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让孩子在学习中保持愉悦和兴趣,强调情感教育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它的核心理念是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不要把学习变成枯燥乏味的任务和义务。
然而,快乐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教,顺其自然。它仍然需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只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孩子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快乐教育也并不排斥传统的知识教育,而是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总的来说,快乐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快乐感受和自主性,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教,顺其自然。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首要科学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教育工作理论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赫尔巴特认为德行是给予整个教育的名词,教育的整个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正义”、“报偿”五种道德观念。赫尔巴特倡导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强调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论证教育、教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给与教育工作理论说明,是赫尔巴特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贡献。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明了(或清晰)、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幼儿 教育 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是幼儿教育
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 儿童 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在此之前,宝宝倚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的情感与想法的。除了以哭做为直接的沟通之外,身体语言如脸部的表情、手臂与脚的摆动都是。在此期间,你越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就越能拉近你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也越能鼓励他使用非语言的方式作为有效的沟通。
幼儿教育分类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 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时期是 智力开发 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 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 方法 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 自我评价 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 思维方式 、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幼儿教育历史及发展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又称学前教育。西汉时期编纂的《礼记·内则》中就有关于幼儿教育的记述。中国近代幼儿教育机构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于湖北武昌,名为蒙养院,1922年定名为幼稚园。欧洲近代幼儿教育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牧师JF奥贝兰于1771年在孚日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学校。1802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于苏格兰的新拉纳克创办了一所招收2~6岁工人子女的幼儿园。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和意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中国,宋庆龄、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对幼儿教育事业也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中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纲要还指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贯穿在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等全部生活与活动之中。
幼儿教育几大误区第一个:过分宠爱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专家提醒: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第二个:过多管制
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宝,就会变得胆小、怕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性格较为孤僻。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民主方式。
1 幼儿教育理念名言
2 幼儿教师教育感悟大全
3 幼儿园教育理念名言
4 幼儿乐理基础知识
5 国际主流幼儿教育理念
>>>下一页更多精彩“幼儿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