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王安石《元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第1张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本卷《春夜》已介绍。“元日”即正月初一,也即现在的春节。本诗描写了元日除旧迎新的风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改革旧规、实行新法的信心与喜悦之情。此诗当作于王安石推行新法、担任宰相之初,神宗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以后,即积极推行新法,十二月被任命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此诗或作于熙宁三年元日。

首句写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开头突兀、响亮,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古时有人在正月初一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称为爆竹。后世制造响声的物品不断改进,但是这一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因为它营造了欢乐的气氛。

次句承上句写聚餐喝酒来表示庆祝。“屠苏”即“屠苏酒”,是一种以屠苏草等浸泡的酒,能驱疫健身,使合家安康。现在虽然不喝屠苏酒了,但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喝喝酒是免不了的。喝了酒、吃了菜,人们自然会觉得暖洋洋的。但是诗人说这一切是“春风送暖”的结果,就显得更巧妙,更富有诗意。

三、四两句写千家万户都将旧的门符换成了新的门符,千家万户的新门符在旭日的照耀下,显示出了一派新气象。“曈曈”形容旭日东升阳光普照的样子。“新桃”、“旧符”采用了互文省略的方法,原指新桃符、旧桃符。桃符指古代挂在门边的桃木板,左右各一,上画神荼(shēn shū)、郁垒(yù lǜ)两神,用以驱邪。每年都以新换旧。现在贴门神、贴春联,就是由这种习俗演变而来的。

此诗妙在选择了家家户户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等三个普遍存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新年新气象,它是那么热烈、祥和、快乐。而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给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所以这首诗实际上也歌颂了变法。

元日

名词解释

元是“初”“始”[第一个]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全诗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挽旧符诗句中描绘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场景。诗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全诗文如下: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轰隆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岁:年。除:过去了。(4)送暖:送来暖暖春意。

(5)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6)千门万户:家家户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7)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8)日:大年初一。(9)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作品赏析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取材于民间习俗,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诗人分明是在写新春佳节万象更新与万家欢乐的动人景象的。

但这并非主要的,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是他进行改革后社会出现的新气象,以及他自己激动而兴奋的思想感情。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  竹声   中  一岁 除,春  风  送   暖入 屠 苏。 

千  门  万户 曈   曈 日,总 把  新桃 换   旧  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表面上是说,旧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送走了;其实隐含的意思是:旧的那套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已成为过去了。

诗人似乎觉得这一句还不足以表达他的激动与兴奋,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写下了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迎来了新年,送来了温暖,这毫无疑问是新春的特点;但诗人的笔锋中所藏着的“春风”,可不是一般的风,那是改革带来的崭新的社会面貌啊!这“春风”不仅使万物生机勃勃,而且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曈,表面上当然是指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但它又恰好象征着改革已经带来与将要带来的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前景。

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面上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人们在过年时,都要用新桃符去替换旧桃符。注解里我们解释过:“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的桃木板,据说它有驱除邪恶的作用。诗人非常奇妙地借用这个习俗,暗中却是在赞颂他用生机勃勃的新法取代弊病多多的旧法的举措。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这首诗叫《元日》,是宋代王安石所作,意思是:

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在暖风中畅饮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扩展资料: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人们在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这是一首典型的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9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