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这篇散文中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你体会到了什么?

天窗这篇散文中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你体会到了什么?,第1张

小小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zhi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之所以说“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在雨天,我们只能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外面的世界,想象着外面的雷雨是怎样猛厉地扫荡整个世界。

出自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抒情散文《天窗》。

扩展资料

《天窗》是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主要写了一个孩子借助屋顶的天窗,观看屋外的世界的故事,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的故事,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孩子们渴望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

本文作于1928年,是茅盾30多岁时候的一篇文章。从写作的特点来看,是回忆,回忆家乡,回忆童年,借物抒情,情境交融。但再揭开当时的时代背景,除了回忆,作品呈现的更多的是作家心灵的寄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家被迫离开武汉,到了上海,没有工作,又不便出门,生活的压抑,精神的苦闷向谁诉说!据考证,笔名“茅盾”就是在那个时候起的。借助“天窗”,排解心头的苦闷,借助“天窗”,消解心灵的疾愁,兴许是作家写这个作品的初衷。

1、《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2、《天窗》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

3、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窗》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次的观察活动,有观察他人言行举止的,有观察大自然的。本课描写了孩子们透过天窗观察到的情景和他们丰富的想象。本篇课文处于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单元,单元的主题为成长的足迹。单元训练目标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排比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比喻句中的喻体和本体可以改变顺序。本篇课文隐含了单元训练目标,是落实单元训练的最合适的课文。

  《天窗》是由中国著名作家茅盾老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童年生活的短文。短文完成的时候是1982年,那时的孩子视野狭窄,娱乐活动极少,这一篇课文是名家名作,牢牢抓住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随着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想象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5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