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介即艺术 “媒介”一词在很多场合下被频繁使用,当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媒介”会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含义。对“媒介”在各种情况下的含义做出统一的定义是十分不明智的。著名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他是站在媒介内容的使用者的角度说出这样的定义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是从受众的角度,而是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媒介:“媒介即艺术。”艺术的定义和媒介的定义一样,是含义丰富而又充满争论的焦点,笔者曾经在论文中发表过如下观点:“艺术是一个符化的信息传递过程。”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使用了一套独特的符系统,美术有美术的符系统,音乐有音乐的符系统,影视有影视的符系统。同时艺术又是一个信息的传播的过程,是艺术家对信息编码,欣赏者对信息解码的过程。从艺术的角度说“传播是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说“艺术是一种传播”。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也曾提出过“艺术传播”的概念。 媒介在艺术上不仅包括诸多门类的艺术样式,比如报纸包括了文学的样式,广播包括了音乐的样式,电视又包括了美术和音乐的样式等。媒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样式,是一种具有独特符系统的艺术。媒介的符系统包括了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意识形态在媒介的符系统中不可避免,媒介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体制和体制的约束。媒介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向产业化,文化被用来经营,文化也开始直接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媒体要生存就会考虑经济的问题。社会效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经济起作用,比如收视率的高低,然而社会效应不仅仅指人们接受信息的行为,同时还包含了使用媒介后的心理效果和行动效果,媒介所十分关注的自身“美誉度”常常和此直接相关。传媒伦理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道德审判”,当新闻事件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媒体常常善于给出自己的判断。上述的四种符被艺术化地隐含在媒介传播的信息之中,当受众接受信息本身的同时,它们也在对受众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媒介的符系统是媒介成为艺术的本质所在,它们被新闻素材所承载,同时它们传达着新闻文本之外的信息,这种信息通常是深层的,是具有“能指”的符所蕴含的“所指”。 受众的媒介素养决定着受众对信息的解码过程,媒介素养越高,解出的媒介艺术符也越多。就好比普通观众和美术评论家同时欣赏一幅画,美术评论家往往能解读出更多的隐含信息。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提高首先要理解媒介的艺术符系统,要对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作积极的受众,主动地使用媒介,有效地利用媒介延展我们的感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轰炸。在后现代的语境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新媒体技术花样百出时,人们更难于找到自我的方向,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干扰,提高媒介素养变得很有必要,对媒介的艺术化解读能有效地提高对媒介的洞察力,成为积极的受众能把我们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传播者,完成传播学意义上的“双向流动”。当然,媒介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受众个体的文化素质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研究在媒介理论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二、 媒介与文化 媒介在以往的社会分类中可以被划入文化的范畴中,文化与、经济常常被人们并列使用。究竟什么是文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对媒介的讨论中,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传播特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说中国有茶文化,在客人进门之后给客人上茶,主人表示礼貌,客人也这样认为,那么上茶这种方式就传播了特定的信息。文化具有了传播特性,不仅仅使文化本身可以在有相同文化的社会中传递,同时也促使符合此文化的信息的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想使传播更有效,就要了解受众体的文化,因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精神层面上的,它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信息人们的感官,引发人们的知觉,参与人们的意识,这一系列的心理学过程都投射出文化的影子。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如果建立在相同的文化基础上,那么交流就变得容易,认同感加强,话语方式高度一致,情绪情感易于共鸣。从艺术符学的角度说,文化是编码和解码的催化剂。 文化对媒介来说是“水”,媒介对文化来说是“鱼”。上文论述了文化的重要性,而媒介对文化的反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没有鱼的水缺少活力,媒介给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暂且不讨论是先有文化还是先有媒介的问题,但就电子媒介对文化的作用谈几点看法。首先,电子媒介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更替。比如通过各种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这在传统媒体的时代是很难做到的。文化的传承也因为媒介的存在而更加容易,但媒介的兼容性和多变性也加快了文化的更迭。第二,电子媒介在文化的塑造上毁誉参半,比如一些影视剧作品用脱离生活的幻想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潜意识中改变了观众的价值观。第三,电子媒介在新媒体技术中变得更加深入文化。生活中的角落都开始被各种新媒体占据,、电视、楼宇电视、网络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深入我们的文化,文化被媒介占据,好比水中的“鱼”越来越多,看上去鲜活,却没有足够的“水”来滋养,导致文化草根化,文化同质化,文化快餐化。第四,跨文化传播在媒体的帮助下大行其道。各个不同的文化落分享着对方的文化产品,好莱坞大片像一把利剑横扫全球,而中国**在美国却影响不大,这和媒体的实力是分不开的。第五,受众在使用媒介的方式上影响文化的发展。受众被动地使用媒介,则低俗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加大,受众如主动地使用媒介则会强化原来具有的文化,受众在指导下使用媒介则能发展文化。 媒介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对社会的影响正逐渐加大。随着媒介产业化的进程,和媒介的广泛使用,对内容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媒介自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对媒介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媒介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直接渗透到媒介的文化产品中,受众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很难达到传播者的批判高度,在一方面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对文化在传播者中的依存也要进行考察。传播者不仅要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要与时俱进地对文明进行传承和发扬,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媒介工作者在媒介泛化的时代要注意发掘新的好的文化来充实媒体的内容,用新媒体的发展带动文化的繁荣。传播者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尽量给予指导,可以做好内容的分类、分级和专业分发,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而对媒介的文化需求进行反哺,促进文化高雅化,文化多样化,文化深度化。在内容的上谨慎运用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媒介艺术符,用合适国情的意识形态指导,保证良好的社会声誉,坚持正确的伦理,引导大众,合理发展媒介经济。媒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文化素养的内容之一,媒介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力,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终究是要被社会被大众所抛弃的。文化不仅对大众传播影响深刻,同时也影响着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媒介工作者的重视,因为新媒体提供了传播转型的可能。 三、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传播学经常被人们分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类。大众传播被人们用来指对大范围人的传播,人际传播用来指小范围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传播。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正逐渐走向传播,“”传播正向人际传播过渡。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了媒体内容的级数式增长,人们可以从互联网等媒介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信息在受众中可以是不相同的,获得个性化信息的受众可以使用新媒体发布他们自己的信息,最终这些信息可能被若干个人获得,受众同时也变成了传播者,而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人际传播的小范围和个性化的特点。大众传播很好地发展了宣传理论,因为传播者是信源中心,向外辐射信息,而人际传播在宣传实践中常常会对信息造成误传,影响宣传效果。但人们对重要信息,比如国家大事,还是有了解的愿望,所以在人际传播模式日益兴盛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权威的媒体来获得重要的信息。对媒体而言,保持信息的权威是主要的新媒体战略,同时注意信息的个性化和及时性。对权威信息发布的媒体来说,发布此信息的高峰时刻是大众传播,其余时刻可能的是人际传播的模式,媒体正处在一个状态多变的时代,在大众传播的模式和人际传播的模式生。 大众传播对媒体来说也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人在收看电视节目,不是电视台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固定标准。大众传播相对于人际传播而言,受众人数较多,但这时的大众传播和过去的大众传播时代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某一财经新闻播放的时候,受众人数较多,但大部分都是对这期财经新闻感兴趣的观众,而不是像过去在很少的选择余地中的被动收看。这时的大众传播可以称为“”传播,它更多的带有人际传播的影子,人际传播的理论也方便地进入了这种传播模式的研究中。传播的对话性质在新媒体中大大加强,这就让媒体具有了更大的人际传播的色彩。人们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用任何方式和任何人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快地成为了主动的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进行能动的控制,同时反馈信息。人们在人际状态下会更关心信息的来源,对媒介的真实性要求同时加强。 人际传播对媒介来说曾经是以的应用作为典型例证的。人们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进行远距离的人际传播。
APP下载

搜索
论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报道中的感性与理性
2021-10-12温雅馨陈爽
新闻研究导刊订阅 2021年15期收藏
关键词:民生新闻感性融媒体
温雅馨 陈爽
摘要:传播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媒体,多种媒体介质载体的融合被称为融媒体,而民生新闻是反映百姓生活、揭露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受众对民生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民生新闻的报道途径越发丰富,从业人员大量涌入,在带来受众关注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把握民生报道中的理性和感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融媒体;民生新闻;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096-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智慧城市视角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可行性路径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例”成果,项目编号:JFW202015402
一、融媒体环境下对民生新闻的理解
融媒体下的民生新闻是指通过各种媒体介质和多种传播方法,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点充分融合,利用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民生热点,反映民生情况。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注重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有些学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可以称作“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百姓参与到新闻当中,充分行使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更加突出了民生新闻的三个特点: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媒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报道民生新闻,通过记者采访、跟踪报道、现场直播等方式,突出体现新闻的实用性、娱乐性和情感价值,通过新兴的报道形式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1]。所以,民生新闻占有比例越大,越会加大人们对民生新闻的重视,使社会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多样,传播距离更远,传播速度更快,信息内容更加饱满丰富,受众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受众从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变为接收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传播模式从固定的单向直线传播发展成循环传播。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获得新闻信息,还可以参与评论与网友互动。在融媒体平台上有很多社交网站和媒体,大家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接收信息或传递信息,每个人都是传播者,能够随时随地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形成一种互动过程,使信息多元化。现今社会的新闻传播手段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等发展,多种技术在同一平台上的融合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慎重,不容许出差错。如今人们利用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技术将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涌现出新媒体宣传的新观念:资源与内容相适应、宣传和利益相融合。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全面整合,提升报道质量,严格把关内容,认识和理解报道中的理性分析,同时重视人的感性想法,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才能使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民生新闻报道中的感性与理性
(一)传统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感性与理性
在传统媒体中,民生新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切实体现群众的需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娱乐,科普文化知识,真正地为百姓着想[2],让人们能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出媒体对百姓的关注。因此,在传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以平等的身份与传播对象接触,不再以采访者的姿态自居,用一颗真心解决问题,关注新闻报道后的反馈,感性地接近新闻源头并且增强对事件的感性认识,让报道内容真实丰富,更有人情味。在过去,传统媒体采集新闻资源的时候,一些新闻工作者发掘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新闻而寻找新闻,这样做很容易失去报道的灵魂,而且新闻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当代的新闻工作者要靠敏锐的新闻嗅觉找到即将成为新闻的线索,或是已经成为新闻的信息,以受众的视角思考事件,全身心地投入采访中,想民所想,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尊重民生新闻的感性层面,并不意味着停留在新闻内容的表面,也不是新闻工作者对事件抱有主观看法,而是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入,新闻工作者挖掘事件真相,有声有色地进行报道,更要尊重理性事实。对于一些新闻事件中的负面人物要采取感性采访的形式,多方面了解新闻事实,客观掌握当事人的情况,准确地报道新闻,深化报道内容,不拘泥于信息表面。
(二)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感性与理性
新闻报道是对大量信息的理性提炼,对事件内容的升华。新闻从业者需要用客观的心态看待得到的新闻素材,提取和总结中心问题,并用客观和富有逻辑的语言进行报道。融媒体迅速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5G时代即将全面来临,海量信息从四面八方涌入人们的生活,民生新闻的获取途径也因此变广。从庞杂凌乱的信息中提取中心内容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理性判断能力,避免立场偏颇而造成新闻报道内容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融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传递信息的权力,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进行二次创作,网民的大量加工很容易造成新闻失实。所以,报道要尽量避免主观,避免想当然,避免所想即所得,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主观的个人喜好歪曲新闻事实,避重就轻,从而改变新闻本身含义。新闻的理性不仅在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有所体现,更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能力,体现在采访、编辑、后期制作等各个方面。当今融媒体快速发展,对那些未经过筛选和处理的信息,从业者要本着“理性思考,客观求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为受众呈现真实的事件背景。报道民生新闻要以理性为基础,深挖事件背后的内涵,一个新闻点反映的不只是单单的一个问题,必须借助这个新闻点的扩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大多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事情,一个典型会起到由点及面的效果。当然,大量的新闻素材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虚假内容,新闻工作者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理性思考,筛掉虚假信息。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一)报道内容中的感性与理性
感性和理性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两种思维方式。感性思维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第一反应,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思考判断,包括感觉、习惯、直觉等,具有敏感、片面、不系统等特点;理性思维是人们根据后天学习的知识或掌握的科学方法去思考判断[3]。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者来说,很多从业人员不是专业出身,可能对新闻事实把握不准确,容易有失偏颇,所以平衡好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新闻工作者在最初接触新闻事件时都会本能地带入自己的情绪,但是随着调查、采访、报道的深入,必须学会运用理性思维,客观理智地报道新闻内容,尊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严格遵守新闻报道的过程,才能保证新闻质量,提升新闻价值。
(二)用理性的角度看待客观事实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接触新闻的时候就与新闻采访对象建立联系,了解事情的脉络,后期对事件报道的加工就是对内容的理性提炼。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凸显事件的核心意义,对受众要有一定程度的启示、教育、警示作用[4],能够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媒体在大众中的广泛影响力,通过网络使信息得到快速广泛传播。民生新闻报道工作的展开强调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表现出对新闻事件的足够尊重,重点对以新闻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深度挖掘。融媒体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的时候要具备新闻责任感,以理性思维为前提,增强新闻的灵活性,满足受众需求。同时,加工新闻时一定避免强加于受众个人看法,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记录者,新闻工作者应该阐述客观事实。
(三)在理性思维中加入感性思维
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接触新闻素材时会以“共情”的态度了解新闻事件,与采访对象共同感受新闻过程。首先,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是传递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人际传播,是带着感情的自然交流,而不是像传统媒体一样进行单向传播。其次,新闻报道并不是一项生硬的任务,尤其是报道民生新闻,采访、编辑、写作和评论等过程都要注重受众的感受,不仅做到全面、真实、客观地传递信息,更要“思民所思,想民所想”。
(四)职业道德对思维的约束
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职业道德是社会责任,是忘我的敬业精神,是有原则、有底线,是不断学习专业技能并能够活学活用,是政治责任,是爱党爱人民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在社会上有很重要的导向性,新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百姓,代表着政府,每位媒体人都应记住自己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个好的记者。新闻工作者要以正当的方式传播信息,尊重新闻的特点,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新闻内容,引导社会舆论。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在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要注意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存,强化对新闻事件广度和深度的把握,贴近百姓生活,保证新闻质量,发挥新闻价值。民生新闻报道重点表现的是人文关怀,让受众感同身受,这种新闻价值体现在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方面,需要记者用心灵、用头脑报道,把握好感性和理性的运用。既不能在感性报道的部分感情用事,也不能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思辨影响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和富有人文色彩,同时也保证了融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报道中感性和理性的充分平衡。
参考文献:
[1] 何晓丽报纸民生新闻感性采访与理性提炼方法[J]地市在线,2017(15):62-63
[2] 周志远报纸民生新闻的感性采访与理性提炼[J]今传媒,2005(6):37
[3] 郭月昌报纸民生新闻感性采访与理性提炼方法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2):117
[4] 王平晚报民生新闻要加大创新力度[J]新闻爱好者,2010,8(15):3
作者简介:温雅馨(1999—),女,辽宁辽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融合与管理。
陈爽(1979—),女,辽宁兴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广告理论、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百合网与影片《我愿意》的合作可称之为"天作之合"百合创始人、副总裁慕岩表示,**《我愿意》是一部为百合网量身打造的"心灵匹配"品牌形象大片,讲述的是优质剩男剩女相识、相恋的情感故事,在题材、理念、角色定位、观众定位上与百合网非常吻合。” ——新浪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节“艺恩2011-2012年度**产业奖”在沪举行颁奖。由聚思传媒娱乐整合营销,李冰冰、段奕宏等主演的都市爱情喜剧《我愿意IDO》成当天“黑马”,荣膺“最佳植入影片奖”。聚思传媒CEO李庆女士亲自出席颁奖午宴领奖致词,主办方特别安排20世纪福克斯全球市场合作副总监Kevin Arnold以及威秀影音娱乐集团亚洲总裁艾秋兴为其颁奖。“ ——腾讯娱乐 “聚思传媒作为中国品牌娱乐整合营销专业机构中的领跑者与创新者,在这一变革时期成长迅速,并逐渐创造出全新的中国娱乐整合营销新模式,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新浪网 “李庆女士以**《我愿意I DO》为例,强调营销最好从创作初期就要介入,那才能明白影片定位、风格,才找准品牌的合作方向。” ——网易娱乐 “聚思传媒作为此次系列微**的创意与执行方在项目之初便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意理念。品牌马爹利名士希望通过与**的结合表达“敬业、认真、精益求精”的名士价值观,而对于**《黄金时代》来讲,影片所渲染的时代精神打造了一种时代群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的创意理念正是抓住了两者的精神气质,用名士的人物形象完成了时代的跨越。品牌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微**得到具象化,**中的人物形象因精神而更加深入人心,可谓相得益彰。“ ——新浪网 “此次聚思站在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沿与CAA进行合作,全面扩大公司影视娱乐资源,在共同开发艺人的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的好莱坞娱乐整合营销合作。“ ——凤凰娱乐 “2012年情人档,**《我愿意》又一次把**娱乐整合营销的理念渗入到大众心里。**娱乐整合营销在这个时候的飞跃突破,不仅为完善中国**产业链提供借鉴经验,而且以更加创新的姿态逐步接近好莱坞的商业运作方式,领跑中国**的娱乐整合营销。” ——新浪网 “目前,国内外品牌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品牌娱乐营销不仅依靠优秀的植入广告,更需要强大的娱乐整合营销策略规划。而聚思传媒依托影片《我愿意》所创立的全敞开式的娱乐整合营销运作模式使中国的**娱乐整合营销行业真正的走出创新创举之路,在为**带来锦上添花的魅力的同时,实现**与品牌的极大共赢。” ——新浪网
广播新闻性信息声音产品的传播应“回归”身心合一式的人际传播状态
广播是一种情感媒介。广播媒介的传播主体“讲述”新闻,用户“倾听”新闻,抑或是,用户“倾诉”心声,传播主体与其对话。传受之间虽然被电波或新媒体平台相隔,但对话却可以“无处不在”。
广播媒介的传播活动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研究它要放在大众传播的框架之中。但是,传受身份的平等以及声音介质的传递包含着人际传播的特质。所以,广播媒介新闻性信息传播主体有声语言表达的创新研究可以放在人际传播的维度去探讨,而且基于这种维度的研究,是为了让广播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经验证明,“高八度”式的声音传播让听众厌恶,“端腔作势”、“高高在上”式的广播新闻产品让人唾弃。
中国播音学将语言表达样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宣读式、朗诵式、讲解式和谈话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播的新闻产品多以播报式进行“生产”,即便是一些脱口秀类的“说新闻”节目和评论员点评新闻内容,他们的有声语音表达样态依然有明显的念稿子痕迹。
人际传播强调“心与心”的交流,它更符合情感媒介的特质。广播传播主体的有声语言表达应建立在人际传播的基础上。传播主体缺乏语言表达的对象感和交流感,是其有声语言表达创新的阻力。
用户基于智能化接收终端收听广播,多数是要戴上耳机收听的,或在相对封闭的卧室等环境收听;即便是传统的收音机和车载广播,用户的收听行为相对于一家子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是有所不同的。用户使用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独立性的行为,广播融合互联网之后,更让人际传播的特点显现出来。
媒介融合不单单是技术变革的产物,也是传受之间的相融。不矫揉造作,尊重他者,传受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让广播媒介新闻性信息产品更具融合特质。
从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当下不少广播记者播报口述录音报道多是机械式的“念稿子”,语态流生硬。新闻产品的有声语言表达需要基于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清晰的表达;但是,像一些记者的普通话等级达不到一级乙等,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收听效果。
即便是像早新闻、晚联播等新闻播报类节目,传播主体也要注重语态的改变,让播报更亲和,更具交流感与对象感。
传播主体不仅仅要在新闻文本的写作上力求人际般的交流,更要突破播报式的禁锢,让“说”新闻、“聊”新闻的行为成为常态。
02
在新闻现场传播的连线报道既要“逻辑清晰”,又要“见人见事”
近些年,广播新闻连线报道的典范当属第十九届(2009年度)中国新闻一等奖作品《挺近映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中心记者王亮和救灾官兵一起从都江堰紫坪铺水库登上冲锋舟赶往汶川。他们行至狗脚湾峡谷时,突遇山体塌方,此时,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失去动力的冲锋舟被汹涌的江水冲向岸边,为躲避从数百米高的山崖上滚下的巨石,王亮组织战士改用手划桨紧急自救。冲锋舟经过1小时30分钟水路行进,驶抵阿坝州铝厂,山体塌方淤塞了前方的河道,王亮又背起沉重的采访设备和救灾官兵一起弃舟徒步前行。挺进映秀的过程中,王亮克服余震、塌方、泥石流、饥渴、体力透支、伤痛等困难,边走边用卫星电话连线发回动态报道。最终,王亮于13时到达受灾最严重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在初步了解灾情后,他于13时47分18秒通过海事卫星电话接通中央电台直播间,用急促、疲惫的嗓音直播报道了这则所有媒体中最早从震中现场发出的消息 。
除了题材重大和独家首发的两个特点外,这则连线报道还有两个特点是值得广播媒介传播主体学习借鉴的:一是记者的连线是真真切切的现场直播报道,从新闻现场传递出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二是记者播报准确到位,一气呵成,传递所见、所闻、所感,既有对现场环境的准确描摹,又有对新闻细节的到位捕捉,令听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们更应看到一种常态:众多广播传播主体并没有在现实中发挥出连线报道应有的品质。笔者发现,不少广播媒介的做法是让记者、编辑提前报题,或者由值班领导派题,记者、编辑除了提交导语外,还要自己拟定两三个小问题,届时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值得商榷的是,一些记者在连线报道的时候,并不是在现场完成的,不少人的表达都是在“念稿子”,听觉效果是非常死板、生硬的。
广播连线报道的创新空间要建立在现场即时性地播报内容的这一基础之上,发挥采访对象的作用。
见人、见事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倘若广播媒介的连线报道都只有记者一人,那么,独具特质的现场感便不会体现出来。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笔者认为,在连线报道中加入采访对象的音响素材是十分必要的。
以笔者报道《“菲特”台风给浙江宁波余姚造成重创》为例,笔者在某一晚挖掘了一个医护人员转移病人的选题。笔者一路跟随,在浙江之声的特别直播节目中连续报道事情的进展,并现场对话抢救病人的医生、护士和救援队队员。这样的连线报道比记者单纯播报要立体化、生动化,提升了传播效果。
一般来说,时长在两分钟左右的上述这种形态的连线报道十分适合在传统的音频流传播渠道和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用户不会产生听觉疲劳,还能形成与记者同步在现场的“身临其境”效果。
03
“还原新闻现场”和“运用特写镜头”是口述录音报道的创新手段
除了要在连线报道上强调现场感之外,口述录音报道倘若能践行这样的理念,还原现场实况,凸显出活灵活现的广播新闻文本特质。
目前,口述录音报道的记者口述部分多是记者后期依据文本录制的,如果像上述的“菲特台风给宁波余姚造成重创”等这类事件性报道也能采用新的模式,也会提升稿件的呈现质量。例如,笔者采写的《余姚大水:一场众人接力的生命救援》这篇稿件,便是上文提到的现场连线报道内容的另一种表达版本,是精选采录全现场播报、同期声的结构化文本呈现(即从现场采制的全部音响中进行剪辑)。
另外,细节特质的呈现也是新闻广播频率传播文本的一大创新空间。
一般的口述录音报道长度为1分钟到4分钟,根据广播线性传播的特质,文本多是提示性的。而从具体的实践创作经历来看,细节的张力更易于吸引用户的收听,这更需要记者在文本的写作上开动脑筋,像口述与音响的比例如何根据选题内容进行分配,细节的刻画如何与主题相容等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曾尝试过运用实况音响呈现新闻特写的方法,采制广播新闻文本,并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014年杭州的“7·5公交车放火事件”发生后,伤员牵动着大家的心。来自北京的女孩欣欣受伤严重,7月11日刚巧是她的农历七岁生日。受伤的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祝福。
笔者在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欣欣爸爸沟通之后,穿上隔离服,并对采录设备消毒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全程采录。笔者采用特写式传播手法,生动地讲述了北京女孩欣欣在医院救治过程中的一则充满正能量的故事,音响素材感人至深,不少听众、网友为之落泪。欣欣一家三口的座右铭贯穿全文,他们积极、乐观地应对灾难的精神鼓舞人心。
在采写手法上,笔者运用“广播蒙太奇”,音响与音响之间通过记者的旁白讲述,灵活轻巧地实现了过渡转场,结构错落有致。每一段音响作为一个蒙太奇片段,充分地调动了听众的想象力,构建了欣欣这个特殊生日的温馨场景。这篇作品还采录到电话语音和微信语音的素材,全方位地还原了欣欣妈、老师、同学祝福欣欣的过程。笔者回到台里后,迅速整理长达一个小时的音响素材,精心剪辑音响片段,进行配音制作,及时地在浙江之声《浙江新闻联播》节目的重要栏目“焦点直击”首播。
这篇特写播出后,音频内容还在浙江之声官方微信等平台上进行传播,像微信的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听众、网友纷纷给这个家庭点赞、打气,有网友点评:“稿子写得好,都是小细节,又都是信息量,听一遍流泪一遍,感动于这一家人面对灾难的顽强,同时,他们又是乐观的,喜欢他们家的那句座右铭‘生活是一个惊喜接着另外一个惊喜’,希望其他伤员也能像他们一家坚强地渡过难关;还有,浙江的医护人员太给力了,没有他们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呵护,也就不会有这么动人的故事。”
04
结语
即便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媒介,其新闻性信息传播的逻辑起点依旧建立在以传播声音这种符号为基础。劣质的新闻性新闻有声语言传播会影响传播效果,甚至更会降低传播主体所在的广播媒介的美誉度,进而导致用户流失。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广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写道,“收音机直接地、面对面地影响着多数人,给人们提供一种作者或讲演者与听众不通过言语交流的世界。这就是收音机直接的一面。这是一种类个人的体验……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一些基于声音符号传播的广播新闻性声音产品没有很好地运用“心灵与社会的共鸣箱”的特质,一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新闻文本及其表达,让用户难以接受这样的传播,而交互式的新传播渠道(平台)又为广播与用户搭建了“心与心传播”的平台,加之广播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传播属性,其在传播文本及其有声语言传播主体表达上进行创新,会让其情感特质更好地作用于用户,提升广播媒介新闻性信息的传播效果。
如果AI有了人类的情感,这个世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AI将会更好地预测人类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效的识别、跟踪和操纵,从而创造出更加自动化、高效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组织,尤其是智慧型服务机器人,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此外,情感AI还可以用于医疗健康、老年照护、教育慰藉等,方面,通过个性化的情感支持,让人们更快乐和快活,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最后,情感AI可以更加有力地参与社会团体的交流活动,通过以微笑、肢体语言和谈吐等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努力实现人机融合,让AI担负起服务他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
优势: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因为手机都能听了。”情感优势:听广播的绝对是没人陪伴的,缺的就是情感。做情感会让听众参与进来,说到听众心上的话他也会有被关注感,恰巧这时候她孤单一人,所以效果可想而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