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被贬之后的影响,心情,经历是怎样的?谁知道啊?

苏东坡被贬之后的影响,心情,经历是怎样的?谁知道啊?,第1张

苏东坡被贬之后心情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治平元年(1064),仁宗逝而英宗继位。治平时期甚短,也是苏家之多事之秋。苏轼十九岁时所娶之妻王弗与老父苏洵在此期间内相继亡故。王弗是苏故乡一带之青神人,嫁给苏轼时年仅十五岁,小于他的丈夫三岁。死时年仅二十六岁,给他留下六岁的儿子苏迈。夫妻情感甚笃。十年之后,苏轼在知密州任上写有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词来怀念她。苏轼为父守制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第二位太太以后生了苏迨、苏过兄弟,后者以后也是一位诗人,但其成就远不及其父。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因反对变法,被安石一派“巧抑其资”,任为杭州通判(通判是皇帝派往地方监督地方的副职,公告命令都要由他与正长官共同签署,因称通判)。当然,这在艺术上也成全了苏轼,使他由嘉佑、治平时期的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同时,也开始尝试写词,并入手便得大家风范,虽然此时尚未进入他自己那种独特的豪放风格。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磨蝎宫星座的寒光很快就要使他遭受苦难。果然,在他转任密州、徐州之后,元丰二年(1079),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监狱的代称。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为官办民间团防组织之副职。宋代文人地位高,即使是罪犯,亦仍有一个虚职在身。

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即奔赴贬所,二月至黄州。先寓居定惠院,随寺院的和尚起火吃饭,此时惊魂未定,再加上与和尚同住,所写之作品,皆凄冷孤高,似不食人间烟火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至五月迁居临皋亭,住江边之驿舍,比寺院略好些,但生活依然无着,遂于元丰四年,申请到了离城东不到半英里的一块约十英亩的荒地,躬耕其中,并自号东坡居士。此即“东坡”之号的由来。次年二月,他在东坡山脚下,盖起了一座五房的堂舍,因是在雪中落成,因名“雪堂”。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诗案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从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确认和评价人生的意义。

 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元丰七年三月改贬汝州(在京城所在的河南,说明朝廷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善)。苏轼利用迁移的机会,先南下九江,与和尚诗友参寥一起游览了庐山,题写了《题西林壁》那首著名的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颇合佛理禅思。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至有钟山卜邻之约: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次荆公韵四绝》见《苏轼诗集》P1251)

元丰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哲宗继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儿子的所作所为,听政后,立即启用旧党,反变法派的著名领袖司马光回朝执政,苏轼被启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苏轼在这里仅仅逗留了五天,写下著名的《登州海市》诗。“海市蜃楼”极难见到,苏轼自己说是:“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不知是苏轼有特异功能,还是他的运气好,抑或只是幻觉、想象,总之:“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登州海市》)。虚虚幻幻,空灵飘渺。

苏轼于这方面颇为灵异,此一事例之外,他的另一首诗记载他曾经目睹过类似UFO的奇异经历,那是在熙宁四年(1071 )十一月,苏轼在赴杭途中,夜宿于江苏镇江金山寺上,山僧苦留他看晚霞落日。突然之间,在墨黑的夜空,出现耀眼的火光,照得满山通亮:“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椋。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苏轼在此四句诗下特意自注:“是夜所见如此”,可知是真见而非幻想。

哲宗元佑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诏命文告。苏轼也就从罪人成为重臣,从诗人转为政治家。

然而,苏轼“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在政治上,他的民本思想与司马光所代表的上层官僚的意见相左,他认为应对王安石的新法存利去弊,不能一概否定,并进一步主张将以前变法时从民间重敛来的钱币还用于民。这些主张,必然与强大的上层官僚阶层发生矛盾。

与司马光等是政治上的矛盾,与二程(程颐、程颢)则是哲学、思想上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东坡“任天而动”的性格及其追求个性独立的自由观,与旨在从伦理、道德、精神上强化封建统治的理学思想发生矛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洛蜀党争”(二程为洛阳人,苏轼为蜀人)。

元佑八年时间里,在太后的庇护下,苏轼官运尚好,但心情却“无日不在煎熬中”(王文诰《苏诗总案》语)。他进一步体味到个性束缚、人性扭曲的痛苦。此期间他以题画诗为代表作,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等。

元〖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这个小皇帝一直在忍耐着,憋着劲要“绍述”先帝的事业。现在,机会到来,苏轼比之黄州更残酷、更漫长的厄运降临了。

绍圣元年(1094),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教师)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惠州在岭南,当时属瘴疠不毛之地,远非黄州内地可比。苏轼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岭南,由于有过黄州的经验,他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地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脱。在一篇《记游松风亭》游记中,他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禅悟的过程:

余尝寓居惠州嘉〗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

思欲就林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若人悟此,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此处之“止息、熟歇”,既是旅途意义上的休息,也暗示人生之休歇,人为什么一定在达到某种目标才能休息,正如攀山本不一定要达到山顶的亭宇,处处可以歇脚,悟得此,就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在海中纵游一般。惠州虽远,又有什么不可以养老的呢?遂于惠州白鹤峰买地数亩,起盖房屋,作久居之地。

随遇而安,成为东坡晚年贬谪生活的一大特色,他与当地百姓情深意笃━━苏轼与百姓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与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民本”思想有关。但在惠州之前,他大多是从一个好官的角度,为百姓谋利,这表现在他与王安石派及司马光派两派的争论上,更表现在他在地方州守任上,为当地民众所做的好事。譬如他在徐州任上,遇到黄河决口,洪水直淹徐州城下,苏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奋战七十余日,终于保住了城池;在杭州任上时,则修浚西湖,现在杭州西湖仍有著名的苏堤,以纪念他的功绩。惠州之后,苏轼由官为民,这就更使他与民混然一体,他也在民众的生活、特殊的风俗中得到了乐趣。他曾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在惠州,苏轼曾推广秧马,建立水力碓磨,将中原的科技介绍到这里。

东坡的另一首《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结句将东坡游松风亭“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禅思以凄婉的韵律、美妙的形象高度凝炼地概括出来,遂成千古绝唱。但又谁知,这种旷达豪放之中,又蕴含多少酸人之泪!故东坡晚年之伴侣王朝云始终不敢歌唱此词。

王朝云是苏轼在杭州任上买下的侍女,当时还只有十二岁,晚年时,特别是在惠州时期,朝云一直陪伴他。应该视其为东坡的第三位夫人。东坡自绍圣二年(1095)开始禁欲以养生,因为中国古人相信性生活于人伤害很大。。当时朝云亦只有三十余岁,但与东坡在精神世界里,却颇为相得。此年盛夏,朝云染于瘟疫去世。苏轼将她葬在城西丰湖边的山脚下(此处亦称西湖)。苏轼曾写有《西江月》词,以梅来凭悼朝云。

然而,苏轼却不能在朝云的墓前长相厮守。当权者感到苏轼太快活了。传说是由于苏轼的一首洒脱的诗引起的。苏轼诗云: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见《苏轼诗集》P2203)

当政者章敦(字子厚)当年曾是苏轼的好友,如今却是东坡的政敌。他读到此诗,颇感不悦,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

这次被贬的以苏轼为首的元〖党人,都被贬到了最险恶的偏远之地。史载是当政者根据每人的名字来决定其贬谪之地。苏轼字子瞻,因贬儋州,子由贬雷州,黄庭坚字鲁直,贬宜州。当时,一位测字先生曾经预测:子由所在之雷州,头上有雨水,情况最好,子瞻的儋州有人在,也可生还,唯有鲁直的宜州,宜字去头,恐怕性命难保。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了。

而当时,苏轼却“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他将家属留在惠州,只身携带幼子苏过过海,全家人痛哭决别。

七月,苏轼抵达儋州(今海南儋县)。生活之苦难,更超过黄、惠二州。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当地官吏张中景仰东坡,派人稍加修葺,当局得知,将东坡逐出,并追究了张中的责任。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1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程颐传翻译

译文程颐,字正叔。

十八岁的时候,上书朝廷,希望皇上诏令罢黜世俗的说教,以王道作为本心。游历太学时,听见胡王爰问他的学生,颜子喜欢什么学问,程颐于是回答说: “学习是为了要达到圣人的‘道’的境界。

可以通过学习圣人而达到其境界吗?答:是的。学习的道如何?说:天地储藏的精华,得到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质既真又静,他们在未发的时候,五性都具备了,五性是仁、义、礼、智、信。

形既生了,外物碰触到形状就会牵动其中心,其中心动,七情就会表现出来。七情叫喜、怒、哀、乐、爱、恶、欲。

情感炽热而会更加激荡,其性格就会明确地表露出来。因此觉悟的人制约自己的情感使它合乎中庸之道,端正心术,修养性情;愚蠢的人则就不知道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是放纵自己的情感以至于滑向邪恶、古怪,桎梏自己的性情而丧失自己。

“然而,学习的道理,一定须先明白于心中,知道自己所修养的目的、手段,然后应该努力实践以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所谓‘自明而诚’。至诚的道理,在于很虔诚地相信道,诚实地相信道,才能够获得应有的结果,获得了应有的结果就会努力固守,仁义忠信不离于心,匆忙之际一定像这样,颠沛流离之时一定像这样,为人处事、说话、沉默也一定像这样,如此长久而不存过失,那么,居守就会安稳,动容周旋符合礼,而邪恶、古怪的心思就不会自己产生了。

“因此,颜子所做的事,可以说是:‘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采取行动。’孔仲尼称赞不已,还说:‘得一善行就衷心信服,就牢牢地记在心里而没有忘记、失掉。

’又说:‘不迁怒于人,不第二次犯同样的过失。’‘有不善的行为没有不知道的,知道了的没有再做过它。

’这就是忠实地喜好它,并从学习中得到了真谛。然而,圣贤之人则不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到学习的真谛,不需要努力就可符合于道;然而颜子则必须通过思考而后才能得到学习的真谛,必须通过努力而后才能符合于道。

他与圣人的差别就在于这一丁点儿,所没有达到的就努力持之以恒,而不是去变更或丢掉它。以他好学的上进之心,通过一些年的努力,那么在不会很长的日子里就会成功。

“后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以为圣人本来就是生而知之的,而不是通过学习就可以达到的,因此,为学的道理渐渐丧失。不努力求助于自己,反而求助于外界,以博闻强记、虚浮华丽的辞章为工巧,夸耀、粉饰自己的言论,很少有达到明道境界的人。

而现在的学习,则与颜子所喜欢的不同了。” 胡王爰看见他的这篇文章后,对他感到很是惊奇,于是延请相见,安排他任学职。

吕希哲最先以老师的礼节跟随程颐学习。 治平、元丰年间,许多大臣多次推荐他为官,都不肯就任。

哲宗初年,司马光、吕公著一齐上疏阐明他的行为和道义,又说:“我们知道河南府处士程颐,努力学习,喜好历史,安于贫穷,固守气节,言行一定要符合忠信的原则,行动一定遵守礼制法规。年龄过了五十,不乞求仕进,是真儒者的高风亮节,圣世社会的隐逸之民。

希望能够越级提升他,使儒士们有效法的模式、榜样。”哲宗诏令他担任西京洛阳国子监的教授,他力辞不就职。

不久,诏令他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待入朝觐见之后,又提升他为崇政殿说书。于是,他上疏说:“温习与智长,感化与心成。

现在,那些善于教化其子弟的人,也必须延请著名德高望重的儒士们,使他们与之相处,以熏陶成性,潜移默化。况且陛下正年富力强,虽睿智圣哲得力于天资聪颖,而教化、修养之道不可不到。

大概一日之中,接见贤哲士大夫的时候很多,亲近寺人宫女的时候很少,那么气质变化,自然而成。希望皇上挑选著名儒士入侍君侧,劝讲圣贤之道,讲解罢留的标准,随时与儒士探讨,即使有些小的失误,随事谈出看法,日积月累,坚持久远,就一定能够修养成高尚的圣贤德性。”

程颐每次进讲,态度特别庄严,其中夹有讽刺、劝谏。听说皇上在宫中盥洗而避开蚂蚁,就问:“有这样的事吗?”皇上回答说“:是的。

我的确害怕伤害了蚂蚁。”程颐说“:把这样的心思推广于四海万民身上,是作为帝王的要道。”

神宗丧期还没有结束,冬至那天,百官上表称贺,程颐说:“季节时序变迁,皇上思念先帝殷切深厚,希望改朝贺为安慰。”丧期结束以后,有关衙署请求举行乐舞、置办酒宴,程颐又说“:丧期满了应该用吉礼,而且还当根据事情的性质和实际情况举行乐舞,现今特设宴请,是喜庆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23430的事情。”

都据此照办。哲宗皇帝曾经因为疮疹不愈而有好些天不到迩英殿上朝,程颐到宰相那里问皇帝安否,并说:“皇上不临朝上殿,太后不应当独自坐朝称制。

况且皇上有病,大臣难道可以不知道吗?”第二天,宰相以下的官员开始奏请政事,询问皇上病况。 苏轼不喜欢程颐,程颐的门人学生贾易、朱光庭为此愤愤不平,联合一起攻击苏轼。

胡宗愈、顾临指责程颐不适合于朝廷使用,孔文仲的指责、议论尤为激烈,于是出朝管勾西京国子监。好久以后,加封直秘阁,又上表谢。

董敦逸又提起他对朝廷有怨望的话,。

2 文言文《程门立雪》的全译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首先应该了解一下里面的几个人物: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文章翻译如下: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3 文言文《程门立雪》的全译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首先应该了解一下里面的几个人物: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

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

文章翻译如下:

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4 《周郭颐传》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附周敦颐简介,帮助理解、、、、、、、、、、、、

周敦颐(一○一七———○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厉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连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十七有传。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周敦颐,字茂淑。

他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宏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在周敦颐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

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儒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颐、程灏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颐、程濒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这里有翻译好的宋史,你可以看看滴、、、、、、、、、、、、

希望有所帮助/lishi2005/songshi/

参考资料:

/lishi2005/songshi/

5 文言文答案:宋史 杨时传的字字翻译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②。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③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④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⑤,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选自《宋史·杨时传》)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醒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无从致书以观( )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⑶ 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 ⑷ 颐既觉( )

⑸ 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

1)买到书籍。(2)请教。(3)书信。(4)已醒,睡醒后。(5)拜(他)为师。

6 文言文《程门立雪》的全译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首先应该了解一下里面的几个人物: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

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

文章翻译如下: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

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7 走进文言文程门立雪翻译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

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

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8 李叔正,字克正文言文翻译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人。十二岁时能作诗,长大后知识越发渊博。当时江西有十个才子,李叔正就是其中之一。被举荐为国子学正。洪武初年,请求回乡。

不久,再次举荐为国子学正,晋升为渭南丞。同州蒲城人争夺地界,长年得不到解决,行省将此事委托给了叔正。他单枪匹马赶到现场,只用几句话就裁决清楚了。渭南每年上交粮食二万石,豪右和猾吏狼狈为奸,田地又无定额。叔正丈量土地,立法精密,各种弊端皆被剔除。

李叔正晋升为兴化知县。不久,召为礼部员外郎,他以年老为由请求归乡,没有得到批准,改任国子助教,至此,叔正三次进入太学。太祖锐意文治,对国学人才尤为重视。然而诸生大多是贵族的后代,不遵守教规。叔正严立教规,朝夕端坐在课堂,督促诸生学习而毫无怠倦,朝廷认为他贤良。

提升为监察御史,奉命巡行岭表。琼州府吏诬陷知府踞公座签表文。叔正讯问,真相大白,把他们抓到官府治罪。太祖嘉奖他说:“有人说老御史懦弱,他断案竟是如此明察。”累官为礼部侍郎。十四年晋升为尚书,死于官任上。他的妻子夏氏,陈友谅攻陷南昌时,投井而死。叔正深为她的大义所感,终生不娶。

首先 人生是需要理想及梦想的 1、理想释意  1、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

  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设定,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存在是现在式的,而理想是属于未来式的,或过去的,范畴很广,可以指特定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个理念,所谓理想的事物,是以人对现在的认识为参照的。

  理想和存在并不冲突,理想包括现在存在和过去的所有事物,没办法否定其存在。但理想都是以人为主体,离开人的理想,暂时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共产主义理想, 理想生活方式, 人生的理想, 理想的社会制度。

  理想,也就是合理的想象,是只有人,这样的高级动物才可充分体现的一种意识形态。

  理想的追求过程及方法:踏实做事,诚信做人,追求理想。 [编辑本段]关于理想的论述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

  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具有不同于幻想、空想和妄想的突出特点。

  第一,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就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的反映客观实际,正确的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合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理想具有社会性。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理想不是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随意想象,而是由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

  第三,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形成的理想也各不相同。人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人们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的烙印。各阶级统一的理想是不存在的。 [编辑本段]理想的种类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理想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

   第一,按照理想所属的人的范围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群体理想是一定群体的人们的共同理想。例如,政党的理想、团体的理想等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就是全中国人民这个群体的理想。

  第二,按照理想的奋斗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例如,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中国***人的长远理想。近期理想是在较近的时期内就能够实现的理想。

  第三,按照理想的内容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社会理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文化制度、社会面貌等等的预见和设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性质以及在职业上达到的程度的追求和向往。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既包括对于吃、穿、住等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括对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素质理想是人们作人的目标,是作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和向往。在以上的几种理想之中,社会理想是其它理想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活和作人的时候,总是以未来的社会为前提和基础的。

  ◇理想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们的政治立场有先进与反动,世界观有科学与不科学,人生观有崇高与卑下。因此,人们的理想也有先进与反动、崇高与卑下之分。先进的、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想。否则,就是反动的、卑下的理想。 关于理想名言1、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3、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心中有理想,就有力量。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7、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8、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9、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

  10、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11、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我们才能清楚而有智地规划未来。

  12、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13、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14、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凋谢了可以重新开放。

  15、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阻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16、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7、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18、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19、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20、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1、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3、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24、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5、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6、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7、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兴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33、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4、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5、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6、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37、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8、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0、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41、沉思的人有一个目标,幻想的人却没有。

  42、人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尽。

  43、人类的心正是凭借着希望而得到宽慰,一直生活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44、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件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45、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4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7、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48、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

  49、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林逋

  5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51、安得直梯悬碧落,共操长慧扫妖氛。—王令

  52、吞舟之鱼,不游支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列子

  5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4、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顾炎武

  55、居天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至不广。—孔子

  56、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杜荀鹤

  57、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陈恭尹

  58、愿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孟郊

  59、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刘希夷

  60、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

  6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起开。—黄巢

  6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63、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5、男儿坠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陆游

  66、志立则学思而从之,故才日益而从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笃,则其从其职,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

  67、无好学之至,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也。—二程(程颢、程颐)

  68、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方孝孺

  69、纵使三灵改,无移百炼钢。—吴骐

  70、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复嘉精专。—刘过

  71、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查慎行

  7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73、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刘过

  7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75、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陶渊明

  76、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孟浩然

  77、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魏征

  78、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包拯

  79、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顾炎武

  80、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81、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2、梦想基本意义  

 1、妄想;空想

 2、渴望

例子:他小时候梦想着当一名飞行员。

他梦想找一个清纯的女孩牵手一生。

  梦想是人类对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有时梦想是不切实接,但终究毫无疑问梦想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

   相关名言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翟伟娜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 —萧伯纳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 起美丽的浪花。 --- 奥斯特洛夫斯基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 克雷洛夫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 卢梭

  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 --- 马克思 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

  要抒写自己梦想的人,反而更应该清醒。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多么自然!

  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

  1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4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5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

  6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美国诗人惠特曼

  7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孔明

  8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

  ——车尔尼雪夫斯基

  9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10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编辑本段]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茫茫无际的大海总是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海的那一头到底是什么?对于那些勇敢的冒险者而言,大海的尽头就是自己的梦想,即便是那些亡命的海贼也有着自己为之奋斗的梦想。

  “我要成为名字响彻天堂的天下第一大剑客!”——一个三刀流的剑客说。

  “我要制造一张自己亲眼看见的世界地图。”——一个坚强的女孩说。

  “我要成为一个英勇的海上战士。” ——一个总爱吹牛的胆小鬼说。

  “我一定要找到蓝海”——一个风度翩翩的厨师说。

  “我要成为能医治任何病的医生。”——一头害羞的驯鹿说。

  “我要成为海贼王!”——一个简单到只有梦想的人说。

  于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海贼团扬帆出海。

  四岁那年,有个男孩对自己说:“我要成为漫画家”。

  于是,日本漫坛的超新星诞生了。

  尾田荣一郎从小在漫画的熏陶中长大,中一时尾田荣一郎就开始创作自己的漫画。他的第一个漫画作品是用铅笔画在纸上的,有关海盗的故事。尾田荣一郎发现自己在“海盗”这个题材上有太多可以发挥的地方,因此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日本第一漫画杂志《少年跳跃》上连载他的海盗漫画。为了锻炼自己的画技,尾田荣一郎先后给甲斐谷忍(《翠山警察故事》)、德弘正也(《不文泰山》)、和月伸宏(《浪客剑心》)这三位漫画家做过助理。在给和月伸宏当助理期间,尾田荣一郎用闲暇时间创作了海盗题材的《Romance Dawn》,这部漫画虽然没能得以刊载,却成为《海贼王》的雏形。如今《海贼王》单行本销量已经逼近1亿本,尾田荣一郎也从和月伸宏的漫画助理一职登上了日本漫坛的颠峰。他的《海贼王》被人评为“有望赶上《龙珠》的日本漫画界的希望!

  一部充满梦想绚丽色彩的热血动漫,引导许多意气风发的热血少年!这就是海贼王!

  我的梦想在燃烧

  美好的前程源自于拼搏

  勤如春生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懒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方

  低头的是稻稗,仰头的是稗子

  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勤奋努力,充满自信,无论结果如何,都乐意接受

  在希望中快乐,在苦难中坚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快乐点,简单点

  希望是痛苦而吹奏的音乐

  知识可改变命运,学习能创造未来

  失而东隅,收之桑榆

  要超越就要超越最高峰,决不相平,否则站在世界最低点

  学会适应,学会坚强,在适应中生存,在坚强中成长

  放飞思想,燃烧青春

  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

  我的世界来源我的思想

  天地真境,取之不尽,用之不歇

  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只要去努力,只要能坚持,你就已经埋下了成功的伏笔

  知识可改变命运,学习能创造未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真正的付出

  信心加上行动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施恩的最高境界是保持人的尊严

  不管外面的时间怎样,成功是靠自己的

  生活并不是却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Every little makes a miracle (积少成多)

  忽以善小而不为,忽以恶小而为之

  相信自己能行,才是我能行

  生气不如争气

  人之幸福,自己创造

  以下摘自网络二十一国际成功系统(中国)马天峰先生《播种与收获》中,对梦想的诠释:

  到底什么才是你的梦想呢?

  梦想不能说,会破;

  梦想不能碰,会痛;

  梦想不在前方,在以往;

  梦想不在水面,而在深处埋藏。

  有时候梦想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有时候梦想不是炫耀,而是远离尘硝;

  有时候梦想不是自己,而是你爱的人;

  有时候梦想不是生前,而是生后。

  曲终了,人散了,梦想就出现了;

  酒醒了,心碎了,梦想就清晰了;

  坚持了,熬过了,梦想就实现了;

  去过了,看见了,梦想就放大了。

  梦想不是回忆,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

  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

  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挣扎,然后活得更潇洒;

  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然后再分享给大家。

  原来梦想不是孝顺,而是有时间去陪伴;

  原来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

  原来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的一笑;

  原来梦想不都是来自光明的动力,而是常常来自阴沉的激励。

  梦想不在纸上、嘴上,而在抽屉里、心里;

  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专注,暂时保持沉默;

  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

  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梦想,不要说说而已

  “说”梦想的人多,“做”梦想的人少,很少人有进一步的行动,就算有行动,也很少持之以恒,最后梦想还是梦想。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因为年轻人说完就忘了,也不怕别人笑。

  所以我们常听到谁在学网页,希望下一个工作是当网页设计师,或是谁在学插花,希望能开一家花店,或是谁在学珠宝设计,希望能以此作为未来之路……可是在过一年之后,你再提起这个梦想时,他们会摇摇手说:“没那么简单,早就不想了。”那是碰到什么困难了吗?其实连开始都没有,他们就自动放弃。

  梦想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定义比较接近“念头”,一闪而过,来来去去,所以,拥有梦想很容易,放弃梦想也很容易。

  “这世上没有从未负债累累的富人,却到处是没有赔过一块钱的穷人。”容易放弃梦想的人自以为毫发无损,不过一个念头的生与灭,其实是比较像没有赔过一块钱的穷人。

  其实,梦想应该更像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承诺”,必须严肃认真地面对它、实践它…

  梦想

  

  到底什么才是你的梦想呢?

  梦想不能说,会破;

  梦想不能碰,会痛;

  梦想不在前方,在以往;

  梦想不在水面,而在深处埋藏。

  有时候梦想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有时候梦想不是炫耀,而是远离尘硝;

  有时候梦想不是自己,而是你爱的人;

  有时候梦想不是生前,而是生后。

  曲终了,人散了,梦想就出现了;

  酒醒了,心碎了,梦想就清晰了;

  坚持了,熬过了,梦想就实现了;

  去过了,看见了,梦想就放大了。

  梦想不是回忆,是努力,是努力创造活着的意义;

  梦想不是忍受,是怒吼,是决定从今天不再等候;

  梦想不是服输,而是挣扎,然后活得更潇洒;

  梦想不是保守,而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然后再分享给大家。

  原来梦想不是孝顺,而是有时间去陪伴;

  原来梦想不是溺爱,而是有能力去关怀;

  原来梦想不是争辩,而是会心的一笑;

  原来梦想不都是来自光明的动力,而是常常来自阴沉的激励。

  梦想不在纸上、嘴上,而在抽屉里、心里;

  梦想不是滔滔不绝,而是专注、专注,暂时保持沉默;

  梦想不是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尊敬的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

  梦想不是更多的得到和做到,而是爱你的人从心里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形容感情很专一的成语

誓死不二_成语解释

拼音:shì sǐ bù èr

释义: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鲁迅《华盖集·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形容感情专一的成语

情有独钟、比翼双飞、长相厮守、白头相守、情比金坚、浓情蜜意、花好月圆、山盟海誓、山盟海誓、

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百年好合、相濡以沫、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恩恩爱爱、莺莺燕燕、郎情妾意、夫唱妇随、永结连理、多情多义、风情月意、含情脉脉、伉俪情深、

两厢情愿、厚貌深情、眉目传情、含情脉脉、情窦初开、情不自禁、情真意切、柔情密意、情意绵绵、

纸短情长、怡情悦性、爱屋及乌、男欢女爱、相亲相爱、谈情说爱、甘棠之爱、心有灵犀、魂牵梦萦、

青梅竹马、从一而终;惊鸿一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情意绵绵、执子之手,与子谐老

感情的专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一而终、情有独钟、忠贞不渝、誓无二志、地老天荒、情比金坚

学习的专一:

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心无旁骛 全神贯注

表示专一的成语:

至死不移 独一无二 矢志不逾

有没有形容感情专一的成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一而终、情有独钟、忠贞不渝、誓无二志、地老天荒、

形容男生对待感情专一的成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一而终、情有独钟、忠贞不渝、誓无二志、地老天荒、情比金坚

形容专一的成语

你是要指哪方面的专一呢?

感情的专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一而终、情有独钟、忠贞不渝、誓无二志、地老天荒、情比金坚

学习的专一:

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心无旁骛 全神贯注

表示专一的成语:

至死不移 独一无二 矢志不逾

形容专一的成语了

笃新怠旧 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明·吴承恩《〈留思录〉序》:“人情多笃新怠旧,而况违隔二年,遥遥五千里外,而民之歌之,犹邠人之思古公也。”

二三其操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其节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二心两意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见异思迁 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乐新厌旧 喜新厌旧。指感情不专一。

恋新忘旧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出处:《群音类选·八声甘州·闺情》:“从他别后,杳无半纸音书,多应他恋新往旧,撇得我一日三餐如醉痴。”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

弃旧迎新 丢弃旧人,迎接新人。指爱情不专一。

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三心两意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誓死不二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鲁迅《华盖集·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誓死不贰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水性杨花 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

惟精惟一 指精纯专一。

喜新厌故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同“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杨花心性 比喻轻薄浪漫,用情不专。

云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至死不变 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出处:《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至死不渝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主一无适 专一,无杂念。

出处:《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孜孜不辍 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出处:《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爱博而情不专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形容爱专一的成语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造句:小有做事一心一意。

全心全意[quán xīn quán yì]: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造句:我会全心全意做好这事的。

情有独钟[qíng yǒu dú zhōng]: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造句:小胡对花情有独钟。

比翼双飞[bǐ yì shuāng fēi]: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结为伴侣。     造句:梁山伯和祝英台比翼双飞。

白头相守[bái tóu xiāng shǒu]: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造句:祝你俩白头相守恩爱。

情比金坚[qíng bǐ jīn jiān]:形容感情非常坚定,常作于男女爱情。       造句:小玲对小明的感情情比金坚。

一生一世[yī shēng yī shì]:一辈子。    造句:我爱你一生一世。

从一而终[cóng yī ér zhōng]: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造句:爷爷对死去的 奶奶从一而终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

天长地久[tiān cháng dì jiǔ]: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造句:祝 你俩爱情天长地久,一生一世。

百年好合[bǎi nián hǎo hé]: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造句: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感情专一的成语

情有独钟 [qíng yǒu dú zhōng]

基本释义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百科释义

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四端之心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它不只是孟子性善论得以成立的根据,同时也是道德行为得以可能的直接动力。四端之心并非简单并列的关系,四端以恻隐为根基,羞恶、辞让(恭敬)、是非是以恻隐为基础而次第展开的,这可以说是孟子四端之心的内在结构。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4912595htm

  [关键词]孟子 四端之心 性善论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1-0136-05

  “四端之心”是孟子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石,准确理解孟子的四端之心是我们合理把握孟子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键之所在,惜乎学界对孟子的四端之心,尤其是四端之间的内在关联缺乏充分的讨论。周海春先生新近发表的大作《孟子“四端”思想的伦理价值》(载于《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1期)对四端之心及其内在关联给出了十分独到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然仍觉周先生的看法有可商榷之处,故略陈浅见,以向周先生请教。

  一、四端之心的本质意涵

  孟子所谓四端之心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与是非之心,当然孟子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有四个心,上述四者不过是同一个道德心的不同面向而已。如何从本质上把握四端之心的根本特征呢?我们可以由《孟子》一书中的两个“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说起。

  为说明恻隐之心的存在,孟子有如下思想实验:“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三个“非……”说明怵惕恻隐之心的发用并非以任何外在目的为条件,换言之,恻隐之心的发用乃是无条件的或不涉利害考量的。“乍见”则是形容时间极其短暂而不容思量,“随见而发”,这也就是说,恻隐之心的发用具有自发性或直接性。

  为说明羞恶之心的存在,孟子则有如下思想实验:“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哮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朱子注曰:“虽欲食之急而犹恶无礼,有宁死而不食者;是其羞恶之本心,欲恶有甚于生死者,人皆有之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章句集注卷十一》)“哮尔”、“蹴尔”同样意在说明,面对突如其来之事,羞恶之心的生起具有自发性和直接性。

  对于孟子而言,四端之心发用的自发性与直接性乃是性善说得以成立的关键。就先秦诸子讨论人性问题的整体背景来看,所谓人性是指人生而本有的某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倾向(characteristictendency)。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以及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等说法正说明了这一点。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作为仁、义、礼、智之“端”,乃人之善行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和直接推动力。四端之心发用的自发性与直接性正好说明,四端之心推动道德行为或善行的产生乃是人的一种不涉利害考量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倾向。孟子在与告子论辩时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尤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这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一行为倾向也是人生而本有的,孟子的性善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来的。

  而四端之心的发用之所以具有自发性与直接性,根本原因在于四端之心并非仅只是通常所谓的以理性判断为内容的道德思考能力,更是道德情感,后者乃是道德行为得以生发的动力因。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就情感而然,四端之心并非感性意义上的情感(emotional feeling),如通常所谓喜怒哀乐等,而是牟宗三所谓的“本体论的觉情”(onto logical feeling),因为感性意义上的情感是被动的、盲目的,根本无法成为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不能将孟子的四端之心等同于所谓的生物本能。此外,四端之心中的恻隐也并非“给予他人的好恶取舍较大的分量”的利他主义心理。甚至恻隐也不只是一般所谓的同情心理,无论是休谟所谓将他人的感受注入自己之中这一意义上的同情感,还是亚当·斯密所谓的在想象中将自身置于他人或生灵的处境之中并且在想象之中从他或它的角度感受其处境这一意义上的同情感。正如唐君毅所说,在孟子上述情境中,“并非由吾人先自觉的推知孺子入井将受苦,故吾人当救之,而自下一对之发不忍之情之命令”。周海春先生在其论述中恰恰将恻隐之心诠释为“同情”。

  只有跳出理性与情感二分的思维框架我们才可以对孟子的四端之心做出合理的诠释,毋宁说孟子所谓的四端之心乃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其所以是理性的就在于四端之心所推动之行为乃是合理的、道德的;其所以是情感的则在于四端之心的发用具有直接性,但却非盲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前反思的自觉意识”(pre-reflectiveself-consciousness)。

  以上可以说是对孟子四端之心之本质意涵(intrinsic properties)的揭示。四端之心中,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所体现出的“情感面向”比较容易理解,是非之心如何也可以理解为“情感”呢?其实孟子所谓的是非之心首先应从好善恶恶之情米加以了解,后来的孙爽、王阳明即如此诠释孟子的是非之心。周海春先生将孟子的是非之心理解为分辨仁义的纯粹道德认知意义上的“良知”,显然失掉了是非之心最本质的特色。更有甚者,如此理解孟子的是非之心,将使得孟子四端之心的概念显得有些混乱,因为作为道德认知或道德判断能力的是非之心显然与作为道德情感的恻隐、羞恶、辞让(恭敬)之心不类。

  二、四端之心的内在结构

  阐明孟子四端之心的本质意涵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四端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如果有的话,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当如何说明?宋明儒者往往将此一问题置于特定的形上学系统中加以沦述,或以仁义礼智比配元亨利贞四德或春夏秋冬四时,或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比配金木水火土五行,但这似乎均偏离了孟子由道德意识本身论说四端之心的基本立场。王阳明及其后学则往往以四端中的一端来统摄其他三端,对于四端之间的内在关联缺少充分的讨论。当代学者很少就此一问题作深入探究,唯唐君毅先生对此有深刻而独到之诠释。是以本文将以唐君毅的相关论述为中心,尝试对四端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一初步分析。周海春先生强调四端之问并非简单并列的关系,相反四端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次序,周先生的这一观察是我们非常认同的,不过其所给出的恻隐、是非、羞恶、辞让的次序结构是基于对孟子四端之心的一些误解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那么,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这四端的内在结构关系应如何说明呢?简单而言,四端以侧隐为根本,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乃是顺侧隐而次第展开的,以下我们将具体说明四端次第展开的逻辑结构。

  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根基性的范畴,同样孟子所谓四端之心也以恻隐为根基。本质而言,四端之心乃是孟子为说明人之道德行为得以可能的主体依据或内在根据。与以个体主义为背景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不同的是,孟子并不认为人之为善是在确立一具有普遍性之抽象道德法则的基础上将其落实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对孟子而言,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来看,真正能为道德行为奠基的是人生而本有的恻隐之心(或日不忍人之心)的无限感通关怀他者的这样一种感通能力。

  依照朱子的解释:“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恻隐所透露出的深切的伤痛之感说明,此时人我之间的对待、区隔已不复存在;反过来讲,恻隐之感的生起乃是以人我一体共在为前提的。宋明诸儒以万物一体说仁者境界正以此为根据,其中以程明道的论述最具代表性:“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二程集·卷第二上·二先生语二上》)从本然的意义上来讲,人我乃至天地万物与我本是一体而在的,人所本有的道德心亦即孟子所谓的四端之心,对他人之痛苦的感受原则上正如对自我之痛苦的感受一般。这可视为儒家对人的存在论规定,而所谓的道德也就不能简单地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加以表述,毋宁说对于儒家而言,道德乃是奠基于上述存在论规定之中的,这是儒家为道德所寻得的最内在而稳固的根基。这一意义上的道德,我们其实可以称之为根源性的道德,社会规范意义上的道德则是派生性的,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人佾》)由此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仁或侧隐在儒家所强调的众多德目中居于最核心的位置。

  总结而言,由恻隐或仁所引发的道德行为根本不同于以个体主义为根基的利他主义行为。因为不论是利他抑或是同情心理,一定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对待为基础的,而人的原初表现或所谓恻隐是一种“浑然与人无间隔之温纯朴厚之心情”,恻隐之心呈现时,自己乃是忘我地与他人相遇,其中尚无“自觉的”“人我分立”的观念出现。就此而言,恻隐之心的呈现乃是“自觉而超自觉的”,说它是自觉的,因其毕竟不同于生物本能,说其是超自觉的,因其尚无自觉的人我分立的观念出现。

  羞恶之不同于恻隐正在于:羞恶之心的呈现已包含“消极的”人我之别的观念的出现。这种最初的人我之别的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即是孟子所谓的“无穿窬之心”(《孟子·尽心下》),它是对自我随时可能生起之私欲的一种原始的自然的“自制”。“元穿窬之心”或“无欲害人之心”的呈现,正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正因为有私欲的夹杂,仁心或恻隐之心之自发地直接感通他人的这样一种浑然的人我无间隔的一体感随时可能被破坏。体现为自制自我之私欲的“无穿窬之心”也就为仁心之感通关怀他者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了一个保障。这一“有所不为”的“无穿窬之心”仍是本于侧隐之心而来。形象地说,“无穿窬之心”的生起只是恻隐之心为实现自身而产生的自我保护(不为私欲所害)的手段。

  之所以说羞恶之心的呈现所包含的人我之别的观念仍是消极的,就在于其中只有对他人之存在或人我之别的一种简单肯定,还不是积极地顺之有所作为,只表现为对自我之私欲的克制。人我之分际分位意识的更进一步发展则必然是更为积极地有所事为地体现为对他人的敬重。

  与这种消极的人我之别的观念同时出现的是人的“自尊之感”。在人克制自我之私欲而为他人的存在保留空间之际,自我即自觉一超越于私欲之上之德性生命或精神生命,自尊感的产生必然以此独立之道德自我的肯定为基础,由之而有人格的尊严。

  可见,孟子的言羞恶之心从根本上而言乃是以一种消极性或否定性的方式凸显个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我之别,这仍是指向个体自身的。然而朱子注日:“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如此,羞恶有别,一者指向自身,一者指向自我以外的他人。不过按照Bryan WVan Norden的研究,在羞与恶之间强作分别似乎并不符合孟子的本意,因为在《孟子》一书中,羞、恶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如:“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孙丑上》);“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孟子·万章下》);“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孟子·告子下》)。“羞”在孟子哲学中并非太常见的一个观念,与此相关且相对常见者是“耻”和“辱”。陈来即认为,羞恶是耻感,是指对不道德行为的内心排斥。Bryan WVan Norden的分析严密并且有充分的材料根据,与唐君毅对羞恶之心的分析较为一致。

  综上,羞恶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本质上仍是恻隐之心的一种体现,不过后者是从肯定的方面强调人对他者的感通关怀,前者是从否定的方面强调人有对阻碍感通关怀他者之能力正常发挥作用之私欲的抵制。简单而言,恻隐之心乃是道德意识最核心、最正面的动力因素,而羞恶之心则是防御性的力量。不过,羞恶之心亦有其正面意义,即消极地凸显超越于感官欲望之上的道德自我的存在。羞恶之心这两方面的意涵使得其一方面关联于侧隐之心,另一方面又关联于辞让之心或恭敬之心。

  羞恶之心根于恻隐之心,同时其目的在于助成恻隐之心之自我实现。原始之礼的表现或辞让之心、恭敬之心乃顺羞恶之心而生起。羞恶之心之生起根本在于凸显一超越欲望自我之上的道德自我。道德自我本有实现自我的内在动力,进而突破私欲之蔽障。道德自我克服私欲之障碍的最原初体现即是不会因为欲望之满足而贬损道德自我之尊严,亦即“不愿受人之侮辱以得欲望之满足”,此即所谓“不受尔汝之心”。更进一步,“道德自我为顺展其自身”,“抑且根本有不愿自陷于欲望自我,而有求自他人所赐或人我所共享之足欲之物超拔之意向”。此则为道德自我更为积极地要求纯粹化自身、而不为私欲所限之倾向。礼之最初表现或最原始之辞让之心即由之生起。 当人面对他人的馈赠或人我共享之足以满足欲望之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完全遂顺欲望自我之冲动只求满足自己之私欲,而是无不自然生起谦逊辞让之感,这即是辞让之心的最初表现,如何从道德意识的角度对此加以解释?这根本即是道德自我对欲望自我的克制,进而要求由私欲中超拔出来之意向的体现。换言之,在此特定情境中我们根本不愿意将自己展现为一仅为欲望所决定之自我或个体,是以有道德自我对私欲之克制。

  不仅如此,当人于人我之间表现出辞让之心时,其同时亦因为“吾人接触他人之精神或自我”,即视对方为一精神性之个体存在。这不同于羞恶之心之原始表现时,人仅只自觉而超自觉地承认人-我之别,进而肯定并捍卫自我作为一超越私欲之道德自我。辞让之心的呈现固然是道德自我要求纯粹化自我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因为自我将对方视为一精神性之个体。如此,人依其自然之理性而肯定对方亦为一道德自我。是以,辞让之心呈现的同时亦包含有对他人之原始的敬意和尊重。这也就是为什么孟子同时以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作为礼之端。依唐君毅之见,人对人之敬重之所以常常由点首、垂目、低眉、拱手、跪拜之仪式加以表现,根本而言乃是我们为收敛个人之欲望自我,以使自我之身体动作成为自我之德性生命的表达。

  因此,作为礼之端的辞让之心或恭敬之心,其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者更为积极地肯定自我之道德性或超越性,进而要求自我之纯粹化,以免于自我陷入感性欲望之中;一者更为积极地承认他人之存在,即视对方为一同于我之道德性的或精神性的存在。前者体现为辞让之心的呈现,后者即恭敬之心的作用。

中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中和概念,并不仅仅表示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而且也蕴含着本体论的含义。这引发了后世儒家和道教学派有关心性学的深入探讨。如唐代李翱、宋代的二程、吕大临、南剑三先生、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儒家学者都将中和说同心性论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后期的道教全真派(龙门派道士尹志平)和金丹派南宗(李道纯)的道门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探讨了中和问题。欲深入领会李道纯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的思想精髓,对中和说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学术的回顾无疑是必要的。

唐代的李翱对于中和说所暗含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命题作了引申和发挥,堪称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先声。他在《复性书》中强调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性与情是相辅相成的,性藏于内,故是未发,情形于外,故是已发。他所说的未发之中,不仅指至善的心性本体,而且指至诚的境界,昭然清明的本真状态,这就开启了宋明儒及道门诠释中和学说的新思路,刺激了宋明儒道心性之学的发展。

二程对中和说亦有所阐发,基本上不出李翱未发为性,已发为情的框架,区别在于他们用性理净化了李翱染有的佛性影子,主张持志养气、诚敬涵养而非费思费虑以致中和。

程门后学的道南学派--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皆以《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喜以默坐澄心、反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为相传指诀。他们的已发未发见解较契于吕大临的看法,而且注重于工夫的体认和道行的践履。

按朱熹《中和旧说序》,其中和说历经二次演变。一是中和旧说,亦称丙戌之悟。如《发自有生》第四札,表明了丙戌之悟的最终立场:盖通天下只是一个天机活物,流行发用,无间容息,据其已发者,而指其未发者,则已发者人心,而几未发者皆其性也。亦无一物而不备矣,夫岂别有一物,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而名之哉即夫日用之不穷耳,此所以体用精粗动静本来之洞然天一问,浑然全体,如川流不息,天运毫之间而鸢飞鱼跃触处朗然也。29朱子以主敬为涵养工夫,以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为立说宗旨。朱子还借鉴了张载心统性情说及程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由于心体流行是从寂然不动而感而遂通的过程,由浑然一性到性发为情的过程,由思虑未萌到思虑已萌的过程,心之未发和心之已发不可截为二节,而是体用一如的,浑然流彻的。但朱子主敬立中和新说,毕竟与《中庸》至诚以立天下之大本思想相异趣。

李道纯有关中和问题的探讨,既有宋儒的相关论点有重合之处,又有其独自的特色。如他称:《礼记》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受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之舍‘中和‘二字扁名,不亦宜乎哉!30李道纯的中和说与朱熹中和新说有同有异,李道纯将中看作是虚灵而静觉地本然之体,以中统摄未发已发。致中和的工夫乃是静动相须、体用一如的,不可截为二节。但朱熹是以敬字工夫来贯通未发已发,而李道纯则主张重视未发时的静定工夫,认为惟有如是动时方有主宰,这与道南学派的静中体认未发工夫更相契些。

宋儒之中和说主要是以儒家的学说为参照而发挥的,未发之中体基本是指一莹然无私、廓然大公的道德本体或本心。李道纯的中和观,则企图融会贯通儒道释三教的基本理念,其所谓中的基本含义是种澄澈无念、超越善恶是非的本然境界。如他说: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31中并非一个具体的时空概念,而意指着某种空寂无碍之状态或心灵的主观意境。儒道释三教的中异曲同工。要达到这种中的神秘境界,就必须向中中作一番体认工夫:中是儒宗,中是道本,中是禅机,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其中趣,向词中剖露,慎勿狐疑。个中造化还知,却不在当中及四维。这日用平常,由中运用,曲居服食,中里施为。透得此中,便明中体,中字元来物莫违。全中了,把中来劈破,方是男儿。

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辐辏,宿疾普消除。

与宋儒一般所说的静默中体认一体同仁气象不同,李道纯认为中体即内在而又超越的,故体认中的工夫,须是彻上彻下的,涵盖天地,截断众流式的,以破除各种支离和分辨(劈破)。按他的话说: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著,到此有妄之心复矣,无妄不二,洞见圆满无缺的天地之心的精神境界。

在李道纯看来,体中达中的工夫实际就是修性达命的工夫。他融会南北二宗丹法,在主张性命双修的同时,强调修养次序应是先性后命:

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与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智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来。是知身心两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产,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曰:炼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说,本一而用二也。苟或执着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离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蹑境者哉!

李道纯认为,性命属先天之灵气,先天的灵气化为后天之心身,心身所具的精神就是性命的根本。性命是体一而用二,不可分离的。达性修丹都是修行的第一要义,要使性命双全,根本在于见得玄关,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都皆非也,但着形体都不是,亦不可离此身向外寻求。诸丹经亦不主正在何处,此所以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上元(今江苏南京)主簿、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与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同为周程理学的创始人。《四库全书》收《二程文集》十三卷(与程颐同撰),《全宋诗》录其诗一卷又两句。“春日偶成”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散步,偶有感触,即兴而成。

前两句写诗人在散步时所见到的春天美景。首句写晴空万里,微风拂煦,阳光明媚。次句写诗人在散步时,身边都是盛开的繁花与葱茏的草木。“花”泛指春天开放的各种花朵,“柳”在这里指以柳树为代表的春天长得很茂盛的各种草木。“前川”这里指前面的路而非河流。

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路边上的人不了解我内心的快乐,一定会说我偷空去学习那些喜欢寻花问柳的年轻人。这两句诗实际上采用了否定的形式,进一步肯定了春日风景之美好,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自己的内心也因此非常快乐。

因为程颢是理学家,所以有些读者喜欢探讨这首诗的理趣。程颢《上蔡语录》说:“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己体贴出来。”而且《二程遗书》卷二说天理客观存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这首诗所写的内容而言,春天来了,必然会出现云淡风轻、桃红柳绿的现象,这些现象就证明了天理的存在。诗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很快乐,而这种快乐与年轻人去踏青、去寻花问柳的快乐是不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8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