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诸葛亮回忆了哪些大事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出师表 诸葛亮回忆了哪些大事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一、回忆的大事:

1刘备对“自己”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自己”被感动,于是追随刘备。

2“自己”在刘备与曹操的战争失败时,奉命出使东吴,劝孙权联合刘备以抗曹操。

3刘备快要逝世时,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自己”。

4自己亲自带兵,平定南方叛乱。

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对蜀国的忠心和平定中原的决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能够做到开诚布公,鞠躬尽瘁的人。因为感恩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刻不忘北伐大业。

陟罚臧否不宜有所异同,反映了诸葛亮治理国家,强调法家的公正公平。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反映了对于自己的学生后主刘禅的殷切期待,希望他能够自信,纳谏,以便后主能够成为其父刘备那样的明君。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刘关张的情感,用《三国演义》中关羽自己的话说,就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情同手足,恩若父子,还是一对上下级。友情,亲情,恩情都纠结在了一起。身份的复杂,导致感情成分的复杂。

刘备对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情感,用“如鱼得水”来比喻应该不过分。刘备虽为君主,但表现得象一个朋友,甚至是小学生,言听计从,委以重任,信任有加,甚至崇拜有加了。也表现了刘备尊重贤才的好名声。而诸葛亮对刘备就是“士为知己者死”了,历史上被统治者降低姿态亲自请出山的也就诸葛亮一人。年纪轻轻就能大显身手,诸葛亮对于提供给他平台的刘备自然感恩戴德,乃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与杨修、孔融的情感现在普遍认为是既爱才,又忌才的体现。但我觉得曹操与杨修的情感可以这么说,但曹操与孔融的情感就恐怕不是了。曹操与孔融的政治方向是不同的,所以孔融老是与曹操唱反调。曹操碍于孔融很有名,不仅可以装点门面,而且杀了还会引起不好的反响,才迟迟没下手。直到终于忍不住了,杀了孔融全家。可见,曹操与孔融,完全纠结于政治问题,跟爱才忌才的结论还是有些距离的。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 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此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出师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