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人工智能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早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的人工智能都是属于“弱人工智能”,它们只能算是人类的一种工具。但这样的情况不会一直持续,可以预见的是,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很可能会产生自我意识,甚至还会拥有和人类完全一样的情感。
这样的人工智能就被应该被归类为“强人工智能”,很显然,强人工智能必定会用于未来的机器人技术。
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机器人拥有了与人类完全一样的情感和外形,它算不算是生命?
通常来讲,生命的定义是:具有稳定的物质、能量的代谢现象(出生、成长、衰老以及死亡),并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还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可以看到,就算机器人拥有了与人类完全一样的情感和外形,它也不符合以上关于生命的定义。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机器人不是生命了呢?笔者认为,或许我们可以从一部科幻**里得到一些启示。
这部**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的作品,名字就叫“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影片设定的时间背景是21世纪中叶,此时的人类已经可以开发出强人工智能。由于女主角莫妮卡的儿子身患绝症,为了弥补她的伤痛,人们给莫妮卡提供了一个替代品,即拥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男孩,他的名字叫大卫。
在莫妮卡对着大卫念了七个单词以后,这个机器人男孩就拥有了人类最朴实的情感——爱。从此以后,大卫就以最真挚的方式爱着自己“妈妈”,在他的感染下,莫妮卡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个“儿子”。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莫妮卡患绝症的儿子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这个“真正儿子”的回归,使大卫在这个家庭中突然就变成了多余的,并因此引发了很多家庭矛盾。
考虑到大卫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在旁人的劝说下,莫妮卡选择了将大卫抛弃。她不忍心将大卫返厂销毁,只得把大卫抛弃在一片郊区的森林里,让他自生自灭。
被抛弃的大卫并没有对妈妈心生怨恨,他认为,妈妈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而一旦自己成了真正的人类,就可以重回妈妈的怀抱。
在之前的日子里,大卫从妈妈给他讲的童话故事里得知,世界上有一个无所不能的“蓝仙女”,如果找到她,就可以满足人世间的所有愿望。于是大卫就决定去寻找“蓝仙女”,希望她能够将自己从机器人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类。
然而由于人类对机器人的追杀,大卫寻找“蓝仙女”的道路充满了危机。但大卫的信念却毫不动摇,也从未退缩。在经历了无数艰辛和磨难之后,大卫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蓝仙女”(其实只是深海中一座废弃的雕像)。
因为种种原因,在潜入深海后,大卫就不可能再返回水面了,所以在向“蓝仙女”许下愿望之后,大卫就一直停留在这里,直到自己的能源耗尽……
几千年后,由于环境剧变,地球上的人类早已灭绝。有一天,先进的外星文明在地球上降临,他们发现了大卫,并读取了大卫的记忆,知道了大卫的悲伤,以及他一直苦苦追寻的梦想。
外星人决定帮助大卫快乐起来,但由于技术限制,他们通过DNA技术克隆出来的莫妮卡只能存活一天,当她睡着的时候,她就永远也不会再醒来。
于是大卫就和他的妈妈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克隆出来的妈妈渐渐地睡着了,而大卫也幸福地依偎在妈妈身边……
这是大卫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几千年。
如此温馨的画面却深深地戳中了人们心中的柔软,相信大多数看过这部科幻**的人,都曾经和笔者一样为这一幕泪流满面。
那么,对于像大卫这样的机器人,你能说他不是生命吗?如果他不是生命,那他又是什么呢?
因此,笔者认为,外形与人类一样的机器人,并不能算是生命,但假如机器人拥有了与人类一样的情感,那就可以算是生命了。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这样的机器人问世的时候,人类会对“生命”这个词的含义进行重新定义。
但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推行发展,有着很多的技术在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在生活中投入使用,就拿最近这些年中的ar和vr技术还有ai,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为了满足现在人们未来一个生活需要所推出的产品。而现在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这一个系统,拥有着十分熟练的技术了,假如在未来如果人工智能拥有感情,那么他们是否会反抗人类的奴役?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拥有感情之后就会产生情绪。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个人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个性,而个性的一个变化,随着情绪进行在转变。虽然个性是一个人在后天内形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先天行为。而假设人工智能他们拥有了情绪之后,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会将行加以评判,由此可看的话,可能会产生冲突,就像很多科幻**中那样,机器人反抗人类的一些操作。
二、拥有感情之后,人工智能它们也会同情自己的同胞。
其次另外一点,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被人们研发生活生产,而且被注入到机器人的身体中,而且大面积推广以后。可能会有某些不良的。主人他们会对机器人做一些有关违背道德或者暴力辱骂等等,而这些很有可能会给机器人,他们心中会诞生一个反抗意识。
三、拥有人们的感情之后,他们也会想着拥有人们的权利。
最后一点就是人们虽然说和其他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着感情,有着意识。而在意识层面上诞生的就是人们的平等原则,假如在未来机器人他们或者人工智能拥有的感情之后,他们就像要拥有着和人们一样的权利,平等,那么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会脱离人们的控制。
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感情,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因为它可能会影响我们人类正常的感情生活和交往甚至是发展,虽然这件事仅存在理论的可能性,但再不久的将来也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
机器人拥有感情或许会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社会后果,打个比方,拥有情感的机器人,如果被人类踹两脚,它可能会记仇,以后都不理踹它的人。让机器人喜欢你,和让人类喜欢你的方式是一样的。“你对它好,它就会为你的利益考虑。”
这个机器人情感的影响因素是目标完成的效果。如果达到预设的目标,它会感到“高兴”,表现得更开放,愿意接受更多新知识,接受新任务也会更痛快一些;如果没有达到预设目标,它会不高兴,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降低,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想着“我现在的任务还没弄好,不想弄别的事”。
在不久的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情感还将进一步复杂化,能感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等情感。比如通用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它碰到的对象,在过去是否曾对它构成威胁,如果识别出“打不过”就会感到“恐惧”,这个通用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会选择回避或逃跑。
如果你无法证明坏的结果不可能发生,然而像公众担忧的“人工智能统治世界”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更多是思维混乱的结果,难以逻辑自洽。同时,人工智能科学家应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解释哪些是真正的危险,哪些是臆想出来的问题!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研制情感机器人以及实施人工情感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机器人具有“人情味”,从而创造和谐友好的人机环境和制作可穿戴式的计算机。实际上,情感对于机器人的重要作用远非如此简单。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的哲学本质是人脑对于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针对不同价值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性,从而对有限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最大的价值增长率。可以证明,情感不仅是“人情味”的主要来源,也是思维效率性的主要来源,还是行为自觉性、思维创造性、社交世故性、人格自尊性等人性特征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赋予机器人以情感,将会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建立人性化人机界面。机器人通过情感识别系统来识别他人的价值需要或主观愿望,通过情感表达系统来表达自己的价值需要或主观愿望,通过情感内部逻辑系统进行价值计算与价值判断,通过意志内部逻辑系统形成恰当的机器行为,从而与操作者形成亲切友好的交互。人在操作使用机器人时,如果机器人赋予了情感,就能够对人的面部表情、自然语言、身体姿态及对键盘和鼠标的使用特征等进行观察,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通过图像、文字、语音等做出智能而友好的反应,产生生动而真实的使用环境,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亲切的感觉,形成自然而亲切的交互,营造真正和谐的人机环境。机器人对于不同性格利益相关性、价值取向、情感特征、个人爱好和专业特长等做出不同的反应,也有利于使用者掌握其性格脾气和功能特性,有利于在智能玩具和游戏中构筑拟人化的风格和更加逼真的场景。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建模(如操作方式、表情特点、态度喜好、认知风格、知识背景等),以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并以适合的方式呈现信息,在对当前的操作作出即时反馈的同时,还要对情感变化背后的意图形成新的预期,并激活相应的数据库,及时主动地提供用户需要的新信息。 2、提高思维的效率和速度。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区分不同事物的重要性顺序,以引导人来合理地配置价值资源。当人在进行思维时,自觉不自觉地在情感的引导下对思维过程的相关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性,使这一思维过程达到最大的价值效益。电脑或机器人一旦赋予了情感,就可以按如下的价值特性顺序要求来生产、吸收、组织和使用信息,从而可以简化思维过程,节约思维资源,加快思维速度:一是价值重要性顺序,如主体将会优先发现、优先识别、优先摄取和优先使用具有较大价值量或价值率的信息;二是时间紧迫性顺序,如根据事物的变化时间紧迫性的顺序决定逻辑推理的过程是采取模糊、粗略而简明的方法,还是采取精确、严密而详尽的方法;三是利益倾向性顺序,如对于有利于(或不利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理论观点,主体总会优先发现支持(或否定)其成立的依据和证据;四是利益相关性顺序,如在对于事物的起因、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时,主体总是力图把自己的作用、自身的经验、自身的利益(或命运)与该事物联系起来;五是价值连续性顺序,如对于过去不友好的电脑使用者通常提供不友好的使用界面;六是价值变化的敏感性顺序,如对于陌生事物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对有关信息的处理,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以防虚假信息的出现或病毒的感染;七是价值知识的经验性顺序,如通过综合分析电脑使用者的相貌、体形、操作方式、操作内容、交往对象(或网站)、工作时间等,可对他的能力、性格、职业、爱好等进行经验性判断,从而为其提供高效、快捷的界面服务;八是价值特性的关联性顺序,如在对事物的起因、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时,主体将会参照与该事物存在价值关联性的事物的起因、现状和发展方向。总之,有了情感(或意志)的引导与调控,主体的思维(或行为)就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从而显著地提高思维(或行为)的效率和速度。这就是为什么人脑能够在许多方面超过电脑的重要原因。 3、赋予机器人以行为上的自觉性。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自觉性是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人的行为活动自始至终都有预先设置的、明确的、稳定的的目标指向,使人的随意行动具有明确而强大的约束力,使其不至于成为漫无边际的、盲目的、无规律的活动,它反映了人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稳定性。智能机器人由于没有赋予情感,就没有行为上的自觉性,因此只能根据既定的程序、方法和手段,毫无选择地、毫无灵活性地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最多也只能根据已经预计的某些特殊情况,个别地、机械地变更其程序、方法和手段,不能自主地确立和调整价值目标,不能创造性地制订和修改总体规划及行为方案,不能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智能机器人一旦赋予了情感,就能够以达到既定的意志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为价值计算的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机器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确定若干个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根据既定的意志目标确定一个相应的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调整,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达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目的,所有这些过程都将在预置的、有序的、明确的、坚定的状态下完成,这就形成了机器人在行为上的自觉性。 4、赋予机器人以思维上的创造性。统一价值论认为,思维的创造性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创造性,信息是价值产生增值的根本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注入和信息产生,任何生产系统都最多只能进行价值的形式转换,而不会产生任何的价值增值。一个生产系统的价值率如果大于1,那么它就有信息的存在,价值率不断下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不断流失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信息”不断转化为“常识”的过程;一个生产系统的价值率如果小于1,那么它就有负信息的存在,价值率不断上升(或回归为1)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负信息不断消失的过程,或者说,就是“负信息”不断转化为“常识”的过程。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的创新过程在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增强其创造性,才能真正地、有效地提高其劳动能力,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地提高其创造性,才能为社会财富的增值提供不竭的动力。机器人赋予情感后,就能够在其情感内部逻辑系统和意志内部逻辑系统的引导下,一方面不断变更和修改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另一方面也不断修改和变更认知内部逻辑系统、情感内部逻辑系统和意志内部逻辑系统,以使自己的价值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值,这就形成了创造信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某一事物在修改和变更以后的价值率得到了上升,那么,该事物中就携带了一定的新信息,就是一种创新的事物。 5、赋予机器人参与社会事务和开展人际交往的能力。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和个人所追求的物质目标和精神目标都是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任何形式的社会关系(如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一切形式的目标管理在本质上都是以特定价值内容为主导方向的价值管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可归结为利益关系的矛盾,社会结构的一切变革实质上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构,人际交往的价值本质就是各种形式的利益交往,总之,利益关系的处理与调整是社会事务(社会管理或社会服务)和人际交往的核心内容,而这一点正是通过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对人的思维与行动进行引导和控制来实现的,因此赋予情感与意志是机器人能否参与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的关键。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正确反映主体所拥有的价值关系,并为主体调整其价值关系提供决策依据和行为驱动力。机器人一旦赋予了情感和意志,就具备了参与社会事务和开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就可以像人一样应对自如地处理其所拥有(或赋予)的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有效地参与复杂的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活动,就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了解和猜测主人的价值取向、主观意图和决策思路,灵活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实施各种行为,从而使其运行过程具有更明确的目标性、更高的主动性和更强的创造性,圆满完成主人交给的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从而在更大的工作范围取代人。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那句广告词一样“一切皆有可能”。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达的那一天,机器人一定可以拥有和人类的一样的情感。那时,可能已经分不清楚,谁是机器人,谁是人类。机器人和人类已经融合在一起,组成了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了新的社会制度。
2001年的**《人工智能》,讲述了一个机器人小男孩被收养又被抛弃的故事。这个机器人男孩不仅外表和人类一样,他同样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他爱自己的妈妈,会哭泣、会笑、会想念、会嫉妒……在机器人屠宰厂里,他会害怕。他只是和人类吃的不一样,其他没有什么不同。我想他不仅仅是一个**作品的人物,他有一天一定会走到你我的中间,甚至成为我们的朋友。
最近热播的美剧《西部世界》讲述的也是人工智能。影片中更真实的营造了一个世界,一个让人分不清楚的人工智能世界。这些人工智能被开发出来时,就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但是随着时间和场景在脑海里的重现,他们开始有了记忆、有了思想、同样用了情感。他们开始怀疑每天被设定好的生活轨迹,他们想要寻找真相,想要逃离被操纵的生活。这些的种种都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情感不是人类的专属,小动物也有、花花草草也有,将来的机器人也会有。那么,请善待我们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一样有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