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美好情感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积极面对生活。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元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挖掘语文课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其教材内容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尤其是文学作品,或体现作者顽强的拼搏精神,或体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细细体会、慢慢分析。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资源,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更倾向于语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风格类型不一,所表达的观点、人生态度等也各不相同,教师只有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态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通过语音语调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递情感的方式主要是语言。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朝气、热爱生活,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幻想,因此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站在作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语言的情绪调动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选用不同的语言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语言氛围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语音语调、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体会作者的情感
中职语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品读与鉴赏。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感受文章的内在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
以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一文为例,略读时学生很难将文章内容与文章标题联系在一起,容易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为作者实际上对雅舍是厌烦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相对片面,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向学生详细讲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实际上梁实秋先生是借雅舍的简陋与粗糙来衬托其精神境界的饱满与精神的永恒,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孤零零的柱子、简陋的木头架子、墙体上单薄的泥灰,文中的种种描写与“雅”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梁实秋先生却将其称为“雅舍”,表达的是梁实秋先生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人若是拥有了较强的精神力量,即使身处“陋室”,依旧能够笑看风雨,抵御世间万物的侵袭。人们只有不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才能安稳地栖身于简陋的房屋之中,这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而是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坚韧不拔。
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VIP专享文档 2011-11-04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08级汉语言(1)班 沈毅
摘要:科学成就了世界伟大的改变,但改变不了人生的基本事实。生命原本是简单纯净的,亘古不变的是我们人性深处质朴的一面,比如诚实善良,温柔敦厚,比如坚强勇敢,当然,还有真挚的爱。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尝试着用语言建构现实世界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体验和思考,正是基于我们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关键字:文学 情感 人性 文学作品
正文: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VIP专享文档
2011-11-04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08级汉语言(1)班 沈毅
摘要:科学成就了世界伟大的改变,但改变不了人生的基本事实。生命原本是简单纯净的,亘古不变的是我们人性深处质朴的一面,比如诚实善良,温柔敦厚,比如坚强勇敢,当然,还有真挚的爱。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尝试着用语言建构现实世界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体验和思考,正是基于我们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关键字:文学 情感 人性 文学作品
正文: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在我六年小学求知旅中,数不胜数的课点缀着通往知识宝库的殿堂,然而,却只有一节语文课还会让我咀嚼里面的哲理,记忆犹新。
上课的铃声铛铛地想起来,语文老师的脚步渐渐近了,这节课上的是十一课的《画杨桃》,只见语文老师拿出一个杨桃摆在讲台上,我们同学之前诧异地看着对方,语文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解释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画杨桃。”
我们怀着满肚子问号,画了起来,不过一会了,我们齐刷刷的画好了,然后,语文老师从每组挑选了一个人的画,粘在黑板上,让我们观察每一幅画,我们发现了每一幅画都各有不同,我们恍然大悟,雾开云散,语文老师见我们豁然开朗,总结道:“从不同的角度画出的杨桃也截然不同,这就是《画杨桃》这篇课文学习的精髓,正如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从心底里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通过这个有趣的妙计,使我们把这个哲理烙在心上,永远难忘,受益匪浅。
这堂语文课对于我来说是最难忘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常常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鼓励,时间的流逝也冲刷不了这堂语文课的受益一生的道理,这堂课是六年小学生涯中最亮丽的一颗星星闪耀在茫茫黑天上。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后人对其的评价无非主要就是情感评价还有思想评价。但就情感评价来论述是毫无意义的,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单独论述是绝对片面的。所以本人将从两方面来论述一些问题。并且首先对“评价”这个问题做一些展开。
文学作为一种样式,一种载体,自然承载着作者本身的思想还有情感,否则文学便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然而,作者本身的思想还有情感却难以摆脱当时所处时代社会之中,故而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里作者的情感还有思想的时候就不得不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思考。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创造文学作品的作者还是后人在评价作品的思想情感时,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历史的环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指创造者创造出了如此之多层面的文学意象,更多的是指后人在评价鉴赏时会结合当时不同历史环境,以及个人在历史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审视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文学人物,文学作品都能在不同人的思想下反映出来不同,每个人的情感评价都有其正确性可存在性,但是往往我们看到接受的评价却是一些名家大家之学说,并产生了一种崇拜盲信感,这已经是把文学给精英化了,非可取之道也。
一般来说,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乃是作品本身最为原始的评价,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看到的都是后人对作品的评价,这样就需要讨论一些问题了。不论是思想还是情感,都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时代以及自己所处地位身份的烙印。后人对文学的情感评价,往往有不同于作者创作本意的情况出现,显然的,在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在对文学作品某些评价中往往甚至怀着某种政治目的,这点是不能够忽视的。
我们都很熟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如果按照作者本意来说,完全是一个臣子忠于皇帝,收复河山的宣言书。从岳飞一生来看,他所做的与他的词里所表述的可谓完全一致,终生以收复山河迎回二帝作为宗旨。在今天的宋词选本里,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是以高度的肯定作为主要基调的,即高度肯定其爱国主义精神,其人也被公认为民族英雄。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最近十年间,对于他的民族英雄的称号以及对这首词的评价就越来越多异议,具体表现为更加突出这首词的忠君性以及对民族英雄称号的否定。
许多人不明就里的就加入到对抗阵营之中,却很少有人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大家可以想想持反对态度的到底是什么人,具体地说他们有着怎样的政治倾向。文学从来就不是独立的,文学观点的不同根本原因乃是社会地位思维方式不同,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这些把岳飞的词里面的忠君思想拿出来大肆攻击的人,他们的政治倾向大多是右派的意识形态的。右派政治理念便是支持资本主义,宣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一群人,那么他们在讨论中国历史时无时无刻不在猛烈的抨击,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普世价值民主根本不知为何物,是与他们的政见所抵触的,所以右派们反对这首词也就十分之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了。
在近代,文学作品与政治经济方面已经大大挂钩,在文学情感评价上不时的体现评价者的政治观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更有左翼文学团体与京派产生的文学上的论争。这都说明了,在阶级矛盾尖锐,意识形态逐步产生分歧的社会,对于文学作品或者文学作品情感评价更多的夹杂了评价者的意识形态与某些政治目的。这是不得不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固然指的是道理,思想。那么古人亦有云:“诗言志”,“志”这便是注重于情感方面。但是两者并不是分割没有联系的。有些文学作品中承载的“道”也正是作者所欲表达出来的“志”。比如杜甫的一些诗句表达出来的思想,一些道理,也就正是他忧国忧民志向的体现,反之亦然。所以在情感评价的时候也不可能不对其文学作品里所承载的“道”进行阐述。比如说在读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从情感评价转移到“道”的讲述中来。所以两者并不是冲突的,而是交融的。
文学的情感评价作为文学评价里的重要一环,其本身自然不需要过多的阐述。这个命题本身就有其引导性,使得学生在论述只会论述情感评价本身而忽视了其中更为重要的问题。每个人在每段时期的情感有所不同,情感评价作为后人对作者文学作品的评价就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其中为什么会不同,如何不同,以及某些不同后面隐藏的某种动机,这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要让学生可以在脑海想象出文章里的场景,有兴趣有动力学下去
文学课和别的课不一样,它不是一门很客观的课程,如数学、化学、物理等等理工科类的课程,有固定的公式可讲,有严格的答案可参考,它也不同于英语课,有固定的语法搭配,有相对稳定的习惯用法,它甚至不同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是相对稳定的知识。文学课主要是讲文学史,讲作家,讲作家的作品。任何事情,一涉及到人,便变得复杂起来。所以,文学课,便注定是一门很主观的课程,虽然文学史、文学课本会有对文学人物、作家的基本的评论。但多半也是撰书者的一家之言,或只是一个时代的相对统一的一些看法。古人云,盖棺定论,但即使是逝去多年的作家、文人,依然会随着社会的政治原因、集体的审美观念等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所以,盖棺定论也未必来得可靠。而且对文学这种东西,本来就文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被大家公认为经典的作品完全可能被一些人批的一文不值,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却也有可能引发个体共鸣,而被推崇备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