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怎样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第1张

我是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学习了有关教师技能方面的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班集体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抵御各种诱惑,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筑起自我心理防卫的功能体系。教师特别要注重在课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般可以一起参加什么活动之类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表明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要。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的方式有很多, 评语 应该是最合适的一种。评语是一种艺术,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一定要精心设计,只有这样,评语才能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突出评语的积极作用,又该如何恰当的使用不同方式的评语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以下浅见。

一、客观准确的课堂评语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感情得以沟通,价值得以实现。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

客观、准确,内容翔实的课堂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自我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肯定的评语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中肯恰当的否定评语,也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适度的紧迫感,成为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语不仅仅是作出一种语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

二、情真意切的作业评语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同学,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逐一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更便于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因此,作业评语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学生阅读作业评语的过程就是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的过程。笔者认为作业评语应多用趣味性的语言,多用机智、诙谐的语言,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因此,作业本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在作业评语的互动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统一。如果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并善于使用作业评语,就一定会加深师生的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多年的作业评语实践证明:优秀的作业评语,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激发其向上的热情;能震撼学生的灵魂,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反之,不得体的作业评语不但对学生起不到促进和教育作用,反而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投下黑色的阴影,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所以坚持为学生写出恰如其分又情深意切的批语,可以使教学信息在传递与反馈中产生最佳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轻松自由的自评互评

新课程评价体系中,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结果好坏的决定因素,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影响着“学”的质量。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敢于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这就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生学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习的重要标志,学生依据经常获得的外部评价经验,逐渐培养起自我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互评,培养学生互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让学生之间积极互评,不仅可以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能让全体学生在这个动态评价系统中朝着良性的方向科学地发展。

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让课堂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之一――评语,不单是教学信息的单向反馈,更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是联系师生心灵的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的评语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评语中能领悟出教师对他的关心、信心和责任心,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和教师是平等意义上的“人”,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民主平等是重要的人道原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努力创建包括理解信任的师生情感关系、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和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等在内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理解信任的师生情感关系传统师生关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及介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关系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师生互相理解信任是师生良好情感关系的表现,而良好情感关系是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构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就显得非常的必要。那么,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这种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联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展现,是师生相互的结果。而要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教师对学生的满意与欣赏。成功的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和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充分体现相互之间的满意与欣赏。比如,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的各个方面都使教师满意,则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积极愉快的体验;同样,教师对学生满意的情感体验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又会促进教师对学生的满意。这样师生之间互相感染表现出富有内涵的情感关系。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真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第三、完善个性和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人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和教育艺术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人的楷模。二、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预设性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向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为双向的平等交流。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加强课堂的教学组织,激活教学氛围,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式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通过课前准备来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有话敢说;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在分析、判断、讨论、辩解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对学生的奇思异想及时反馈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要谅解学生的失误和过错,赞赏勇敢精神,宽容顽皮淘气;同时教师经常进行换位思维,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求、情感,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意识的不断改进自己;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与学生角色换位,自己走下讲台当学生,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优秀的一面,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除了教学关系外,其实更重要是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关系。这是因为教师与学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的,在交往中就必然存在着人际间的关系。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实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氛围来支持它。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它还可以融洽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谊,突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对于推动新课改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注意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师生间的宽容与尊重。师生双方都能用宽容的胸怀来相互爱护和包容,架起通向双方心理的桥梁。同时师生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人和尊严,并使自己的人和尊严受到尊重。第二,师生间的理解与合作。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是一种师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合作关系,需要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来实现。师生交往中要敞开心扉,以真实的面目进行坦诚的交流,才能达到相互的理解、相互信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双方在这充满爱意的氛围中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第三,师生间的积极期望。有人研究发现,师生间的积极期望有利于在师生间产生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合作,创造一种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推动和促进教学的发展。可见,维护师生间的积极期望,师生都会不停努力奋斗,达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总之,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传递与获取,而切还包括思想感情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信赖关系,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爱护与尊重的关系,是平等对话者之间互动互学、相互协调、相互欣赏到共识的关系。“教书育人”是整个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了解师生关系的新动向,把握时机,才能不断促进这一主题进步、完善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2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