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回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

《西游记》第十回人物性格特征是什么?,第1张

如下:

孙悟空:本领高强、爱好自由、疾恶如仇、敢于斗争、 孙悟空 英勇威武,不畏强权,勇于斗争反抗,疾恶如仇,有情有义,果断坚决,做事利索,敢做敢当,有责任,能号召有领导能力,同时又尊师重道,心地善良,爱护弱小群体。

猪八戒:憨厚纯朴、吃苦耐劳、面对妖怪,从不屈服、对事业缺乏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就畏缩动摇、爱占小便宜、嫉妒心强、好搬弄是非、贪财好色。

沙和尚:憨厚淳朴、对师傅忠心耿耿、诚实。

唐三藏: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无原则的慈悲、胆小弱偌、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

相关介绍: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以整整七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

小说开头写道,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唐太宗的魂灵到了地府,崔判官来迎接。唐太宗将魏征事先写好的书信交给崔判官,崔判官阅后,答应会将唐太宗送回阳间。崔判官把生死簿里死期从“贞观一十三年”改成“贞观三十三年”。唐太宗看了地府,接了阳间人相良放在阴间的一库金银,以打发鬼魂。又答应地府十王回到阳间后送南瓜到地府、答应崔判官办水陆大会超度冤魂。回到阳间后,唐太宗将地府见闻告诉大臣们,赦天下罪人、还相良金银、准备水陆大会。又招来一人刘全头顶南瓜到地府,后来阎王准许刘全夫妇回到阳间生活。

一、西游记第十回到十三回概括: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二、三个问题:

1、唐太宗为什么让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

2、在地府是谁帮助了唐太宗

3、唐太宗还魂时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魏徵、唐太宗、秦叔宝、尉迟恭、崔珏。

1、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2、唐太宗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

4、尉迟恭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5、崔珏

唐朝诗人崔珏,民间俗称崔府君,他也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

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

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年间人。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应该总体说说吧

读《西游记》有感

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

吴承恩为什么在西游记中描写唐太宗在众多,人神的帮助下还魂的故事?

答,吴承恩写西游记主要借神鬼来讽刺当时一些,想说又不能说的事。如社会黑暗,腐败等。本回合借唐太宗还魂的故事,是说贤明的君主能得到人神的帮助,人民渴望贤明的君主。

唐太宗,仁德,贤明。

魏征,正直,无畏。

崔珪,具有人情味。作用像聊斋里的鬼神,鬼神尚且有人情味,而当时的人却不见得有人情味,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讽刺意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7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