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同时,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四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这个需要细细品味,到了最后,作者感慨的不过是生命太过短暂,没有办法延续,每句话都透漏出作者深深的感情,具体一点就是这些: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宴会环境比较素淡雅致,天气也是晴空万里,微风也很舒服,足以表达了作者心情比较舒畅还有特别喜爱大自然的样子。
第三自然段,通过集会上人们的相处以及来来往往,每个人处事之道不同,可以看出来人生比较忧患都是有原因的,表现了每个人的内在都不停在追逐,不安于现状,虽然作者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人生太短暂了,但每个字里行间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浓浓的不舍。因此作者才在短暂的人生里努力创造着大大的价值。
第四自然段,作者表述了从古至今,以至于以后都是世事无常,批判了某些人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之前上学的时候学习兰亭集序,就对作者王羲之印象特别深刻。里面的内容,别说去细细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了,就连简单顺畅度下来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就想着死记硬背赶紧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应付考试。外面下着特别大的雪,压得树枝都抬不起来了,教室里因为烧了火炉,特别暖和,好多同学读着读着睡着了。
前段时间碰巧又看到了这篇诗集,读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仿佛醍醐灌顶。坐在北京宽敞的咖啡馆里,我想起来年轻时的各种梦想。更大的房子、房子、车、Mac、新款iPhone、耐克鞋、自行车,最后只剩下,童年在姥姥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漫天星星。年龄越大,就越不得不承认:生命本身毫无目的可言。无限的时空中,漫天的星星里,地球微不足道,何况我们一个小小的个体。用毛姆的话来说,我们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加缪的哲学体系里,认为人类只有一个终极问题:人要不要选择自杀。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其中显得毫无价值。人们孜孜以求的一切最终会变得毫无意义——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回去吃东西,只有在困得不行了才能想起睡觉,而对于死了的人来说,一切好像什么也不是。
果然,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像作者一样,对生命的短暂无限感慨。
王羲之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俢禊日聚好友畅叙幽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情感流露,令人欢愉,令人惋惜,令人慨叹。
在三月之初,王羲之与41为好友来到兰亭集会,名士都来了,老的少的也都来了。在崇山峻岭中,在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林中,在清澈湍急的流水的环绕下,他们坐在河流旁喝酒,即使没有优美的音乐相伴,能够一边畅快地喝酒,一边咏颂着诗句,已经使他们陶醉于山水之乐,沉浸于畅咏之乐。此时,王羲之心情舒畅,他尽情享受听觉和视觉,天地间万物给他的美的乐趣与享受,使他感叹“是可乐也”。
突然,他笔锋一转,从“夫人之相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人与人的相处,转瞬间就度过一生,有的人面对面地交谈以倾吐自己的抱负,有的人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美好的事物中,无拘无束。人们虽然对追求和舍弃的事物都不同,但都会对遇见、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所求之物短暂地得到了也感到快乐满足,竟然没有感受到老年即将到来,这样的极乐之游生活状态着实令人向往。但王羲之转念一想,等到对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从前所喜欢的,不过是往事了,情感也随之由喜转痛。他痛于美好的事物不能永存,美好的生命不能永存。他的感慨亦是古人的感慨:“死生亦大矣”!王羲之是多么的无奈,无奈于自己的处境,无奈于与古人的“痛”感同身受,终于大呼:“岂不痛哉!”伤痛的情感跃然纸上,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每当王羲之看到古人引发人生感慨的缘由,都十分相像。他直接揭发了人生的悲剧性,快乐短暂,人生无常,生命最大的悲剧,便是发现了人生的悲剧性,原本知道将生与死视为一件事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是虚妄杜撰的,却又永恒于悲剧与痛苦之中,这与前文的“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剧的“悲”的程度,这是比“痛”更深的情感,无从摆脱也暗暗地传达出惋惜的感情。但最后,王羲之欣然发现,万物变迁,人们快乐的原因情致是相同的。
王羲之积极的入世观,对人生的思考,一次集会的情感变化,览者,颇有感于斯文。
晋朝司马氏当政,司马氏性情残暴,治世无道,这是背景,而作者的悲大多由此而发
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不甘为朝廷所用,就以悠游于山间为乐,也有风流晋朝多名士之说而这些名士之中竹林七贤是代表,举阮籍为例,这个人狂放自大,整天喜游于山间,有时候坐在马车上任凭马车在山间疾走,到了傍晚大声放哭而回家
由于世间无道皇帝昏庸,这些文人内心的苦闷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身怀才能却不愿躬身于朝廷
在这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悲同这个并无二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其实在当时那个时候人跟人之间的说话都要悄悄在一间小房间里面说话,怕有人窃听,做人做事都十分谨慎而放浪形骸其实也并不是某些人希望的生活,只是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然而这样的生活很快就消逝,“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作者不敢直内心对当世的愤懑,只能借助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聚会,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具体来说是: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