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第1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1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教学重点:

 正确识记形声字。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PPT。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佳句

 1、自学预习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检查自学成果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儿化韵。“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i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3、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2)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丰富,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运用方法尝试自学

 (1)引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

 学生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

 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

 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指导。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分门别类识生字

 1、预习自学

 在“___”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 )”中给它们注上音节。

 援___( ) 掷___( ) 捞___( )

 缚___( ) 缭___( ) 络___( )

 资___( ) 贡___( ) 贷___( )

 2、检查习题

 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

 援 扌(yuán) 掷 扌(zhì) 捞 扌(lāo)

 缚 纟(fù) 缭 纟(liáo) 络 纟(luò)

 资 贝(zī) 贡 贝(ɡònɡ) 贷 贝(dài)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知识。但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

 3、归纳整理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以第一行的“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预习单,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扌”。

 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

 (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教师提示学生:“救援”、“投掷”、“打捞”,做这些动作都需要身体的一个部位,那就是——手。

 师生小结:“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

 学生拓展提升:“拍”、“打”、“挑”、“挖”的偏旁也是“扌”,这些字的意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

 师生总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3)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结二三行生字的意思。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类似的还有“纺”、“织”、“绸”。

 “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类似的还有“财”、“购”、“贩”。

 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

 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所以当时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4、总结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 贡(工) 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 掷(郑) 捞(劳) 缚(尃) 缭(尞) 络(各)

 师生总结:这九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声字。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学生举例说明:

 拍:“扌”是形旁表字义,“白”是声旁表读音。

 纺:“纟”是形旁表字义,“方”是声旁表读音。

 购:“贝”是形旁表字义,“勾”是声旁表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明确形声字的定义及实际规律,还应给学生实际体会的机会,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会对形声字这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精挑细选析词句

 1、布置预习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清香 浓香 (2)荡漾 飘荡 (3)轻巧 轻快 (4)灵活 灵敏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明确词语意思。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反应迅速。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词的辨析能力,因此应首先明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过学生既然已经掌握了查阅字典的方法,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

 (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清香”的程度浅,“浓香”的程度深。

 (2)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想一想,荷花的香味属于哪一种?

 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一句选择“清香”。

 (3)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用是需要具体的语境的,因此,要区分形近词的差别,就要将这些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步骤,即查找词义,对比分析。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

 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学生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法通过自学解决这一板块剩下的三个句子。

 (2)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果。

 二、由表及里悟方法

 1、布置预习

 (1)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2、检查自学成果

 (1)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

 指导学生将“似的”读正确,“似”读为“shì”,“甲壳”的“壳”读为“qiào”。

 (2)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是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要达到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例句的写作特点,要领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深入体会写作特点

 (1)剥丝抽茧寻找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什么特点。

 羽毛:黑色的

 尾巴:剪刀似的

 翅膀:轻快有力

 (2)层层推进总结方法

 要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明确它由几部分构成,然后从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巩固强化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独角牛的外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

 角——像犀牛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指导,而由具体的文字到抽象的方法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会写作手法。

 尝试写作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形特点。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三、日积月累读经典

 1、布置预习

 正确朗读《忆江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料查阅“谙、蓝”的释义。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比如“谙”读为“ān”,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

 2、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1)指导学生反复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

 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品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3)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师生合作交流: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离不开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就轻而易举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13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点拨。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8、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写作文。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

 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

 1、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课前准备: 观察校园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

 三、分小组讨论

 1、提出要求

 (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3)学会倾听

 (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3、进行讨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

 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生:他们都和打仗有关。

生:他们为了战斗的胜利流血牺牲,都是英雄。

师: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看图悟情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从各个角度演示)

师给学生留出1分钟的观察时间。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小男孩的衣着

生: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就是这样的衣着。(板书: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板书: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生:他会哭喊着:“妈妈,您在哪儿?怎么不来抱我,我害怕极了!”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待着!”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疼,我想回家,你到底在哪儿呀?”

师:他的妈妈在哪儿?他的家又在哪儿呢?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生:我还关注到了周围的情况,结合刚才的资料我了解到,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多么痛苦呀。

师: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三、写话传情

1.师过渡:有人也称照片为凝固的历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交流,把我们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所有有同情心的人都记住这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吧。

2.生独立完成片段,师巡视。

3.同桌交换阅读,互相提出意见。

4.推荐汇报。

生:一看到这张照片,那个小男孩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他是那么无助,一个人坐在冰冷的铁轨上,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成一条条的了,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脸上、身上青一块红一块,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泥哪里是血,他就这样坐在这里,五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怕,我疼,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呀!哥哥,姐姐,你们怎么那么狠心,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呀……”

师:这位同学推荐得好,你读得也好。其他同学听后有什么想法吗?

生:他观察得非常仔细,孩子脸上、身上都是青一块红一块的,说得特别好,我的作文中就没写到这一点。

师:那请你根据他的提示把你的作文补充一下吧。

生:我觉得他的话挺感动我的,我觉得这个小孩真可怜。

师:看起来感动我们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叙述中浓浓的深情。

师:每个同学都出声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看看你的这份深情表达出来了吗?有不满意的地方请马上修改。

四、情感升华

1.师过渡:这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它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战争中的平民的处境,也使隔岸观火的美国民众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从而促使许多美国人开始同情并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师: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战争太残忍了,让许多人死去,没有了家。

生:有什么事非要打仗,只有像希特勒那样的疯子才会喜欢打仗。

师:只有远离战争,人们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3.还记得这段话吗?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让一名学生读读这段话。

4.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心声,我们呢?

生:我们要维护世界的和平,让战争远离我们。

生:我们可以多进行体育比赛,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进行竞争。

……

师:同学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让我们用心浇灌“和平之花”,让爱满人间。(出示一组课件:孩子们在海洋中、沙滩上、树林中欢乐游戏的情景)

五、教师小结,布置习作

1.布置习作。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

师:想想这篇作文应有几部分内容?

生:两大部分,一是照片中的内容,还有是由此自己想到的要和平。

3.确定题目。

师:那为这篇作文命个题吧。《夜莺的歌声》全文紧紧围绕夜莺的歌声来写,那我们这篇作文呢?

生:可以从小男孩的哭声来写。

师:想得真好。其他同学也应该根据自己作文的特点,像这位同学一样,拟个合适的文题。就让我们把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寄予这真切的语言之中吧。

课后自评

一、以文为本,以图为据

人教版小语教材每组作文的设计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强调读与写的结合,学与练的结合。读后有感而发,学后运用知识。作文不仅是要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积累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组课文分别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还有选读课文《黄继光》,不难看出本组课文都是让学生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本次作文,学生很容易将学习课文时的感受进行迁移,使情感在作文中得以释放。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围绕一张《中国娃娃》的照片展开,让学生把看到的与感受到的相融合,展开联想。

二、以情贯穿,说写互补

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我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情贯穿,导入时的激情,学生观察汇报时的悟情,习作时对情感的再次体验,最后使得学生将对小男孩的同情转为对和平的渴望,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

根据本次作文的特点——看图作文,在动笔写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是必要的。交流中学生对照片的观察由点到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看到的、感受到的相融合,达到看图、叙事、表情的目的。课中拿出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一个片段,这样将学生的交流落在实处。交流为习作做铺垫,习作又是对前面交流的提升。说与写相结合,体现出作文课的特点。

三、以学定教,大胆取舍

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组作文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中年级的特点,又要兼顾向高年级过渡的需要。此次看图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看图叙事,但与以前的要求不同,除了在观察中要有序、细致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叙述中——一边叙边议,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指导下,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夹叙夹议作文训练做好准备。学生在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对和平的向往时,教师提供素材、提供方法:读读学过课文中的语句,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那我们呢?展示一组孩子们自由自在生活的照片,使得课文中的情景真的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文中的语言也一定会出现在他们的头脑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从受害儿童、快乐儿童多角度来看待和平,在语言表达上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谈心说理的方式或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抒情的方式都可以,在表达内容上、形式上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挥。

1:360网站运营推广的重要性网站运营推广是影响网站的访问量、流量排名、用户体验的因素之一。好的运营推广可以带来更多的网站访问量和流量,对企业网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360网站运营推广的原则现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网站是一个开拓市场的渠道,企业如果想要在网上开展网站营销,就必须首先考虑网站的推广。推广的核心就是要扩大网站的流量,进而实现企业目标。360网站推广也是一样,其推广思路和方法论可以分为2大部分:一是360网站运营推广的原则;二是360网站运营推广实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360网站运营推广的核心原则。如今互联网用户已不再仅仅是寻求信息,而是寻求情感化元素。好的情感化元素可以使人感动、可以使人留下好感,吸引人再三回头。所有优质内容都应有一定的情感化元素;所有开展工作也应对得上人情味道理。否则难免会面临“信息密集”“看不出特色”之诟。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 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 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 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最佳剧组和最佳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3

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 自由读。

⑵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⑶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⑷ 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⑸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⑹ 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⑴ 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⑵ 填写标点符号。

⑶ 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⑴ 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⑵ 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⑶ 学生评价。

⑷ 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⑸ 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4、我会读:

⑴ 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 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⑶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⑷ 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⑸ 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⑹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展示台

(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⑴ 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⑵ 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⑶ 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⑷ 评选出“识字大王”。

2、故事会:

⑴ 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⑵ 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⑶ 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⑷ 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⑸ 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⑹ 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

(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板书设计:

15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

小环境—艰辛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5

三维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文。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会僧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教具准备

1、词语卡片。

2、同学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示自身综合性学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如细心观察,用心考虑,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妙,认识事物见的联系。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身看到到的情况。要求:

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同学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他人的内容写出来吧。

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会僧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获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资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同学试写。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同学大声朗读自身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他人习作,协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一起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身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同学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身想展示的内容:

⑴ 在小组内展示。

⑵ 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同学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身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身读一读。

⑵ 指名读。

⑶ 小组竞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6

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字词,能找准反义词,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从文中得到的启发。

复习过程:

一、 复习认读的字

1、 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表(一)中第七单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读错的读音。

2、 交流重点的读音:注意翘舌音:持( ) 耻( )逝( )

平舌音:素( ) 前鼻音:愤( ) 朴( )

3、 交流多音字,并组词

量( )( ) 盛( )( ) 称( )( ) 撒( )( )

二、 复习要求写字词

1、 读读词语表,记忆字形,注意难写的字

2、 提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矛盾” “谦虚” “鞋” “懂”

重点区分:抢 坦 般 阶 恼 朴 陶

抡 担 船 价 脑 仆 淘

3、相信词语的意思,找找反义词

进攻 傲慢 丑陋 懦弱 愚蠢 大方 冷漠 认真

三、 复习课文

(一) 复习《矛和盾的集合》

1、 说说矛和盾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 利用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什么

3、 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4、 例举课外的例子说明最后一句话

(二) 复习《科里亚的木匣》

1、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动作的词,从中觉得科利亚怎么样

2、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

1找出两次挖有什么不同?

2从文中你又觉得科利亚有什么特点?

3、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告诉我们什么?

(三) 复习《陶罐和铁罐》

1朗读复习1-9小节

2找出描写铁罐与陶罐神态的词

3从中觉得它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2、《陶罐与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7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4)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 口号 :“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三、教学“日积月累”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四、总结、课堂延伸

口语交际

组织过程:

1、出示课下收集的小动物的、挂图或录像、课件等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画面上的哪些小动物?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能说出其他小动物的名称吗?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自己决定讨论哪一种小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讨论出来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学生可以向说的同学质疑,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6、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反思 :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掌握了新的识字方法,词语接龙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也很顺利,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不是很好,需提高训练。

#教案# 导语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一词多义”的词语;

 2学生查找相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写事物)仅仅是写事物吗?是有没有其他内涵?(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交流平台

 1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并且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学说的话,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请同学们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①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用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③这种通过比较来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中叫做什么?(板书:对比)

 ④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修辞手法 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2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3①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

 ②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

 4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一词多义)

 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

 2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

 (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

 (算账、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①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②理解诗题。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再次齐读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①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故人)不错,还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

 讨论: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引导理解:三月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

 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时)的情景。

 ②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孤帆、远影、碧空、长江),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

 思考: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诗人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

 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后)的情景。

 ③再次齐读全诗。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④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⑤试着背诵全诗。

 四、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

 五、布置作业

 1自己搜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造句;

 2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3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请写一段话,表达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吧。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

 3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多义词。

 4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积累背诵《蝉》,懂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出示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进入《学习园地一》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吧。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把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浏览一遍,想想:每篇文章都是借助哪些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或受到了哪些启发?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2展示汇报。

 预设:

 甲:《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桂花使作者的思乡情有所依托,所以课文才感人。

 乙:《落花生》一文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发人深思。

 丙:《珍珠鸟》通过自己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明白了信赖的珍贵。

 丁: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单元提示音写的那样——一花一鸟总关情。

 3拓展延伸。

 回忆以前学过或读过的文章,说一说哪篇文章应用了本单元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甲:我读过一篇文章《白杨》,它也运用了和《落花生》一文相同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作者借白杨树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租国需要,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和远大志向。

 乙:……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预设:

 (1)第一句。

 这段话是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突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可贵品格。

 (2)第二句。

 这段话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突出了白鹭平凡、朴实、和谐的美。

 (3)第三句。

 这段话把植物的装饰效果与门前石狮子和大旗杆的进行对比,突出植物装饰的天然和可爱。

 3小结相似之处。

 这三句话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事物,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二)比较每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出示句子。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①开垦,开发。②开创,创立。)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

 2小结,交流。

 预设:

 甲: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乙:我还知道很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3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形容气候:(  )

 形容性格:(  )

 预设:

 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

 他的谈吐很温和。

 四、日积月累

 你见过这种昆虫吗?它是什么?蝉。

 出示古诗《蝉》。学生试读。

 1方法指导。

 学习古诗的方法

 了解诗人和背景。

 抓字眼明白诗意。

 想象情景悟诗情。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交流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疑问。

 3了解诗人和背景。

 (1)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2)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但他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经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4抓字眼明白诗意。

 (1)重点词语把握: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预设: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5入诗境,悟诗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出示古诗

 想象作者在皇帝面前吟诵这首诗时的心情,然后用这种心情朗读诗歌。

 背诵古诗。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篇三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

 (板书设计: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________的,文章或蕴含着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________(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的回忆,还寄托了她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中,用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____________的事物中,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珍珠鸟》则体现出___________的快乐与美好。

 (事物琦君思乡朴实无华用处很多平常信任)

 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b思考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相似之处的。

 c运用这种写法,你也写一段话吧。

 生总结句子的写法(出示课件4)

 师:同学们说得对,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体现出花生的朴实无华;把白鹭和“白鹤、苍鹭”对比,体现出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法,这种写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板书设计:对比的写作手法)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出示课件5)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b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

 c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个。

 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开辟:在第一句中是“开垦荒地”的意思,指“我们”一家人把荒着的土地开垦出来中花生;在第二句中的意思为“创立、创设”,指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梅树枝条特殊的样子;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指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

 温和(形容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很少有恶劣天气。

 (形容性格)他性格温和,对人很好。

 例:精神一词,有时指“活跃,有生气”。例句:这孩子真精神。

 精神一词还有“宗旨、主要的意义”的意思。例句: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

 师总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

 (板书设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为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3)写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9)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游历期间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

 (出示课件10)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完成填空

 对比的写作手法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0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