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的绝笔,同李斯特的《前奏》一样,是作曲家一生经历感受的写照。柴科夫斯基的一生更加坎坷,心灵的维度更为深厚。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王国维先生的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例如如果我们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在欣赏前对这部作品没有任何了解,我想我们是不容易听懂这部交响曲的。
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是:亚历山大三世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思想和艺术被压制,俄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苦闷、压抑的情感,他们对世俗充满了不满与憎恶,他们不断的反抗,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但却感到莫大的无奈与无助;个人背景是:1877年他同28岁的美丽的安东尼娜·米留柯娃结为夫妇,但这是一场没有爱情的结合。然而,最大的幸运和终生的不幸则是他在这一年还“结识”了梅克夫人,梅克夫人是大资本家梅克的遗孀,拥有亿万家财、当时年已46岁的梅厄夫人是柴氏的崇拜者,且对音乐极有悟性与修养,她诉说以她的灵魂献身于他。,这表白使同样怀有创伤之心的柴氏萌发出无穷的力量和创作灵感,并资助他的音乐创作。此后的13年间,尽管两人从未谋面,但精神之恋却轰轰烈烈、甜甜蜜蜜,柴可夫斯基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莫大的慰藉。不曾料想,身染肺疾的梅克夫人竟于1890年单方面宣称“家业已告破产”而提出与柴可夫斯基彻底断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柴氏痛苦不堪,由失望到绝望,心绪不宁,身体极度憔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朽的《悲怆交响曲》问世了,其间每一个音符都浸染着他的苦涩泪珠。1893年11月1日,一代音乐大师溘然长逝,《悲怆交响曲》竟成绝唱。
第一乐章大体保持了奏鸣曲式,先是一阵疑惑不安,之后是很长一段甜蜜温馨的喘息,作者深情地欣赏着哺育他的俄罗斯大地,有《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味道。但最终受到当头一棒,从梦中惊醒,强烈起伏的音响碰撞着,不得不卷入人生的旋涡,现实是不容逃避的,必须顽强地与命运奋起抗击。末尾安详的副部主题重现,暂时摆脱冲突后,倍加珍视宁谧和谐的生活,自然地进入下一乐章。
“别致的五拍子圆舞曲”,如歌的旋律,民族的诗情画意……重新体味着生活,虽然心灵受过折磨,渗透着淡淡的悲伤,但依旧倾诉着内心对美好生活不渝的理想,陶冶着一颗纯净的心灵。这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和进行曲的奇异的结合”,但“既不是悲壮的也不是英雄的”,而是抗争的——命运中不可避免的、没有胜负的抗争。主部小调主题短促有力,显示出奋力一搏的坚定决心。反复出现,力度一次次渐强,预示着将与命运相碰撞,同时显出内心虽有恐惧且携带着悲凉的创伤,但并不退缩、并不逃避,由一种内在的不熄的力量支撑着竭尽全力地前行,气壮山河。在无比雄壮的节奏背后是一种绝望的抗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现实的忧伤、迷茫贯穿整部乐曲始终,但第四乐章中人生大风浪均已过去,精疲力竭,而命运仍旧无情和不可抗拒,愈加惆怅,悲痛欲绝。在发自肺腑的苦闷、奋起调动的激情之后,这里再一次的茫然无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出体现了朗所指出的柴科夫斯基的性格:“他的精神状态与努力目标之间的犹豫不决,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这种特点。”
然而对俄国人来说,性格的犹豫不决并不等于丧失信念甚至死亡。命运的无情、内心的痛苦可以使他一时忧郁绝望,但并不会摧毁他。第一乐章的抗争是主动的、有力量的,决不是只有招架之功;第三乐章更是用尽气力拼命一搏,虽然愈发力不从心,但直到第四乐章绝望而预感到死亡的心灵仍在顽强地跳动。这颗饱受创伤的心灵也许在失去梅克夫人的时候就可以停息了,但它一直延续到《第六交响曲》作了最后一搏。就算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但也决未料到这将是“最后一搏”。“我生平没有像现在这么满足过、骄傲过和愉快过,因为我确实完成了一件佳作。”“我知道这部作品是顶忠实的,我爱它;我过去的作品,我是绝对不爱的。”⑼类似的情感经历在他的同胞穆索尔斯基、拉赫马尼诺夫身上均有体验,而并未催垮他们。因此柴科夫斯基很可能借此回首数十年的艰辛奋斗,“歌以咏志”。
但毫无疑问的是,“悲怆”是“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写照”,“它引起人们对那个黑暗的、惨无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怀疑,从而激发人们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初期,期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小品集《四季》中的《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雪橇(又名在马车上)》一系列优秀作品,使他获得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任教的机会。第二是中期,此时他的作品做到能够将音乐内容与艺术紧密结合,其代表作有《第四交响曲》、歌剧《奥尔良少女》。第三是晚期,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时刻。这期间他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舞剧《睡美人》、《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等。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7部交响曲、4部管弦乐组曲、3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大提琴与乐队的变奏曲及一系列单乐章交响作品。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中,交响乐是其中的重点,而《第六“悲怆”交响曲》作为他最后一部作品,成为他一生作曲事业的总结。
《第六“悲怆”交响曲》以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黑暗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为中心内容展开,
最终以悲剧的结局结束了全曲,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读白的形式展现出来。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挣扎、惶惑、痛苦、犹豫、彷徨,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怀疑的态度,现实的生活与美好的向往形成对比。第二乐章是人们远离现实生活的喧嚣,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美,温暖亲切,唤起人们美好的回忆。第三乐章,人们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在黑暗中
继续不断抗争。第四乐章人们在黑暗的现实生活中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最终走向了灭亡,人们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柴可夫斯基说:“在这部交响曲中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当他在创作时整个人就全部投入到作品中,往往无法自拔,这或许也成为他悲剧性人生形成的一个因素。现就逐段分析,以便更好的阐释。
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由一个缓慢的调性不清晰得引子进入,在以弦乐为背景由大管奏出主题,曲调哀叹伤感,充满叹息之声,表现了人们在黑暗现实生活中历经各种辛酸,同时也为悲剧性结局埋下伏笔。然后乐曲进入了小调色彩中,悲叹哀伤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表达和释放。主部主题为由刚刚大管演奏的主题,叹息而又焦虑不安,由弦乐演奏到全乐队的演奏,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抗争并不断的努力,但是现实却给予了严重的打击。之后伴随着慢板的出现,副部主题开始,弦乐加入了弱音器使作品中添加了朦胧的色彩,亲切柔合,旋律优美,将人们带入了理想境界中,人们可以忘乎所以的沉醉其中,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是当减掉弱音器强烈的音响将沉迷于梦幻中的人们惊醒,音乐逐渐热情起来。柴可夫斯基运用配器的改变来刻画人内心的变化并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随后音乐进入了展开部,弦乐和管乐一次又一次对抗,激烈、烦躁,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然后长号大号的大量音阶下行则呈现了一种哀伤的、悲壮的、呼吁的气息。展开部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将柴可夫斯基音乐戏剧性的特点给予极为明确的阐述。再现部中用黑管再现了副部主题,只是将
D大调调整为B大调而尾声则采用弦乐拨奏的手法似乎是葬礼的脚步声,铜管和弦又如同赞歌,
这一切为第四乐章人们的灭亡做了铺垫。
第二乐章采用了五拍子复三部圆舞曲曲式,其中含有大量马祖卡舞曲的特点。呈示部采用D大调,由弦乐部演奏,大调的运用给予人们明朗清新的感觉,如歌的旋律使作品更加典雅。其中使用了许多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语汇表现了人们沉醉于大自然中,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中部的进入旋律中叹息的下行音阶大量出现,低音提琴演奏出沉重的脚步声,表现人们时而从幻想中醒来面对如此的世界无限的哀伤。当音乐再次进入D大调即再现部人们又重新沉醉于自然沉醉于幻想,充满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舍又好像是一个人站在自己墓穴前回顾他的一生有彷徨、有犹豫、有追求、有奋斗、有付出、有牺牲,总体来说第三乐章是欢乐与痛苦间的冲突将柴的戏剧性艺术力量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三乐章则是一首谐谑曲,表现了胜利的场面而这个胜利者却是黑暗的封建统治。音乐中人们与黑暗的封建统治的邪恶势力斗争,其中不乏进行曲风格的因素。弦乐是快速的五拍子,而进行曲则从弱到强,体现黑暗势力的胜利。主部主题采用e小调便听众似乎置身于梦幻中充满了神秘感,副部主题则采用了G大调,曲调刚劲有力。本乐章中并无展开部,于是音乐直接进入了再现部。再现部则以一种高涨的、豪放的情感演奏曲调,音乐步入了高潮并在高潮中走到结束。
第四乐章作为全曲的结束部分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和慢板(似乎更像其他作品的第二乐章),不像以往交响乐第四乐章那样的辉煌。乐曲呈示部表现了人的心灵被最巨大的悲怆所震动撕裂,充满哀伤的、心痛的情感,人们在现实的一再打击下对生活开始失去了信心。弦乐下二度的叹息音调,表明人们心中的那份希望正逐渐消失,人们哀叹着社会的黑暗。中部中人们对现实生活提出疑问,对命运对黑暗社会发起最后一次抗议,人们似乎始终放不下对未来的那份向往而在现实
的又一次打压下乐曲进入了再现部,人们是在无力抵抗现实的剥削,压榨和打击终于要走向灭亡了,打击乐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压倒,最后只剩下些时有时无的呜咽之声。在尾声中留下单簧管独自微弱的音响,像是人们在死亡之后亡魂对幸福生活的一丝依恋加深伤感的气氛。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唱作的巅峰之作,结晶之作。体现他的最高成就他毫无顾忌时而如同惊涛骇浪时而如潺潺小溪让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极为纤细的展现出来。“如何表达写作无明确标题的作品时所体会到的那种不明确的感觉呢?这纯粹是个抒情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内心的感受借音响而流露,就像抒情诗人以诗句抒怀一样,区别仅仅在于,音乐具有更加无比强大的手段和细致的语言,在表现千百种不同的内心情绪。”这是柴可夫斯基对自己音乐创作理念的一段阐述。《第六交响曲》使在首演后才改为《第六“悲怆”交响曲》,而柴可夫斯基的这段话让我们对《第六“悲怆”交响曲》、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就是以这种极为深刻的情感触动着每个聆听者的心灵。
悲怆和悲伤的区别是:
悲怆:悲伤凄凉的意思。
悲伤:哀痛忧伤。
在情感上,悲伤更痛一点,而悲怆表达可怜的成分更多一些。都有悲的意思,但悲怆还有一点恨不能完成某个事在里面,比较大,而悲伤只是单纯的心情伤心。
悲怆(悲怆)。
拼音:bēichuàng 。
注音:ㄅㄟ ㄔㄨㄤˋ。
悲伤凄怆。唐.白居易〈有感〉诗:「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草原放牧曲》,一曲表现得是蒙古族少年的英勇,一曲自始至终是以激昂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悲怆》,是描写柴可夫斯基身处俄国混乱的政治局面所作,更多表达的是对未来的苦闷徘徊,不知所措,一曲的情感起伏有变,情绪给人的也是一种紧张,冥想的感觉。
我也是一个还没考大学的音乐生,如果有不正确,还望各位大佬纠正。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部分乐谱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 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 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 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 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 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 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草原放牧>在情绪上表现出欢快,奔放,时而悠绕.让人联想到蒙古的人,草原,放牧的场景
《第六(悲怆)交响曲》在情绪上表现出,叹息,悼念,安静,悲壮.让人联想到某某逝去,回顾某某逝去前的岁月.
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集大成
在沿袭海顿、莫扎特等人钢琴奏鸣曲基础之上
同时也初步显露出贝多芬个性
——英雄性、史诗性。
各个乐章的曲式:
第一乐章是带有慢速引子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是五部回旋曲式
基本图示结构是:A-B-A-C-A
那么在分析回旋曲式的时候
实际上只需要分别三个部分即可
第一就是反复循环再现的主部主题A
第二就是第一次出现的新的主题材料插部一B
第三即插部二C
(当然,有时候主部会有变化,或者还有更多插部主题等等)
主部主题A
主部主题旋律线条很清晰
两个对比关系的ab乐句构成,4+4的结构。
第一句a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两小节的乐节结构
第一乐节主要音是C-降B-降E的下二度上四度的进行。
第二乐节其实也是从C开始上行运动到降B最后下降五度到降E
第二乐节相当于是第一乐节的稍加变奏发展。
调性是降A大调
a乐句这里的和声进行比较简洁
依次是:T-D2-T6-D6-D56-T-D6-TSVI-DD34-D
b乐句四小节不能划分乐节结构
实际运动内核来自于a句第二乐节中的下行五度大跳 降b-降e。
b句旋律主体就是一小节一个五度大跳
并且依次往下模进发展
f-降b;降e-还原a;d-g;
最后一小节二度下行解决结束乐段。
b乐句和声依次是:DVII34-D2-T6-D7/SIISII-D7-T
主部主题初次呈示结束后
紧接一次主部A的变奏发展
织体更流动一些
其余一致
插部一B
B段的结构是一乐句乐段c。
主体结构是七小节,
其后两小节是和声的补充终止,
最后三个小节便于进入主部形成连接。
插部的调性最初是由f小调进入,
其后转为降E大调。
和声分析如下:
f小调D(写t不太好)-D6-t-D34-t6(作为中介和弦变为降E大调SII6)-D7-D7/TSVI-TSVI-SII56-K46-D7-T-D7-T
由和声来看,可看出,
前七小节是一个整体连贯发展而来,
其后两小节为和声补充终止。
其后是主部A的第一次再现
与之前无异
仅仅变成一个乐段
而非最初的乐段+乐段反复。
插部二C
调性由降A大调转为同主音小调降a小调
后转E大调最后回归主调降A大调
主体结构为4+4 d+d'
其后有三小节补充性终止与三小节连接过渡。
d乐句四小节能够继续细分为2+2的两个同质乐节结构,
并且在左手低音区可见一条向下运动的旋律
与插部一中的补充部分有同工之妙。
d乐句的和声是:t-D34-t-D
d'乐句与d乐句同头进入
但其后调性作远关系转调
从降a小调转为E大调
中介和弦可以用原调t(降a-降c-降e)作等音变换为(#g-b-#d)
即E大调的DTIII完成调性变化
和声分析依次是:
降a小调t(变为E大调DTIII)-D2-T6-D34/D-K46-D7-T
补充三小节的和声为:T-D34-T
连接过渡起到完成调性变迁作用
以E大调的T(e-#g-b)作等音变换为(降f-降a-降c)
即降A大调的降六级。
连接过渡的和声依次是:
E大调T(变为降A大调降VI)-DVII56/D-DVII56/D-降五音SII34-D7
主部第二次再现
将中声部织体延续插部二的伴奏风格——三连音贯穿。
其余与最初主部无异
结束后又移高八度反复演奏一遍。
Coda为7小节
和声主要由属和声导向主和声
趋向平稳
最终结束全曲。
最后总结:所有乐段排列出来可见
AAB连接三小节AC连接三小节AA尾声。
那么
可见主部第一次再现结构减小的意义
以主部第一次再现为轴对称展开排布。
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这个曲式很容易混淆成为减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但并不适合,理由是
假若是复三部曲式,那么中部结构是C
而中部C与主部之间的对比太大
主部再现单三部曲式
中部单一部曲式,结构失衡
所以
做成五部分均衡展开的回旋曲式更恰当
也更符合曲式的美感!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诗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但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长江的滔滔不绝,气吞山河,源远流长的恢弘气势。如何表现这种气势美
一、视觉感受雄伟气势。
二、朗读表现磅礴气势。
三、听觉强调恢宏气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