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影视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各种影剧纷纷推出,其中备受瞩目的就有电视剧《圆桌派》和《十三邀》。那么,这两部剧究竟哪一个更好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进行分析。
剧情对比
《圆桌派》是一部情怀满满的年代剧,讲述的是1985年因“双规”而被调离公安系统的警察余则成,在异乡初到,意外发现了一起黑帮火并的背后有一股神秘势力操纵,于是开始了一段揭发黑势力的故事。
而《十三邀》讲述的则是一名学霸因意外而获得了超能力,在人生最后的十三天内与好友的成长故事。在剧情方面,《圆桌派》拥有更加紧凑的节奏和缜密的情节,而《十三邀》则更加注重细节描写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
演员阵容
其实,这两部剧在演员阵容上均有不俗的表现。《圆桌派》中,林更新、雷佳音、王子文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每个人的表演都极具分量;而《十三邀》则是由张震和沈腾等演技派演员领衔,他们的出色表演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制作水平
无论是《圆桌派》还是《十三邀》,在制作方面都做得非常用心。《圆桌派》在场景设计和服装、道具方面都做到了完美还原80年代的氛围;而《十三邀》则通过高超的特效技术,呈现了众多的神奇场景和惊险的打斗过程。
观感与感受
在观感和感受方面,影迷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圆桌派》而言,观众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情感和人物命运的沉重;而对于《十三邀》,观众们则被深深地感动着,感受到了人性的柔软和生命的可贵。
两个都值得一看
经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圆桌派》和《十三邀》各有所长,虽然剧情和风格有所不同,但两部剧的优点都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部剧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佳作。
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
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
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
我是个勉强的创业者
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
我还开一家书店
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
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
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
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
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
的时代的新的动力
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
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
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十三邀》第二季 开场白
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作家
着迷世界的复杂性与个体之力量
我对技术,速度与娱乐驱动
的时代持有怀疑
我像个笨拙的发问者
好奇他人的观念与经验
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
却也怀疑过分确定的答案
我期待自己是个游荡者
不断拓展知识与情感的边界
我也好奇在时代浪潮之中
哪些崭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在被孕育
我会带着我的偏见与期待再度出发
《十三邀》第三季 开场白
每一次对话
都是一次意外的相遇
彼此探测
不可避免的不安
以及自然到来的释然
它令你重审自我
一些时刻更坚定
另一些时刻则充满怀疑
它也催你追问生活之意义
它也促你观察生活之矛盾
高速变化的时代
与个人意义危机的并存
只有更开放的对话
更多元的思考
才能追寻一种兼容之道
在宽阔的世界中
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十三邀》第四季 开场白
看似静谧
可能正澎湃
表现得笃定
却又充满不安
理性
才能拥抱危险
历史
与未来一样崭新
而当下
也许如过去一般古老
以兼容之道
编制意义之网
老练
亦可以很天真
朋友推荐说,要想去了解一个真实的罗胖,可以去看许志远的十三邀,并且一定要看完整版。
正逢国庆假期,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看完了长达3个小时的视频,并做了大量笔记。不得不说,这一期节目太令我震撼了。许志远和罗振宇,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代社会现状的忧思,一个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在商业世界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存在。罗胖说:“我们都是被环境驯化的。”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矛盾着,迷茫着,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向罗胖这样的一个商人,环境、机遇、天分、勤奋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他,但至少我们能够在罗胖为我们打开的一扇扇门之间,去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以下是我对罗胖话语的一些整理,尽量保持了原汁原味,做了简单的归类。其实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回看这些文字,真的有被反复震撼到,想详细了解这段访谈的朋友,可以再回头看《十三邀》的第一期视频~
看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你突然发现哲学在威尔的笔下,变得如此有生命的张力,那是我认识第一次看到了知识的魅力,此前知识都是为未来积攒粮食的方式,第一次知识喂养了我。
当你拿到毕业证的时候,从此变成捍卫这个学校的人
理想主义是青春期开屏的尾巴
如何打破绝望,我们穷人只有一条死磕自己,怎么死磕?年轻人做最好的自己,任何一件事想法把它做好。在财务自由之前,想什么都没用。财务自由是先确立你人生价值的第一站,然后再想别的。
央视给我的上帝之眼。我当时有一个特别的自觉,抓住一切的机会去学习。我就干一件事,开策划会,把成本用足,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极速扩张。在对话的三年,说的不好听一点,我给自己又上了一次大学
一个开放时代,路不是一条,如果我在这条路上掉了半截,其实是生命的浪费,那就换一个方向走,可以把当时的偏移解释为进步
这个行业的价值已经不着落在组织身上,而是着落在具体的人的身上
勇气就是运气,就是你当时在特定的情境下不得不做的选择,于是看起来有勇气。所谓的战略,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好运气。所谓的勇气,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不得不。
技术的基础条件对个人开始赋能。
当价值落在人身上的时候,人的穿越能力是比具体的内容样式载体多的多的。
个人不断地变得自由,不断地被社会、被基础设施、被制度设计不断赋能的一个过程,今天已经变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谁都不能说谁一定比别人活得好。
人是世界上最靠谱的东西。
人的确定性其实远远大于任何组织机构的确定性。
大量的市场定价在往个人的价值上偏移。
个人的能量越来越大,逐渐被基础设施赋能,这个过程根本就不可逆,这就是人类社会整个的一个过程。事实上组织和集体对人的约束力,是越来越低弱的,而互联网时代其实是这个进程的清晰化的阶段,原来一个人就可以混,而且他的价值其实已经超过组织力的价值。
罗辑思维:打内心深处尊重人
实际上人其实都是在一个非舒适区的,舒适区里待不住人,他一定活的极其的灰败。
所谓的工匠 精神,我理解的就是公开自虐,公开自虐也让自己对自己尊重,让周围人看到尊重。
做生意的本质都是信用。出摊准时特别重要。死磕侠,任何事都去死磕,对个人生命的心理能量的攫取和挤压,会达到什么程度,因为我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所有的创业者都这样,创业者就像一个婴儿,平时是熟睡的,每过两个小时起来大哭一次。
向死而生,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商业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儿,永远没有终极。
自我提升没有进度条,但是创业有了进度条,整个商业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游戏机,把内心修炼变成一个可量化的对外修炼。
不犯懒,勤快,多跑,遇到出口的几率肯定增加。
不犯倔,如果错了,勇于否定自己,打一次脸,就成长一次。
不犯混,不要做理想主义的假设,打心眼里告诉我自己,不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做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不要给自己架构一个宏大计划,然后去实现它。
不犯混的意思是,不构想大的东西,眼前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人说情怀,我说我没有情怀,我一个买卖人,对得起买自己东西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怀。
我不想改造世界,我只想把自己这一生,让自己变成最好的自己,我尽其所能,OK
我不知道理想主义修炼到那个境界,会是什么样,反正我不喜欢,我也hold不住,我能hold住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造福我的亲人,造福我的同事,造福我的朋友,有能力做改造自己身边的事,这是我从英美保守主义传统中汲取的力量。
自制的能力,管好自己的能力,是人类思想最珍贵的一极。
可是我最喜欢的是英美保守主义的那种,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那种精神,管好自己的社区,讲什么大道理,奋斗,做最好的自己,对得住家庭,挣钱。
多一个生意人,这个社会就多一份健康的力量,因为他知道什么叫对自己负责,对周边的协作关系负责,而不是空泛地去跳到一个理想主义的高度,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自由就是赋予人这样的东西。就是为一个空泛的集体主义的目标活着的人,实际上自己很没有自由。
中国文化诞生大师的机缘也就在这个时代。我干的活叫知识服务,我屁都不是,但是我有读书技巧。
学孔子,一定要腊肉,这得挣钱,一定要面向普通老百姓,提供真诚的服务,然后不自以为尊,自我放逐,这构建了一切圣贤人格的边界条件,为什么就不能是大师呢?当然我没有大师梦。
深远的思想传统的一点点皮毛,听得懂是你的福气,因为你对接到了一个深远的思想传统。
人类文化整体进入一个口述时期。一切内容本质上就是社交,摆脱不了内心的焦虑和渴求,我们需要专业的内容的创造者,来袒露自己的灵魂。
互联网把求知、读书还原成一个最原本的东西,叫社交。
我和脱不花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得的事情。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协作和迭代的过程中发生的。
有没有纯粹的知识?我恰恰正是打开这个门,我不是在把知识实用化,而是把知识趣味化。只需要站在门口赞叹,就能吸引无数人。
知识传播者干的就是这个事,根据那个时代的标准和功利,去进行知识的延伸和阐发,达官贵人们认诗咱就写诗,青楼**们认词咱就填词。所以这件事情我做的极其自豪。
2015年最好的书《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指出认知是人类之间的唯一壁垒,血统、出身、城市、学历、官职、地位这些壁垒都没有了,但这个时代越来越只剩下一个壁垒,那就是认知
提升自己,我现在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给自己的脑子装什么信息,而是寻找一种提升认知的可能。看看在思考未来,思考人类趋势走在最前面的人,看看他们的猜想是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最幸运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地变,可能像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样的革命,我们一生当中要经历好多次,但是与此同时给我们的生命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勇敢的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抛弃一个合适的自己,这个时代所有可能都是错的,但是什么时候错变得更重要,所以理解趋势变成我们生命当中一个可能是首要的问题,比一切都重要。
这个时代的难题,趋势认知和自我行为之间,会出现一个奇怪的夹角。
我觉得保守主义特别有价值,但是我不当一个保守主义者。
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以死人的方式来实现的。觉得信息负载过重的人你会死啊,你死了就没有这个抱怨了,新生的一代,从小就在这个环境中长大,没有这个抱怨。
我一定要和00后一起去玩手机,难道我要跟着你们一起去唱挽歌吗?
我只剩四十年了,我花四十年去欣赏挽歌吗?
因为时间不多了,此后你休息一天,就意味着你可能认识能够达到的高点,因为迟一天你就可能达不到。你一旦倒下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人生苦短,来不及了。弘一法师,浪费一天,怕是来不及了。
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在追逐效率,其中就包括提升自己体验,丰富自己知识的效率,而互联网就是解决这个空间问题,它让你在一个地方足不出户,可以高效率的体验。
读书其实就干的这个事儿,为了提高效率,不去程门立雪,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
拉马克主义,不断地习得性进化。我读你许之远的书,我就应该想法把他精神世界的这个角落,固化在我身上,如果我判断有价值,然后接着在这个基础上迭代和进化。
我既不是社会教徒,更不是达尔文教徒,我是拉马克教徒和自我教徒。
我们是服务业,是一个新分工,这个分工不是任何人赋权的,教授是国家养起来的,我们是市场养的,所以我们必须进入人力的经济分工,经济分工那就琢磨市场,社会需要什么。
这个社会运行总前方是任何细节的劳动,原来要嵌入组织进行分工协作,现在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收费。
一个人要有同理心,这个人相对来说情商比较高,和他人协作的难度就比较低。
跑,不管他人,成为跑的最快的那个。
我爱我身边的人,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同事就够了,其他人我不关心,我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作为一个商人,我爱我的用户,爱我每一个恩客和金主,对我的投资人,对我的用户负起责任,这是我伦理的最大边界,其他事情我也是一个脆弱的生命。
情感是对世界分崩离析的一种依依不舍,任何情感都是,是在对世界分化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东西。可是我们现在必须适应世界的分化,强烈的情感是会阻碍人去适应这个世界的。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20多年看好,挣钱的欲望无穷无尽,经济怎么能不发展。
我们就是像兔子一样的公司,吃完这个是那个,数目寸光,过往不恋,未来不赢,当下不杂,就是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好,管他后头。
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洞见越来越没有力量,你没办法洞见未来。洞见越来越没有力量,所以只有把当下一件事做好,这才有价值。
不断的有人往前看,两个往前看的人交换一下眼神,会让前方看的景象变得立体,而不是真实,然后互相印证,你就会对自己当下做的判断、决策和行为更加确信,说到底只是让你更信你干的事。
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真理,也没有是非和对错,就是你确信的事它距离成功就越近。
谁挣钱多谁玩的最好,还是按市值算,这是最客观的。我尊重一切创业者。
创业者是哥伦布,探索商业的边疆,这是和做生意的区别。
我和四年前的最大变化,就是有道德自信。我做的这摊事如果将来真的能做成的话,我觉得我最大的贡献不是挣了钱,这点生意在资本的海洋当中连泡沫都不是,我觉得我这一生能给这个社会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帮一代生意人确立道德自信,你们是最棒的。
做生意挣钱,不管他人,是最有尊严的生活。自己养活自己,对身边人负责,是最高的荣誉。
我们都是被环境驯化的。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人勇敢、坚持、毅力,我从来不相信,人都是被甜头喂养,人是被周边环境训话。所以我从来都不认为我就对了,我只是会说我被这些东西驯化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每一个人在内心里都是自我矛盾的,人其实是一个量子计算机,我们永远处于一个矛盾状态,我们就是给这个世界带来不确定性,每一个人在内心里都是自我矛盾的,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族群,任何一个似乎坚定的信仰都是自我矛盾,这没办法,在这个时代会表现的极为突出,人的自我的道德自洽和逻辑自洽已经做不到了。
英美保守主义,清教徒那种,谁也别告诉我上帝怎么样,罗马教廷的话我不信,我独立通过《圣经》和上帝沟通,我做我最好的自己,你们不要我我就自我放逐,有一艘船叫五月花。我改变不了你,但希望你不要来干涉我。
人的价值越来越大,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习惯了过去一两百年,不从人的角度看问题。
当强奸不可避免,你只能学会去爽。既然时间的效应变得如此的剧烈,还不如去欣赏它,去跟它一起去跳舞。
这个时代创业者怎么办呢,这就是你该受的,谁让你是新边疆的探索者。
这个时代,你不用手机,不发短信,不用微信,你就是自我老化,我觉得这是我最深的恐惧。
就像罗胖说的,追求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原则,我听罗辑思维的视频,也是因为我觉得罗胖为我打开了一扇一扇的门,让我去能够快速地去了解自己一个未知的领域。罗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知识服务者,一个生意人,他认为自己没什么情怀,最大的情怀是对得起自己的顾客。这种快速的知识服务,也知识知识结构和传播的一种方式,甚至孔子、朱熹、胡适这些大师们本质也是这样的,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载体方式罢了,当然罗胖说他自己没有大师梦。
也许在市场中,罗胖看到了自己的进度条,创业就像一场游戏,说提升自我是空话,而在市场中,你所有的努力才能被量化,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他说他不想改造世界,他只想把自己这一生,让自己变成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造福我的亲人,造福我的同事,造福我的朋友,有能力做改造自己身边的事,并尽其所能。
一个懂得付出和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一个勤奋并且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未来的路,希望继续和罗胖同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