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五

许浑诗解五,第1张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前途的迷惘与困惑,写下这三首诗。

早秋三首(之三)

许浑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樽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注解

1 蓟北:秦始皇灭燕,设置了苏县,归属于上谷郡。此处指黄河以北地区。

2 书剑岂相误:《史记·项羽本纪》称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3 琴樽:亦作“ 琴尊 ”或“ 琴罇 ”。 琴樽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4 自持:自己维持;自己坚持。

5 西斋:指文人的书斋。

6 咏贫诗:陶渊明有《咏贫士》七首,刻画了历代典型的贫士形象,表现出贫士的心里与气节。

简译

苏北的雁还远,淮南人已经感觉到了悲凉之意。

偶尔有(枝上)的残桃坠入井中,新菊也开始在篱中开放。

书和剑都不行,只有靠琴聊以自持了。

风雨交加的书斋之夜,更有那咏贫诗(合我的贫士气节)。

yáoyèfànqīngsè,xīfēngshēngcuìluó。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cányíngqīyùlù,zǎoyànfújīnhé。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gāoshùxiǎohuánmì,yuǎnshānqínggèngduō。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huáinányíyèxià,zìjuédòngtíngbō。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作品原文

《早秋三首·其一》

唐·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译文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上栖留着几只残萤,秋天的早上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还没有凋零,在阳光的照耀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下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赏析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初秋的夜景,其中包括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等初秋景色,将初秋晚上的景物特点都描绘了出来。诗的后四句描写的是初秋的早晨,落叶、远山让整首诗层次分明,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远处与近处景色的不同。诗人从听觉和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每个字都紧扣了“早秋”这一主题,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初秋图。

 卷528_1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许浑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卷528_2 赠裴处士许浑

 为儒白发生,乡里早闻名。暖酒雪初下,读书山欲明。

 字形翻鸟迹,诗调合猿声。门外沧浪水,知君欲濯缨。

卷528_3 对雪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

 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卷528_4 王居士许浑

 筇杖倚柴关,都城卖卜还。雨中耕白水,云外劚青山。

 有药身长健,无机性自闲。即应生羽翼,华表在人间。

 卷528_5 早秋三首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卷528_6 洛东兰若夜归(一作自溪东兰若夜归)许浑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卷528_7 送段觉归杜曲闲居许浑

 书剑南归去,山扉别几年。苔侵岩下路,果落洞中泉。

 红叶高斋雨,青萝曲槛烟。宁知远游客,羸马太行前。

 卷528_8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许浑

 诗僧与钓翁,千里两情通。云带雁门雪,水连渔浦风。

 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岁晚亦归去,田园清洛东。

 卷528_9 寄契盈上人许浑

 何处是西林,疏钟复远砧。雁来秋水阔,鸦尽夕阳沉。

 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汤师不可问,江上碧云深。

 卷528_10 晨起二首(后首一题作山斋秋晚)许浑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卷528_11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一作晓发鄞江寄崔寿韩)许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卷528_12 盈上人许浑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卷528_13 广陵道中许浑

 城势已坡陀,城边东逝波。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

 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因高一回首,还咏黍离歌。

 卷528_14 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许浑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卷528_15 洞灵观冬青许浑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

 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卷528_16 送友人自荆襄归江东(友人新丧偶)许浑

 商洛转江濆,一杯聊送君。剑愁龙失伴,琴怨鹤离群。

 楚驿枕秋水,湘帆凌暮云。猿声断肠夜,应向雨中闻。

 卷528_17 送杨处士叔初卜居曲江许浑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卷528_28 发灵溪馆许浑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渔翁。鸟浴寒潭雨,猿吟暮岭风。

 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卷528_29 题杜居士(一作赠题杜隐居)许浑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卷528_30 神女祠(一作圣女庙)许浑

 停车祀圣女,凉叶下阴风。龙气石床湿,鸟声山庙空。

 长眉留桂绿,丹脸寄莲红。莫学阳台畔,朝云暮雨中。

 卷528_31 送李定言南游许浑

 酒酣轻别恨,酒醒复离忧。远水应移棹,高峰更上楼。

 簟凉清露夜,琴响碧天秋。重惜芳尊宴,满城无旧游。

 卷528_32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许浑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

 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卷528_33 行次潼关题驿后轩许浑

 飞阁极层台,终南此路回。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

 雁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平生无限意,驱马任尘埃。

 卷528_34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许浑

 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露重萤依草,风高蝶委兰。

 池光秋镜澈,山色晓屏寒。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卷528_35 灞东题司马郊园(一作题张司马灞东郊园)许浑

 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

 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更欲寻芝术,商山便寄家。

 卷528_36 游维山新兴寺,宿石屏村谢叟家许浑

 晚过石屏村,村长日渐曛。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

 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家家扣铜鼓,欲赛鲁将军。

 卷528_37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抱琴归。几日蓝溪醉,藤花拂钓矶。

 京洛多高盖,怜兄剧断蓬。身随一剑老,家入万山空。

 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无人知此意,甘卧白云中。

 卷528_38 村舍(一作送从兄归隐蓝溪第三首)许浑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卷528_39 思归许浑

 叠嶂平芜外,依依识旧邦。气高诗易怨,愁极酒难降。

 树暗支公院,山寒谢守窗。殷勤楼下水,几日到荆江。

 卷528_40 晚泊七里滩许浑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卷528_41 寄题南山王隐居(一作王隐士居)许浑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卷528_42 晨装(洛中次甘水,一作甘泉)许浑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

 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谁家游侠子,沉醉卧兰堂。

 卷528_43 题韦隐居西斋(一作题韦处士山居)许浑

 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卷528_44 送李溟秀才西行许浑

 万里不辞劳,寒装叠缊袍。停车山店雨,挂席海门涛。

 鹰势暮偏急,鹤声秋更高。知君北邙路,留剑泣黄蒿。

1 请告诉我五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呵呵。

这个吧。好象很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

2 五首描写秋天的古诗(五字的)

五首描写秋天的五字古诗有:

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陶渊明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张炎的《清平乐·候蛩凄断》 、王绩的《野望》、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岑参(唐代)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魏晋)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清平乐·候蛩凄断》 张炎(宋代)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野望》 王绩 (唐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至少5首)

杂诗(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思吴江歌(张翰)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和郭主簿二首(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夜(萧纲)

萤飞夜的的,虫思夕要要。

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

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

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

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晚秋(庾信)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4 写秋的古诗(5首)

成语:秋高气爽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秋风习习、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5 五首描写秋天的五字古诗有哪些

1,《秋雨夜眠》唐代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译文: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2,《早秋三首·其一》唐代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译文: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3,《秋怀》宋代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译文: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4,《秋思》唐代 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译文:燕支的叶子枯黄而落下,女子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空中青云纷散,单于带着秋色到来。

5,《送人东游》唐代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译文: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心怀壮志你告别了古塞险关。飒飒秋风将送你到汉阳渡口,初升的太阳会迎你在郢门山。

,

6 要5首描写夏天和秋天的诗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夏天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可是最有名的哈!)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秋天的

7 关于秋天的诗句有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 有关秋天的诗句(3首)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9 兄弟姐妹,急求关于秋天的诗,要5首啊(要是一首完整的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形容早秋的诗句唯美的有:

1,《太原早秋》唐代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译文: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2,《早秋三首·其一》唐代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译文: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3,《军城早秋》唐代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译文: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早秋三首》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五言律诗。

第一首的前六句,都是写早秋的景物。起句先从秋夜写起,在漫长的秋夜中,漂浮着一种清冷的气息。结尾二句是诗的点睛之笔。从淮南一片树叶的落下,而引发作者的身世之感,为自己将要终老于雾霭苍茫的江边而哀伤;第二首,起句直抒胸臆,由台阶前的落叶引发出作者之悲,一个“悲”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然而悲又从何而来呢三、四两句作了解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仕途渺茫,高官显爵已经没有希望了,而要想归隐成仙又可望而不及;第三首,开头两句,又以“悲”字领起。虽然蓟北南归的大雁离这里还很远,但身在淮南的作者,却已经感到悲伤。这里景情之间似乎出现了某种矛盾和不协调,使人感到作者的“悲”好像是毫无来由。但接读下文我们就会明白,尽管雁犹远,但秋天的脚步却还是毫不客气地临近了。三、四句景物描写,剩余的桃子间或掉到井里,秋天新开的菊花已渐渐地接近了篱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6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