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词作家,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一雪靖康之耻,光复宋朝伟业,并矢志不渝,却又终生壮志难酬,不经意间,将失意之情化作亲情、友情和爱情,以此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情思,在郁郁不得志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山东济南诞生了一位“ 男儿到死心如铁 ”的传奇人物辛弃疾,就是这片被金人占领的土地,铸就了他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性格。受爷爷辛赞爱国思想的感染和鼓舞,辛弃疾打小就志存高远,誓要收复故土,恢复中原,让大宋江山得以保全。

然而,辛弃疾一身硬骨头,怎奈朝廷权贵都是一些扶不上墙的软骨头,总是打压他的志向。他极其愁苦,恨自己生不逢时,鸿鹄之志得不到施展,于是偶然间,填词赋诗便是他抒发内心强烈情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解愁方式。

闲居二十余年,他有幸目睹了多地农村生活场景,看到朴实的民风民俗,甚为快意,于是在看到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的过着清苦而惬意的生活时,“快词”便油然而生,脱口而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虽然住所简陋,是低矮的茅檐,但小溪边丰茂的青草,绿意盎然;虽一口吴地乡音,听不懂老夫老妻在说些啥,但从他们满头鬓发、相亲相爱的模样,及其三个儿子勤快、活泼的个性特点,其乐融融的亲情跃然纸上。

看在眼里,乐在心上的辛弃疾,顿时忘却了失意的苦恼,他羡慕他们的生活,同时想象着收复故土,还原宋朝太平盛世的生动情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一切情语又何尝不是心语,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报国之志?

陈亮与辛弃疾为同时代人,他们之间的友情一直传为佳话。辛弃疾主张北伐,将金人赶出国境,一统中原,陈亮亦然。他们还对写诗作词有着共同的爱好。都是满腔报国之志,又都是壮志难酬,这样他们之间俨然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己故交。

宋淳熙十五年腊月(1188年冬),陈亮应老朋友之邀,远道而来,亲临拜访,期间,两人共游鹅湖,一同饱览湖光山色,那寒风吹拂下泛起波纹的湖水,那失去绿意无颜色的山峦,犹如破碎的南宋山河,让两人的心田紧锁,眉头紧蹙。

带湖相聚是暖人的,道别是伤感的,短暂的聚首又离别,使得陈亮和辛弃疾都对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给国家铸成的大错痛心疾首,恨绵绵,内心的怅惘不言而喻。

这首《贺新郎·把酒长亭说》,是辛弃疾多首描写友情词作的佼佼者,为期十天的泛船鹅湖,让辛弃疾终生难忘。面对远山近水,天高云低,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慷慨陈词,其中不乏对故土沦陷的忧伤,对奸臣当道的愤懑,浓烈的友情中夹杂着报国无门的无奈,这种建立在国家前途基础上的友情,更有厚重感和敬畏之情。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正是金兵大举压境,国家形势日趋衰落之时,辛弃疾内心隐隐有危机感,那就是南宋极有可能覆亡的危险。而朝廷帝王将相还在醉生梦死,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故土,而是沉湎于歌舞升平,辛弃疾的内心犹如诗人林升在发出拷问“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然而,任凭辛弃疾等爱国人士如何焦虑不安,南宋小朝廷好似中了魔似的,纸醉金迷,不知道危在旦夕。

而与此同时,元宵节那热闹的场面,那些笑语盈盈的女子,她们浑然不觉金兵的铁蹄正在蠢蠢欲动,国家或将在一夜之间成为敌人的囊中之物,“ 众人皆醉我独醒 ”,辛弃疾看在眼里,焦躁不安。

此刻,他不屑于苟且偷安,只有一颗炽热的情怀,同时极其盼望能有志同道合的“她”与其携手,共同唤醒苟活于世的人们,唤起他们为保卫家园而勇猛杀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辛弃疾词作《青玉案·元夕》,一如其他众多精品力作,至今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词人不稀罕“ 蛾儿雪柳黄金缕”,浓妆艳抹笑盈盈的轻浮女子,他要追求孤傲的,能够对这个表面的繁华热闹场景看得透、看得远、看得开,并超然于世,力求与词人携手并肩,追求高远境界的不被欺凌的桃源乐土。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表明词人对心中恋人的望眼欲穿;“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道出了词人的追求虽然不具有现实性,却是他的崇高、矢志不渝的对祖国无限热恋之情的鲜明展示,这种恋情是纯粹的、高尚的、真诚的、无私的,即便在整个混沌的世界不被看好,但在词人眼里,千金难买。

都说辛弃疾侠肝义胆,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救亡图存,但是,他对朝廷无能的鄙视、对金兵践踏国土的仇视,以及不被重用的忽视,都使得他的情感在交互碰撞中化作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并将这种情感上升到仰望的高度,不能不令后人敬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96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