善良的,温和的,有爱心的人。

就是这么矛盾。当人们去评价一个双向患者,往往有着极其冲突的描述。人们往往把这种性质归结为人格和性格,却基本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疾病症状。

所以痛苦的点在哪?

和性格本身相比,他们内心里有一种巨大的自我怀疑和难以对自己形成客观正面的自我认知。

这简直太可怕了。

你不知道你是谁。A说你霸道,b说你暴躁,c说你不成熟冲动,d说你有才。

可你心里对你自己的认识并非这些。

你一边自我怀疑,一边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给你的铁证如山的反馈。

另一个角度叫信任危机。刚有讲到,双相有时候被认为是性格问题。比如说在狂躁期过分自信,思路飞跃,甚至会因为过分表达显得过于跋扈,容易祸从口出,暗地里会得罪谁根本不知道。

但是,关键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有可能自己就是个内向性格的人。

可能他的舒适区就是一个人舒服的待着。但是狂躁期间他总是控制不住的有表达的能力和欲望。(这跟很多艺术大师也有相似之处)。

久而久之,人们无法对你有一个定向的认识。

所以很多时候哪怕一个双相患者确实非常有才干。但是由于在抑郁期又表现的过于内缩,人们的眼里认为是不靠谱的,不稳定的,不可信赖的。

谁愿意成为一个别人眼中无法信赖的人?

难道得了双相自己就要放弃对自我的期望吗?

这种行为和自我的巨大矛盾,以及因此造成的人际危机和压力,会长久的折磨一个双向患者。

严格来讲这是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的。这是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这叫人焦虑和不安。

2、单向的抑郁和狂躁痛苦体验。

――冰与火之歌,并不令人愉悦。

抑郁是痛苦的,狂躁同样是痛苦的。抑郁期的时候基本就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失去兴趣,空虚感,无价值感,自责,懊悔,过分自我剖析,没有食欲或者睡眠障碍。

狂躁时候就是狂躁症的典型表现。脑袋像过电一样的思路飞跃,想写的感觉永远写不完,想倾诉,想喝酒,想做爱,想飙车,想蹦极,想自己成为世界最可爱的人。

从我对父亲的观察而言,狂躁期间人的攻击性比较大。

每个人的表现各有不同。

在我父亲的躁狂阶段,我是家里的主要火力承担者(那段时间是我的青春期,who怕who啊!)

在此不再累述。

大部分双相的人是两种情况有比例上的区别,有的抑郁时候多,有的躁狂时候多。

抑郁期间会陷入长久的思考。行动力瘫痪。等到狂躁期经常要努力回忆我思考过什么,哪里想做的没有做,用狂躁期的行动力去弥补抑郁的拖延。

狂躁期期间非常容易暴怒。会提示离最近的人不要理自己。也不要关心。

就这样把自己关进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笼子里。

有点艺术天分的,画个画,做个谱,一两天不睡也不会困。有时也会写一些文字,但可能太消耗脑力,经常越写越痛苦,一种恨不得拿十个脑袋和手同时工作的那种抒发感 像压不住的火山 。

虽然心灵的痛苦通过这种消耗可以抵消一些,但是换来的是长期的内分泌失调和黑眼圈。

别说抑郁症,狂躁症,双相,单把睡眠障碍送给一个人,就接近摧毁。从这个角度而言,双相就是一个十足的勇士。

在人群里的双相,可能被认为太阴郁,性格内向,也有可能认为太外向,自信过人。

但很少有人看到双相真实存在的另一部分,更难说被理解。

上帝给抑郁症(躁狂症)开了一个玩笑,买一送一。

3、抑郁和狂躁两极切换的巨大心灵创伤。

――蹦极之时,周围没有安全绳。

这种切换接近断崖式的极端。双相越严重,切换的频率就越快。

可能昨天你还跟同事和客户在一起嗨歌逛吧,展示你商业上的宏图大略和营销的鸡贼九九,晚上回到家突然感觉我今天的表现真的非常的傻x,进而你开始陷入自我谴责和讨伐,甚至曾经骄傲的一切都成为你的羞耻感的来源。

和精神分裂不同的是,你可以回忆起之前的各种细节,你确定都是你说的和你做的,但此刻,你笃定的东西突然有一种崩塌碎裂的感觉,这种感觉绑架了你。所有的体会都变了。

这种断崖式的体会让人有一种崩溃的痛苦。

如果崩溃发生在抑郁期,加重抑郁思维你会更加否认自己的价值,陷入意志瘫痪。如果发生在狂躁期,你想发脾气扔东西原地爆炸。

冰火两重天。

炼钢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普通人而已,却因为双相,要过上长久的炼狱般的心灵折磨和自我消耗。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现代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因此很多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这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庭都是一件很大的麻烦,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1

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相关专家表示处在躁狂期的患者,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会自我感觉出奇的良好,认为自己才思敏捷,一目十行等等,并且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心境变化起伏大。 患者异于普通抑郁症患者的狂躁心境体验,在发作期常表现得轻松、愉快,甚至洋洋自得,喜形于色,但是有时候患者的情绪变动十分大,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同时也会出现短暂的心情不佳。

思维联想的异象扩展专家讲到,患者会表现得思维飘逸,并且出现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同时又伴有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会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

精神运动性兴奋。 最后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相关专家介绍到,狂躁型抑郁症患者不似一般抑郁症患者离群索居,他们往往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愿意主动与人亲近,爱管闲事,打抱不平,但是做事总是缺乏深思熟虑,往往兴之所致任性而为。

双向情感障碍怎么治疗能通过手术治疗吗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学廉教授表示,当上述症状太严重以致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包括工作、社会或者是和其他人的关系上时,双向情感障碍才可以被确诊。有时,在用某种方法治疗抑郁症后的短时间内会出现躁狂的症状,例如,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诊断为躁狂症。躁狂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得很突然而且在几天内突然而且在几天内迅速恶化。

总之,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非常复杂,需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的综合,当疾病过于严重,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时,患者也可以考虑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所运用的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术,这对治疗狂躁抑郁症有一定效果。

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症状2

一、躁狂状态: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笑容满面,兴高采烈,没有难事,有人表现为一点小事或稍不随意就大发脾气,在严重的易激惹情况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一句接一句,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内容丰富,诙谐幽默,患者自身感到脑子变得非常灵敏、聪明、反应迅速。自我感觉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财力、地位,认为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大事、挣大钱。

二、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心情低沉、郁闷、悲伤、不开心,对今后感到没有信心,没有希望,甚至悲观绝望,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②兴趣缺乏,患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③快感缺失,患者内心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疲乏无力,精力下降。

躯体症状 睡眠紊乱,严重失眠,食欲紊乱,没有食欲,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性功能下降,体重下降,多种躯体不适感,症状在晨间加重。>想要了解更多,点击在线咨询

三、混合状态

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至少持续两周),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表现,如抑郁心境下表现出言语和活动增多,躁狂状态下表现烦躁不安,精力不足等,有时躁狂和抑郁在一天内快速转换。

四、快速循环发作

指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发作,发作形式不限,可以是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