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第1张

《石钟山记》不同于单纯的写景记游的文章,它是一篇以(议论)为中心的游记,借(游记)来(说理),是一篇带有辨析性质的文章。

《石钟山记》第一段写(质疑石钟山命名缘由),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 ),,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第三段(写得出的结论),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这是课堂笔记,辛苦打出,一定要选我啊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646htmlwtp=tt《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课文研讨

一内容和结构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1 初中文言文描写山水的名句并加以赏析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对此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形成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磊,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赏析: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一开头,便引导人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2 山水文言文段落及赏析

1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赏析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

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说不完的无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机盎然,使人觉得似人间仙境一般。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文工骈体”的文风中,可谓一枝独秀。

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可根据需要截取一部分或一段 2 后赤壁赋(山水描写部分) 苏轼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赏析 该选段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而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3石钟山记(描写山水部分) 苏轼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赏析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地点同游者,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

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

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

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3 古代诗文描写山水的赏析

恬淡清丽 诗画交融——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王维,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山水诗清幽闲适,恬静淡远。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是个非常恰当的评价。他晚年隐居终南山所写的《山居秋暝》最能体现他的艺术风格。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怡人,大地洁净如洗,令人心旷神怡。“空山”的“空”在这里并非空空荡荡,一无所有,而是指由虚空的意思引申的深远和宁静。正如“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人遥望空云山”(《桃源行》),“空山”二字,点出了此处有如世外桃源。首联领起全诗,用极其精练的语言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季节和天气,点名了题意,勾勒出画面的轮廓,框定了全诗的意境,既写出了客观环境的清丽空远,又蕴含着诗人主观意识的恬淡闲逸。下面一切景与情皆由此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色已暝,皓月当空,照耀松林,洒下斑驳的清辉;雨后山泉潺潺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山村景色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吗?颈联这两句写景如画,幽趣盎然,既写空中明月又写地上清泉,一静一动,静中有动,一见一听,错落有致。清幽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谐统一,随意挥洒,毫不着力,不加雕饰而境界全出,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下荷塘的宁静。颔联侧重写人,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愈见其静。上句仅闻“竹喧”,下句只见“莲动”,诗人写人而读者不见人,愈发令人遐思。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宁静的画面上又增添了农家生活的气息。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喜爱,同时也蕴含着他内心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但却用笔巧妙,不着痕迹。

诗的中间两联如景如画,意境优美,同是写景,但笔法灵活,各有侧重。颈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颔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表面看来,诗人是以客观的态度描摹山中景物,但又处处有情在:明月、苍松、清泉、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美好理想。这四句诗是四个景色优美的镜头,也是四幅明丽动人的图画,和谐、完美地创造出“山居秋暝”这一独特的意境。可谓诗画交融,诵之为诗,着壁成画,赏心而悦目,能充分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既然诗人是那样的高洁,远离污浊的官场,来到这个清幽雅致的佳境,流连不舍,触景生情,所以诗人在尾联直抒情怀:“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任凭、照例的意思,“王孙”本指贵族公子,这里指诗人自己。这两句诗原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萎萎。”“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意思是说,王孙公子快回来罢,山中是不能久留的。在这里王维反用其意,点出了全诗主旨: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吧,这里秋景迷人,我愿留居山中。这里耐人寻味,一方面表露了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的意愿。

这首五言律诗,只有四联八句四十个字。在这短短的诗篇中,诗人选择了最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充分利用五言律诗的对仗,交织成一幅清新动人、恬淡雅致的图画。绘景抒情,托物明志,情怀高洁,意境深远。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千百年来,此诗令人百读不厌,传诵不绝,实在是山水诗中的精品

4 初中文言文描写山水的名句并加以赏析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对此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形成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磊,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赏析: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一开头,便引导人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 描写山水的古诗和赏析

五六、楚山欲雨图

举杯风雨中,

人去楼空。

可叹茫茫楚河水,

依旧只流东。

我借天上天公笔,

写君惨淡人生。

记当时:

只有楚山客,

愤世嫉俗,

难改初衷。

欲诉万种情,

石破天惊。

天下人落天下魄,

独做寥寥寒星。

喋血黄昏空喋血,

不见旧日雄风。

看今日:

空有凌云志,

弃我而去,

何太匆匆?

五七、千里江山图

“大鹏一日乘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五千年里数骄子:

武羞霸王,

文怒苏轼。

龙飞凤舞挥巨笔,

天下第一!

忽闻天外雷声急,

生灵亿万齐欢喜。

为赴大义轻生死: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多少豪情在诗集?

天开地辟!

后记

诗潮澎湃

有涯沧海,无涯胸怀。

乱世诗狂,盛世英才。

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枪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几百年。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终于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就是《诗词三百首》!

读了《诗词三百首》,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书中有雷鸣,有号角,有虎啸,有龙吟。好似惊涛骇浪,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揭天掀地,席卷而来。大笔挥舞,铿锵有力,所向披靡。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振聋发聩。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

伟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高风亮节!

壮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

——孙培军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恒久不已。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

——《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真真写绝。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叹为观止。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而且是: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

她叩响世纪之门,奏起时代弦律,歌唱美好生活。最贴切地道出了一个群体的心灵之声,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读了《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是为跋。

——胡庄

再版说明

诗风隽永

华夏文明,精彩纷呈。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诗词三百首》能够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神州神韵的源远流长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实现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最终使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使崇高的精神得到发扬,使伟大的人格得到尊重。简而言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通过《诗词三百首》,我们可以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感受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勇气;领略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 。

《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今天,我们再一次读到她,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和惊叹她的大气之外,还能够找回那种久违了的自豪与欣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永远无法预见、不可估量的。 ——李正刚

6 初中学过的山水文言文,请带上赏析

⒈<;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赏析:山不在于它的高大,有仙人居住就已经很出名了。水不在于它的深度,只要有蛟龙居住就显得他有灵气了。

⒉<;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赏析:峨眉山弦月的影子印在了青衣江流动的江面上。

⒊<;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赏析:在春、冬两个季节,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 描写山水的古文

山水记

吾尝与孔过江至山,累于脚下,数千里路皆一一过。至山得泉,欣然饮之,笑曰有矿物质。悔未带瓶罐以乘之。 后常念,曰有余山未登以为憾。 便与孔 、邓前往,三人皆天蝎也! 旦,跃床而起,匆匆至相约地,购面包一饥,水以饮,亦欲乘之泉水也。过江,路荒芜群房,杂草肆意,叹之。 望山而行,山近而路远。绕于田地,险掉稻田。见一河绕山,苦于河碍,欲寻桥以过,有漫漫长路,终见一似桥。孔前往探之,吾与邓随后既去。细看,无桥,有石路以铺之,被水漫些许。问一农妇何一过桥? 答曰只此一路,须赤脚一过。又望水以静过石,以急下石。不知下流深浅。忧郁之时见二童赤脚而面过,问之石滑否水急否?答否。于是脱鞋袜,相扶以过。未觉急,倒有好玩之意,不敢停。过河而望,叹吾等只伟大,亦若英雄。 过河既为山,无路以上,邓衣裙,诸多不便。寻多处未有可上之路。幸周山不止一,另寻以上。见一山有道,上之。见诸多竹立与山,山路以土叶覆之。吾以无泉而弃瓶以减负。 上半腰却无路以上,下。 下山见前有房,院内有井,吾等引水以取之。觉清爽怡然,净脸、饮之。又欲乘与瓶,怪瓶已仍,无奈离开。 前走又遇一竹林,入之,有山见之,无先爬至顶,无所获,又下。 孔、邓皆言已饿,见有村,地面有包装袋,便问一村妇何处卖之?村妇遥指前方。藐藐未见,便返,取井水以充饥。 后遇一蜘,以其脚边字母为奇,身一红**以奇。不知何哉。 又至河边,却见水以漫全路,下更急。然必返,只得前。至河中,见水之急,心生恐,劝言不望河下。寸步以移,水已至膝。过河,放才放心。又言欲去旁沙滩歇息,至滩,又望旁有水池,活水也,水流入江。池水不深,及膝不险。下水,后坐与水中。 击水以戏,憋气以娱赛。后躺与水中。水力大,未游。凉爽身以忘时,孔言时已至午,念之舒而不愿离。后起身扑于水面,片刻即浮,无险而有爽。阳升正,至沙滩,烫脚,至水边,洗脚以上路,湿衣而悦。 然来时心有望,归时心已疲。言腿脚已无力,漫漫路所望无尽。 终至家,累至以膝行路或坐而不动。看新闻,偶见一蜘同与所见。言其字母为固网也。 休息半日,未消腿脚之疲,然换得人生之乐,言值。本性悲也,乐过即悲,愈加怀念乐时。 断肠人子念于贰零零柒年柒月叁日记。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着《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作品:石钟山记

简介

本篇选自《东坡七集》。作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北宋散文家,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则更为杰出。《东坡七集》共一百十卷,凡《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续集》十二卷、《奏议集》十五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十卷、《应诏集》十卷共七种。本篇是苏轼游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通过对石钟山命名根据的探究,说明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既不可轻信别人言论,更不应主观臆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①,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②;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③。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④,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枹(fú):鼓槌。 ②磔(zhé)磔:禽鸟的叫声。 ③噌吰(chēnɡhónɡ):形容声音洪亮。 ④窾(kuǎn)坎:击物声;镗鞳(tānɡtà):钟鼓声。 ⑤无射(yì):钟名。

译文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的《水经注》以为“是山下濒临深潭,微风吹起波浪,水和岩石互相冲撞搏击,发出犹如洪钟般的声音”。人们常常怀疑这一说法。现今把钟和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会发出声响,更何况是岩石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寻访这一遗址,发现了一对岩石在水潭之上,敲打着一听,水潭南边石头的声音沉重含混,北边石头的声音清脆高扬,敲鼓槌停敲之后声音仍在飘荡,余音袅袅渐渐消丧,于是他就自以为得到命名的缘故了。然而这一说法,我更为怀疑。石头能敲打出铿锵声响的,到处都是,而偏偏这石以“钟”取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出发,乘船去临汝,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就任县尉,顺便送他到湖口县,从而得以观察到所谓“石钟”山。山上寺院里的和尚派了个孩子拿着斧子,在乱石中间挑出一两块,敲打着发出“硁硁”的响声,我自然是要发笑而不相信的了。到了夜晚正好月色晴明,就只同迈儿坐了条小船,划至石钟山峭壁下面。巨大的岩石突兀矗立足有千尺之高,宛如猛兽鬼怪,阴森森地要搏击人似的;而山峰上栖住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惊得飞起,“喳喳喳”地鸣叫飞入云霄上去。又有好像老人在山谷咳嗽且笑的声音的回声,有人说:“这是鹳鹤在叫哩!”我正心慌发跳想着回去,忽然有巨大的声响从水中发出,“咚咚嗡嗡”像撞钟敲鼓似的响个不停。船上的人很害怕。可是慢慢地观察一番,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缝穴,也看不出它的深浅,微波流进这些洞穴里,荡漾澎湃,才发出这声响来。小船划回到两座山峰中间,将要进入港口的地方,有座大礁石正处在水流当中,可以坐百来个人,石头中心是空的,上面有很多孔眼儿,与风吹、水流互相吞吐,发出“哐嚓当哒”的音响,和前面所说的“咚咚嗡嗡”的声音彼此呼应,宛如音乐正在演奏。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懂得吗‘咚咚嗡嗡’的是周景王的‘无射编钟’啊,‘哐嚓当哒’的是魏庄子的‘歌钟’啊。古人并不愚弄我们啊!”

事物如果不耳闻目睹,而只凭臆测来判断有无,行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是和我相同的,可是说得不周详;士大夫们毕竟是不会驾着小船在夜里停泊在峭壁之下的,因此不可能知道;而渔夫水手们,虽然知道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正确的解说不能流传于世的原因啊。于是见识粗浅的人竟会用斧子榔头敲敲打打来探求那缘故,还自以为探讨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特意记述下来,算是替郦道元的简略而惋惜,并且为李渤的粗浅而发笑吧。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部分。突出这个重点,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kǎn)

莫(mù) 镗鞳(tāngtà) 识(zhì) 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 板书: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

④“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

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童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

2准备整理实词,归纳“而”的用法。

3思考练习第二题,辨析体裁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连贯背诵第一至二段。

2归纳“而”的用法(做练习第五题)。

步骤:先逐题对照答案,然后归纳如下表(例句只写题号):

[注]例10,《教学参考书》定为假设“而”有表示假设的作用,但此句不明显,改为“转折”似乎好一些。过于细究对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是不适宜的。

二、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磬……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肯诵。

三、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澹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的序号。文中变色的语句可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本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上述几点意思,也可以用板书表示如下:

四、整理实词。

步骤与前一课同。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按:“相得”一语不可分,题文第4条不收。)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以上是题文中的实词,以下是增补的实词,常用义不举例。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五、留作业:背诵全文。

石钟山,本为千古奇山。相传山下有巨石,形如大钟,伟岸壮观;过往行人摇摇摆摆,或袅袅婷婷,象摇铃。有很喝了些墨水的闲情文客认为:此地逢钟铃露秀气,住人泽天文成美好,所以取山名为“石钟山”。

这样的名字由来传到北宋时,出了个大文毫苏东坡,老头心情不好硬是另搞一套他与王安石搞不拢)。

---某日,他坐到石头跟前,也不知在想啥(也许是有关国家新法大事)。忽然,风过,有风声,没准就是山间的嗡嗡叫。爬过山,听过风声音的人们都知道:山上山下大地上的风吹过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苏东坡先生反正听成了钟声,再拿把小榔头敲敲石头还是“当当嗵嗵”——“准是钟声没错”,苏老那阵也许还捋须微微窃笑。(苏东坡先生是个标准的美髯公)。

他继续在那里转了好长时间,考证来考证去,认为证据确凿,确是钟声。

老头心情暂时很好,写下-----石钟山不是因为石头形状象钟取了名字,那是前人传讹了,又没去过实地取证,全是扯谈!经过本人考证,风吹石钟山脚的那块大石头,会发出高昂激越的巨钟声-----这才是石钟山名字由来的正宗。

当然苏老原文不是这样写的,不过说白了也就这么几十字的内容,但文毫到底不一样,洋洋洒洒,落笔就来个几百古文字(几百古文字约相当现在上千字),他认为搞错了的别人也骂好了,他认为对的石钟山名字由来也更正了过来。苏东坡一得意的结果是世上多了篇精美文章,美文《石钟山记》传下一代又一代,石钟山的名字也更响亮了-----美丽石钟山!

小可难说苏东坡先生的考辩对了还是错了,私下认为苏老的理由没有很可取之处,举个例子:现在能听出风吹石钟山石头的声音,象钟声的能又有几人?不过老先生的文字好,文章更美,即便错了也写个玲珑剔透,美丽绝代。错到能把石钟山宣传到神州的角落地方,能让石钟山秀丽光采,历经千年,越加清晰。试看当代文坛,谁又能与大文毫苏东坡比肩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