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哪些技能

幼儿园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哪些技能,第1张

1、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执行的能力(健康生活—常规习惯)

进 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 老师说话。常规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里才知道该做什 么,不该做什么,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 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同样的关照,教师 会耐心的教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这个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 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多元智能)

幼 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过分注重 识字、算术等方面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开发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其中语言领域的能力有语 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文字阅读能力;自然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艺术领域的能力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表现与创造力。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及目的 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各个领域中学习并有所掌握。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孩子自身素质。

5、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有 位革命家曾说过:要想学习好,先要学习做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属性。即他们的社会能力、品德行为方 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如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懂得爱周围的人,理解别人,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 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

6、培养孩子专注力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专注力,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幼儿园活动目标的三个维度关键词是认知、技能、情感。

一、认知:包括对数学、语言、常识、科学、社会的一些知识。

二、技能:

1、数学技能又分成数概念、图形、统计、分类、排序、空间、方位、时间、测量等等。

2、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发展和调适。

三、情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感知和理解、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

幼儿园教案中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1、知觉,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或关系的过程,借此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它是动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是导致动作的“情景-解释-动作”连锁中基本的一环,具体包括感觉刺激、线索的选择和转化三个方面。

2、定向,为某种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定向三个方面。

3、有指导的反应,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通过教师或一套适当的标准可判断其操作的适当性,它包括模仿和试误两个方面。

幼儿园活动目标的三个维度关键词是认知、技能、情感。

一、认知:包括对数学、语言、常识、科学、社会的一些知识。

二、技能:

1、数学技能又分成数概念、图形、统计、分类、排序、空间、方位、时间、测量等等。

2、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发展和调适。

三、情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感知和理解、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

幼儿园教案中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1、知觉,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或关系的过程,借此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它是动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是导致动作的“情景-解释-动作”连锁中基本的一环,具体包括感觉刺激、线索的选择和转化三个方面。

2、定向,为某种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定向三个方面。

3、有指导的反应,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通过教师或一套适当的标准可判断其操作的适当性,它包括模仿和试误两个方面。

  [摘 要]职业情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文中就如何培养幼师生的职业情感,从宣传幼师教育,提高职业认识;展示幼师特色,激发专业兴趣;开展模拟教学,磨练职业技能;体验实习生活,强化职业情感四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幼师生 职业情感 职业认识 专业兴趣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爱心、良好的耐心和热忱的事业心,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而现在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参加中考时,大多数都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究意适合干什么,自己究竟最喜欢干什么,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又缺乏自由度,所以上幼师并不一定代表她们自己的意愿,她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因受一些社会舆论的影响,她们会对幼师职业怀有不满,觉得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等,这样的一种情绪使她们在生活、学习上表现浮躁,有不少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就表现出了对这个专业的不热爱,有的在毕业后直接改行,有的甚至在参加工作后,还不能进入工作状态。怎样有针对性的、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幼师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基本的事业心、责任感呢

 

 一、宣传幼师教育,提高职业认识

 

 幼师生(注:师范学校内大多开设幼师班,学生毕业后一般到幼儿园工作,幼师班的学生称为幼师生。)刚进师范学校,对全新的学习环境有着本能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亦处于懵懂状态,同时由于每个学生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所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差异,她们在思想发展和对自己的要求上也呈现多种情况。这时我们针对学生特点,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由班主任给学生宣讲幼师教育的特点和特色,让优秀毕业生讲述工作的感受和体会,请幼教专家描绘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前景,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感受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自豪感,并为此震撼,从而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是人类的启蒙教师,幼儿0~6岁关键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决定幼儿一生的成长,幼儿教育工作非常崇高和伟大,受社会尊重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早期基础教育的重视,幼教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了幼师生对未来职业的有效认知,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甘心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

 

 二、展示幼师特色,激发专业兴趣

 

 为了增加学生对幼师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感受幼师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从多方入手展示幼师特色。通过定期组织手工作品展、儿童画展、舞蹈观摩、钢琴观摩、试讲观摩、歌咏比赛、讲故事比赛、说课比赛等多项活动,充分挖掘青春少年爱唱、爱跳、爱美的潜力和天性,激发她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跨年级的学习交流,使学生直面幼师专业的学习成果,领悟幼师学生的学习乐趣,获得幼师学习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学生在经历了最初的惊羡感慨,到不断思索进取的变化后,我们再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各年级发展的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拟定出每一个年级、每一级别发展水平的具体目标,把学生从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中解脱过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幼师特色展示使幼师生一步一步地找准努力的方向,对职业的认识也从最初的困惑迷茫走向坚定自信,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也愈来愈浓厚,最终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三、开展模拟教学,磨练职业技能

 

 职业情感来自于工作的乐趣,教学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成功体验是幼师工作乐趣的源泉。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早日赢得人们的肯定和赞誉,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充分锻炼和展示学生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生设计、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在模拟活动中,指导学生恰当选择活动内容,分析把握设计意图,合理制定活动目标,精心准备活动条件,灵活运用设计思路,巧妙指导活动过程。一次次的模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熟悉幼儿园工作流程,熟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努力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对工作驾轻就熟,让工作变成精神享受,从而体验到工作的乐趣,体验到教师职业的独特魅力,最终以较强的工作能力、乐业、敬业的态度,达到职业目标的需要。

 

 四、体验实习生活,强化职业情感

 

 幼师生职业认识的提高、专业能力的磨练还需要“实战”的场地练习,而教育见实习活动是幼师生在校期间最早、最直接体验教师角色的开始。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幼师生学习他人经验和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是幼师学校的必修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幼师生职业情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多次安排教育见实习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走近幼儿,和幼儿互动,发现幼儿教师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支优美的舞蹈,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有趣的手工,都能引来孩子敬佩的目光,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幼师生通过实习不但学到了许多保教技能,达到了课程理论与操作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且真实接触到了幼儿、接触到了幼儿园教师,切身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体验到什么是教育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为一名真正幼儿教师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实践收获使学生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重新找准方向,决心要以崭新的理论知识、火热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

 幼师生职业情感的形成不是自发地,需要我们不断地分析研究,查找幼师生职业情感存在的问题,发现幼师生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宣传幼师教育,提高职业认识;展示幼师特色,激发专业兴趣;开展模拟教学,磨练职业技能;体验实习生活,强化职业情感等一系列方法,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加以总结,逐步构建形势下幼师生职业情感培养的途径,从而造就一批批优秀的幼儿教师,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夯实根基。

一、幼儿情智智慧培养方案建构�

(一)幼儿情感智慧培养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及逻辑起点�

1培养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

情感智慧是幼儿整体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它与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幼儿教育中,既不能忽略情智素质的培养,又不能把它孤立于其他素质而“单质独进”,为此,建构情智培养方案时,“整分结合”是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谓“整分结合”,就是“整合”和“分立”相结合。它要求我们建构方案时,要考虑个体各种素质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在目标、活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设计都要有一个整体有机结合的思考,但又同时顾及情智素质的个性特点,使情智素质和其他素质一样,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整分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我们作了两层次的思考:�

(1)情感智慧教育融合于情感教育与情感智慧教育个性体现的统一。�

情感教育不只是情感态度的培养,还应该包括情感智慧培养。情感态度的培养解决了儿童行为动力方向问题,而情感智慧的培养却保证了儿童行为动力的高效能发挥。这两方面的协同培养,应该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但是情感智慧和情感态度形成的条件和发展机制并不相同,因此,教育中须顾及到它们的差异:①情感态度是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其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表现出的情绪行为倾向;而幼儿期情感智慧则往往是在发生了情感、情绪性问题时,才明显的反映出来,因此,在同一情感教育过程中,能引发情绪反映的情境,并非自然而然地会对情感智慧发生产生作用,只有有了明确的情感智慧目标,在教育中才会全面顾及,有意识设置或利用情绪性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我调控,解决情绪问题,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较完整地包含有上述两方面的内容。②幼儿的情感态度与情感智慧发生发展的机制也不相同。情绪性态度的形成是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而情感智慧的发展是情绪调控经验的积累,调控经验除了调控成功的体验外,很重要的还需要有认知、意志、情绪等共同参与的调控意识和调控策略。因此教师的指导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前者是以引导感受、体验、领悟为主,后者除此以外,还要根据情感智慧的发生机制——内部语言,采用指导幼儿“自我言语”的办法进行培养和训练。�

(2)情感智慧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与情感智慧教育体验性培养的统一。�

幼儿情感素质、认知素质的发展都是以各种活动为中介,在活动中,幼儿既要有参与活动的动力,又要有完成活动任务的心智操作,这两者不可缺少。具体活动中,它们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在相辅相成中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幼儿的情感素质或其他素质都不可能离开活动内容而进行形式训练,也不可能相互割裂地进行单独培养,而要与内容相联系,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进行综合性的和谐培养。但是,由于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因而活动内容的组织安排有不同的主导指向,比如有的活动主要发展语言能力,有的活动着重发展艺术表现力,而情感是一心理现象,虽然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它不能完全依赖于渗透性、随机性的培养,而应有实体性的计划培养作保证,即有以发展情感态度、情感智慧为主要目标的情感经验活动,情感实务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情感智慧发展的目标和机制则是设计活动的主要依据,只有实体性培养和渗透性、随机性培养相结合,幼儿情感智慧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在建构方案时,只从促进幼儿情感智慧发展的视角出发,把幼儿园关于这方面的教育整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整体的较为系统的情感智慧教育活动方案,但在实践中,它不是与其它教育相割裂的、单一目标的独立活动,是实现多种目标的综合性活动

2情感智慧培养方案构建的逻辑起点�

对幼儿主体活动的研究是构建方案的逻辑起点。据此,我们建立了如下几点的共识:��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孕育发展的过程。�

�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是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与环境主动互动的结果,是幼儿的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满足不断提升的结果。�

� 只有真实自然的活动才能让幼儿获得真切的有力的真实体验所以,培养方案必须发挥幼儿主体在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重视能引发幼儿与周围世界积极互动的环境创设;重视幼儿主体在真实自然活动中的真切感受的积累;重视由此引发出的幼儿情感发展过程。�

(二)幼儿情感智慧培养方案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

1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目标和评价的建构思路�

(1) 目标和评价建构的基本定向�

幼儿情感智慧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评价导向,要定位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点上,幼儿阶段是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孩子在社会、家庭及幼儿园的多元因素影响下,逐步接受了某些社会要求,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的个别性特征,幼儿情感智慧教育是促进幼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用社会要求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社会性要求是选择情感智慧教育目标的重要价值取向。但是情感又是个体主观的感受和表达,是每个人的内在想法向外界发出的讯号,由于个人想法不同,个人讯号表达的方式不同,因而情感智慧教育还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把发展幼儿多姿多彩的情感作为目标导向,把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自然地融合在目标之中,使社会需要通过幼儿主体内化,转化为体现幼儿主体特色的个体需要,这样的教育才是既符合社会要求,又符合幼儿自身发展需要的最佳影响。�

(2) 目标和评价建构的双向线索 情感智慧的结构是目标的核心内容也是建构目标的主要依据。我们主要以情感智慧结构的两个视角——动态结构和对象性结构,作为构建目标的双向线索。从情感智慧的动态结构看,它主要包括主体对自己或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觉察、理解、表达、调控等四方面因素,这也是情感智慧的本质内涵,我们就以此作为构建目标的内涵线索。从情感智慧表现领域的对象性结构看,它主要表现在各种会引发幼儿情感矛盾的问题性情境中,如:学习中发生困难、游戏中遭到拒绝等,具体罗列是无法穷尽的。我们选用将幼儿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环境归类,选取其中主要的五种情境:即挫折、与人沟通、诱惑、他人成功或不幸、过度激动等情境,建构目标时,就以此为外延线索,在内涵、外延的结合点上确立目标。

(3) 目标和评价建构的简约化特点�

由于幼儿情感智慧形成和发展具有延缓性的特点,所以,目标体系应该简要、粗略。幼儿情感智慧的指导和培养不同于知识技能教学,它不会很快地奏效,而是需要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积累而逐步形成。因此,不能指望教育能使幼儿情感智慧发生很大很快地变化,为此,我们所设定的目标体系可以简约化,层次不必太多,分解不必太细,一个目标可以纵贯较长的时间范围。�

(4) 目标和评价建构中分层要求的依据 幼儿情感智慧发展的外部他控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是制定分层目标的基本依据。幼儿的情感自我调控由于受注意分配、意志调控、思维发展等水平的局限,因而在调控情绪时,敏感性差、自觉性低,他们往往对自身的情绪及所处情境的觉察、理解不够敏感,对调控要求、调控策略选择的自觉性程度比较低,所以一般都需要有教师或成人的一定引导,因此,总体来说,目标的要求不能过高,要适合幼儿的水平。但是,随着幼儿心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情感智慧又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对全区540名幼儿情感智慧表现的现状调查中也得到证实:处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情感智慧水平是不同的,随着年龄增长,情感智慧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而且各年龄段幼儿情感智慧的优势因素也不相同,小班儿童的发展优势是移情能力,中班儿童的发展优势是延迟满足能力,到了大班则是自我激励和过度情绪调控能力。据此,不同年龄班教育应有所侧重,同时在这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幼儿情感智慧的三个层次要求,分别为:小班是在教师具体要求下;中班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大班是主动或在教师悄悄暗示下。�

(5)目标和评价建构的操作化与概括化相统一的原则�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只有对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情感智慧的教育才能取得效应。教师对目标的正确把握取决于二点:其一是目标必须具有操作性,即一般阐述的目标必须转化为相应的表现性行为。其二是目标又具有概括性,太细、太碎的目标,教师不易记忆,也不易落实,只有目标能概括出一般情况下典型而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概括化目标才容易植根于教师的头脑,转化成教师的目标意识和教育行为。为此,我们在建构目标时,一方面把情感智慧这一具有隐密性特点的目标,依照情感智慧的心理机制——内部言语,把幼儿的自我言语定为情感智慧的表现性行为,以体现目标的操作性要求。同时考虑到情感智慧在不同情境中表现的多样性,根据目标的概括化思想,综合了教师日常对幼儿观察、了解的经验,提出能反映目标本质要求的、典型的、幼儿化的“自我言语”,作为表现性行为的具体目标和评价指标,如:延迟满足能力的概括化、具体化目标为:“我要忍一忍”,这是在各种诱惑情境中,期望幼儿出现情感智慧的基本行为。具体操作目标见下表:

�概括化和操作化目标(对照)

概括化目标

一般表现性行为目标

自我激励能力

再试一试,我能行

情感交往能力

你的心情我知道,我的心情你也知道

延迟满足能力

我要忍一忍

移情能力

我去关心关心他,我去祝贺祝贺他

过度情绪调控能力

不管高兴不高兴,不能影响别人

2目标和评价的框架结构见表一:�

(三)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组织实施�

幼儿的情感智慧目标的落实,是弥散于幼儿园各项活动之中的,根据有否计划性来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计划地培养;一类是随机性地培养。

随机培养是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在目标意识的指导下,随时捕捉幼儿情绪性问题情境,及时地引导幼儿觉察调控情绪,更好地积极地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

有计划培养主要是对四类情感智慧目标,即:自我激励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移情能力、情感交往能力,进行有目的、有系统地计划性的培养。本方案主要是构建有计划培养和随机培养相结合的组织实施模式。根据情感智慧的本质,及其形成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我们提出“以实务活动为核心的多元化操作模式”。

表一目标评价框架结构一览表

目标

表现行为

内容要求

活动名称

分层要求

评价等级指标

自我激励能力

再试一试,我能行

在幼儿参与的各类活动遇到失败与成功时,能用一定的方式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

我爱我的幼儿园;祖国妈妈我爱你;小问号;温暖的冬天;

我是小主人;春来了;周围世界多奇妙;我升班了。

在成人的激励下,知道做好一件事会给自己带来高兴,自己是一个有本领的孩子。

经常出现

时有出现

偶尔出现

会用已经成功的例子来鼓励自己。

会用竞赛、评价、荣誉感或责任感等活动后体验,来激励自己。

情感交往能力

你的心情我知道,我的心情你也知道

在与人相处中,能采用一定的方式主动地与人交往,并与人友好地相处。

在老师的帮助下,愿意与客人交往,对熟悉的人能主动地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喜欢。

跟客人主动招呼,会用恰当的方式跟人商量着玩,当别人接受时,能从表情动作上表示高兴。

用积极的方式,主动地招呼吸引别人,对别人表示友好和喜欢;当别人喜欢自己时,会记住别人,并说出感激的话。

延迟满足能力

我要忍一忍

为了完成活动任务或达到某一要求,会用一定的方式克制自己愿望,推迟满足当时的需要。

在成人的要求下,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暂时离开吸引物。

在成人的引导下,想办法忍一忍,克制自己的即时需要。

会从结果出发,考虑和提醒自己要忍住,并用多种方法来克制自己的愿望。

移情能力

我去关心关心他,我去祝贺他

能关注、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并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与他人产生共鸣,予以关心。

能够发现别人明显的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并在老师的渲染下,会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关心。

在老师的引导下,会用鼓励的话对别人的成功或高兴的事表示祝贺;当别人有了伤痛,会马上给予帮助。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地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当别人成功时,会引起强烈的共鸣、能与他人分享快乐。

过度情绪调控能力

不管高兴与不高兴,不能影响别人

当幼儿有一些过度的情绪时,会根据一定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比较合适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高兴与不高兴。

在成人的提醒下,会根据不同的情境,用适合的方式来表达良好的情感,能用一定方式控制自己的过度行为。

能自觉地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表情、行为。对自己过度的情绪能意识到,并告诫自己。

1“以实务活动为核心的多元化操作模式”的解释。�

“多元化操作模式”主要是在目标导向下,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多种通道共同创设或利用多样化、生活性的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幼儿在完成任务的多重体验、感受中,发展情感智慧。模式的框架如图所示:

2以实务活动为核心的多元化幼儿“情感智慧培养的操作模式”的基本要求�

创设真实自然的或类似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让幼儿亲自实践,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实际的锻炼是本操作方案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幼儿情感态度和情感智慧是在真实生活和有现实价值的任务实践中获得发展的。游戏性、假想性的任务练习,虽然对幼儿情感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不及真实锻炼深刻有效。这是因为游戏情境的理想化和装扮性,使它与幼儿切身的真实利益关系有一层间隔,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智慧能力虽然也能迁移至现实生活之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弱,没有必然性。不少在游戏中表现出关心他人,有礼貌行为的孩子在家里可能会对父母专横霸道,平时也可能是不讲礼貌。我们的一次小实验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4个在娃娃家游戏中知道敲门、问好的小朋友,当处在真实、自然的生活常态之中时,他们的行为是另样的:班级大扫除,让这4个孩子向阿姨借抹布,这些孩子见了阿姨,都没打招呼,直接说:“我们要抹布。”只有当阿姨回答:“我不知道你与谁说话,抹布不能借”时,现实的情境激起了他们的情感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他们才动用一系列情感交往策略,有的说:“对不起,王阿姨我要借抹布”,有的说:“王阿姨,请你原谅我,我忘记叫你了”……,这一生活经历才是他早期宝贵的情感经验,以影响他们日后的情感发展。� 因此,引导幼儿投入到真实的任务活动之中,引发并指导他们解决情感矛盾是本操作方案的基本原则。�

3“以实务活动为核心的多元化操作模式”的基本特点�

操作的多元化是本实施方案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培养渠道的多元化;创设情境的多元化,幼儿体验的多元化。�

(1) 多种渠道的协同教育�

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使家庭、社会、幼儿园配合协调,是幼儿情感智慧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其一,幼儿情感智慧发展是一个长期孕育、累积,逐步由被动转化为自觉的漫长而复杂的内化过程。因而从时空角度分析,教育应是一个全程、全域性的大教育,它不能只囿于幼儿园围墙之中,也不能只限于幼儿园的8小时教育之中,它必须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在同样目标的导向下,各自依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在全方位时空中形成合力,影响幼儿。这样,孩子的良好情感素质才能得以高效的形成和发展。其二,由于幼儿情感智慧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集体的、大范围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较难真正落实差异针对性,而家长与自己孩子的亲密关系,使家长成了最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这一教育资源的利用,它能使个别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个幼儿的情感智慧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因此,情感智慧教育渠道上的拓宽是多元化操作的一大特点。�

(2) 多种类实务的多样性锻炼�

多种类实务是指教师围绕某一目标选择提供符合幼儿实际的一系列多种类的真实任务。比如,情感交往能力,多种类实务既要体现在交往对象上有与熟悉的成人(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交往任务,也有与同年龄儿童(同班小朋友、陌生同伴、亲戚小朋友等)的交往任务,还有与陌生人等交往任务。多种类实务也要体现在交往事件的内容上,如:与陌生人的交往事件可以是招待第一次看见的客人,也可以是向路人问路,还可以是到商店购物。之所以要围绕目标提供多种类同质不同内容的实务性活动,其原因是为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提高幼儿情感智慧迁移的广泛性,发挥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幼儿都拥有众多成功的情感经历。首先,多种类的实务需要不同的能力,这符合了幼儿个性和能力存在个别差异的实际,它有利于提高不同幼儿在不同任务中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其次,情感智慧在不同类实务活动的锻炼中,在多种支撑性内容的任务中提高了灵活性,增强了敏感性,促进了迁移能力,提高了情感智慧水平。�

(3) 多重体验的交融整合�

多重体验的交融整合是指幼儿实现某一目标获得多样化的体验。�

幼儿的情感体验与情感智慧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是他们是互为前提的,在培养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我们强调培养模式中的多重体验,旨在通过多样化体验的不断融合化、深刻化,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智慧的发展。多重体验可以是同一性质不同情境任务带来的不同体验。同是延迟满足的体验,但是具体情境任务不同,体验亦不相同。如“为了不受批评,坚持完成画图作业后再玩”与“为了等一会儿多吃一份糖,现在忍住不吃”,幼儿延迟满足体验的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在多类实务性中已有涉及,这里的多重体验主要表现在幼儿为一项情感调控过程中所感受到一系列不同的体验。比如,幼儿在真实性任务情境中,通过觉察、了解所获得的情绪矛盾性的体验;在调控过程中自控体验,矛盾解决后的情绪平衡体验和任务实现后的成功体验等等。种种不同的体验,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通过幼儿心理内化,相互交叉、融化、整合,其结果使幼儿情感智慧发展的经验更丰富、更生动、更持久。

幼儿园活动的情感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写:

一、情感目标∶

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能力由兴趣、态度、价值观与正确的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诸目标组成。常用引导词感受、喜爱、乐于、感悟、喜欢等。

二、动作技能目标∶

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由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和运动技能诸目标组成。

常用引导词学会、掌握、提高等。可以理解为动作发展的运用。

三、好的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具有针对性。这就是避免一些大、空的目标。

例;语言领域的故事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听故事。目标2∶懂得故事中小熊妈妈对小熊的爱,知道母爱的伟大。

2、目标制定要多面。我们的目标分三维,分别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3、要坚持难易度适中的原则。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不同的,目标是幼儿活动的目的,难易适中是指不能太简单当然也不能太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2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