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解读的“且行且珍惜”

《战马》解读的“且行且珍惜”,第1张

文|苏瑾七

一般选择**的时候,这一类型的影片名,会容易让人联想到《忠八犬》之类的故事,不是会第一时间吸引眼球的**名,然而战争背景题材,背后的深刻意义不容忽视。如果一部**的推荐指数最高是10的话,那么本片我会给7的推荐。

这至少不是一部看过之后什么都没留下的**。

本片以一匹额头有白色十字花纹的农场马的降生为开篇,讲述了在一战大背景下,被卷入战争的人们的挣扎,以及马和其主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借此抨击战争所带来的不幸,以及人类历史上挑起战争的人们的自私自利。

~ 1 ~

关于原著

战马》的原著是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该小说发表于1982年,曾获得当年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此后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在英国可谓风靡一时。

本书以一匹马作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读起来非常的耐人寻味。

以下是原著的开篇节选:

我在农场的最后一个夏天,艾伯特开始骑着我去放羊,我渐渐熟悉了教区的每个巷子、每棵树叶婆娑的橡树、每扇咣咣作晌的大门。我们会在水花飞溅中穿过因诺森特矮林下的河流,还以电闪雷鸣般的速度飞奔到远处的弗尔尼山的山坡上。他不和我说话的时候,就一直吹口哨或者唱歌。他的口哨声我永远不会拒绝,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一听见他吹口哨便跑过来,这样做并不是出于顺从,而是因为我总想和他待在一起。

但是,我们不得不分开了,因为,战争开始了……

~ 2 ~

爱与勇气、残酷与苦难

战火绵绵,骏马乔伊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这些人中许多有良知的人,不愿意乔伊的命运被残酷的战争所害,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保全它的生命。

但乔伊的命运注定与战争有关,他和黑骏马最终还是没逃过德军的搜捕。乔伊被德军征用,作为战俘用作拉大炮。在许多的战马不堪负重,累得死去后,在看着受伤的黑骏马要被栓上去拉大炮时,乔伊象个英雄一样,冲上前去,替黑马揽下有可能让它死去的活儿。幸运的是,乔伊活下来了,因为它不是一匹寻常的马。

英国农场少年 艾伯特

从与乔伊分手后,他时刻都在想念这个小伙伴,并为了它,想在征兵标准不符的年纪去战场上与它为伴。数年后,艾伯特在战争中眼镜被毒气灼伤,却能凭借心灵的感应,救了乔伊,一声口哨声,把一匹即将拿去枪毙的“无主的马”,从死亡的边线上夺回。

北萨默塞特义勇骑兵队上尉 尼克尔斯

热爱骏马的上尉,带着对战争的迷茫,不得不冲锋陷阵,直到出征的前一刻,他为乔伊画像,将素描册寄给乔伊的小主人艾伯特。他知道这一去非死即伤,但却义无反顾,唯有战马的生命,让他不舍、动容,而身处战争之中,对自己的生命,对前途又有多少无奈心酸。

Gunther和Michael兄弟

乔伊被德军俘获,被两个小士兵带着。他们是那么的年轻,甚至还没开始真正的人生,为了保住心爱的马,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在还没搞清楚一场战争的好处时就逝去,他们抛弃了自己的队伍,带着乔伊和另外一匹黑马躲进一个农舍。

结果他们被发现了,2个小士兵因为脱离了军队,被军队的头领绞杀。战争让人红了眼,忘记了生命本身的价值。

法国小姑娘艾米丽

因为战争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艾米丽,在自家的农舍中发现乔伊,她宠爱它,试图教它跨越障碍物,她是那么热爱骑行。

然而一次策马奔腾,将乔伊再次暴露在军队面前,它不得不再次被拉回战争,经受磨难。

联手剪断铁刺网的英德士兵

乔伊在战火中受到惊吓狂奔,误入无人区,被铁丝网线缠绕的满身伤痕。英军和德军的士兵在战壕中都看到了挣扎的骏马,一个英国士兵、一个德国士兵,两人几乎同时冒着被敌人发现,被枪林弹雨扫射送命的危险,去解救它。

当两个年轻的士兵以掷硬币方式决定这匹战马归属时,战争显得多么可笑,争什么、夺什么,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利益,和普通的平民与士兵的人生有多大的关系?因战马,两人搁置了恩怨,并惺惺相惜,同样被莫名的卷入战争,同样的希望相识一场的彼此都保重。

~ 3 ~

战争、平民、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到1918年先发生在欧洲战场,继而波及全世界的一次战争。身处同盟国的德国,与协约国的英国在这场战争中都伤亡惨重。战争以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

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战争中的平民。疲惫的士兵、被累死的战马、年纪轻轻就被绞杀的娃娃兵、骁勇的骑兵,农场的主人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动荡与不安,人性在战争中一次次的被抹煞泯灭,那就像是一场噩梦。

所幸的是战争结束时,生命还继续着。活着,真好。与那些被战争的残酷折磨致死的生命相比,还能这样的活着,是何其幸运。

而生活在今日和平年代的人们,想象一下自己眼前的浮躁与焦虑,与战争年代的生存的恐惧比起来,又是何等的渺小。活着,就是一切的希望,活着,没有什么平凡与不平凡,生命本身诠释的就是存在的伟大。

~ 4 ~

动物的灵性

很多人养过狗、养过猫、养过鸟,跟动物有着深度接触的人,会体会到动物的灵性,即使它们不能开口讲话。正如影片中的战马乔伊一样。

乔伊生下来没多久就可以站立,被拿去拍卖的时候,他第一次离开母亲,马和人类一样 ,或者说生物都是共性的,没有谁离得开,或愿意离开自己的妈妈。但只有离开母亲,才会变得独立、坚强。

小马最可爱的地方,莫过于它无声的幽默。

当小主人想要套上脖套,骑它,拉着它去耕地的时候,它是极不愿意的。这时候的示范就是,主人自己戴上脖套。

让人联想到小孩子的心性,当小孩子不敢、不肯做一件事时,如果大人做个示范,就能让他放下恐惧,跟着去做。小马乔伊也是这样。

当小主人在倾慕的漂亮姑娘面前,想展示一下自己骑着骏马驰骋的风度,期待乔伊跨过障碍物去赢得掌声的时候,乔伊调皮的给了小主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下马威,直接把他从自己的马背上扔了出去。

在全是伤员的救护场所,受伤的艾伯特和受伤的乔伊因儿时熟悉的口哨声再次重逢。

动物没有能力左右人类,甚至没有能力左右它们自己的命运,但是它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来自自然最真实的情感,它们身上所具有的灵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 5 ~

珍惜

影片给了一个HAPPY ENDING。甚至将原著中的小女孩艾米丽,幻化成一个和艾伯特年纪相仿的大女孩,两人大有因为乔伊而将会发展一段恋情的架势。这给美好的结局,又增添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一战离我们有1个世纪之远,如果不是观看影片,很难体会到这场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战争年代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所有的美好,无外乎能活着撑过去。

今天的世界,大部分的人不再被战争困扰。生命的美好在于什么,每个人的标准各不相同。但即使你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但只要你活着,就可以享受生活。100年前深陷战争泥藻的人们,追求的不过如此。

只有活着,才能去对人善良,只有活着才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所以乔伊对生命的敬畏,是一个战马,也是一个生灵最本质的热爱。战马的幽默、善良、勇敢、忠诚、坚强,这一切美好的品质,本该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以上

 编者按:《退役的战马》是一篇饱含深情的讲述人与马故事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与退役战马的深厚感情,看了催人泪下。

 人过五十岁总有一些回忆,我也曾经碰上这样的事情,前几年看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战马》获得了六项奥斯卡奖提名,主要描写一个男孩和一匹农场干活的小马,小男孩与小马一起干活,一起游玩,一起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战马,你爱它,它也爱你,人跟动物曾经有过漫长而悠久的紧密关系,这种感情永久的失落了。

 《战马》诉说的是一匹矫健而又通灵的好马,还有那个小男孩的善良。

 我也碰上过这样的事情,童年的时候遇上一匹战马,绝对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或者就是一个神话传说,我童年就和一匹战马相伴,我的父亲就有一匹枣红色的退役军马。

 有一件事情大家也许忘却了, 1962年10月到11月。我们国家在西藏和印度发生了边境冲突,在“世界屋脊”的高寒地区进行了一场边境保卫战,战争打得就是后勤,“世界屋脊”后勤运输是一个大问题,西藏边疆高原上一个叫阿克赛的地方小镇,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这个小地方就是边疆战争发生最激烈战斗的地方,无论军人和战马没有受过特殊训练,是无法适应高原严酷的环境,无独有偶,山丹军马场是亚洲最大的军马场,祁连山军马场草原,海拔在2400米—4000米,战时改为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军马局,山丹军马场的军马最适合到“世界屋脊”去服役,一匹战马驮82毫米迫击炮弹六发,每发14471公斤、或者驮三箱重30公斤的56式子弹箱,往返于“世界屋脊”的山路,负重90公斤已经是奇迹。这批战马战伤累累,战损率惊人,十匹军马中,就有七匹战马马蹄冻伤,马蹄失效是战马的致命伤,大批战马受伤退出了现役,只有十几匹马蹄轻微冻伤的战马,又回到了山丹军马场。

 六十年代, 山丹军马场的养的马,一般是野生放养的,上千匹的马,在野马泉紫色马莲花映衬下,泛着红色的波浪,奔腾嘶鸣,来的突然,去的也令人毫无准备。这批马野性强,极难驯化,所以在马群里要放养一些乖巧、温顺、矫健的马,俗称“走马”,这样,马群就好管理,马匹也好驯化。

 这些在“世界屋脊”运输炮弹、子弹。轻微冻伤的个别幸存者战马,又被放养到马群里。

 这些事情与我和父亲风牛马不相及,毫无瓜葛,当时山丹军马场是军事重地,就是毛泽东主席都亲自过问,在解放大西北时,他老人家就指示:“一定要完整接管好山丹军马场。”农场和父亲沾不上边。山丹军马场山地山岭纵横交错,**的油菜花似一片**的海洋,色彩斑斓,放眼望去。草原和油菜花构成一幅美丽的原野,祁连山冰川的融雪水,涓涓的在冰沟谷底流淌着。

 山丹军马场养马的草场,占了一个叫新城子地方的大片草场,同时油菜花的美丽还需要祁连山的潺潺溪水浇灌。七十年代,我父亲是新城子公社书记。管理着一个水库,掌握配水权,这个权利之大在缺水的西北就表现出来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缺,军马的驯化是一个高技术的工作,马的淘汰率也高,山丹军马场把一部分草原开垦成了耕地,种上油菜,也用祁连山潺潺溪水,所以军马场主动示好,低价卖给了新城子五十多匹淘汰的马,一匹坡脚的枣红色战马也在其中,给生产队加辕套车,所以我父亲就这样巧合,得到了一匹坡脚的枣红色战马。

 高贵在实用主义面前禁不起推敲,对于军马场的示好,我父亲并不领情,马作为莽莽祁连草原的一种高贵动物,和骑手的生命相关联,我父亲作为常年在祁连草原,测量冰川河流小溪水流量的一个人,知道草原的气候变化的诡秘无常。

 如果你住在草原上,你抬头望去,天还是蓝蓝的,可是顷刻间就有几朵乌云汇集在一起,暴雨,要命的冰雹,顷刻间就砸下来,风刮一条,雨下一方,这是草原的谚语,马快,你可以躲开这些灾难。

 所以我父亲骑马走的路,一般都是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规则的小路,有一段路最为艰险,西大河发源地野马川,最为难走,有十多公里,这里红柳丛生,野草密布,红柳丛里是野狼经常出现,野狼的生存法则就是掉队的弱者永远是最先袭击和杀戮的对象,严酷的草原环境,对于一匹坡脚的马是不能胜任的。

 在那个年代,山丹军马场是不能杀军马的,可是人的恶性与自私,在实用主义至上的环境下,受伤的那匹军马就成为一匹淘汰的马。

 那匹坡脚的枣红色战马,就是生产队也不要,吃精料多,不能驾辕套车,受伤战马唯一的去处就是公社的食堂,让职工吃几顿免费的马肉,屠杀战马足以毁了我父亲的前程,所以这匹受伤的战马阴差阳错就成了我父亲的坐骑,勉强能骑。

 五月份正是祁连草原冰川雪水融化的时候,也是农民第一轮麦苗浇水的时候,我父亲在祁连冰川测量水的流量,蓝蓝的白云,突然下起了暴雨,紫色的马莲花下面是湿地,几十条沟溪,潺潺而过的小溪连接了上千个泉眼,野马川红柳丛里就是沼泽,我父亲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两腿夹了一下马肚子,挥动缰绳,受伤的坡脚战马迈起受伤的左啼,挥动着曼妙的四蹄,昂着头,四蹄发出嚓嚓的有节奏的声音。

 突然受伤的战马抖抖鬃毛,喷着鼻音,受伤的战马后面有三只野狼追随而来,我父亲一抖缰绳,可是前面的红柳丛里,又蹿出了一头祁连草原特有的纯白的野狼,我父亲受了雨淋,又加上有四头野狼,顷刻间吓晕了,只是生存的欲望,他的两腿紧紧地夹着马鞍子,马蹬敲打着战马的肚子,下意识一抖马缰绳,再接着就是生存的欲望双手抱着马鞍子。

 受伤的战马消除了疑虑,挥动着前蹄狂奔,后面的野狼追逐着,受伤的战马每迈出一步,就努力创造出一种平衡,战马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在铁蹄之下的飞跃,是受伤战马艰难的付出,受伤的战马嘴角泛着白沫,吐着粗气,我父亲惊恐,他也丧失了辨别方向的意识,只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也不让战马歇息,六十多公里骑到了我们家,从马上栽下来,爬到了炕上。

 我母亲看到我父亲还在呼吸,赶紧把那匹坡脚的战马解开了肚带,把马鞍子推下去,顷刻间马脊背上烟雾绕绕,汗水和血水交织在马的脊背上,马鞍垫子上陈旧的血渍,汗渍上又显现出斑驳的血迹,冉冉殷红了垫子,我母亲仔细看,马脊背磨破了皮,有四个鸡蛋大的伤口,显现殷殷的红色,汩汩流着血滴,马的左前啼结痂的地方也流着血,马惊恐地在院里原地转圈,马蹄子在院里划了一个红色的圆弧。坡脚受伤的战马好几次想卧下去,我母亲把马缰绳交给我,她用木棍拍打着戳上军马编号的马屁股,马嘴里吐着白沫,后啼还是想卧下去,卧下去这匹马就挣死了,不能让坡脚的战马卧下去,就是我的工作·····

 我母亲问他,马怎么这个样子,我父亲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遇到了狼,这是一匹矫健通灵的好马,你爱它,它也爱你,我父亲找到了兽医,把治伤的草药敷在马脊背上,剜去左啼上的结痂,白布轻轻的缠在伤口上,马能走路时,我父亲把坡脚的战马养在水管处后面,一个大草原围栏里。

 我父亲从供销社托关系,买来了一些碎棉布,我母亲用剪刀把马鞍子下垫子上的麻线剪开,然后用针头挑出麻线头,用棉线重新缝马鞍垫子,用碎棉布再把垫子加厚,然后把棉线接头处的小疙瘩,用剪刀剪去,一粒沙子掉到鞋子里。脚会磨起水泡,从而失去走路的功能,同样一个小疙瘩也可以是疾驰的马皮肉磨破,从而失去飞跑的功能。

 受伤的坡脚战马养好了伤,我父亲把受伤的坡脚战马拉到修蹄匠师傅面前,铲去了分岔的马啼,修理好马蹄,带着坡度的马蹄受力就均匀了,然后在马蹄子上钉上了马铁掌。

 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这匹枣红色战马陪伴了我父亲十年,我跟这匹马也建立了悠久的亲密关系,只有上过战场的马,才知道久违的和平,只要那匹马看见绿色的麦田里有除草的妇女,那匹战马就迈起左啼,右啼平稳的踏在空中,然后四蹄轻轻地的点下去,又轻轻地跃起来,可能就是表达对我母亲的感恩。

 遇到沟溪,战马也会打个响鼻,提醒我父亲注意,战马昂着头,只要回到家看见我母亲,它总要嘶叫一下,和我母亲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我们家在当地是一个外乡人,这匹马在村里给我家带来了荣光,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家,我父亲骑马回来了,我父亲解下马鞍子,无论多忙,我母亲总要把马鞍子上的软垫子解下来,到潺潺的泉眼里,漂洗垫子上的污泥、汗渍。而我也陪在母亲身边,拉着马,抚摸着它的鼻梁和嘴唇,我的衣服口袋里,会偷偷装上我们家的豆子,被母亲磨成马饲料豆瓣子,我用小手捧上一捧豆瓣,捧到手里,马舌头就舔我的手心,手掌痒痒的,特别好玩,童年的情趣让我回味翩翩。有时候我也使坏,把豆瓣夹在手指缝里,让战马舔,马舌头舔不到,战马的眼睛只有怯怯的望着我,我再伸手,它又舔,我只得把豆瓣送到它嘴里,它的眼神充满了怜悯和爱怜,然后我脱下裤子,跳到泉眼里,拿起脸盆,就往马脊背上泼水。

 我母亲也解下了马笼头,脊背淋水的马野性得到了释放,它打滚翻转,然后站起来吃草,一抹夕阳下来,我去,跑到战马旁边,战马不情愿的低下头把头伸过来,我套上马笼头,牵着马又踏上了归家的路,童年的灵魂有点不安分,我爬上马脊背,想学父亲骑马跑的姿势,用小手拍打着马脖子,马不跑,然后死命的用小手勒马缰绳,得到的是战马的嘶叫,我母亲回头,把我从战马上拽下来·····

 回到家,我母亲挖出五斤豆瓣,在那个困难的年月,是多么的不易,挖饲料的手在哆嗦,豆瓣放在脸盆里,嘴里嗔骂着我父亲,“把这无用的东西带到家里”。

 战马还是那样乖,嘴伸到了脸盆里。

 “这是一匹上过战场的马”,在小朋友面前,我是这样吹嘘枣红马的。

 战马应该驰骋在战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枣红马对麦苗情有独钟,只是它会克制,只要它舌头卷着麦苗,你把缰绳轻轻地一挥动,枣红马就祈求的看着你,它的眼神充满了爱怨。

 枣红马成了我向村里小伙伴炫耀的资本,童年的顽皮大胆,现在想感觉有点后怕,我可以分开枣红马的后腿,在马腿里钻来钻去,炫耀枣红马不伤人,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游戏,马的后啼给你一蹄子,你不死也是重伤,不过枣红马也有恼怒的时候,它吃草时,枣红马会夹着后腿,不让你通过。

 枣红马被小伙伴讥笑:“这那里是一匹马。就是一头温顺的公羊”。我知道这是小朋友嫉妒我,枣红马在沟里安静的吃冰草,一个蚊子爬到了枣红马的生殖器上,我忘乎所以,从侧面猛地钻入马肚子,小手拍打在马的生殖器上,枣红马一惊,前腿下意识的往前一跃,他的后腿触到了我,感觉不对,再变换姿势,已经来不及了,枣红马的后蹄已经擦我的头皮而过,为保持平衡,枣红马甩起了尾巴,屁股一扭躲开我,可是尾巴已经打在了我的脸上,我小手一摸鼻孔,鼻血就流下来了。

 马蹄擦我头皮,马尾巴打到我脸上,在草原长大的孩子,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吓得躺在草沟里。枣红马呆呆的看着,向我走来,我缩成一团,害怕的闭上了眼睛。

 我的脸暖暖的,嘴角感觉到有一股马汗夹杂着野草的苦味,天呐,这是枣红马在舔我的脸,小说里呈现的场景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小伙伴把枣红马踢我的情境还是描绘给了我的家人,我父亲急匆匆赶来,牵离了枣红马,他查看我身上有没有被马蹄踩过的痕迹,然后抱起了我。他拿上红柳条向枣红马抽去。

 枣红马嘶叫着,鼻音里带着悲怨,向它的主人诉说着苍茫幽愤。我抓住了父亲的手,跪下:“爸爸你别打了,我错了,再也不钻马肚子了。”

 枣红马来到我家是个错误,无奈落花流水去,匆匆,复又太匆匆,枣红马已经十八岁了,在我们家呆了十年,从三岁到十三岁,我的童年就是蓝天、白云、溪水潺潺、小鱼、绿草、军马为伴,十岁我到县城一小上学,只能在假期回来照顾枣红马,我十三岁,我的父亲也调到县城的,把枣红马留到了生产队代养。

 “把它养起来吧,我给你们生产队多报浇地的苗水。”这是我父亲离开草原最后说的话。

 高贵在低贱面前显得弱不禁风,有关枣红马啃麦苗的传言,传到我父亲的耳朵里,枣红马的牙齿咀嚼不了冰草,在田埂上它的舌头不时会卷着麦苗,这在农村是绝对不容许的,枣红马是闲马,被饲养员断了精料,只吃一些没有营养的荒草。

 一九八一年是我和父亲最后一次看枣红马,枣红马骨瘦如柴,连走路都是在跳跃,一瘸一拐的跳到我和父亲的面前,我从挎包里用双手捧出了豆瓣,枣红马舔着我的手,眼里流下汩汩的泪珠,这是我唯一一次看见动物流泪,我父亲抚摸着枣红马数着它的肋骨。“这是一匹上过战场的马。”父亲喃喃自语,父亲与枣红马心灵的交往,个中的情感与悲痛,我无法体会,看到他老泪纵横,一种酸楚涌上了我的心头。

 把我放归到祁连草原吧,似乎枣红马在祈求,枣红马一瘸一拐的走向了远方,它去那儿呢野马泉、马营泉、马莲泉、河马泉····还是去野马川

 如今枣红马走了,我父亲也走了,尘归尘,土归土,消失在天苍苍,野莽莽的亘古草原,但是唯有给我留下的是:一个永恒的马与人之间“爱”的故事。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疑虑,去追随那无家的湖水,因为永恒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

 作者:吕文成

 公众号: 水泥圈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战马》是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气磅礴的史诗作品,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让人很感动,配乐更是锦上添花,整部影片充满着正能量和煽情点,人的感悟真的和经历紧密相关,27岁的我并没能把影片看完看懂,31岁的我会潸然泪下,影片中一匹马串起了所有人的命运,战争是残酷的,好在世间还有情感。《战马》绝对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无论对于孩子、中年人还是花甲老人,他们都应该会有不同的收获。

充满童心又擅长大场面的斯皮尔伯格,拍出了一部没有恶人确满是残酷的战争影片,而战马就是那飞越战场的信鸽,离家,而归家路漫漫。人民的勤劳隐忍与对生灵的尊重、对荣耀的传承,充满深情。战争场面的把握非常出色,画面和声效的结合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让人对战争充满畏惧。特效已经做到了极致,几乎让人确信这是一匹真马。

《战马》独特的视角、无敌的画面、波澜壮阔的战场,颠沛流离的人生,一匹战马几易其主,在战火烽烟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找到了他最初的主人。依愚所见,在此之前恐怕没有什么战争**有胆量不以人而以马作为主视角的,即使有,想必也不会如《战马》一般大气磅礴、颇具内涵。以战马的视角来讲述战争,但其实是在讲述人类最真挚最纯粹的信任和情感。

**通过一匹马的贯穿战场的经历,衬托战争的残酷,描写的人物众多,很多角色都有血有肉,让人感到人性的光辉。许多细节让战争变得真实而残忍,而人与战马之间的羁绊更是让战争变得面目可憎:人类在彼此相残,而那些爱马人与战马之间的情感却如此真挚。故事以一条主线和多条分线展开,而主线和分线又相互联系,交相辉映。

战争背景总让我揪心,动物题材总让我鄙视人类的自私。大导演总是很会煽情,关于小主人信守着对爱马的承诺,两匹良驹间相守相惜的战友情谊配上约翰大气蓬勃的配乐,我如何能不潸然泪下。尸横遍野的马匹,令我唾弃自己身为人类,将无辜的生命如此践踏。信守诺言的勇气创造着一次次奇迹,若不是战争背景都赶上迪斯尼了。

这部**以战马的传奇经历为线索,看似不相干的人、事串联了起来,一份属于男人的浪漫情怀贯穿始终。深刻反思了无谓的战争对人类和生灵的伤害,无论哪一方在遭受战争创伤的同时,内心的善良和对和平的美好向往,是这个世界和人类的希望。战马是勇气的代表,也是和平的期望。**画面唯美精致,音乐大气磅礴,战争场面尤为精彩逼真。

都说马很通人性,一匹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战马,如同人经历了同样一场浩劫,它依然记得它的主人,因为那是它的亲人,亲人是这世上最让人感动难以忘怀的记忆。兽犹如此,人何以堪?马是最有灵气,也是最难拍摄的动物,斯皮尔伯格再次上了一节视听语言课,每一个细部处理的堪称完美。但动物只能拟人,他永远不会拥有人一样复杂的情感,所以影片有些落于流水账,马的线索和人的故事,二者实在难以平衡。不过文字则不同,想象的延展是无穷的,这也导致了**无法超越文字原著。

战争,不是纯粹再厮杀。马匹,不是纯粹在奔跑。这是一部别开生面,角度新颖的作品,以一匹传说的马作线索,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正能量战争**。影片恢弘的战争场面和大气的华丽配乐自不必说,首尾的巧妙呼应和开篇及结束时油画般的画面也令人心醉。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就是两名身处不同立场的士兵救乔伊的片段。其实没有人希望战争,即使在战争中依旧能看到人性的光辉,这部**也正是用人马情谊表达出了反战的主题。能把反战题材拍的如此唯美清新,如此温润人心,大师的春秋神笔,令人赞叹!一部好的反战片,看完后应该让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现在,而不是煽动人心中的仇恨。这就是《金陵十三钗》与《战马》之间的差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8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