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沈从文小说评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湖南凤凰县人,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投身行伍。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主要著作
小说集
《蜜柑》
《雨后及其他》
《神巫之爱》
《龙朱》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雏》
《阿黑小史》
《月下小景》
《八骏图》
《如蕤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
《新与旧》
《主妇集》
《春灯集》
《黑凤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
《边城》
《长河》
散文集
《从文自传》
《记丁玲》
《湘行散记》
《湘西》
《废邮存底》
《烛虚》
《云南看云集》
学术著作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生平
沈从文在1917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当地土著部队办理杂事,后任书记。1923年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同时练习写作。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并结识郁达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同年底,沈从文在上海与胡也频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停刊。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沈以其小说创作著称。而后,他改执教鞭,1928年到1930年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兼任《大公报》、《益事报》等文艺副刊主编;后曾先后在辅仁大学、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主校区)、武汉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批判,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1950年到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到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1949年以后,沈从文没有进行过小说创作。他的书在三十多年间仅出版过一次。据说他如能多活数月,便极可能在198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刘文典一直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一次,在西南联大的教务会议上,他提出质疑:“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沈从文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美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则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评点沈的《静》时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
在中国公学教书时,沈从文爱上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写了不少的情书追求她,并引发校长胡适的同情,施以援手。最后,据说因沈从文的情书“写得太好了”,张兆和终于同意嫁给沈从文。
关于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谢尔以.马悦然于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1988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论沈从文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顾蔷芬
内容提要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艺术特征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作家。从他以休芸芸笔名发表文章开始,到40 年代末搁笔,给我们留下了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小说十余部,近300 万字。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20~30 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开拓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作出了可贵贡献。
一、异样的成长道路
沈从文的家乡在湘黔交界苗汉土家族杂居的边境山城———湖南凤凰县(原镇 ) 。1902 年他出生于一个带有苗族血统的家庭,祖父曾为满清王朝的提督,父亲也做过军官。沈从文小学毕业后,家庭变故,不得不停学寻找生活出路,到湘西土著部队当兵,辗转于沅水流域乡村,同化在下层人民生死忧乐的生活之中。20 岁为逃避家乡给自己规定的生活,抱着求知欲望到北京,处境十分艰难。社会剥夺了他进校读书的权利,把他变成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乡下人”。人的社会存在和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的内容。沈从文的上述人生经验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使他同当时上流社会完全割断了联系,获得了下层人民的感情和立场,他“发现自己”是个十分固执的乡下人,他说他这个“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情和哀乐,自有独特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这样,沈从文获得了最可宝贵的创造品格,站在广大下层人民立场,具有深厚的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紧紧贴着湘西的人民和土地,在作品中渗透着自己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着独特的表现式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沈从文独特的艺术个性,除了他个人生活实践铸造的乡下人人格决定其宝贵的创作品格,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特定文化内涵的艺术世界,并以这一世界为参照系,努力追求“人性”的美学理想外,还体现在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他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磨练,逐步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
1 独特的艺术意境
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意境或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作为意境构成的基本骨架是物境构成的总特征及作家处理主观情感的具体方式。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见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创的艺术意境。
沈从文乡土题材的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是多种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有机板块。其中,确有许多使外部的人们大感诧异,难以置信的东西。那种“养身靠商人,恩情却结于水手”的人生形态衍生而出的吊脚楼妓女与柏子的爱情恩怨,那种青年男女间以热情的山歌赢得对方欢心的恋爱方式,那种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的山民道德形态,如萧萧生子便不再发卖等等。都与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及内地社会大异其趣。沈从文确是有意突出湘西的地方性,仿佛要借湘西的原始神秘性、特异性来完成作品的构图。这些人生现象对于中国社会的普遍性来说,它们是特殊的。但对于包括湘西在内的广大西南地区,它们又是普遍的。从特殊见出普遍,既带着特异性,有具有现实性,这是沈从文小说物境描绘的重要特征。
沈从文小说中的这种原始神秘性是通过普通人即“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与交往表现出来的,是风俗画,是人情小说。他要从这平凡的人生现实中,探索“乡下人”的生命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命个性,在他们身上,优美与凡庸交叉,道德状况的健康纯朴与理性世界的原始蒙昧并存。
在人生场景的购置上,沈从文的小说构图极富暗示性,常常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意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有意做成的“模糊”。如《边城》中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底蕴,沈从文没作明确交代。这一方面,有时让人觉得费解,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留下了让人想象的“空白”。另一种是以极简练的文字勾出事象的轮廓,不以铺张的方式将话说尽,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如《静》表现一家老小数口,远道探视亲人,因战乱受阻于途的遭遇。小说集中描写了女孩岳珉的笑,以人物的笑写人生的悲,透出了战乱中人生的悲凉。这种构图方式,也见于景物描写上,《山道中》描写出了湘黔边境山道上的原始荒芜,使人仿佛已置身于这些荒芜落寞的山恋之中。这样,沈从文小说的物境,依靠构图材料的性质及构图方式产生出一种原始、朦胧的审美特征,犹如烟雾缭绕的山恋,显示出朦胧、深远、神秘的美来。
沈从文的小说多写意,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常说:“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水的颜色、声音特性都染上了作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柏子》、《丈夫》、《贵生》、《三三》、《静》、《八骏图》、《长河》等等,或在溪边,或在河上、或在海滨,演出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作品中,水的基本色调就是生命的色调,在水的颜色、光彩中,融入了作者的灵性与情感。这样,抓住山水灵性,以水作背景,将故事置于一种翠绿的基色之下,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柔和的格调,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一个因素。
沈从文同情下层人民命运,在作品中,他把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剧急表达情感的方式,他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他是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抒情风格。这样,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的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而辽远,不烈却撩人,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另一个因素。
为了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延伸情感的表现空间,沈从文还有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之与人物的命运与人物情绪相契合,以达到一种强度抒情的效果。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无从把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成为黑色。身边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又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边城》)
这草莺的夜半吟叫声,仿佛是从人的胸膛里拖出的一串长长喟叹,是翠翠内心情感在自然界引起的一种感应。景随情移,情波荡漾,感人肺腑。作者的意境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构成,是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因素融合而成的。总起来说,沈从文小说题材本身具有神秘色彩,在以写意方式勾勒的蒙茸自然的物境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愫。用浸染了作者个性的色调涂染画面,并以舒缓而又绵长、深远的方式处理情感表达的节奏与速律,借助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扩大情感表达的空间,融原始神秘美、色调美、情感美于一炉,从而构成独有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2 人物的心理刻化
沈从文的小说十分重视人物的心理刻化,展示了各种人物繁复的感情世界。但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既不采取大段大段人物内心独白的表现方式,也不取颠倒时空秩序的“意识流”手法勾勒人物的内心轨道,而是自觉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可能性。他始终立足与本民族的现实人生来吸取中国古代和域外文学艺术的营养。“看得多而杂,就不大可能受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受总的影响;一个故事的完成,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都可达到一定效果的。”因此,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各流派如印象主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描写等因素,都化为了他作品的血肉,从而使他的一些作品带有心理小说的特征。他是一个“对一切无信赖”却只信赖“生命”的作家。而生命,在他的思维中,则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他在人物心理内容的把握上,运用了西方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下意识”心理状态,人物的变态心理描写,在他的小说中是常见的。但在人物心理内容上,他却立足于中国文学刻画人物心理的民族传统。在《贵生》中,作家通过主人公心爱的姑娘金凤被地主迎娶成亲的晚上,主人公听到伙计们放纵粗野地议论新娘时的情态,表现出了主人公气恼、烦闷、委屈、不平和无奈的心态,这是通过人物的咬唇、捏拳、喝酒等行动来托出的,是以行动来揭露人物的心理。
《边城》里关于翠翠的心理,显出了作家小说刻化人物心理的高妙。在翠翠对爱情的反映上,小说紧扣这个十五岁的山村姑娘的心理特点,逼真地描绘出她特有的情态。她刚刚步入青春之年,就象家乡的青山绿水、翠竹茅檐那样纯朴明净,她的身上焕发出了一种真挚无邪的人情美
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太空一片云一棵星星凝目。祖父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含羞的情绪,轻轻的说:“看水鸭子打架! ……”同时自己也就在心理作答:“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是想些什么。
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反应。情窦初开的感觉在她的心理骚动,她已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正闯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由于年轻,缺少感情经验,她又不能进行条理清晰的思考。这种矛盾必然引起人物内心的“乱”。这种“乱”反映到神态上来,便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痴态。在这里,有人物没自觉到心理活动的内容,当然也有人物自觉到了的心理内容:
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 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从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这是老船工向翠翠谈及大老托人提亲之后她的心理反应。当翠翠得知提亲的是大老而不是二老时,一时明显的失望。在心理对大老提亲的否定,对自己感情选择的坚定与从容,在翠翠心理不是下意识的感觉,而是一种明晰的理性思维。但这种抽象的心理内涵,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表情透露出来的。从这儿可看出沈从文的艺术感受力是很强的,善于捕捉人物的纤细感情及微妙神态,并艺术地表现出来,透露出人物隐蔽的心理内容,具有耐人寻味的韵味。
3 小说的语言
总的来说,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有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创造,由于缺乏正规训练,文法上有过一些疵病,不过,这倒也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多了些山野气息,不失新鲜与活泼。最能反映沈从文小说语言特色的,是他用来表现乡土人生的乡土语言,只是在他的小说进入成熟期后,其语言方显示出它的全部魅力。沈从文成熟期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张,朴实中有神韵。他的小说语言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经过加工与提炼,予以书面化。湘西地方话是湘西根源古老的民族文化发展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产物。这种语言的现代化程度低,带有中国古代的某些特点。
他的小说语言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语言含蓄、素淡、和婉,多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这在《边城》里得到了极好的反映。话说三分,留下让读者去想象的空间。如写翠翠成熟后,她常爱学摆渡的家畜和客人的摸样,有时学小羊唤母的叫声,有时又在发间插上几朵鲜野花,身姿袅娜地扮新娘。即使她初恋时的语言中,也是那样的含蓄。如她用傩送的俏皮话,对外祖父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被河里的大鱼吃掉了。”宛如节奏舒缓的行板,余韵久存,淡淡几笔,便含而不露地写出了翠翠的心理变化。她渴望新的温暖和保护,憧憬美好的恋爱婚姻生活。这种颇有山水风味的语言,甚是迷人。
其二,小说语言中很少用助词“的”。这样能逼迫口语成分增加,使句式短朴。如《山道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这时节他们正过一条小溪,两岸山头极高。溪上一条旧木条,是用三根树干搭成,行人走过时便轧轧作响。傍溪山腰老树上猴子叫喊。水流汩汩。远山山鹊飞起时,虽相距极远,朋朋振翅声音仿佛极近……这段描写,没有一个“的”字,句式短峭简洁,对景物不作繁饰,却显得古朴清新。
其三,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植根于湘西的生活土壤之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这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显得更为突出。《萧萧》中乡下人谈论城里女学生, 《柏子》里水手与相好的相互埋怨等等,这些人物对白里,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沈从文曾作过湘西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常在小说中将民间文学中的起兴比喻手法加以运用。如《边城》里引用了这样一首民歌:“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姑娘缠坏后生家。”这要比一般性的叙述语调生动多了。他还继承了湘西人说话就地比喻的传统。如《萧萧》中:
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象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婆婆虽生来象一把剪刀,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挡得住。
这种比喻具有造语新奇,出人意表,朴实而又神气飞动的特点。他的小说语言在叙述方式上,也汲取了民间故事和歌谣的长处,无做作,娓娓叙来,不转弯抹角,简明扼要,经济动人,语言中有浓厚的民间朴素美。如《边城》中:
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五岁了。为了住处两山都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
其四,凝练与简洁。沈从文的小说语言算不得纯粹,正如他自己就说,文字一部分见出“文白杂糅”———明显地承受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影响却又未能完全融化为现代白话的结果。但同时,这又带来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凝练与简洁。如:
半个月来,树叶子已落了一半,只要一点点微风,总有些离枝的木叶,同红紫雀儿一般,在高空里翻飞。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和爽朗,一切光景美到不可形容。夭夭一面打扫祠堂前木叶,一面抬头望半空中飘落的木叶,用手去承接捕捉。(《长河》)
这种写意式的笔法,仿佛随手拈来,轻轻几笔,就点出了山村景物特有的韵味,语言美和画面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 小说的文体
沈从文曾有“文体作家”之誉。他的小说在文体风格上确是戛戛独创,不同流俗。总的特色是“不拘常例”,适应着所表现的不同生活与感情内容,多方尝试,不断创新,多采多姿。他有意打破散文与小说间的文体界限,他的作品中,小说具有散文性,散文又具有故事性,可见他在文体革新上是尽了全部的心力的。
沈从文小说文体多样化特征,主要反映在作品开头结尾的变化多端。小说的开头或渲染气氛(如《丈夫》、《萧萧》) ;或推出主要任务(《会明》) ;或开宗明义点出题旨(如《绅士的太太》) ;或单刀直入写场面(如《新与旧》) 。小说的结尾往往牵动着小说整体结构、布局,从中可看出沈从文组织文体的才能。在他的作品中,结尾有“煞尾”和“度尾”两种。“度尾”“如画舫笙歌”,由远及近后又由近及远;“煞尾”则“如骏马收缰,忽然停住”。的确,《牛》《贵生》《丈夫》等小说的结尾都是极好的“煞尾”,小说往往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总以要言不繁的文字点出,一经点出便戛然而止。如《牛》的结尾:
……到了十二月,荡里所有的牛全被衙门征发到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去了,大牛伯只有成天到保长家去探讯一件事可做。顺眼无意中望到弃在屋里的木榔槌,就后悔为什么当时不重重的一下把那畜生的脚打断。
这种结尾突出了牛老伯对官府的怨恨,仿佛一峰突起,照亮全篇,给读者留下了联想与思索人生的艺术空间,情节的发展一下子收束了,而故事的内在蕴涵刚刚被诱发出来。
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看,这种煞尾往往是一种突转。所谓“突转”,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或故事发展的结局突然转向与情节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而突转与发现又是孪生兄弟。所谓“发现”则是人物对自己的身份或处境从不知到知。在《丈夫》中,按情节发展的表面线索,那个丈夫第二天早上将去水保家,可是第二天“两夫妇一早都回转乡下了”。情节发展的这一“突转”,是与人物身份、处境的“发现”息息相关的。那个丈夫在经历了一日夜的难堪与屈辱以后,终于“发现”自己是在被人当傻瓜侮弄。这一真实身份的“发现”,导致他毅然带着妻子回转乡下。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内在逻辑,一切又全在情理之中。沈从文在作品中就是特别善于安排这种“发现”与“突转”,使结尾蕴藉含蓄,富于暗示,他深谙“惊讶”与读者美感的心理联系。
而《边城》、《萧萧》等作品的结尾则属“度尾”。《边城》的结尾是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二老都爱上了翠翠,可翠翠的意中人却是二老。最后大老情场失意撑船不幸溺水,悲剧的尾声是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摆渡老人在操劳担忧中去世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在摆渡口苦苦等着情人二老来接她,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与来头,互相呼应,犹如一曲乐音从遥远处传来,音量加大至主旋律,最后又渐渐飘远了,使作品收到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艺术效果。
虽然这种文体的不断变换仅仅是为了形式的新而变,且文体变化的意义也有限,但他作品中这种多变的形式与相应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恰恰适宜着沈从文表现生命复杂多变的需要,在其大多数篇章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协调的、妥帖的。
综上所述,沈从文以其创作的独特风格当之无愧地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色作家之列。我们研究他的作品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沈从文及其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终会有他一席之地的,我们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做出公正、肯定的回答。
据说一个年轻人在高中毕业之际写给杨绛先生一封信,除了表达崇敬仰慕之情,还写到了自己的困惑。杨绛先生的答复是:“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古时,“著于竹帛谓之书”,书稀罕而珍贵。孔子晚年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贯联竹简的牛皮带子都断了。“韦编三绝”既是勤奋刻苦的表示,也可见彼时读书是如何吃力。
印刷术流行之前,尽管有了纸张、毛笔,书的制作成本降低,但书的形成要靠抄写。即使到了明代,印刷术已然普及,一些贫寒子弟读书仍须手抄笔录。
明代文学家宋濂幼时嗜学却家境贫苦,为了读书,每每从藏书之家借书,“手自笔录,记日以还”。寒冷的冬天,砚台里的墨冻得僵硬,手指冷得不可屈伸,他也不敢稍有懈怠。抄录完毕,跑着将书送还,以免逾时、留下不守信用的印象,是以人家多借书于他,他得以遍观群书,而后有所作为。
由此观之,在条件不济的古代,书得之不易,读书亦来之不易。单就读书而言,如今的我们要比古人幸福多了。
北宋学者汪洙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很多时候,读书具有功利性。在古代,读书多为仕途,一朝及第,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就如杜甫所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可知,读书是为了富贵,是一种生存方式。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读书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变命运,尤其对出身贫寒的人而言,高考是鲤鱼跃龙门的一次质变,985/211是有望和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儿平起平坐的先决条件。当然,这里的“读书”指的是接受教育,不是纯粹的阅读。
抛却功利性读书不提,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读书是认识、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捷径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凝聚,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之余浸透着写书人关于客观世界的看法。因此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明白“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即使怀有“世界太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想,也做不到凭一己之力看尽所有的花花草草。书是帮助我们俯瞰世界、“一览众山小”的捷径,在他人的转述里去了解、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摆脱井底之蛙的浅薄及由此造成的固执与偏见。
德国哲学家康德一辈子都待在一座小城里,可不妨碍他著书立说、成为智者,因为他的所见所闻和对于世界的认知正是从书中得来。
臧克家说:“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挚友。”他会把天南海北的各种新鲜奇闻不厌其烦地说给你听,把他的经历一字不差地统统灌输给你,从他的话里可以学到很多、了解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而后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不失为摘除“乡巴佬”标签的简便方法。
读书能够“广情怀”一本好书,必然寄托着作者真实深刻的情感。
读曹雪芹,我们可以看到巨变的人生和不变的痴情;读沈复,我们可以想见沈复和陈芸布衣菜饭的简单爱情,也可以感受到之后妻离子散的浮生况味;读郁达夫,我们可以领略到那一时期青年对个性解放的呐喊和对不幸的底层民众的同情。
在阅读里体味各式情怀,有感同身受的时刻,有大吃一惊继而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刻,由此丰富情感,扩充生命体验,等遇到类似书里所说的情感困惑时也就见怪不怪、坦然处之了。
读书能够提升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会使人的气质焕然一新,或许谈不上书卷气,却是镂刻在骨子里、由内而外散发的涵养与知性底蕴,明显不同于涂脂抹粉、靠外在包装的空洞、俗气。
人群中的你因为书的滋养必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人人为之侧目。
读书能够驱散孤独书使人充实,读书是和作者的交流,掩卷思索则是自己和自己的交谈。
所以无论处境多么荒凉、孤单,只要手里有书、心里有书,就不会有烦恼侵袭,不会有孤独寂寞光顾。这是读书给予我们的抵抗孤独的忍耐力。
读书能够使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书里的故事形形色色,有快乐,有悲伤,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让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总之,书为我们提供参照,是生活的指向标,可以指引我们生活得更好一些,多一些庆幸,少一些遗憾。这是书教给我们的。
了解了读书的意义,我们来看“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这句话。
“想得太多”有两层含义。
其一,“想得太多”是指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比如人生规划、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生活、怎样活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考虑得太多。可是因为读书太少,从智者先贤身上吸收的养分不够,导致认识世界不全面,囿于自己偏狭的一方天地中寸步难行,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参照,因此生出诸多困惑。也许他所困惑的在书里就能找到答案,只是读书不多,那些困惑也就不易得到解决。我们常听说这么一句话,“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其实就是读书能够增识见的反向表达。
其二,“想得太多”是指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忙碌是治疗矫情和胡思乱想的良药,无所事事的闲暇极易矫情和胡思乱想。读书便可阻断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胡思乱想,因为你不可能一面阅读别人的故事,一面陶醉于胡思乱想里。然而读书太少,那些胡思乱想不能被替代或转移,一系列的问题也就出来了。
学会正确读书读书是好事,但方法不当,也会变成坏事。现今书籍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读书时谨慎选择是必要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价值不大的书带偏。我就有过这种经历,真乃痛心疾首,悔恨晚矣。
那么,怎样正确读书呢?
我认为,首先,读书就读公认的好书,既然是“公认”,其中的智慧必是普世的,是对人有所启迪的,此时的随大溜准没错。其次,读书就读感兴趣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用外力督促,自己就会主动扑到书海里去,读书的效率和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就像好的胃口,没有消食片辅助,也能自动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最后,泛读十本书,不如精读一本书。《老子》里有一句:“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闻之太多,反倒不通,不如适可而止。这句话用在读书上,就是不解其义的泛读不如读透啃透的精读,否则不但无益还浪费时间,而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然而,有教导我们好好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告诫我们远离书籍、不要被书所误的名人名言。
琳莎·施瓦茨说:“多读只似作茧自缚,不若信由身心开放。须时时谨防他人思想扰乱一己通畅的神思。”
爱因斯坦说:“人在一定岁数后,阅读过多反而影响创造性。”
是的,读书时,我们走的是作者铺就好了的路,何处拐弯、换道全凭作者说了算,此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脑子里无处不是书的作者倾倒给我们思想。长此以往,脑袋容易懒惰,失去思想的动力,因为既然可以轻易获取现成的思想,何须自己再劳心费神地想这想那。如此一来,读书不仅不是好事,反而是妨碍我们独立思想的阻力。
我想说的是,读书可以,同时要有怀疑的态度。读书时既要虚心接受书里的观点,也要有自己的看法。
哲学家冯友兰的读书经验是:“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其中,“明其理”是说读书时要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不被书里的“理”所误。你的“理”和书里的“理”两相比较,既可互相补充,亦可互相纠正,从而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理”,为你所用,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帮你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以致用。书应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书所用。
此外,书不是万能钥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有些事情光靠读书远远无法解决,应当在实践里发现真理,找到书中不能化解的问题的方法。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方可在遇到麻烦、处理麻烦时游刃有余,轻松自适。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学会正确读书,能使人的思想开阔,思考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着手,有更多的可能,不至于那么费力,也不至于人云亦云,全无自己的主见。
“读书太少,想得太多”也可以说是读书太少,因而思考不周全,想得太多也无济于事。“想得太多”之中更多的是找不到解决方法时的焦灼、迷茫和纠结。
学习是为了应用,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1948年,印度最年轻的导演兼制片人拉兹·卡普尔需要为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火》寻找拍摄地点,经人介绍,他去了著名古典女歌手贾丹白的家中商谈。来开门的是贾丹白的女儿纳尔吉丝,当时她正在揉面,额头上沾了些面粉。看着面前美丽的姑娘,拉兹无法移开眼睛。那一年,她19岁,他24岁。
拉兹刚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RK Films,他游说贾丹白,说要以最高的片酬邀请纳尔吉丝出演他的**。此时的纳尔吉丝,已经是一位拍了8部**的大明星。
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9年的合作,一起拍摄了包括《流浪者》在内的16部**,在银幕上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爱情传奇。
拉兹和纳尔吉丝都是童星出身,拉兹的父亲普里特维拉伊与是印地语**的创始人之一,纳尔吉丝的母亲贾丹白是宝莱坞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的背景使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珠联璧合,很快就成为了银幕上的标志性情侣,他们的风格,态度和着装品味都令年轻男女趋之若鹜。
他们将以往印度**“捉迷藏”式的眼神交流,改成了用语言赞美和肢体接触表达爱意,更加自然,也更有说服力,为印地语**走向国际做出了巨大贡献。外国观众虽然听不懂印地语,但不影响他们领会**情节和哼唱**中的歌曲。
《纳尔吉丝传》的作者TJS·乔治在书中写道:“全世界都可以看出来,纳尔吉丝和拉兹·卡普尔不仅仅是在镜头前表演,他们在屏幕上演绎的浪漫故事之所以如此令人信服,是因为它反映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 情感 。两人之间爱的火花在《火》拍摄结束之前已经点燃,到次年《雨中激情》上映时,全面爆发。”
纳尔吉丝将自己的身心,灵魂,乃至金钱都投入了拉兹的**中,在他的**公司遭遇资金短缺时,她卖掉自己的金手镯,去出演了其他制片人的**,想方设法筹钱帮他度过难关。
拉兹是纳尔吉丝的初恋,可他不是单身。拉兹的妻子叫克里希纳,是他父亲舅舅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姑。两人是包办婚姻,于1946年5月成婚。
克里希纳是一个安静而保守的人,一直在幕后默默支持丈夫,为他生了三子二女。
拉兹爱妻子,亲情多过爱情。多年以后,他最小的女儿丽玛在接受采访时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写,爸爸都深深地爱着妈妈。他一生都对她着迷,这是事实。他可能没有以她喜欢的方式向她表达,她可能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不管拉兹·卡普尔在外面做了什么,他最后都会回家。他喜欢庆祝新年,因为那天正好是妈妈的生日。”
纳尔吉丝疯狂地爱着拉兹,她渴望成为拉兹·卡普尔夫人,明知拉兹婚姻幸福,她还是想嫁给他。
拉兹是印度教教徒,法律规定一夫一妻。纳尔吉丝信奉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多妻。
纳尔吉丝找到最好的律师咨询是否有方法可以嫁给一个有妇之夫。很明显,合法的方式只有两种:拉兹要么离婚,要么皈依伊斯兰教。
想当初,纳尔吉丝的父亲为了娶她的母亲,就是从印度教转为了伊斯兰教。纳尔吉丝希望拉兹也能为她那么做。
在情浓的时候,拉兹多次向纳尔吉丝保证,他会娶她。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什么也没有发生。
拉兹的父亲和纳尔吉丝的母亲都不看好他们的恋情。无论是离婚还是改变信仰,都意味着要与家族斗争甚至决裂,拉兹有那个决心和魄力吗?
再强烈的爱也禁不住时间的消磨。随着时间的流逝,纳尔吉丝觉得拉兹对她越来越疏远,给她的角色也越来越差。在1955年的《乡巴佬进城计》中,她的角色是个不光彩的人物。
拉兹终于向纳尔吉丝表示,他不会娶她。她难过得想自杀。
两人在1956年合作了最后一部**《爱在烧》。
1957年,著名导演 梅赫布·罕找到了 纳尔吉丝,邀请她出演影片《印度母亲》。因失恋而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纳尔吉丝接受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剧中的女主角拉达是一位 生活在赤贫中,与逆境抗争, 任劳任怨,忍受一切痛苦,对未来抱有希望的母亲。这是城市女郎纳尔吉丝第一次扮演农村妇女,从年轻的新娘演到白发苍苍的老妪。
因为时间跨度大,剧中饰演她儿子的两个演员,一个与她同龄,另一个比她还大两岁。与她同龄那位名叫苏尼尔·杜特,是个性格安静腼腆的小伙。
拍摄期间的一次意外事故,改变了纳尔吉丝的人生。
剧中有一个场景要求纳尔吉丝在燃烧的干草堆之间奔跑,一阵风吹来之后,布景上的道具都被点着了,她被困在一个火圈之中。她十分慌乱,但心中有个声音说,“呆在原地不要动。”
只见苏尼尔拿着一条毯子,毫不犹豫地闯入火场,他用毯子裹住纳尔吉丝,将她从烈火中救了出去。他们都被烧伤,她伤在手部,苏尼尔伤在面部和胸部。
两人被紧急送往当地一家药房接受治疗。当纳尔吉丝处理好伤处,去苏尼尔的病房向他致谢时,看到苏尼尔躺在床上,脸上身上盖着纱布,她既感动又悲伤,望着眼前这个不顾性命救自己的人,想到那个自己不顾一切去爱的人,一股复杂的情绪掠过她的脑海。
苏尼尔从半昏迷的状态中睁开了眼睛,她对他说,感谢他所做的一切,他腼腆而温和地回应。
和他说的话越多,她就越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平等待她的人。
她照顾了他两个星期,每天给他送食物,陪在他身边。他们无话不谈,变得非常亲密,她甚至向他公开了过去,“苏尼尔的肩膀总是在那里让我哭泣,我也知道他的衣服会吸走我的眼泪,不会让别人看到嘲笑我。”
苏尼尔告诉纳尔吉丝,他早就暗恋她。1953年,他去**《两亩地》的片场参观,遇到了已经在宝莱坞崭露头角的纳尔吉丝,那时的他籍籍无名,在女神面前感觉自惭形秽,讲了几个笑话后就离开了。
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决定结婚。由于在《印度母亲》中他们是饰演母子,为了不影响**的宣传,他们将结婚的秘密保守了近一年。婚后,他们继续与各自的家人住在一起,通过信件和电报进行沟通,见面都会选在午夜时分。
苏尼尔是一名印度教教徒,为了与他结婚,纳尔吉丝皈依了印度教,这一举动引起了媒体和小报的疯狂。
对于婚姻和宗教的态度,纳尔吉丝和苏尼尔十分一致。苏尼尔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你要娶的是人,不是伊斯兰教或印度教。我和纳尔吉丝结婚时,没有遭到任何反对。我的母亲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个东正教家庭,纳尔吉丝父母的婚姻也是跨宗教的。她的爸爸从加尔各答登上一艘船,打算出国学习医学,在船上遇到了我妻子的母亲贾丹白,他听到她唱歌,爱上了她,他的父母威胁要与他断绝关系,但这并没能阻止他。爱是崇高的,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听到纳尔吉丝与苏尼尔结婚的消息后,拉兹非常震惊,为了证明不是在做梦,他甚至用烟头烧自己。他的妻子克里希纳后来说,“一夜又一夜,他会醉醺醺地回家,倒在浴缸里哭泣。”
拉兹总是认为纳尔吉丝欺骗了他,1981年,纳尔吉丝因胰腺癌去世,拉兹在她的葬礼上表现得像一个局外人,拒绝走近与她做最后的告别。
在五年后的一次采访中,拉兹说,纳尔吉丝签下《印度母亲》是对他的欺骗,他从未原谅她。
纳尔吉丝和拉兹没有公开承认过恋情。
拉兹的儿子里希·卡普尔在一本书中说,“我父亲和纳尔吉丝有染时,我还很年幼,没有受到影响。我不记得家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里希结婚的时候,纳尔吉丝随苏尼尔一起来参加婚礼,这是24年来她首次参加卡普尔家的活动,显得非常紧张。
克里希纳将她从尴尬中解放了出来。
里希在书中写道,“我母亲感觉到了她的犹豫,把她拉到一边说,‘我丈夫是一个英俊的男人,他也是一个浪漫的人,我能理解这种吸引力。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请不要因为过去而自责。在这个快乐的时刻,你来到我家,我们就是朋友。”
1958年,凭借拉达一角,纳尔吉丝荣获 卡罗维发利国际**节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印度女演员首次在 国际性的**节上获奖。
《印度母亲》成为了 纳尔吉丝人生的里程碑。在 离开拉兹的阵营后,她用《印度母亲》向他证明,他的**需要她,多过她需要他的**。
没有了 纳尔吉丝的 拉兹,继续制作着能吸引大众的**,票房也不错,但人们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他和 纳尔吉丝 在银幕上的默契和化学反应,其他银幕搭档永远无法超越。
拉兹·卡普尔说过一句名言,“我妻子是我的孩子的母亲,而纳尔吉丝是我的**的母亲。”
他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写着:这是一个只想爱的男人。
对他来说,纳尔吉丝是朋友,缪斯,工作伙伴,情人,他的**都是围绕着纳尔吉丝改编,她和他的关系,就是他心目中的爱情。
问题是,他只想恋爱,不想负责任。
纳尔吉丝之后,拉兹又与几位一起合作的女演员传出过绯闻,不过克里希纳对这些关系并没有像以前那般容忍。里希·卡普尔在书中写道,“我确实记得,在爸爸和维贾扬提马拉有牵连的时候,妈妈带着我们搬进了纳特拉伊酒店。我们从酒店搬到了一套公寓里住了两个月。父亲为我们买下了这套公寓。他竭尽所能地想让她回心转意,但在他结束那段关系之前,我母亲不会屈服。”
另一边,纳尔吉丝和苏尼尔的婚姻是一个真正的童话故事。寡言的苏尼尔不曾把爱时时挂在嘴边,但他用行动给了纳尔吉丝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70年代末,纳尔吉丝的 健康 状况开始恶化。她得了黄疸,后来被诊断为胰腺癌。苏尼尔将她送到了纽约最好的癌症治疗机构,但已无力回天。她陷入无限期的深度昏迷,医生诊断她已经是植物人,建议关掉呼吸机,苏尼尔不同意。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他一直陪伴在妻子身边。
1981年4月,纳尔吉丝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出院回到了孟买的家。
苏尼尔回忆说,“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似乎恢复了 健康 。她的脑部扫描显示没有任何损伤,她拥有完美的记忆力,唯一不记得的是她昏迷了多久,我们从未告诉她。”
“她总是告诉我,我可以负担得起带她出国治疗的费用,但印度有许多人因为缺乏治疗而死于此类疾病。她说,‘如果我活着,我会去告诉总理,我们国家每个州的穷人都应该得到这种帮助。’”
5月7日是他们的儿子桑杰第一部**的首映式,纳尔吉丝很想去出席,她对苏尼尔说,“不管是什么,即使你不得不用担架或轮椅抬我,我也想看我儿子的**。”
苏尼尔安排了救护车,担架和轮椅,还在桑杰旁边为纳尔吉丝保留了一个座位,可是她没能等到那一天。首映式开始前四天,52岁的纳尔吉丝离开了人世。
妻子的死让苏尼尔陷入了抑郁,一年多以后,生活才回到正轨。他记得妻子的话,以她的名字建立了基金会,专门帮助那些贫困的癌症患者。
当苏尼尔被问到对纳尔吉丝和拉兹关系的看法时,他说:“我从来不知道有过浪漫,我唯一知道的是,她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不关心她的过去。我知道这些问题会出现,但我关心的是我生活中的那个人。从那一天起,重要的是这个人对我有多真实。过去对我来说什么都不是。”
在得知纳尔吉丝的过去后,苏尼尔没有做任何评判,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有勇气和才华的人,一个值得纳尔吉丝去爱的人。
遇到苏尼尔,纳尔吉丝是多么的幸运!
每个人都有过去,也都因为自己的过去而成长,过去便放下,放下即重生。
刘成
演员 刘佩琦
“农民”父亲,由于坚信儿子具有音乐天赋于是采取了种种努力。比比皆是,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哪怕砸锅卖铁和豁出老命也在所不惜。
莉莉
演员 陈红
扮演的“三陪女”的形象,是一个对感情非常在意的人,用欲望而不是用思想、理念生活。
江老师
演员 王志文
这个人极有才,但也极古怪。外表看他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跟人说话永远拧着,但骨子里,这是个把什么都想明白了的人。
余教授
演员 陈凯歌
余教授”是个培养出世界顶级小提琴大师的音乐教授。
小春
演员 唐韵
4岁就开始学琴,与大多数学琴的同龄人相比,父亲对自己的严苛已经近乎“家庭暴力”。差点被父亲打断胳膊。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唐韵怨恨自己的父亲:“正是因为父亲这样严厉的教育方式,为我后来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雨
演员 章婧
可恶、势利、无情无义、阴险。她在于教授家不让刘小春与她共用盥洗池,骂他是“乡巴佬”。
《和你在一起》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由陈凯歌执导,陈红、陈凯歌为制片人,刘佩琦、唐韵、王志文、陈红等主演。该剧讲述一个拉琴的少年,按照心灵的指引和成长的真实愿望,感性、温暖地萌动自己青春的枝芽。
《和你在一起》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RE6v3u3RXB0JswECQw8hw
pwd=z90i 提取码:z90i当然要怼回去。职场人应对“PUA”的方法中,选择辞职逃离的人最多,在职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是所有委屈都要默默忍受。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理性判断,职场PUA一般是通过打击,使你严重的缺乏自信心。所以需要我们重新拾起自信,在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刻保持着一个理性的状态。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能力状况,可以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与自己对照,将缺少的部分系统的学习上来。同时清楚的告诉自己公司领导不是评判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2、明确目标,职场PUA就像催眠一样,一点点的蚕食你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进行自我内视,问自己:我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我现在是否为我的目标而做出努力?目前我的职业方向是否可以更好的帮助实现目标?对于目标我的计划是什么?我的目标节点有哪些?从而加深目标的明确性,让自我意识变得更清晰。
3、权衡利弊,职场PUA会让你形成一种感恩心理,自愿多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自愿加班。这就需要我们清楚知道我们是付出劳动换取报酬,是对等的状态,不存在着感恩。理清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目前公司是否可以为我们的职业规划做出贡献,这个贡献和代价是否合乎自己心中的标准。
4、勇敢,许多职场PUA的实施环境建立在你不敢辞职上,会给你营造辞职后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当面对职场PUA时,我们要变得勇敢,不害怕辞职。一份工作和你的人生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呢?不要因为一份工作毁了自己的一生,当一份工作痛苦远远大于它给的收获时,及时止损才是对自己最负责的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