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翻译(1),不懂的不要乱翻

语言学翻译(1),不懂的不要乱翻,第1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假设:习得--学习假设,监察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习得-学习假设是Krashen的理论的所有假设中最基本的,也是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们最熟知的。Krashen认为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二语言习得方式: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接近于儿童本族语发展的过程。它要求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即自然的交际。且在交际中说话者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交际的行为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学习则是一种正规的指导方式,它是有意识的过程,是借助于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的过程。例如,学习语法规则知识。Krashen认为学习不如习得重要。监察假设解释了习得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监察功能是所学的语法的实践结果。习得活动导致语言行为,而学习则起着监察的作用。当遇到三个条件的限制时,它在计划、编辑和校正中起监察作用。这些条件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要有足够的时间,要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要知道有关的语言规则。有意识的学习只能在第二语言运用中起很有限的作用。Krashen认为,监察的作用是很微小的,仅是用于修正一些自然语言交际中的偏差,及让话语显得更精练。Krashen也认为关于监察者的使用在语言学习者中存在着个人差异。他称那些一直使用监察作用的学习者们为过度使用者,那些没有学或不想运用他们有意识的知识来学的学习者们为缺乏使用者,而那些适当的使用监察作用的学习者们则为最佳使用者。对一个人心理侧面的评估可以用来帮助决定他属于哪一类。通常外向的人属于缺乏使用者,而内向的人和完美主义者属于过度使用者。缺乏自信心的人经常也过度使用监察作用。

克拉申博士(DKrashen)的理论常称为监察模式(MonitorModel)。监察模式由五个假设组成,即习得和学得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监察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1)习得和学得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认为,培养第二语言或外语能力有习得和学得两种方式。

(2)克拉申提出自然顺序假设来说明习得语言规则是有一定的次序的。

(3)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设来说明语言是怎样习得的。

(4)克拉申提出监察假设来说明学得的作用。

(5)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设来说明心理或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最近越来越多的妈妈,热衷在羣里讨论孩子英语启蒙的问题。

看到一些“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原本很佛系的妈妈都不淡定了:

每次有这样的牛娃出现,大家就很好奇,他们的方法能否复制?

虽然每个孩子的学习经历、家庭环境各有特色,但英语启蒙成功的家庭,大部分抓住了下面5个关键词。

为什么要早早开始英语启蒙?

关键词:语言敏感期

6岁以前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特别阶段,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在该阶段最强。

所以家长最好能利用好这个特别阶段,帮助孩子学习和爱上英语。

学龄前儿童应该怎样学外语?

关键词:语言习得

国内外语言学习领域专家普遍认同,6岁之前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方式是:“自然习得”。

“习得”指的是自然而然的获得一门语言,就像学习母语一样。

如果在3岁前帮孩子建立良好的英文环境,孩子就有可能像学习母语一样自然而然的学会英文。

相对立的方式是“语言学得”。比如背单词、记语法、学句型这些方法。这种方法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学习负担大,学过的也难以运用。

是不是给孩子读英文绘本就能学好英语了?

关键词:对话式阅读

英文绘本是现在广受家长欢迎的亲子阅读材料。

但想起到英语启蒙的作用,还要以绘本为媒介,以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兴趣为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提问、让孩子回答、帮孩子重铸,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阅读不是安静的读,而是有目的的“交流”。

爸妈英语不好,给孩子听音频、看动画、磨耳朵行不行?

关键词:可理解性输入

单纯地把孩子学好英语的希望,寄托在音频、动画片上,换来的很可能是失望。

“可理解性输入”,是指给孩子听的英语,要有部分可以被 Ta 理解。这就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英语水平,并且随着孩子英语水平的提高,动态地为孩子提供难度适合的学习材料。

难度控制非常重要,过难的内容导致孩子产生挫折感,过于简单的内容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无聊。

什么样的学习材料与方法适合孩子?

关键词:情感过滤器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器假说”。他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有部分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简单点说,当孩子学一门语言时,他有积极的情感,强大的动机,那学习效果就更好。

随着语言教学研究重点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人性化教学手段。人们更重视学习者个体因素对外语学习结果差异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状态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与否的最大因素之一。SDKran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自信和焦虑,其中焦虑是导致学习者产生学习情感障碍的关键变量。因此认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探索应对策略,对帮助中国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

一、语言焦虑概念及现象

焦虑是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可分为三种类型:性格焦虑、状态焦虑和情景焦虑。语言焦虑是与二语语境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觉。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学习过程、外语交际能力、学习及考试成绩等都有负面影响。典型特征表现为抵制外语学习、对外语教师产生厌恶情绪、上课时总坐在后排、回答问题时声音变调、学习时脑袋一片空白等。对于外语学习焦虑,语言学家的共识是:外语学习焦虑有别于一般焦虑,它与课堂、外语语用有关,能引起恐惧、紧张的一种情绪。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比较多,因此英语学习焦虑也成为外语焦虑中最普遍的。

语言焦虑作为一种复杂的情感现象,可以分为三类:交际忧虑、测试忧虑、对否定评价的焦虑。交际焦虑表现为学生与他人交往时由于羞涩而感到害怕或焦虑。测试焦虑表现为学生由于害怕考试失败而导致的焦虑或恐惧。对否定评价的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老师、父母或他人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而产生的焦虑。

二、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焦虑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方式、教师态度及教学方法等,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人因素

(1)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语言焦虑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自尊心、冒险精神和学生的态度等。就外语学习而言,性格的内向与外向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外向性格的学生好动,反应敏捷,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学习的积极性易被唤起;内向性格的学生自信心不足,课堂上极少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易被唤起。学生自尊心的强弱与焦虑程度的高低也有关系,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能有效地克服焦虑,而自尊心弱的学生则不能有效克服。

(2)竞争的影响。竞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当学生把自己与他人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进行对比时,可能产生焦虑心理。竞争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是竞争会刺激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迎接更新的挑战。消极的影响是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学生都会存在竞争意识,但竞争意识的强弱因人而异。他们都想在学习过程中超越他人,从而体现自我优越性。但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会产生失落情绪,也就导致焦虑的产生。

2环境因素

(1)教师态度。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控制着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活动的难度、形式和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业的进步情况。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出、纠正,对学生的进步要肯定、表扬和鼓励。教师还要在课堂活动中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加入,和学习者共同讨论一些话题。因此教师扮演着“组织者、控制者、评估者、发动者和参加者的角色”。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和内容可能导致焦虑。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错误,强硬地纠正错误是语言焦虑的重要来源,过于严厉的纠错往往使学生焦虑不安,怯于开口。错误纠正应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认同,学生和教师的亲疏会决定焦虑的程度,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思考有利于缓解焦虑。

(2)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可能导致焦虑。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通过面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教法不能发挥英语教师的教学潜能,更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对英语学生产生厌恶情绪,焦虑情绪便会随机产生。比如,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口头表达时对多数学生来说会产生焦虑;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范畴较大的题目时也会使学习者感到不安;教师给学习者的任务太难,要求太高,也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

(3)认同感和文化差异。认同感和文化差异也可能导致焦虑。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为这也成为导致中国学生语言焦虑的又一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焦虑现象也被称为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指“由于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交信号、符号,对对方的社交信号、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担心自己的表达不符合英语国家文化,显得失礼,不敢去说或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样一来,语言焦虑就产生了。如某个学生与周围的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同感,则焦虑程度会更高,而文化冲突会给学生造成包括焦虑在内的各种心理变化。

(4)测试。测试焦虑是语言焦虑的一个重要部分。测试焦虑通常是指在测试环境下,由于担心测试成绩不合格,或是个人表现欠佳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并被赋予一定分数,许多学生往往因为担心测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极度的焦虑感。另外,以往的测试失败经历也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在语言测试中,被测者会因不熟悉测试内容和类型更容易产生焦虑,而焦虑反过来会影响学生测试中的正常发挥。这种对测试的焦虑极有可能延伸到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测试的畏惧而导致对语言学习的消极心理进而产生语言焦虑。

三、消除学生英语学习中焦虑情绪的对策 虽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过度的焦虑心理对外语学习也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但焦虑情绪是可以克服的。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帮助、引导学生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英语学习焦虑。

1创造友好、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外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英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友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语言焦虑情绪。首先,教师要充满热情,态度和蔼可亲。其次,教师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倡导合作学习和体验学生方式,例如采取诸如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记者答问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教师在课上注意观察学生,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加入到课堂活动之中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要特别注意纠错的方式,过度的纠错会挫伤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应讲究学习策略,先表扬,后纠正,不要过于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师生关系的成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决定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权威者转换为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指挥者、参与者、和评估者,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增强参与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语言焦虑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多给予正面积极评价,使其形成积极、肯定的自我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尤其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将他们置于浓厚有趣的英语学习气氛中,并使其获得成功,参与的成功感会促使其克服性格障碍,树立信心,消除焦虑不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困难生从自卑和压抑中解脱出来,增强参与意识,使把学习英语变成自己的一种兴趣和需要,不再被动、旁观,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英语,并在学习中自己感受到这些知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英语学习中,信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更不易受到约束。缺乏自信的学生容易出现语言焦虑,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减轻学生的焦虑感,提高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缓解学生因学习造成心理压力的关键。教师应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待学生应该有亲和力、热情、民主和宽容,在课堂上对学生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其自尊心,树立其自信心。第二,英语教师应该制定详细、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计划,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和乐趣。一旦学生经常体验了成功,他们就会信心倍增,学习效果更佳有效。第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基础水平来安排学习任务,用恰当的方式有意地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细微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逐渐进步,增强自信心,消除焦虑,逐步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文化特征。语言学习者常常不是因为对语言本身掌握不好而产生焦虑,而是因为对其文化的理解不够。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语言焦虑,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讲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社交礼仪等文化内容。学生要基本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自己的语言行为得到认同。同时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语言焦虑,还可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逐步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享受英语所带来的另一种文化,逐步找到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进一步减轻英语交际中的心理焦虑。

5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焦虑是测试焦虑。有些学生会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由于测试方式大多以分数为目标,而学生又非常看重分数,所以才会产生焦虑情绪。为了减轻学生的语言焦虑,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要有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又要有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纳入到评价范围中来,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降低语言焦虑。另外,评价还要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当然,考试仍是目前我国测试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教师要注意考试的内容、难度,科学合理地考试,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四、结语

语言焦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焦虑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轻语言焦虑的策略。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语言焦虑这一情感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了解我国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的焦虑现状,采用适当的方法减轻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形。对培养身心健康的现代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论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语言积累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 语言输入

论文摘 要: 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输入,势必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本文在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颇有争议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

大学英语主要讲授系统的基础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进行高级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多数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综合英语的学习基本能达到课程大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但是一旦遇到不熟悉的主题或情境,他们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都受到相当的限制,不知道怎样用地道的英语去说、去写,所输出的语言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甚至会自己“创造”出许多中介语的表达方式。这都说明他们的语言输出离目的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相差还远。其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者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上教学方法的偏向等因素,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严重不足,并由此导致语言输出质量问题,以及语言应用能力薄弱。如何增加学生的有效语言输入,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根据Krashen的观点,理想的外语课堂要既使学生获得更多地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又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外语课堂要自然而注重内容,内容要具体而不抽象,并提供各种模式供学生模仿。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首先要提高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也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语言材料的提供者,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和安排,因此教师的责任感是不容忽视的,选材要照顾到不同语言水平、不同语言层次的学生,提供的材料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才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入。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语言积累的途径,其中阅读就是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阅读材料可由教师准备,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阅读过程中要达到理解正确。实践证明,阅读进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背诵式语言输入法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策略。成功的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语言输入。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学习者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背诵法即是一个原料输入过程。背诵即反复诵读文篇,直至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或默写出来。积极地背诵需要同时开展听、说、读、记忆四项活动,能对大脑皮层产生多重刺激,因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强记忆、提高英语口语与写作水平的方法。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指出,语言习得需要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这种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可理解的,密切相关的,不以语法为纲的,大量的。由于中国学生是在脱离目的语语境的'非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背诵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失为一种最佳语言输入。通过大量的背诵活动,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目的语,加深理解,积累英语语言知识。邓鹂鸣(2001)也指出,背诵能够强化语言输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增强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强语言积累,从而使其语言输出规范化。由此可见,假如学生能主动将个人英语中介语与地道的背诵输入作对比,加强对语言输出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监控和修正,促进母语正迁移,就能逐步排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一些学生不喜欢英语课堂,觉得没有兴趣可言,原因是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略了文化的灌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离开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学习目的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受课时和授课进度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灌输,学生也不能充分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输入是语言学习的调味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首先要进行目的语的文化输入。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基础课程,课程改革是多年来讨论的话题,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活动质量,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等等。这些弊端妨碍了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应当积极探索综合英语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课时,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大学英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采用有效手段优化语言输入的同时还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进行有意义的组合,通过输出促进学习者对输入的注意,也通过输出为学习者提供表达和获得反馈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语言习得,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2]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邓郦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2001,(4):42-44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