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幸福指数那什么衡量

爱情幸福指数那什么衡量,第1张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主要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以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问题一: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 收入,社会地位,自尊水平,工作效能感,社会认同,压力,自信水平,社会认知

问题二: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哪些?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 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问题三:影响幸福的因素?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一大目标,但幸福却是个既不可捉摸又难以名状的东西。不同的心理学派对幸福的看法也存在差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在对幸福感测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财富、性格、年龄、婚姻等十大因素与幸福的关系上。一、财富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应具备的五个要素之首。这种看法有无道理,在古代和现代有无差别哪?现代心理学家对发达国家居民的研究证实,个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有关系,但相关系数并不高,收入对个体幸福感差异的解释比例不足2%。对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尽管在最近50年来这些国家的居民收入有了迅猛的增长,但是幸福水平却相当稳定。一些研究标明,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个人收入与幸福感的相关较强。但收入水平与幸福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但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明显增加幸福感。这是因为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对不同人群的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小康者的幸福感往往最强。据对中国上海、北京、杭州等6个大城市居民幸福程度所作的调查,幸福指数最高的人并不是收入最高的大款,当然也不是低收入者,而是那些收入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小康者。 无独有偶,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在对1万名工人和5千个家庭进行的调查中,自称“最感幸福”的英国人每周平均只挣255英镑―― 从收入来讲这也属于英国的小康者。阿伯丁大学的利奥塔尔迪教授指出:“这些小康者之所以比高收入者更感幸福,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工作的时间短,责任轻,因此压力也很小,而且也能比高薪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跟家人或朋友厮守在一起,充分享受天伦之乐或温暖的友情。由此看来收入并不是一切,虽然他们支付不起海外度假或购买名牌车,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生活不满意。”二、性格古希腊一位哲人曾经讲过:“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性格与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孰轻孰重,研究者们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早期研究者注重考察一些影响幸福感的外部客观变量,如外部事件、生活情景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对幸福的影响。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外部的客观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是较小的。而大量研究表明个人的幸福体验是比较稳定的,研究者们试图揭示个体幸福感的差异,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性格对郸福感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外向性与积极情感相关显著,而神经质则与消极情感显著相关。显然,不同的性格对幸福的感受有很大差别。 三、年龄早期的幸福感研究者曾经假定,年龄可以作为预测幸福感的一种重要指标。在他们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幸福感会呈下降的趋势。然而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却并没有多少材料支持这一假设。相当多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满意感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有升高的趋势。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根据年龄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而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期待与他们的实际感受更为吻合。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年龄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平稳。一项针对英国和美国居民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U型的最低点在40岁左右。四、婚姻生活婚姻生活往往被人们视为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被许多研>>

问题四:国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 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近10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问题五:哪些因素影响我们感受幸福 从积极心理学对个体幸福感的研究看,以下一些因素可以阻碍个体对幸福的体验。1、身体状况。个体身体状况的好坏与幸福有关联作用,身体健康程度高,个体对幸福体验性也高。锻炼可以促进情绪的变化,而且长期的锻炼能产生更强的幸福感。2、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术语,通俗的讲,所谓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即我们平常讲的个性,它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要素。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高的人,一般都具有性格外向、乐观、高自尊和内控等人格特质,而且情绪指数(个体情绪波动的变化指数)相对稳定。3、文化。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政治因素在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主社会、开放文化和公平环境更能够给个体带来主观幸福感。4、环境。个体的积极情绪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们在有植被、水和树木绿荫的地方积极情绪更多;好的天气能带来积极情绪;房屋质量与幸福也有关联。5、职业。有职业的个体比没有职业的个体更幸福,而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比那些从事非技术工作的人更幸福。因为职业与角色定位、人际交往、成就、社会地位、价值观和经济保障有关。6、教育。受教育水平与幸福有正相关,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幸福感也高。7、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包括婚姻、亲戚、友谊、熟人关系和同事等因素。人际关系是个体获得信任、归属需要和社会支持的主要途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体验。8、信仰和精神生活。参加宗教活动的个体比其他没有信仰的人更幸福,因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信仰体系,发现生活的意义,对未来充满希望;宗教还与身心健康的生活发生联系在一起,让个体忠于婚姻、亲社会、饮食适度、勤奋工作,而宗教里的沉思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宁静,身体放松。9、休闲。休息、放松、美食和业余活动都对幸福有积极的影响。个体在休闲、放松情境下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焦躁,而且在这些活动中还可以活动社会支持,满足兴趣的需要。10、消极的对比。个体的幸福程度受到个体对自己当前处境的评价的影响,这种评价既包括与个体自己的近期处境相比较,也包括与别人的处境相比较。而当个体从消极的心态、方面去比较,判断出自己不能成功地达到某种意想设定的高标准生活时,就会体验到低自尊和不快,长此以往会形成习惯化的比较心理,影响个体对幸福的感受。

问题六:幸福感的化学因素 主要是看你怎么去对待它了,平平淡淡的爱才是真,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不要去计较爱情的浪漫和很多种的爱情方式,这个每个人的去爱的方式不同,不要不知足,太贪心了,会失去难得的真爱,有人说爱情是不会长久的,我认为是错误的,爱情有长久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做到保护真爱的时候,才会导致爱情是短暂的,会认为不会长久的无论做什么重要的是心态 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问题七:影响快乐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健康状况,二是亲情状况,三是经济状况,四是职业状况,五是社会状况对于快乐的影响,六是生态环境对于快乐的影响。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离婚率却越来越高。婚后很多夫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困扰着他们的生活。每一个新婚的男女,都会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在心里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夫妻双方同甘共苦,白头到老,白头到老。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婚后家庭不幸福呢?俗话说,谈恋爱比在一起容易。在长期的夫妻关系中,爱情已经转化为亲情,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任何时候,经营好一个家庭都需要智慧和方法。一个家庭幸福与否,往往取决于这几点。只有更加用心,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一点:夫妻要加强沟通和沟通

现在随着手机的普及,有些人宁愿有空就花时间玩手机,也不愿意和另一半交流,而不是通过沉默来交流。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很容易因为缺乏沟通而没有共同话题。经常没有交流。我甚至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可能对方在手机上和其他异性交流,但他并不知道;也有可能对方在做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网上赌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任何关系都需要维持,否则只会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冷漠。只有夫妻间多沟通,才能有效提高婚姻质量。俗话说夫妻合一,利益断绝。只有夫妻双方都愿意敞开心扉,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婚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加深感情,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

第二点:儿童教育

很多夫妻关系都是受孩子影响的。没有孩子的时候,家庭关系只是两个人的关系。一旦有了孩子,家庭关系就会成为各种关系的融合。夫妻有了孩子后,如果两个人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一些分歧,或者孩子不听父母的话,误入歧途,都会极大的影响家庭的幸福。孝顺是幸福家庭应该有的样子。所以,夫妻应该多学习,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这样家庭才会更幸福。人老了,就为了孩子而战。

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前途光明,父母会觉得很欣慰,家庭的天然幸福也会熊熊燃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高度重视,多花功夫,付出才会有回报。

第三点:家庭的经济条件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也是如此。在婚姻中,日常的家庭生活不得不面对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花钱。很多夫妻应该因为没钱而吵架。既然建立了家庭,夫妻双方就要共同进步,共同努力,多学习赚钱的技能,多挣钱,互相扶持,振作起来,把自己的家庭搞好。物质生活水平一旦提高,心情自然就好了,矛盾也少了,家庭关系也和谐了。

很多时候,导致夫妻吵架、家庭关系破裂的因素是钱,钱在一个家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穷凶极恶的夫妻伤心百日,幸福来之不易,所以一个家庭幸福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钱。

夫妻只要找出家庭问题的关键症结,就能想办法改变可能影响家庭幸福的问题。随着夫妻之间更多的交流和共同努力,家庭会越来越繁荣和发展。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不要经常吵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夫妻之间有爱,愿意一起努力创造美好的家庭,就要用心经营家庭。多关注对方,遇事好好沟通,用心培养孩子,日子会越来越好。

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幸福感指数

  测试被试目前体验到的幸福感的工具。美国心理学者A坎贝尔等人1976年编制,分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部分。总体情感指数由与被试生活质量有关的8个项目组成,从不同角度描述情感的内涵;生活满意度指数仅有一项。量表适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可采用纸笔测验形式,无答题时间限止。 具体核算过程与评定:1、被试对每道题做出7点评定,计算时将满意度加权重11,然后再与整体情感量表的平均分相加。2、总分范围在21(最不幸福)与147(最幸福)之间,分数越高,表明幸福感愈强。3、该量表与事实的一致性是计算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其信度系数为055,再测信度为056。4、该量表的效度是计算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的量表相关,系数是052。

幸福量表

  亦称“Paychap调查表”,评鉴一般人的快乐感的工具,目的是评价一项快乐技巧的训练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福代斯1986年编制。除测得总分外,还能测量4个因子分:(1)已获得的快乐感;(2)快乐性格;(3)快乐态度与价值观;(4)快乐的生活方式。适用于成人,采用纸笔测验。量表共有两套,每套包括两个相配的量表,每套量表有80道测题。被试对测题做出二择一的选择,分数越高,表示越愉快。该量表的复查信度平均为092,三周后的再测信度为086;其效度是计算与情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2。

一般,高智商寓意着你事业成功的机会更大。然而,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比正常人快乐,这也是那些功成名就人的最直接反应。有时候,智商高的人,事业就越来越成功,幸福的指数就越开越低呢?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世界上不缺少高智商的高学成人,所以也不缺少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然而,到底幸福与否,那是另一码事情了。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甚至是相反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或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般来说,智商很高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成功意味着幸福的可能性更大。

高智商一定是由高情商来保证,这可能会导致更幸福的生活,或者相反,它可能会成为幸福的障碍。正像思想不纯的人一样,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武术水平越高,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就越大。一个情商低的侄子可能不会伤害别人,但这分明会严重影响他自己的幸福。

在当今社会,情商实际上比智商更加的重要。这个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会。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东西。不幸的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功人士生活非常不快乐,他们无法处理人们之间的情感婚姻以及关系问题。因此,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爬得越高,他们内心感到快乐的距离就越大。

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快乐地生活,而一个低情商的人,不管他/她是否达到了他/她的所谓人生目标,最终还是很难真正快乐。这也是暂时的和短期的。例如,当他赚了一笔钱的时候,他是快乐的,但是他似乎很快乐,但是他不能长时间保持它。这种幸福实际上只是较短的快乐,而不是长久幸福。

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关系、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性需求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特别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人类的性需求愈加突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进行性生活的前提。但越来越多的未婚先性、未婚先孕等现象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未婚成年人的生理需求。在婚姻生活中,人们过性生活而更多的是为了享受生活和爱情的甜蜜,是为了增进夫妻之间感情的融合,性生活质量已成了婚姻美满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性生活质量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幸福感指数。本研究旨在探索性生活质量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家庭(婚姻)关系,两者又是如何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Sampling)的方法,将调查总体按职业类别进行划分为10类;并以广州市统计局2010年10月发布的统计年鉴2009中各区、县级市年末人口数作为各区调查数量的分配基准,确定各区调查总数;其次根据各区的特点,如越秀区是政府机关中心,天河区是经济贸易中心等,确定该区重点调查职业人群;再者选择各区人群较集中,能较好反映该区特点的社区或广场作为重点派发地。

本次调查对象共派出3750份问卷,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计3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72%。性别比例约为1:1,年龄范围18~85岁,主要集中在(32901239)岁。其中已婚1712名(492%),未婚1414名(407%),离婚73名,再婚46名,丧偶60名,同居34名。

12研究工具

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WB)该量表为Campbell等人于1976年编制,内容涉及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部分,主要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指数范围为21~147分,指数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强烈。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关于性生活质量的4个子项内容包括自我评价、性需求满足程度、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生活困难的烦恼程度。WHOQOL-100在性生活方面的项目信度大于065。自编家庭关系题目,分别是家庭摩擦、家庭支持、家人关系及我爱家人共4道题,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制。

13统计方法

本研究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

2研究结果

21调查对象的性生活质量

892%的人对性生活评价为一般或比较好,755%的人表示其性需求一般满足或比较满足,874%的人对其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表示一般满意或比较满意,406%的人对其性生活存在一定的烦恼。总体呈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正态分布趋势。其性生活质量总分为(1326245),明显低于(P001)1999年中国内地777名18岁以上成人的生存质量测试结果(1378250)分。

22婚姻状况对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

对婚姻状况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况在性生活质量、家人关系、家庭关系、家庭摩擦及我爱家人存在显著差异(P001),幸福感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事后检验的分组情况以及研究者的经验,可大致认为:未婚、离婚、丧偶者的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已婚、再婚、同居者;离婚者与家人的关系差于其他,已婚者与家人的关系优于其他;离婚者所得到的家庭支持低于其他;未婚者的生活较少受到家庭摩擦的影响,优于其他婚姻状态。

若以是否与伴侣一同居住作为分组条件,那么未婚、丧偶、离婚属于不与伴侣一同居住(或无伴侣),而已婚、再婚、同居者则属于与伴侣一同居住,两组在性生活质量上有明显差别,因此下面将以是否与伴侣同住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研究。

23调查对象的性生活与家庭关系、幸福感的关系

与伴侣同住者对性生活质量的评价与家庭关系、幸福感均有显著相关(P001),其中家庭摩擦的影响与调查对象对性生活的评价、性需求满足程度、性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相关程度很低,仅为0069~016。性生活烦恼与家庭摩擦存在0107的低相关关系,与其他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0132~-0342)。

性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家人关系是否愉快、我爱家人、情感满意度及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与我爱家人可以说是不相关(r=0000);家庭摩擦的影响与性生活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表3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24性生活与家庭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

以性生活质量各项目、家庭关系为自变量,幸福感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变量的选择标准为强制进入(anter),调查对象以是否与伴侣同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自变量中影响与伴侣同住者的幸福感包括家庭的支持、性需求的满足程度、我爱家人、家人关系、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家庭摩擦,性生活烦恼程度和性生活的评价对幸福感的预测没有影响。该回归方程模型复相关系数R=0396,决定系数R2=0157,说明能解释幸福感总变异量的157%,其中家庭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大,性需求满足程度次之。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F=37225,P0001,说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不与伴侣同住者的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支持、对性生活的评价、家人关系、性生活烦恼程度、我爱家人及性生活满意度,性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家庭摩擦对幸福感的预测没有影响,与表5的数据有所差异。回归方程模型的负相关系数R=0368,决定系数R2=0135,说明能解释幸福感总变异量的135%,其中家庭支持影响最大,对性生活的评价次之。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显示,F=25941,P0001,说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广州居民性生活质量一般,近半数人存在性生活困难的烦恼

性学研究结果提示,人类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并由个体的人格及气质所决定。性生活满意度反映了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本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性生活的总体评价情况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正态分布,性生活质量总分比1997年的调查结果低。倘若将一般满意、一般满足作为调查对象性生活不太理想的作答,那么大多数调查对象实际上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性生活的期望较高所致,而满意度则往往与期望成负相关,或者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较大,特别是广州这种一线城市,其生活节奏、生活压力常使人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享受美满的性生活。因此调查对象对其性生活评价为一般满意或以下。尽管本研究没有详细调查性生活问题的类型,但接近半数的人反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生活困难的苦恼,提示多数人们具有性健康、性心理等性咨询的需求。

32离婚人群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均较差,需要重视

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是一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高,离婚率也越来越高,然而离婚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在所有婚姻状态中,离婚者的性生活质量最低。相反,有关研究也证实,性生活满意度越差,其婚姻问题越大。因此离婚者的性生活质量低可能也是导致其离婚的原因之一。此外,离婚者所感受到的家庭摩擦更多,他们所感受到的来自家庭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支持明显要低,家庭摩擦对其生活有较大影响。这说明,尽管中国的离婚率逐渐增高,但不代表人们对离婚这一事件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改善,被调查者所感受的家庭氛围也许就是家人对其当初决定离婚的反对。在婚姻与死亡的关系研究中,非婚或独居状态的男性所面临的死亡风险更大,离婚者或长期独居者更需要得到家人与社会的重视。幸福婚姻固然是人生的追求之一,但离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更加如此。俗语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33是否与伴侣同住反应在性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中具有明显的差别

本研究中发现,不与伴侣同住者(包括未婚、离婚、丧偶)对性生活的评价远低于与伴侣同住者(包括已婚、再婚、同居)。同住者与不同住者相比,其性需求更容易满足,对性生活的评价更好,对性生活满意度也更高,两者显示出差异性(P001)。其原因可能与婚姻(或同居)使性生活支配自由度增加,以及婚姻给男女双方带来的责任感、生活情趣和精神满足将增进了夫妻感情和生活满意度,并对性生活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夫妻关系反过来也会促进性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与伴侣同住者其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关系相关程度更高,不与伴侣同住者其性生活的烦恼、对性生活的评价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的相关程度更高,也可以说,性生活质量对于不与伴侣同住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从而影响其幸福感。相比较而言,对于与伴侣同住者,家庭摩擦对生活的影响更多地反应在他们的性生活中,而性生活困难的烦恼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是否与伴侣同住所面对的家庭结构不同所致。与伴侣同住者,其家庭关系主要是指与伴侣建立起来的核心家庭;而不与伴侣同住者,其家庭关系主要是指与父母建立起来的原生家庭;性生活是在伴侣、夫妻之间进行的,因此性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核心家庭的家庭关系,对原生家庭则是通过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情绪反应间接影响,与其性需求是否满足关系极微。

34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小,所感受的家庭支持对幸福感水平的影响最大

回归分析显示,两个回归方程模型分别能解释幸福感指数总变异量的133%和156%,但仍有绝大部分变异不能用性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来解释。其中调查对象所感受到的家庭支持是影响幸福感水平的最大因素,说明社会支持对于个体幸福感水平具有重大作用,高社会支持者,其正性情感、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低社会支持者。对于是否与伴侣同住的区别,其对幸福感的预测主要差别在于家庭摩擦对生活的影响会影响同住者的幸福感,但对不同住者影响不大,原因可能是同住者所感受到的家庭摩擦更多、更大,且由于一同生活而无法避免,因此也增加了家庭摩擦的可能性。但值得关注的是,同住者所感受到的家庭摩擦影响越大,其幸福感水平反而更高。而事实上,摩擦并不代表争吵,摩擦处理得当反而能使家庭摩擦成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渠道,进而提高(而非降低)个体的幸福感。性生活是否满意只会提高同住者的幸福感水平,性生活烦恼和性生活评价似乎对幸福感水平影响不大。对性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主要是从情感上出发,而对性生活的评价实际是从认知上出发;对于同住者,情感的作用更大;对于不同住者,理性上的认知影响更大。相比之下,同住者的性生活烦恼更少,因而影响也较小。总的来说,对于同住者(或有婚姻者)家庭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性生活影响较小,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不同住者(或无婚姻者)家庭关系与性生活的影响相对平均一些。提示对于不同人群,应有不同的预测指标。

4结论

广州居民性生活质量一般,离婚人群的性生活质量最差,家庭关系也比其他婚姻状态差,提示可能与人们对离婚行为的接纳程度较低有关。对有无与伴侣同住,两组在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上均表现出差异,两者的相关程度也有不同。在幸福感水平的预测上,家庭支持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性生活质量其次。提示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途径之一在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文/刘婉娜,等

来自《中国性科学》杂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