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有哪些

青春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有哪些,第1张

 当代大学生喜欢什么音乐 50%以上的学生坦言:什么流行就喜欢什么。像R&B,Hip- Top等。 30%的学生对摇滚乐痴迷,喜欢欧美摇滚乐。当我们想找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 励志的歌曲,不禁发现,积极向上的校园歌曲已经难见其踪。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看看励志的歌曲有哪些,以备不时之需。下面是我带来的青春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有哪些,想对你有帮助。

 《蜗牛》周杰伦

 《蜗牛》的美在于它唯美的意境,在于它单纯的梦想,在于它执著的信念,在于它的无怨无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在思考着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蜗牛一样执著追求,无怨无悔。我们不是蜗牛,但我们却应当拥有歌词当中的蜗牛精神,撑起我们前进的勇气!备受中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手周杰伦,其演唱的歌曲《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

 《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

 20年前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在中国内地的播放而风靡全国。台湾70年代出生的一代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有着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出生于战后和平年代,生活优越,但他们并不希望依赖父母享受生活,他们更渴望通过自已的劳动去证明他们存在的价值。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正反映了这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所以广告歌曲一经播出,就唤起年轻一代的共鸣。

 《光芒》张靓颖

 渺小的我只要歌唱就能看到光芒,风雨中玫瑰只要扎根在土壤总能够绽放,我受过的伤一路上带我成长,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旁。超女的****之一,张靓颖一直备受关注。《光芒》的歌词透露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为,还带着一种无怨无悔的拼搏成长,以及对身边扶持的人们的感恩,是一首不错的歌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又称莫斯科之夜,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苏联歌曲之一。问世于1956年,这样一首短小而并不复杂的歌曲,近半个世纪来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马都索夫斯基的诗出色地描绘了俄罗斯大自然的内在的纯朴的美;歌曲中年轻人真诚激动的心声、萌生的爱情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他那富有魅力的、水晶般剔透的旋律又支持和发展了诗歌形象,仿佛就是从俄罗斯大自然本身诞生出来的。用作曲家本人的话来说,歌曲是“顺着字母从笔尖底下流出来的”。

 《喀秋莎》

 《喀秋莎》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勃兰切尔,他是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因而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是曾经积极向上的歌曲的代表之一。

 记者对众多大学生所追捧的音乐进行了一番了解后发现,以往健康向上的校园歌曲寥寥无几,反倒是色调灰暗的东西大行其道。以《东风破》为例,在这首唐朝早期的古散曲般优美的`歌词后面,表达的是一种颓废的情调,使人听罢不由得心生一丝无奈与惆怅的悲情。

 “灰色歌谣”的泛滥,在校园里形成一种教育隐患。某些歌谣则带有强烈堕落色彩,会给学生某种心理暗示,也容易让青少年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它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说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面对这些“灰色歌谣”,禁止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学生这个群体,不断探索和把握其成长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从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树立远大志向做起,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同时,要为他们积极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工作者呼吁当代音乐人负起时代责任,为校园创作出尽量多的符合当代青少年人的审美情趣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歌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不能用一种观念衡量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的兴趣取向。但是,唱什么歌往往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进步黑人歌手罗伯特曾说过:“无论是诗还是歌,都是旗帜和炸弹,歌手的声音可以唤起阶级。”

男女主角一共有上三次心灵的复活。男主第一次复活是由于在法庭上看见了喀秋莎的悲惨遭遇,从而回忆起了自己年少时期的事情,主要是自己年少的理想和对喀秋莎纯洁的爱恋。紧接着去牢里看望她,通过她讲述自己的遭遇,唤醒了聂赫留朵夫对她的忏悔和内疚,并且还念起以前的纯真,于现在的混沌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第一次。在他帮助喀秋莎办理案件的时候,去了乡下了解了喀秋莎在他走后的种种遭遇并且看到了劳苦的农民在农奴制下受到严重的剥削,是他对上层的贵族生活产生了深恶痛绝。并且从对喀秋莎的同情上升到了对整个劳动人民的同情。这是第二次,可以说是他政治理想或是人生价值的回归。第三次是在陪喀秋莎去西伯利亚流放时,同那些政治犯接触,被他们那种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感动,同时又感动于人类间美好的情感,他第二次重新爱上了喀秋莎,也帮助喀秋莎实现了第三次复活,并且自己彻底复活,得到了心灵的解放。最后以圣经作为结尾。他找到了人类间美好的情感,平等,尊重和爱。

1,《喀秋莎》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

2,《苏军之歌》

《苏军之歌》(«Песня о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是一首为纪念苏联红军成立25周年,创作于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由亚·瓦·亚历山德罗夫编曲、奥·亚·科雷切夫填词的苏联歌曲;亦被称之为《无敌与传奇》(«Несокрушимая и легендарная»)。

3,《红莓花儿开》

《红莓花儿开》是一首苏联歌曲,由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杜那耶夫斯基谱曲,表达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首歌也是苏联**《幸福的生活》的插曲,**和歌曲均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在国内,歌手格格曾翻唱过此曲,格格演唱版《红莓花儿开》还被央视音乐频道日播流行音乐节目《精彩音乐汇》所收录。

4,《雪球花》

《雪球花》俄罗斯民歌。亦名《卡林卡》(Калинка)。它用热情奔放的旋律,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歌的样式,唱出了俄罗斯小伙子对于美丽姑娘爱的直接追求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5,《纺织姑娘》

《纺织姑娘》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现在这首歌曲的产生年代已经无从考证,这样反而使得这首歌曲蒙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纺织姑娘》沉静优美,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中国大受欢迎。

在俄语里并没有具体的意思,通常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士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

俄语(俄语:Русскийязык;英语:Russian)是六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为俄罗斯唯一官方语言,以及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官方语言之一,母语使用人数1亿5千万,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约1亿1千万。

是列宁格勒交响曲吗?下面是二战十大名曲,你可以自己找找看

二战十大名曲简介:

1第七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笔写出来的乐曲。它是对家乡列宁格勒的礼赞。1941年9月,德军兵临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第七交响曲》。他晚上在音乐学院屋顶巡逻,乐谱上于是留下独一无二的标记“BT”,它的意思是“空袭”。

2神圣的战争《神圣的战争》由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作词,苏军红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作曲,它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60多年来,无数音乐家用各种方式演绎了这首气势磅礴的战歌。

3喀秋莎《喀秋莎》是一首俄罗斯民歌,也是一种让德军闻风丧胆的武器。她代表着俄罗斯女性最坚强和最纯真的感情,她是俄罗斯的美丽传说。它的词作者是苏维埃桂冠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简单而优美的旋律,还有歌中那个俄罗斯女子最普通的名字“喀秋莎”在二战苏军中流传最广。

4众神的黄昏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可谓二战中德国纳粹的符号。在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和被占国家内到处都可以听到这首乐曲。每逢纳粹党大会召开或群众集会上,《众神的黄昏》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背景音乐,因为希特勒近乎疯狂地喜欢瓦格纳的音乐。

5莉莉·玛莲这是一首一战时德国士兵谱写的歌曲,却在二战时传唱在各个战场、各个阵营的军队中,现在流传下来的竟有多种语言的几十个版本。它那哀伤的曲调,离别的主题,反映了战争中所有士兵的共同心声。

6弥撒这不是一首在教堂中由孩子们演唱的圣曲,这是二战中德国纳粹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这是一首节奏强烈而简单的乐曲,曲调几乎从头至尾都处于一种高亢的状态之中。当初唱着这首歌前进的德国士兵也许从未想到歌中那句“乾枯树枝上最后一片枯叶被寒风扫落”,竟然成了自己的命运。

7老兵不死据音乐专家考证,《老兵不死》的曲调来自一战时英军的一首歌,后来被美军士兵重新填了词。这不是一首听上去要和敌人拼命的军歌,甚至还透着一些世故和伤感,它抱怨了军队里的一切,却也展示了士兵朴素的情感。它也许是最接近那些士兵内心的歌曲。

8啊,朋友再见这是一首属于游击队员的歌,由于战时和战后的特殊环境,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如歌中所唱,默默无闻地牺牲,没有一块墓志铭,只有战友当年在山冈上,为他们插上的一枝野花,依旧在春天灿烂绽放。这也是给那些逝去“朋友”们最好的安魂曲。

9时光流转不朽的**《卡萨布兰卡》,造就了不朽情歌《时光流转》。二战时,在世界各地的**院里,普通人的心境在《卡萨布兰卡》中得到共鸣,又在一曲《时光流转》中得到安抚。记住那段重逢后和道别时的吟唱吧——“叹息一瞬间,甜吻驻心田。任时光流逝,真情永不变。”

10黄河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窑洞中创作出了迄今仍最具震撼力的中文合唱曲《黄河大合唱》。1970年,钢琴家殷承宗等人又改编创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现在这首乐曲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地着名交响乐队和钢琴家的保留曲目。它也成为了对中国人精神本质的最佳音乐诠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8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