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能制作出大量的感情丰富的动漫呢?

为什么日本人能制作出大量的感情丰富的动漫呢?,第1张

我认为动漫产业的天花板是文学、美术和音乐,我国文化艺术停滞不前,动漫就无法发展。而情感表达依托叙事、镜头、造型、配音和配乐的整体渲染,若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动慢作品也就缺少情感表达。

叙事部分,也就是编剧问题,毋需赘言,我们都清楚怎么回事。所以,我主要谈镜头和造型的问题。国漫的镜头语言极其匮乏,采用最简单的镜头组合,远、中、近三景转换,特写还比较少,更别说推、拉、摇、移、跟了,除空镜外就几乎没有了,而且连打斗戏也很少尝试长镜头效果,用切镜方式组合,损失了畅快淋漓的观感。

在构图上,国漫就是把主体人物放在中央,谁说话放谁脸的国产电视剧手法。不是说这种保守的拍摄方式不好,而是通篇都用如此单调的构图,不敢尝试其他形式,很容易让人感觉厌烦。今天我们的电视剧还在这样拍,那我们的国漫想要突破就很难,除非去学习外国经验。

造型是和情感表达关系最紧密的问题。很多国产演员的演技不是面瘫,就是过分夸张,情感根本表达不出来。表演专业应该用作品和理论专著向下指导动漫产业的人物塑造,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演员自己都不会演戏,作品做不好,理论就更别指望他们了。

如果表演专业不能指导动漫产业,那美术专业能不能指导呢?也不能。对情感和动态表达的美术论著停留在解剖学意义上,很少见相关的独立研究问世。反映在最近的叙事性绘画上,面瘫的、夸张的、站桩的造型也很常见。说白一点,中国能创作古典历史画的画家就没几个,美术专业自己在叙事表达上就习惯使用大场面(和题材有关),忽视人物内心刻画(和价值观有关),那么要向下指导动漫产业,就是天方夜谭了。

再说国内**能做好,但国内动漫做不好的打斗戏。除了镜头,在造型上国内动漫里的打斗场面特别不流畅,不爽,不燃,这个锅应该让美术背一半。西方美术留下的瑰宝无人重视,大家都上赶着去追前沿课题,导致我们的叙事性油画形如空中楼阁,剪切拼贴,很多问题都处理不好。

以掷标枪这个动作为例,国内美术教育只会分析人体动态中的解剖问题,但不涉及动态造型的设计问题。大量作品是用照片拼接起来的绘画,而照片和绘画有很大区别,不能表现出在绘画上是合理的,但真人做不出来或难以保持的动作。不过,就这一问题,达芬奇曾经做过详细论述。

上图两造型都是掷标枪,A的动感比B强,因为A还未投出,身体正在蓄力,从解剖结构上看肌肉各部位和神情都高度紧张,可以作为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反观B已经投出,左臂全然放松,神情开始涣散,右臂力量朝投掷点泄出有指向性,可以作为画面中的次要人物,吸引观众的目光向投掷方向望去。

前面说的A还可以改进,变成这里的A。两者的区别在于,原来的A是一个准备动作,现在的A则是正在进行的动作,右脚已向前迈出,身体重心仍在后方,重心不稳导致全身肌肉更紧绷,人物必然试图恢复平衡,动感更强。

达芬奇得出结论,在一个动作中,重心最不稳的瞬间动感最强,准备动作较稳定有力,正结束的动作常有指向性,所以在设计人物动作时,应当考虑动感、稳定性和指向性三个问题,合理安排人物主次和画面构图。

事实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应该被我们考虑到,这不仅是动漫工作者的任务也是美术工作者的任务。如果亲力亲为效率不高,大可挖掘他山之石。但现实情况是,上述细节在美术理论中很少出现,在我们引进达芬奇著作时,也会被省去,原因是市场不需要这些内容(本人在进行达芬奇著作研究中发现,市面上的达芬奇美术理论著作基本全是节译和选集,删去了大量如上所述的细节知识)。

总结一下,动漫作品出不了感情,在于我们做不好技术活,在于我们的各专业工作者没有给动漫工作者有效的指导,在于研究这些东西“没意义”。这就是现实,做基础研究的人太少了。放到表演问题上,我们专注于颜值和身价,不重视表演技能的细节,喜欢把注意力和金钱投资在面瘫脸和抽风脸上。

孤独。《虚拟》的歌词中,你是我朝夕相伴触手可及的虚拟,陪着我像纸笔像自己像雨滴,看着我坠啊坠啊坠落到云里。王贰浪用“我”和“你”两个人称,描绘了一个虚拟世界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相互依赖,却又孤独和不真实。王贰浪,1998年7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中国内地女歌手。代表作品有《像鱼》《寂寞的恋人啊》《愿你余生漫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6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