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和福字的由来和寓意是:
1、贴春联的由来
春联一开始被称为桃符,起源于一个降妖除魔的传说,想必大家通过各种影视剧都知道,桃符在古代就是为了驱除妖魔的,在五代十国,慢慢的有人在桃木上题字,又因为纸张的出现,人们用红色的纸张代替桃木,到了明朝时代朱元璋时期,春联就正式的诞生了。
2、贴福字的由来
贴福字的由来多种多样,广为流传的则是我们的姜太公妻子整日争名夺利,他一怒之下称她为穷神,认为她嫁到本家后致使一家贫困,并且告诉她说不能去有福之地,所以一到过年每家每户就在家里贴上福字,阻止穷神到访。
3、贴春联的寓意
贴春联除了古代祈福的寓意,在现代更是增加了我们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阖家幸福的美好祝愿。
4、贴福字的寓意
贴福字寓意着人们“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的象征,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向往,希望家家户户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收获到福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一元二气三阳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二气”,指阴气和阳气。“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两袖清风,造福大众;
一身正气,振兴中华。
——元代诗人魏初《送杨季海诗》有句“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以“两袖清风”喻杨季海为官廉正,囊空如洗。后世沿袭,成惯用语。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机关。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
惠风远拂,神州溢彩;
丽日高悬,大地生辉。
——《太平御览》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风曰阳风、暄风、柔风、惠风;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时曰良时、嘉时;辰曰良辰、嘉辰、芳辰;节曰芳节、嘉节、韶节、淑节;草曰弱草、芳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林曰茂林;鸟曰阳鸟、时鸟、阳禽、候鸟、时禽、好禽。”人们对春日怀有好感,嘉辞美语贯于其前,遂有上列种种称呼。简而言之,阳风也罢,惠风也罢,其实都是指春风而已。此联亦是赞美春日之意。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是幅广为流传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多数春联并不止于刻画景观之变换,往往承载有祈福的功能,此联就属于此类。论起流传之广泛,此联恐怕丝毫不减于“一元复始”与“万象更新”之对。
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
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
——上联化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下联化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虽意绪有些简单,专写春日绿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对仗也还算工稳,不妨赏之。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
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
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
——上联化杜甫七律《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句,“来”字自然神奇。下联以“上笔端”对,虽然显得勉强,气势也大为衰减,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气,正所谓一张一弛,颇为奇妙。兼之下联用“江山”,上联用“桃李”,前者气势壮于后者,故而此联显得错落有致,意蕴相融,且对举也工稳,亦属佳对。
革故鼎新,十亿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庆兴邦。
——“革”“鼎”本为《周易》二卦,革为变革之意,鼎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书·禹贡》,甸服是五服之一,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两者同为六经典故,相对十分妥帖。以“倡廉”对“革故”,以“反腐”对“鼎新”,相反相成,虽仅八字,天道流行隐然居乎其间,此其可赏之处。
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
赏心国事,舒心家事,事事关情。
——此联仿照顾宪成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成。相较而言,顾联适用的对象是读书人,此联则普遍可用;顾联满心境沉郁,此联则心绪欢快。明季之风雨如晦,今日之国泰民安,于此可见。
天下草根争破土;
人间春水自融冰。
赏析:作者描写野草破土、春水融冰的景象,却拈出时下流行的“草根”一词,为联语凭空增加了极为丰厚的内涵,可谓妙不可言。
足承虎步;
势启龙章。
赏析:此联本属于生肖春联,但作者却对兔年的“兔”字避而不写,上联写了去年的“虎”,下联写了明年的“龙”,前虎后龙,则兔年暗含其中了。古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来评价此联可谓非常合适。再深入分析下去,我们可以看到用“虎步”来形容去年国家发展的成就,用“龙章”来形容明年发展的蓝图,都是非常恰当的。“虎步”指矫健威武的脚步,“龙章”喻指不凡的文采,借指大文章。承接着去年矫健威武的脚步,开启着明年宏大的文章,今年——也即兔年——建设成就之辉煌,也就尽含其中了。分析到最细微之处,“虎步”要走出来,所以配以“足”字,古人论文章最强调“体势”,所以“龙章”配以“势”字,细细体会之余,我们都会被作者独具的匠心所深深折服。
九冬霁雪;
两岸回春。
赏析:冬季将过,雪止放晴,这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大地即将回春。下联“两岸”即可理解成海峡两岸,也可理解成梅江两岸或者是中国大地上任何一条江河的两岸。
任春题画;
由福配诗。
赏析:作者把“春”和“福”拟人化,让读者联想到回春的大地像春姑娘任意挥洒的一幅大画,而这方热土上人们的生活,则像是由福星吟哦的一首题画诗。
争春莫效守株待;
竞富应当破壁飞。
赏析:上联起句便点出“争春”的主题,营造出春联的意境,接下来作者没有沿袭描摹春天景象的思路,而是独辟蹊径用了一个与兔有关的成语“守株待兔”,同时又故意隐去“兔”字不说出来。下联起头“竞富”二字,烘托了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致力于国强民富的时代氛围。接下来却使用了一个与龙有关的典故,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周思来总理早年也写过“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但在联文中作者却只说“破壁飞”而隐去了“龙”字。像这种故意略掉需要突出的一些字,含蓄巧妙地传达言外之意的对联,我们称之为“隐字联”,在修辞方式上则称为“藏词”或“缩脚语”。隐字联含而不露,寓意隽永,这副七字春联便是构思巧妙、手法奇特、语言生动的佳作,读之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佳节到来时,正开龙步;
春光飞溅处,恰是梅花。
赏析:此联也是以上联来铺垫,以下联来完成飞跃。前人每以“烂漫”来形容春光,但终觉虚写,此联作者大胆以“飞溅”来描写春光,给人以十足的动感,似有万道光弧在我们眼前掠过。作者最后以“恰是梅花”作结,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飞溅的春光似万道光弧划过天空,在最后的落点上凝结为大地上的万朵梅花,这种积极而形象的修辞方式,绝非一个“烂漫”的叠韵词可比。
浓妆山鬓绿,浅凝水袖青,有情春色撩人醉;
遥剪故乡云,同看天涯月,无恙梅花待客归。
赏析:此联以词曲的笔调,展现出大陆同胞对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永恒主题。
春至小龙舞;
梅开中国红。
赏析:这副精巧的五言春联作品可谓言短意丰,初看之下,清新可喜,细品之后,颔首称奇。上联以“小龙”紧切了农历蛇年的到来,新春佳节到来之时的“小龙舞”,使人联想起飞舞的雪花,仿佛看到“山舞银蛇”那雄浑的景象;使人联想起翻腾的龙灯,仿佛听到《金蛇狂舞》那欢快的曲调。下联笔调一转,从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又暗切征联举办地梅州的“梅花”说起,梅花所开出的“中国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红梅的红色已经与节日里红春联、红灯笼、红窗花融为了一体,言外之意还使人联想起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之红。
大道春风快马,
壮怀好梦宏图。
赏析:此联纯以三对由形容词与名词构成的两字词语组成,中间没用一个动词或虚字来连接,使人读来节奏简洁有力,畅达明快。上联似由古人“古道西风瘦马”托化而来,替换了三个形容词后,全句顿生昂扬之态,“大道”既可指人间的道路,又可喻社会发展之途;“春风”寓迎春之意;“快马”刚点明马年将至的主题。下联则把笔触转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更加宏伟的宏图上,紧扣时代脉搏,可谓辞简意丰,高度凝炼。
暖日红窗,剪数朵梅花,贴成福字;
和风绿野,吹一枚柳叶,奏响春天。
赏析:此联以现代诗及民歌的语言和意境入联,格调独特,宛如一幅民俗风情画。
龙潜东海闻雷动;
蛇舞中天带雪飞。
赏析:上联说去年的龙,下联说今年的蛇。上联说龙年过去了,蛟龙已潜入了东海,但我们隐隐还能听到随它而去的风雷声,而且这激荡的雷声,似乎还暗寓着过去一年东海钓鱼岛上的风云变幻;下联说蛇年的新春来到时,正夹带着漫天的雪花,预兆着一个更为丰殷的新岁。
雪花消兔影;
梅朵点龙睛。
赏析:这是一副生肖春联,上下联分述即将过去的兔年和即将来临的龙年。用动物形体的改变来描写雪花,最为谐趣的当数唐代“张打油” 《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较为文雅精巧的还有清人联语:“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作者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锤炼出“雪花消兔影”五字,意境美,构思巧,蕴含丰富,洁白的雪花迷失了雪白的玉兔,同时暗喻了兔年的远去。下联“梅朵点龙睛”更是在上联的基础之上拓开新境,面对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便是这条巨龙的龙头,而在春节最早绽放的一两朵梅花,便为这条巨龙点上了“龙睛”。 唐代齐己的《早梅》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之句,而此联中的梅花则仅有那么一“点”,但这一“点睛之笔”已足以使这条巨龙破壁而飞。
春节习俗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每到过年
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
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
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
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
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