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品赏析
该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该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白的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颢的诗宏伟。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
注释
“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足以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易中天写了什么?重点介绍明朝的特务机关!校易搜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
是易中天《中国史》系列的第21卷。这本书不讲解明朝的通史,而是把重点放在从建国到明朝中期这一段时间。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进程。书中还重点介绍了明朝独特的政治制度,包括锦衣卫、东厂、西厂,大家都很感兴趣。相信喜欢读历史的朋友不会错过易中天的作品。这次我先给你找两篇书评。有兴趣的朋友先看看吧。
看完,我:
简要概述一下明朝的历史:从大事,到政治,到社会经济,最后到文化。看完这本书再看《朱明王朝》。思路可以更清晰。注意事项如下:
皇权与相权,宰相制与内阁制,六部总督,九司三司,明独裁与清独裁;
刘三五否定太子,黄子澄坑文健,杨荣缇祭奠帝陵,铁铉骗朱棣,方孝孺害十族;
朱棣内阁,藩王削职;金魏,纪纲杀了解缙;
一个假内阁宰相,一个真太监皇帝,王镇知望刘瑾魏忠贤;
张婷和文学监狱,张勇和王守仁;
前期吵,中期懒,后期病,武宗是前中期的转折点;
而财富和资本是没有归宿的,不能用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和扩大再生产。他们只能用于奢侈,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湖阔熟,天下足;苏州、广州工匠;
南北榜、士绅、乡约、商科举、扬州瘦马;
通史,乡试、会试、宫试,生于两榜,三元、第三;
陈洪绶的版画,张岱的杂文、段子、树叶、小说、戏曲;
唐在马,宋在闺,明在街;
三国游西游,家国情怀,江湖情谊,天下情怀,时代精神;
写人物,写现实的父母,简短的个人创作,金瓶梅是划时代的;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中的唐宋传奇,以南戏为主戏的明清传奇;
汤显祖以情感为基础,以梦境为构成的艺术世界,看似虚幻,实则非虚。
李志的童心与割喉。
看完我觉得二:
之前刚看完这套书的前面部分,发现最新的更新了,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这应该是明代写的第一本书,有点宽泛。以前也看过那些
不管怎么写,自然要先写朱茂元璋,但是绕不过去。写他自然有一些典型的标签:杀英雄,废宰相。都是耳熟能详的内容,但有些细节再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毛骨悚然;王甚至比他的父亲更坏。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方孝孺灭十族,迁都北京。他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九大宗亲,心里很不舒服。光是杀方孝孺十大宗亲就杀了八百多人!还是一个一个的给方孝孺宰了,我觉得那八百多人跟他根本没有多少交情。每次看到这段历史,我都很难受,说不出话来。迁都北京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历史,一直到现在。
之后我讲了明朝的畸形政治。事实上,间谍政治和专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保安、东厂、西厂、司礼监基本上压制了内阁的存在。这些是
易中天在对明朝的总结中,用了“前期吵,中期懒,后期病”四个字来形容,非常形象。前期创始父子摔桌子,砸棍子,都是发脾气。经过几个地痞的折腾,帝国的宝宝们有点生气了。后来三个正经宝宝停了一百年,中间当然也有闲蛋疼,但总是中年人忍不住。后来,没办法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头号玩家”,郑德小伙子,他的人生绝对足以写出一部纯粹的YY小说。
这本书里最有趣的是平常的生活和爱讲笑话。尤其是在成平一生的一百多年里,平常的生活其实很有意思。大家都把它当成一个数字,当成一个小的,连小偷都有别的称呼。嫁给名妓就更美了。可见当时人是相当优雅的;扬州瘦马,起初以为是江南的一种马。后来发现是人肉生意。真的是奇闻。当时的段子很有意思,比现在的还高。没有一些笔墨,我真的玩不出这套宝贝。明朝也有色情和爱情。据说明朝是理学统治,三纲五常伦理非常严格。但我觉得越是这样的情色之恋,越是独特美好,颇有点“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觉。嗯,用词不当!
总的来说,这本书有点简单,第一部分的大部分似乎都是普通的叙述,没有太多的评论和自己的特色,但最后两章引人注目,写得很好,很有见地。其实明朝除了政治,还有很多值得了解的东西。
抒发了诗人孤寂、抑郁、怅惘,孤独的心情。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古,主要写的是作者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头两句诗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
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x0d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x0d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x0d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x0d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