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有哪些分类如思乡等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其诗人之众,数量之多,令人赞叹但情感内容上大致可分为:
1思乡念友之绪:如李白的《沙洲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诗人寄情于流水,语尽情长,思情绵绵不绝
2怀古伤今之悲:如苏轼的《赤壁怀古》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悲愤心情
3羁旅闺怨之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里诗人将一颗愁心融入那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之中王昌龄《闺怨》细腻而含蓄描写了宫闺女子幽怨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的情感变化
4怀才报国之愤:如屈原《离骚》、陆游《书愤》等,无不追怀早年的抱负,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
5边塞征战之壮:如《诗经·无衣》,其鞺鞑之声,令人热血沸腾到了唐代,国力强盛,这样格调高亢、情绪激荡的豪迈之作就更多了如中唐诗人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是典型的例子,字里行间,气贯长虹但自宋代开始,国力衰弱,就不再有大唐气象了,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6即事抒怀之慨: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抒发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别、思乡、郊游、访友、读书等等,都可能有所触发,感悟人生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了江村的宁静幽美和主人公的悠闲安适
7隐逸出世之恋:如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是借“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写渔父生活,籍以抒写远离红尘的隐逸情怀
8吟山咏水之美:如王维的《新晴野望》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9描花绘鸟之趣:花鸟虫鱼的背后,有的反映的是作者的爱好,有的却藏着作者的一段经历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李商隐的《蝉》,于谦的《石灰吟》等其所借之物,往往就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的化身
我们在复习时,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以上几大类,在鉴赏时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是故意提的问题啊,这不是在百度上可以收缩到呵呵幸好我也对这有点兴趣
大的方面可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二\现代诗分类
按国别可分为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古典诗歌)。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并发展起来的新诗以及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某些旧体诗,是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写作的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旧体诗,是古代诗歌。旧体诗中,除词和曲之外的诗歌,还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与绝句、律诗等格律诗相对而言,除绝句、律诗以外的旧体诗称为古体诗;从南朝开始到唐代形成的绝句、律诗、排律等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旧体诗称为近体诗
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抒情诗又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等等。叙事诗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叙事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叙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
谢邀:
开篇明义,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宋词的美是由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三个方面构成的。
而宋词的内容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与文字美中,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伤感美与柔婉美中,情感美主要体现在爱情美中。
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词,本身是一种有娱乐性质的音乐文学。在以抒情为主的我国诗词长河中,词更是一种更典型、更纯粹的抒情文学。
词的最初形式发展之初,原是配合音乐、供歌女演唱的歌词。正是词体的这一本质特征,呼唤着人们的审美关注。到了宋代,词风为之一变,词人创作的视角和题材不断开阔,创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
一阕阕歌词如同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惊艳着世人的目光。一起走进宋词,体验宋词那惊艳了时空长河的美吧。
音乐美与文字美注重音乐美,是中国古代诗词乃至整个文学的传统特色。但宋词的音乐美是具有独特性的,是“文字之声律助音乐之谐美”的艺术表现,从而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宋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燕乐”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
宋词在演唱时,配合抑扬顿挫、旋律多变的背景乐音,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多重的视听享受。事实就是这样,宋词的本质是音乐文学,脱离了音乐,宋词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宋词讲究文字的协律,是配合词调歌唱的,所以宋词具有音韵谐美的特性。
因为有着音乐层面的要求,所以各种不同的的词作就有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词牌名也就应运而生,所以,词人在填词时,会根据创作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调,这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音乐效果。
宋词中像这样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可以说不胜枚举,如著名词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也是很多。
词在宋代不光流行于民间,而且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甚至宋朝官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最高规格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府。大晟府专门掌管音律,任命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制定大乐令,还有专门从事协律、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音乐家。
说完了音乐美,再来看一下宋词的文字美。诗词的声律美主要体现于语言的节奏感和音调的和谐上。 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音节之间的“顿”、“逗”以及押韵造成的,而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
除此之外,还常常借助于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因而词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依乐声的高低升降选择确定字音的平仄四声, 因而词的节奏、 韵律更加灵活多变,呈现出与诗歌不同的音律美。
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宋词的伤感美与柔婉美感伤是宋词的主旋律之一。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伤心事。伤心洒泪的词作也比比皆是: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乡怀人的感伤,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
如柳永与恋人分别时,他会将伤离别的情愫寄托在自然景物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女词人李清照,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将饱经沧桑的情感和内心的难言之苦寄寓在一朵朵梅花中:“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如辛弃疾在赋闲信州铅山期间,会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婉约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之一。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
宋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如欧阳修笔下的阜阳西湖是“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的迷人景象。
柳永笔下的杭州西湖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景象;王观笔下的江南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动人景象。
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一些花草,如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
品读宋词,仿佛可以感受古宋朝的文化风貌,仿佛可以体会宋代词作家的思想情感, 那一阕阕长短句,或豪迈、或悲壮、或温婉、或缠绵,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作者的特有情感,也展示了宋词那种凝炼的语言艺术。
宋词中的爱情美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而且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在全宋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宋词中有描写与情人相会的,如欧阳修《生查子》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描写长相思的,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还有描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如无名氏《贺新郎》中的:“同共入、蓬莱仙岛。鸾凤铿铿风缥缈。算一双、两好真奇妙。天上有,世间少。”也有悼念妻子的。如贺铸《半死桐》中的“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小结作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一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宋词丰富而真实。宋代历史、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经过宋词的表达,得到多角度的再现。而宋词的美,则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艺术成就,宋词的美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况,也代表着一种音乐成就,更代表着宋代词人的一种态度。
比如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就可以用委婉的语言去说理,易于让别人接受。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扩展资料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现如今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宋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1、豪放派
对于众所周知的豪放与婉约两大派系,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浩如牛毛,在此只做一个大致介绍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2、婉约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扩展资料
分类方式
1、按长短规模分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宋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