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随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丰富起来。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两极性
道德情感的两极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由于道德认识的前后变化,常常会出现两种相对立的情感。如喜与怒、哀与乐、好与恶、爱与憎,尊重与轻视等。在两极之间,还有一系列不同色彩的情感或情绪,有时也有双重情感出现,而居于两极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换。教育工作者如果善于抓住学生道德感两极性的表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2.情境性
人们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制约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把学校集体生活中积极健康的情绪组织起来,创设良好的道德情景,对于健全学生的情感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3.感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情感,这种以情动情的方式就叫做感染性。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感染学生,使之成为推动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根据表现形式区分。道德情感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内容。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
道德情感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具有3种作用:评价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