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药方,顾名思义,是指可以改善情绪的方法或措施。它并不是指治疗心理疾病或身体疾病的药物,而是针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给出一些改善情绪的建议,让人们能够更加快乐、放松和平静地面对生活。
从营养角度看,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B、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也是心情药方的一种。例如,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包括鱼类、坚果、芝士、蔬菜和水果。保持一个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作息也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进行一些运动也是心情药方的一种。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高人们的兴奋性和幸福感。通过运动可以舒缓紧张和焦虑感,在释放体内毒素的同时使自己更加轻松愉悦。
和亲友进行社交活动也是一种有益的心情药方。人是群居性动物,人类需要和别人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通过与亲友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大自然亲近也是心情药方之一。在城市繁忙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净土来放松心情。与大自然亲近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感。可以去公园散步、看日出日落、徒步旅行等。这些都能使人们身心愉悦,让自己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得到充分放松。
心情药方就是指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运动、社交和与大自然亲近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些方法都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只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就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更加享受美好生活。
中国人处理遗体、遗骨的方式,最多的是土葬和火葬。习惯土葬的层面,传承“孝道为先”、“入土为安”的儒家理念,将逝者遗体、遗骨以不尽相同的方法,掩埋于泥土里。习惯火葬的人们,秉承“重灵魂轻体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却尘缘”的佛教文化,将逝者遗体置之以“薪”,进行火化。中国是文明古国,马可波罗曾经说过“中国是最善待死者遗体的国家”。且,丧葬礼俗源远流长,历史积淀丰厚。土葬、火葬和其它葬式,构成了我国绚烂多彩的殡葬文化。
一、土葬与火葬的起源
(一)土葬的起源
在土葬、火葬和其它葬式没有出现以前,人类以何种方式处理已故同类的遗体呢?说法颇多,没有定论。
一说,是吃掉遗体,即“食葬”。据《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记载:“其死者气将绝,举至庭,亲宾哭泣相吊……邑里共食之”。元周致中《异域志啖人国》云:“凡父母老则与邻人食之,其邻人之父母老亦还彼食之”。
二说,弃置垂死之人,将遗体“弃之沟壑”,即“野葬”。
前者,有史料可考。后者,无从考证。笔者以为,在亘古蛮荒时代,人类茹毛饮血,尚未进化到一定的文明程度,采用以上方式处理同类的遗体,不无可能。不管是吃掉遗体,还是将遗体“弃之沟壑”,这也算是一种“葬式”,人死了要处理的“葬”的理念已经形成,为今后人类处理遗体提供了“感性”经验。
真正的“孝道为先”、“入土为安”的土葬理念起沿于何时呢?放眼四海,土葬习俗普遍流行于世界各地各民族。据考古资料印证,人类用土葬方式处理同类的遗体,约始于旧时器时代。从我国现存的考古资料看,不论是元谋人、蓝田人,还是北京人、丁村人,都没有土葬同类死者的记载。《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吕氏春秋》云:“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至山顶洞人时代,人们不仅懂得人与自然界的分别、与动物的分别,而且懂得把活人与死人分开,把生与死分开。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殷时期,中原盛行野葬,遗体抛之荒野,任鸟兽啄食殆尽。姜子牙徒弟武吉之母死亡后,武吉将老母遗体抛于荒野,然后哭泣着回来见姜子牙。姜子牙问武吉为什么哭,武吉回答,老母遗体将被野兽撕食,所以很伤心。姜子牙沉思片刻,对武吉说:“人活着要食土,死了也应该回到土里啊!为什么不挖坑将老母遗体埋入土中呢?”武吉听完,立即返回去把母亲遗体埋葬了。从此,人们都效仿此法,用土葬方式处置亲人的遗体。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曾出土有记载死者身份和时间的“告地下官吏书”的遣策,也足以佐证土葬的事实。据此,笔者以为,我国土葬方式的出现,应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后。
在我国,有土葬习俗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汉族是很大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侗、傣、仡佬等10个民族,还有鄂伦春、鄂温克、纳西、土家、蒙古、拉祜、普米等族的大部份也采取土葬。尽管土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应归属土葬一类。
(二)、火葬的起源
火葬,亦称火化、焚尸,是用火焚化遗体的葬式。
当前,学院群贤在火葬来源问题上,各抒已见,见解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一、火葬中国固有,到唐代,被外来佛教所运用;二、火葬在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游牧民族的葬俗;三、火葬确为中国古代葬式之一,得以成为普及民间的习俗,主要靠佛教的推波助澜;四、 火葬是随佛教来的外国葬式。
笔者经过史料的整理分析,赞同第三种观点。
左炳文在《我国火葬历史悠久风俗通》中指出,火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从河涧县出土的一个约20亩的古墓群看,土呈灰褐色,有焚烧的骨块、炭渣、灰烬、烧红的土块。他描绘当时的火葬场景是:土坑里放置柴“薪”等物,将遗体置于土坑之上,用火焚之,然后将骨灰装入陶罐,就地埋葬。杨存田在《漫话火葬》中也认为,火葬是中国古代的葬式之一。他指出:1945年在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发掘的史前遗址时,出土了一个盛有人类骨灰的大陶罐,推定我国的火葬可溯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少数民族采用火葬葬式的,也不乏其证。
《墨子节葬下》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然后成为孝子”。仪“义”通假,仪渠即义渠,属羌人一支,地近秦国,活动于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可见,义族人崇尚火葬,将火葬视为升天的必由之路,子女不将先人火葬,就不能成为“孝子”。《荀子大略》载:“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不焚也”。意即羌人被俘后,不惧捆绑之苦,只是担心死后得不到火化,无法升天。除羌族外,北方少数民族中的羯族也实行火化。《晋书石勒载记》:石勒“又下书禁国人不听报嫂及在丧婚娶,其烧葬令如本俗”。
火葬在南北朝和唐代最为流行,到宋代之初,很多地方仍然盛行,这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高国藩在分析民间丧俗时指出:火葬至唐代,因被佛教运用,广为民间采用,并被加上奢侈的仪式。仲富兰在《“入土为安”和葬俗形式演变》中指出:火葬习俗是佛教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罗开玉在《丧葬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之所以我国许多民族曾长期实行火化,是因为佛教促使汉族从新的角度认识了火化,才使火葬在汉族的丧葬习俗中出现。
二、土葬与火葬的共性与区别
(一)、共性
1、重孝道。不管是儒家文化主导的土葬葬式,还是佛教文化支撑的火葬葬式,都是以讲孝道为出发点。土葬葬式的习俗者奉行“入土为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火葬葬式的习俗者奉行“重灵魂轻体魄”,“火化升天”的理念。“孝,礼之始也”。孔子认为:“孝也者,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即孝是礼仪、道德的根本。完整的孝道观,应包括:敬养—礼葬—时祭,三个环节。不管是古人的火葬和土葬,还是今人的火葬和土葬,在葬礼的程式上,都有“座夜、哭灵、唱孝歌、开路、带孝帕”的基本环节。纵观这两种葬式,都是以孝道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2、显等级。在土葬中,古代的等级显示更为明显。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死亡后,墓前可设石人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五品以上官员去逝后,墓前可设石人一对、石羊一对。商贾富户也仿效官员的葬法,墓以石墙砌成,石上雕凤刻凰,墓前设石虎、石羊以饰,占地数十平方米,以显气派。一般民众,也要尽其所能,刻碑于墓前,以表先人功绩,墓碑加以装饰。就是在国家没有推行殡葬改革前,有些官员和富户的老父、老母去逝后,也是沿承古代的土葬方法,建大墓并以石虎、“石像生”等作为墓前饰物。在古代的火葬中,也显等级。唐代的高僧火化前,必要僧人百名,做场面宏大的法事,诵经七天,谓之“做七”,再用檀香木在专设的“焚台”进行焚化。王公贵族,更是程式复杂,极尽奢侈。而一般民众,只能“厚衣之以薪”。“厚衣”,即厚厚的包裹;“薪”即草柴。就是厚厚的将遗体包住后,架柴焚烧。
(二)、区别
1、土葬重隆丧厚葬。隆丧,指唁和送殡的人多,场面隆重,热闹非凡;厚丧,即陪葬品多且贵重,坟墓巍峨气派,墓区饰物众多,如石虎、石羊、“石像生”等。中国土葬中的隆丧厚丧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代,从殷墟挖掘出的大量葬品和资料中可以得到证明。据考,商王后妇好之墓墓坑长56米,宽4米,深75米,墓中“人牲”16个,出土的青铜礼器、青铜兵器、玉器等陪葬品共计1928件,活脱脱一个殷商博物馆。从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商王后治丧的隆重程度!又据《汉书袁盎传》载:西汉景帝时人原涉,其母去逝后,送丧的车子就有1000多辆,送丧队伍庞大无比,轰轰烈烈,隆重非凡。及至近代和20世纪50年代初,隆丧厚丧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屡见不鲜。
2、火葬重简丧薄葬。火葬从起源至南北朝、唐朝盛行,到明朝、清朝的统治者严厉屡发火葬之禁以后,不再普采用。但,相对于土葬而言,其治丧的整个过程可以用“简丧薄丧”来概括。治丧,最高规格也就是100余人诵经“做七”。焚化遗体的最高“享受”也就是以檀香木为材料。史料中,没有火葬者浩浩荡荡1000余人送丧的记载,更无大量陪葬实物可考。
通过对土葬和火葬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土葬,源远流长,“入土为安”的“孝道”观根深蒂固;火葬,我国古已有之,是我国古代的葬式之一,并非泊来的“洋葬”,亦非***人的创造。佛教东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使之广为采用。土葬,隆丧厚丧者多;火葬,简丧薄葬者众。历史的车轮已驶至21世纪,我国社会已步入文明社会的行列,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正逐步构建。不管哪种葬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是:文明治丧、节俭治丧、简丧薄葬。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人死后就是一堆白骨,对后人以及生态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了,但从风俗习惯上来说那就有必要了,比如清明节到了祭拜祖先都是去坟前祭拜,如果不土葬去哪里祭拜呢?土葬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风俗,说完全取消也是很难的,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一个过程。土葬以后还是会继续盛行。
人死之后,应该按乡规民俗的传统礼念,实行土葬比火葬更顺民意,因为这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其实火葬污染空气和环境更为严重,火葬对死者也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所以,土葬死者是传统道德文明的体现,人死土葬非常必要,让后人方便继托哀思,更能彰显文明古国的传统礼仪。回答完毕,谢谢!
火化也罢,火化后再土葬也罢,其实都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一种思念。
逝者和活着的人都是直系亲属关系,几十年生活在一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 情感 ,肯定会选择一种自己能接受的葬礼,作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
其实,对逝者来讲他的生命 情感 都已经结束,尸体只是一种物体的存在,你如何处置他本人也不知道,一切都是活人的安排。
如何选择自己能接受的葬礼是受风俗习惯影响的,其本身也没有什么对错。
国家之所以号召火化,是从国情出发,不能让死人占活人的地,以便腾出更多的土地来养活活着的人。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是合情合理约,我们个人的意愿要服从国家的安排。目前,在农村有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土葬,也是没有异议的,也是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方式,是可的。
城市居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选择公墓这种单一的方北埋葬。现在也为大众所接受,这样也是可以的。
总之,对于葬礼只要不违反世俗的观念,自己能接受就好。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只要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 情感 和怀念就ok。
中华几千年的丧葬文化对世人影响很大,火葬也是近期(40年)才被城市人群勉强所接受,如果是不允许骨灰下葬的话,一下子怕是较多的人难以接受的,…。
存在既会理,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祖祖辈辈、一代一代逝去了多少先人,但是每个家庭还有几座坟墓?其实也就三两代人,在往后会自然消失的,不存在浪费土地,土地紧缺是高楼大厦、公园、道路、一户多房给占居了。如果必须火化那就真的没有必要在用棺材土葬了,豪无意义,应该由人自由选择,火化的不土葬,土葬的不火化。农村的可以葬在自己承包地里,承包到期自动平掉。城里的可以用少量骨灰放到公园的花草树木下,以作肥料,在公园的围墙上刻上逝者姓名,取名纪念墙,每逢节日, 后人可带鲜花到纪念墙祭拜,不准烧纸,以防火灾。有愿意水葬也可以,撒掉的也可以。
土葬是千年遗传,是人们对先人尊敬。火葬是近几十年才推行的,大部分人不接受。土葬,让活着的人内心里得到安慰,火葬显得非常残忍;土葬回归自然,火葬严重污染环境;世界上通行都是土葬,是仁道的,火葬是极个别的,是极不仁道的。
说到火化后的骨灰还有没有土葬的必要?这个问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既然都烧成灰了,就将骨灰用作肥料拿去种树吧,又有人说应将骨灰撒向江河或大海,这两种做法我不认同,俗语说睹物思人,每年的清明节难道你跪在那棵树前哭着喊爸爸,那棵树都觉得好笑,你们这些不孝的子孙居然将父亲的骨灰埋在我的下面做肥料,现在跑来喊我是你的爸爸?将骨灰撒向大海就更不应该!人死后火化今后都会成为常态,现代人都可以接受,我父亲80岁后就向我提出要求,希望找一块清静的地帮他建房子让他和母亲去居住,初时我找了番禺华南碧桂园旁边的那些别墅地,带他去看后他不同意,认为那里车太多,太嘈杂。后来去花都和从化也找过两块,老爸都不喜欢,最后终于找到一块地,是在增城正果镇的万安园,这里有山有水,风景非常秀丽!带父母去看后他们都非常开心!将那地买下后父亲还要看地契是不是写他的名字,随后父亲还专程去了一次,用什么材料他都要亲自过目,连门前那对石狮子都要选了好多次。几年前父母都住进去了,一直都相安无事,前年被父亲骂到狗血淋头,说我买给他的酒太差!邻居都喝茅台和五娘液,他喝九江双蒸酒很没面子,我说,你以前都喜欢喝这种酒,老爸很气地说,返正你来看我一定要买茅台和五娘液,我当时都无话可说。
从夏朝开始就是土葬,并非有人叫这样做,是自然而形成的。是对死者尊重,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丧葬风俗。欧州人及城市人没地方埋,才实行火葬,,人民也就免强接受。
认为每个死者,是个人的亲人,勤劳一生,应当入土为安,活着的心里也踏实。就是叫火葬了,也弄个棺木装殓,然后找一个吉利地方埋葬。这是中华人们的风俗文化。堆一坟墓,每当鬼的节日,去烧纸,还带上供品,表示对死者尊敬。
人死如灯灭,但生前事迹,象**,电视剧,总是一幕一幕在亲人们头脑展现。
还是根据每家每户,甚至个人的意愿,该土葬的土葬。火葬是多余的,烧为灰烬,还得埋一土冢,浪费了火葬费。
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自古就有入土为安的思想,认为只有土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了黄泉”,至于火化后的骨灰有没有必要土葬,答案是 “一定的” 和“ 必定的” 。
中国人还认为人死后,只是灵魂离开了躯体,要去阴间地府接受层层审判,如果有功劳于人间,阎王就会安排重新投胎转世,如一半功劳一半罪过的,则罚投胎猪狗牛马动物,若是罪大恶极的,永世不得超生。这一切,离不开被泥土覆盖的过程,所以土葬就是历代人们的共同观点。
但,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埋葬方式和习俗,并不一定要土葬,灵魂才能得到安定。四川古僰人,死后棺材必须葬在人迹罕至的悬崖上;有些藏族则把死后的亲人放进深山里,任凭老鹰、豺狼虎豹吞噬;贵州平坝区有一个山洞,里面现存历朝历代的棺材四百多口,他们没有把祖先土葬,而是选择了不同的安葬方式,总之一句话,无论是哪一种安葬形式,都寄托了在生人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的祝愿,愿他们在那边得到安息。
汉族人也有火化的,那就是生前患了不治之症和非正常死亡的人,他们死后,就会被家人安排火化,然后挖一个坑将骨灰埋进去,磊起一个坟包,有钱的人家还要立上碑,年年祭祀起来。所以,人即使火化了,也逃不掉土葬这一个步骤。
我的邻区有一个制度,那就是所有区内人员,一旦过世,必须进行火化。但火化后的骨灰,百姓可以自由安葬。这个制度的实行至今不到十五年,而今已形成了共识。奇怪的是,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们不是把骨灰盒直接葬了,而要重新购置一个棺材,用灰在棺材里画一个人样,然后才把骨灰盒放进,也要大操大办,让亲戚朋友前来祭祀一番后,这才入土安葬。
所以,即使有的县市政府的明文规定,人死后,必须火化,但百姓在把先人火化后,也要土葬,这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然,有人因此弄不明白,为什么人死必须火化,火化后又允许土葬,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人死后,直接装进棺材里,覆上泥土就了事,为什么要经火葬场这一关呢?这不是给百姓增加负担吗?
你好!按照你所描述的,最近几年,农村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些老人去世,被火化了,可还是按照土葬的格式,进行土葬,这其实就是殡葬改革在部分农村不彻底的表现。
从传统上说,人们讲究入土为安。所谓从尘土中来,归回尘土中。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从现实中而言, 人死如灯灭,除了土葬就是火化,火化的骨灰,没有必要土葬!
火葬的目的,就是让亡者不要因为被土葬而浪费土地资源,毕竟,土葬的墓地,占用的土地面积是相当多的。
现在,别的地方不说,潮汕很多农村都有“聚福堂”之类的骨灰楼,可以安放亡者的骨灰。
这样很好,环保而节约资源。
清明节的时候,亡者的后代子孙依然可以来“扫墓”,就是到骨灰楼祭拜、缅怀先人。
也许,有很多人会觉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土葬形式大受欢迎,而且世代流传,自然是有科学道理的。
可是大家想想,如今人口很多,如果都实行土葬,本来就很有限的土地资源就会日益减少,甚至说是锐减,这样,确实是过度消费后代子孙的“财富”,这个和“可持续发展” 相悖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 火化的骨灰,完全没有必要土葬!
我刚19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他把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作为沉默,化作孤独、化作天边一抹淡淡的夕阳飘向了远方。那一年他56岁。
父亲中等身材,黄中透红的皮肤带着光亮,两腮略微有点突,浓浓的眉宇间一双深邃的眼睛透着深沉与庄重。确切的说父亲长的很好看,除了矮了点外。他琴棋书画什么都会,其实他也不过就是一名小学教师。
父亲会讲很多故事。稀疏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围坐在冬天的火炉旁听父亲讲故事,以及一些民间的小笑话,我们全家都一齐坐着听,谁都不加以评论,讲到精彩处,我总是第一个跳起来鼓掌。
童年时代,我们那里没有童话书籍和玩具,我们只靠父亲的故事来慰藉童年的欢乐时光。
父亲很重视我们的知识教育。那时家很穷,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因此年年“超支”,父亲还是坚持让我们读书。
我上初中那会,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不好,我总有外出打工的念头。我独自背着书包偷偷踏进家门的时候,父亲大发雷霆,并坚持让我回学校。这时候,父亲的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
上完高中第一学期就再也不想读了,我受够了每节课45分钟的煎熬,当我把本学期的成绩单摆在家人面前的时候,他睁着浑浊的双眼,用沙哑略带愤怒的声音大声说:下学期再赶……
可是我明白,凭我当时的分数是不可能再“赶”了。看到这样,母亲从我的手里接过书包,很久才从里屋出来,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眼睛是湿润的……
在父亲对我充满疼爱与关怀的同时,也对我有过体罚。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几个人都挨过他的打,当然次数最多的数我“名列榜首”,因为我从小就爱顽皮,算是个心术不正的家伙。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把墨水涂在前面同学的身上,其实当时老师就把我的耳朵提豁了。那时,我们的小学老师总是用这样的手段来惩罚我们这些小淘气,尤其是提耳朵,提得我们那个疼,他往上提,我们就得踮着脚往上动,这样就能减轻痛苦。多少次我在想,人要是不长耳朵多好啊,这样他们提起来就不那样方便了。晚上回来,才知道同桌的小孩在父亲面前告了我的状。趁我不注意,父亲一把抓住我,用大手在我的屁股上使劲打。从小的时候我就害怕父亲的大巴掌,他的巴掌大而有力,拍在我幼小的屁股上,顿时就是一幅“山水画”。相比之下,两个姐姐却很少得到他的“赏赐”。我每次挨打,母亲总是袒护我、心疼我,总是喜欢和父亲吵上几句。至于他们争吵的内容,现在我只能记得两句:父亲讲:“一个打,一个护,一辈子不上路。从小到大,三岁到老。”而母亲则回敬:“孩子太小,树大自直”。在父亲的眼里,我永远是个不听话且长不大的孩子。
13岁那年,我挨了父亲最后一次打,是什么原因记不得了。坦率的说,父亲那时候打我,我一点都不恨他,相反,还感到他相当可亲,因为我喜欢听他谈话、讲故事,更喜欢和他一起谈天论地。
父亲得的是淋巴癌。2007年深冬的一个下午,父亲度完病痛中最后的极限。他睡在床上,一副干瘦的身板平躺在那里,嘴还在不停在翕动着,像似有什么未尽的话想对家人说,更确切的说是想对我说。不一会儿,我看见他的头极力的仰了仰,就再也没有动静了,他的眼球停止了转动,那双没有一点波光的眼睛还在久久注视着一家人,注视着被他撇下的几个孩子和妻子。
父亲就这样走了,走完了他56岁的一生,带着贫穷与艰辛,带着全家对这个人类世界的美好期盼,走进另一个神秘的天地。
小叔伸手合上父亲那双还未来得及合上或是不舍得闭上的眼睛,抹去他眼窝深处那两汪不再滚动的泪水,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后的两行泪滴。母亲说,她大半辈子也没看见他哭过了。
父亲下葬的那天,本来是已经连续半个多月的风雪天气异常晴朗,整个村庄、田野都映照在冬日的阳光中,天空显得肃穆、宁静和高远。
这是多么美丽的乡村景致,但是与我们家的哭声阵阵,缟服晃动的情景是多么不合适宜啊。
殓井挖的并不深,挖好后又用冥纸在坑里烧上一遍,再经过阴阳师放线调位,放上棺木最后盖上泥土,父亲就这样算是“入土”了。
人出于自然,又归于自然。望着父亲这样的入土方式,我的头脑里也感到了一阵空白……
连续三天晚上,按照地方风俗“送烟包”,就是离坟地不远处点一堆稻草,往回走时,每三步喊一下死者的名字,这样他便来自行“取”,从此便有了“火”用。
那几晚,小叔带着我,四周一片漆黑,我紧紧依在小叔身后,在父亲的坟边,小叔弯腰点燃了那堆稻草,瞬间火光映红了我们的脸,也照亮了父亲那个刚刚隆起的土丘,在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一声接一声的喊:“爸爸,来接烟包吧…”,声音在空旷的夜晚回荡,显得更为可怕、慑人。
望着渐渐模糊的土丘和慢慢减弱的火苗,我在想,难道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也和我们一样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靠我们送火呢?看到渐渐退去的红光,我仿佛真的看见父亲从那土丘里姗姗走来,弯腰把那一团红火抱回“家”中。
前不久,清明时节,我独自来到父亲的坟地,望着父亲这个瘦弱微小的坟包,我慢慢跪了下来,然而那一瞬间的感觉,仿佛又把我推回到那个下葬的场面,我流着泪,默默对父亲说:“爸,我回来了,回来看你了,看你拥有这座孤独的家园!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
难以抑制的悲切情怀,使我趴在父亲的坟前呜咽的抽泣……
如果你是在校学生,可以找学校的心理老师,也可以去医院的心理科咨询。最好不要在网上随便找情感咨询渠道,网上的情感咨询市场太鱼龙混杂了。
网上的情感咨询,大多数都只是泛泛之谈,都只提供一些套路,套路这个东西是不会用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了,适合A的话,对于B可能没有意义。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哪怕,是相同的问题。因为在不同人的感情里,人的性格、思想是不可能相同的。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对待。
感情中的问题,其实不是事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只有先了解人,才有资格讨论事。感情分析,就是要分析具体到个人的性格、思维以及心理,而不是泛泛的男性心理、女性心理。
通过在网上的短时间交流,是无法做到那么深入了解的。所以,还是在线下寻找心理医生比较好,最好是和另一半一起去咨询。
咨询工作是否有效,还要考察来访者的因素,平时擅长自我反思,对生活观察细致,人生经验丰富,思维活跃视角开阔的来访者,更能从咨询中获益。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相配合与默契,关系建立的质量,也在影响着咨询效果。
最关键的是,情感出现问题,只有双方愿意一起改变,才会有用。如果有一方不愿意改变,情感中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
入土为安,读音rù tǔ wéi ān,汉语成语,意思是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安息,生者方觉心安。我国部分地区仍以土葬为主。出自 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1]
中文名
入土为安
拼音
rù tǔ wéi ān
出处
《耍孩儿·骷髅诉冤》
反义词
弃尸荒野
解释
成语 入土为安
拼音rù tǔ wéi ān
入土为安”指的不仅仅是让亡者安息,更是让生者安心。它最初的意思是,在原始社会,有族人死去,只是将遗体扔在野外,后来人们发现遗体会被野兽吃掉,后用草席包裹,然也会被野兽扒开,再后来就进入棺椁时期,将遗体放在棺材中埋在地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自然环境的侵蚀。社会主义时代,我国提倡将遗体火化的环保形式,留下先人骨灰供后人祭奠。遗体火化已经普及的现今,本市大多数市民都是采取将骨灰存放在殡仪馆内,每年清明节去殡仪馆祭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