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和远方——走近名师课堂(二)(徐飞)

寻找诗和远方——走近名师课堂(二)(徐飞),第1张

      雅是一种生活方式,雅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而当阅读与课堂相遇,雅也可以是一种课堂风格。来自江苏姑苏的徐飞老师的名著阅读课便如他本人儒雅的气质般透露着雅情雅致。

1你读过什么书?读了几遍?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隐藏着深意?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被问及,他们的回答是在与老师互动,也是在相互的“较劲”。看台下的我也心有触动,一部《西游记》可以读6遍!)

2下面哪一幅更适合放在《朝花夕拾》这本书的封面?

(这是老师在检测阅读效果,也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认知,“为书配图”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科视野,简单的问题实则需要深入的思考。)

1回忆人物分类(爱,恨,爱与恨的复杂性)

2鲁迅爱的人物中对谁的感情最深?

3鲁迅恨的人物中,对衍太太恨在何处?

(从齐读到个别读,在朗读中揣摩人物情感。)

4 鲁迅对哪些动物充满爱?对哪些动物充满恨?

5除人,动物之外,他对阴间,无常是怎样的态度?

6一句简洁的话接力总结:

鲁迅爱的是的,

鲁迅恨的是的

从《小引》到写作背景到回忆往事,《朝花夕拾》是鲁迅在那个惨淡的岁月里,对自我心灵的慰藉。

由此,学生明晰了爱与恨的关联:并列,对比,爱大于恨,递进——由爱生恨。

        温儒敏教授说,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以此号召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调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徐飞老师说,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最大困难在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读书困难有三:自身对阅读的投入受到时间、精力、兴趣的限制;指导学生的读书策略,激励方法有哪些;提升阅读质量的名著阅读课怎么上

    徐飞老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思索尽显在他的公众号“姑苏徐飞”上,而他凝炼的阅读策略也许可以为我们的名著阅读课指导迷津:

    阅读是多美好的事啊!去除心灵的浮躁,让思考向更深处蔓延,世界便不止是眼前……引领学生爱上阅读也该是一件美好的事,让语文课活起来,让优美的语言飞起来,让灵性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上开花,而这也是高雅的语文教学吧!

        站在讲台上的校长永远是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徐飞老师以文字记录着教学日常的点滴,以研磨一节又一节高质量的阅读课实践着他对整本书阅读的探索。期待更多的遇见,期待自己向《简爱》整本书阅读课跋涉……

我的老师作文600字

老师你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新世界。

老师,每当我想起你,就不禁心潮起伏,记忆的闸门就不由自主打开了,它就像一部影片,在我脑海里播放 。

她像妈妈严格要求我们,疼爱我们,和蔼可亲。她留着长长的头发,水灵的眼睛,虽然人已经40多岁了,在我心里依然是那么漂亮。

她是在我上八年级的时候来教我们,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就认为她很严格,果不其然,第一次写周记,摘抄,我就因为字太丑,内容太少,周记抄袭,我和其他同学被她叫到外面,站一条。她满脸怒火,恨不得把我们一口吃了,当时我很害怕,怕她第一次就很狠心(告家长)结果是我想多了,她那时说“字是门面,从字上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你们写的一手好字,谁也盗不去!”然后就轻轻揪着我的耳朵“我说的话你记住没有?如果再有下次,后果你们知道”我只小声的说“嗯”,我回答后就揪另一个人的耳朵。之后她大声的说到“你们必须在星期二的晚自习之前重写交给我,不合格就继续重写!我严格要求是对的,是对你们负责,名师出高徒!”

我回到座位时,我就在想老师说的那些话,我认为很有道理,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我的字,到初中还是被老师说,我决定好好的写我的字。我很早就把我的“军令壮”交了去。功夫不顾有心人,老师给我的周记打了一个A,虽然没有得到A+但是我还是有点高兴,因为在小学写作文大多得到的是良,很少得优,那一次,我就喜欢上语文课了(其他的课也很喜欢)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我为有你这样的老师赶到骄傲!

我的老师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很严格,也很慈祥。因为老师的严格,让我们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因为老师的慈祥,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学到了数不完的知识。我的老师看起来很严格,其实内心非常慈祥,她的慈祥像波涛一样永世不绝,不会改变。她眼睛像太阳般明亮,充满了智慧,笑起来非常自然,非常慈祥。她的头脑是智慧的源泉,一问老师她就会马上回答出来精彩的答案,带领着我们来到知识的海洋,用智慧的钥匙打开神奇的门,一起分享知识,一起讨论问题。老师用她的严格,让我们一天天地向成功出发。

老师的严格就在她的要求。比如说写字时不能有涂抹或拉来拉去的现象,比如说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比如说背课文要背得滚瓜烂熟,比如说……这些要求我们都必须遵守,这样才能长大成才。我们的进步是老师对我们严厉的结果。为什么呢?你看看老师的严厉就知道了。有一天,一位同学犯了错,老师看见了,就罚他写检讨。那位同学想错误推给其他人,却被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加倍惩罚他,让他以后不再犯这种错误。其实老师给我们很多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一次犯错了,只提醒他(她),第二次又犯错了,就惩罚他(她)写东西,第三次还犯,就没有机会了,会好几十倍惩罚他(她)。老师给我们改正的机会,就是想让我们知错就改。老师在我们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接着用知识的雨露,滋润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利用好雨露,在底下长长地扎根,长成参天大树。

老师,我们知道您有多辛苦。这些年,你给予了我们那么多。是老师伴我们成长,是老师教我们知识。等我们长大后,一定不会辜负老师。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会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在我的人生路上,是您给我指了方向,如果没有您,我将像大海上的帆船,没有了指南针;面对问题,我将像丈二的和尚。谢谢您!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600字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王老师,就像是千变万化的书。

上课时,他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什么公式、算式、解题思路说的是头头是道。有一次,小詹问了老师一个问题,王老师就像顺口溜一样的说了出来。小谭又接着小詹的问题,又对王老师问了一长串的问题,王老师不甘示弱,结合其他科目回答出来,可是小谭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又问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哪有什么问题是《百科全书》不知道呢?王老师像绕口令一样,把我们班的小谭同学说的是心服口服,不管是谁, 不管是什么问题,他都能回答,并且头头是道,正所谓舌战群儒啊!

下课时,王老师就变成了《幽默哈哈》,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他给我们讲故事,说是什么一个人被别人报复了,放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头来,然后让马群向这里奔路,把这个人的头硬是快踢掉了,我们都笑了。有一次,小学时我们的笑话大王小陆与王老师对讲笑话。看谁讲的最好笑,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笑话大王小陆输给了我们的《幽默哈哈》,在讲的过程中,全班人都笑翻了,就班上最不喜欢笑的小李子也被笑翻了,他可是被称为“无笑之人”的呦!他的笑话就好像让我们笑的药,不管是谁,我想听过他的话,一定会笑的,不管是谁伤心了,难过了,“笑药”一来,就一阵大笑开始了,因为他可是一本《幽默哈哈》。

如果有人东西不见了或是被人弄坏了,却又不知道是谁干的,他就会变成一本《名侦探柯南》,逐步寻找线索,发现真相。例如:有一次,我的500块钱不见了,这是要交的,王老师就先通过位置来确认,我说实在书包里不见的,而书包又在教室。然后再从人这一方面来找,因为当时有很多人都去喊老师帮忙了(包括我),只有少部分的人中,再经过监控一查,只有5个人没看到,那么“小偷”肯定在这5个人之见,当我们准备再查时,“小偷”自首了,这就是《名侦探柯南》。

这个千变万化的书,就是我们的小王老师(习惯叫王老师),他,也是我们班最有“存在感”的人。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600字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使人难以忘记的人,她带给你幸福,让你感到快乐,不会忧愁和烦恼,在她的教导下每一天都心情舒畅。

去年暑假,是我来到母校的第一天。对于我来说,一中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紧张。我找到教室,班主任口头介绍了一下课任教师,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刘老师。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她的语文课让我忘了疲惫;她的笑容,让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少了一份紧张;多了一份轻松。刘老师带给我的,不仅有知识,而且有美好的经历,能够认识她,我真的很快乐。

听刘老师的语文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这种感觉,我喜欢,原来怎么听都听不进去的知识点,经过刘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现在基本上都弄清楚了,跟着刘老师学语文,我们都不用刻意的去记忆,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任何知识不想记住也难。

刘老师的好脾气是出了名的,她很有耐心,一般情况下不会生气,但有一次却发了很大的火。那是一次课堂上的时候,刘老师布置我们写作业,第一节课还挺安静的,第二节课时,可能同学们作业都写完了,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刘老师耐心的说了几次,但每次都不到两分钟,整个教室又变的热火朝天了,一次次安静,又一次次的吵闹起来,刘老师忍无可忍了,“啪”的一声,课桌被刘老师重重的拍了一下,刘老师发火了!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全班同学都被吓得一个也不敢吭声了。当是我真担心刘老师对我们的态度发生改变,没想到第二天上课时,刘老师依然微笑着,语文课依然很轻松。

刘老师带我们走过了一学期,快乐、难忘,值得回忆,每当我回忆起和刘老师在一起的精彩瞬间时,心中总会感到很满足,同时,我也祝老师永远开心,永远年轻,烦恼永远找不到她。能做她的学生,我真的很快乐!

我的老师作文600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赞美老师为学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的。春蚕到死才吐完自己的最后一口丝,蜡烛一直坚持才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泪。这种奉献精神就像老师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我读书以来遇见过许多老师,但最使我难忘的还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林老师。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林老师迈着流星大步走进教室。他笑了笑说:“今天谁没有做作业呀?”一个同学说:“XX同学没有写作业!”顿时老师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他大声说:“那为什么不做作业?”XX同学害怕的说22222222:“我不会。”老师说:“放学留下了我教你好了。“

放学了,原本热闹的教室忽然变得如此冷清。教室里只剩下XX同学和老师了。只见XX同学正在做语文的词语解析,XX同学正在想“美不胜收”这个词语的解释。他绞尽脑汁都没有想出来,这时林老师帮助了他。林老师对他说:“美是指什么?”XX同学想了一会儿说:"美丽的东西。” 林老师又说:“美丽还能换成其他的词语,是什么?老师今天上课说过的。”XX同学高兴的说:“是事物。” “对,那胜收是什么意思?美好的事物是怎么看见的?”XX同学说:“是不是眼睛看的不像再收回来了。”林老师说:“对了,下一题。”

看到这儿我不由的佩服林老师那么有耐心,以前总是觉得老师教我们读书是为了挣钱的。但现在我明白了老师是真的为我们将来着想的,想到这我不由的流下了眼泪。”

老师啊!您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出黑暗的迷惘。您就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有了您花园才这般美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您的恩情我会永远铭记在心里。

虎妞和小福子是《骆驼祥子》一书中比较典型又对比鲜明的两位女性。她们都与祥子有过情感纠纷,但最终二人都以悲剧收尾。

在很多读者心里,虎妞是招人厌恶的。在阅读课上和学生探究《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虎妞的一致的评价是:粗俗刻薄、好吃懒做、富有心机。

对小福子,大家更多的是同情。因为虎妞的悲剧是自作自受,小福子却是柔弱有加,无力回天,引人怜惜。

可在我看来,虎妞和小福子的悲剧原因是相同的。

一外貌长相

第四章里,虎妞初次露面。“三十七八岁,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在后文,被高妈形容“像黑塔似的”。这些描写足以让读者二次创作出一个黑壮丑的剽悍老处女形象。她身边的车夫们本就是一群出苦力粗野粗俗的汉子,可连他们,单从外貌也瞧不上虎妞。

小福子的长相就低眉顺目、健康舒服很多。第十七章里,“小福子长得不难看,个子高,圆脸,眉眼长的很匀调。有白而齐整的牙,有点娇憨。”因她的长相,一个不知底细的军官出两百块从二强子手里买了她。

长得丑和长得好看,都给自己带来了灾祸。

二家庭环境

虎妞的母亲早死,她自小跟着父亲刘四爷,在人和车行里,和一群粗野的车夫为伍。她没有性别意识,也没有人教她如何做一个女孩或者女人,更不知何为爱。刘四爷作为她的亲生父亲,利用她仅把她当一个管理车行的好把手。他担心女儿出嫁了自己一人无法打理好车行生意。虎妞不会做女人,做得饭菜不香。不会爱人,婚后对祥子只有金钱和肉体的索取却不懂得走近祥子的心里。没有女人的常识,甚至不知道怀孕了要多运动才有助生产。这一切都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小福子虽有父母和两个弟弟,但她的父亲当着母亲的面把她卖掉。之后全家人用卖她的钱做了新衣,她的母亲穿着新衣哭了许久。母亲被父亲打死后,她也被军官抛弃重回家中,父亲又逼她接客来养活全家。这样的家庭,没有爱,没有钱,没有尊严,没有未来。可以说母亲的柔弱父亲的残暴是逼死小福子的直接原因。

这两个家庭,都是畸形表态的。

三与祥子的关系

虎妞喜欢祥子,使用计谋胁迫祥子与她结婚还有了身孕。小福子与祥子在虎妞死后有直接的表白,小福子的死还是压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很难说,她二人谁与祥子的关系更为亲密。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祥子与她们的关系都不亲密。

祥子自始至终没有喜欢过虎妞,有的,只是酒醉后的一点欲望冲动和权衡利弊后的不情愿妥协。他讨厌虎妞的长相,害怕虎妞的强势,恐惧虎妞的索取。所以,在虎妞难产至一人两命的关键时候,他与其说因着几十元的生产费用放弃请医生看着虎妞死去,不如说因着虎妞带给他的心理阴影。

祥子是真心喜欢小福子的。在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彻底沉沦,影如行尸。每次喝醉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树林里痛哭一场。

可小福子活着时脸红向他表心意,祥子却顾虑她的无赖父亲二强子和两个没成年弟弟,他担心自己会被他家的穷困囚禁住彻底无法实现买车梦了——他扔下小福子走了。

虎妞给了祥子钱,祥子却嫌弃虎妞给不了他爱情。小福子给了他爱情,祥子却顾虑小福子给不了他梦想。祥子把一切都归结为自己太穷了,“爱与不爱,穷人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大贵人家。”他活在自己的意识里,一直到失去一切。

探究虎妞和小福子的悲剧原因,不可否认,社会与家庭背景是她们人生的昏暗底色,无边无际,荒凉惨痛。祥子虽心底良纯,却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一个悲剧书写另一个悲剧,一场噩梦成真另一场噩梦,最终在时代的大风中,弱小者如沙如尘,飘散天际,悄然无梦。

学会 反思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 思考使他明确自己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 总结 ,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篇1

2018年8月16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是考上惠济区教师培训的第一天,窗外的雨下得淅淅沥沥,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

在下午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游戏中,我明白团队的重要性,我们要相信团队中的其他人,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同时做事要有 方法 ,并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虽然下午的比赛,我们团队没有获胜,但是很感谢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为自己而战,为团队的荣誉而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上午,崔永丽副局长发言强调的第三个要点:做教育新标兵。具体要求如下:对教育要有理想主义;对学校要有主人意识;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对治学要有严谨态度;对学生要有人文情怀;对自己要有严格要求。

王保国校长的讲话,说明了这几天学员培训的相关事项,清楚了这几天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更加确信了,教育是我所钟爱的职业,是值得我去奋斗一生的事业。

一天快要结束了,每个组各有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

刘局长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扎根惠济,脚踏实地,从最基本的岗位做起,守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同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有理想主义;对学校要有主人意识;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对治学要有严谨态度;对学生要有人文情怀;对自己要有严格要求。

2018年8月17日,培训第二天,阳光明媚,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了新的培训地点,在黄河谷·温泉度假酒店的第二会议室,美女老师胡校长和石老师对我们新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满满的都是收获,学到了很多知识。

上午是幸福路小学胡建玲校长给我们分享的《新岗位 新角色 新挑战》,我明白了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一片净土,坚持用好心情去做教育,教出的孩子也是乐观积极向上的。

当播放《童年》,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可惜童年的学习生活并不是那么愉快,因为没有碰到一个好的教师,童年的我都是在老师的打骂中渡过的,所以作为一名即将上岗的老师,我会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的环境中领略知识的奥秘。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篇2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发自内心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情感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的耀眼的太阳。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为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通天大道。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性和提高教学效能。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应反思些什么呢

一、对教育实验的反思

既然是“实验”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即使失败了的教育实验,也是一笔财富;教学中就需要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和一般纯粹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教师”的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型”,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而对于成功的实验,同样需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和评价。比如我曾经搞的“未来班”实验,按说是当时大家都比较公认的成功实验,但我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进行严肃的反思,结果促进了我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

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学生谈一次心,上一堂课,组织一次活动,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目前存在的最为严重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写教学 随笔 的习惯。很多教师写反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应付学校检查。反思的内容大而化之,缺乏实质性的东西。至于该怎么反思反思些什么很少有教师真正去思考、去行动。如果将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 措施 ,某些教学思想方法,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 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墚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与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三、失败的原因或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教师应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这就需要我们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对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完善。

四、教学机智和技巧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和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进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五、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两年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六、“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教学方面有何新如,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

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阶梯,是一个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就是因为他勤于动手,坚持不断反思。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他的教学 日记 积累了无数本。我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一个教师只有做到了勤思考勤动手,才能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更完美。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吧!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走向专业化。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篇3

9月18日下午,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莅临我校,以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教学实例,为全校教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 报告 会,,博得老师们的阵阵热烈掌声。句句箴言,使我也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一做一个有 文化 底蕴的老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自古以来就自觉承担着文化的传承、凝练和发展使命,承载着国民人格教化、培育和完善的责任。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知识之外,教的更应该是底蕴,是一种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

以王老师所举的《泊船瓜洲》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中分别用“改诗—辩诗—疑诗”三步来引导学生体会和质疑诗句中“绿”字用的好不好,看似课堂氛围融洽,孩子们敢于发言,挑战教材权威,师生关系民主和谐,但细细琢磨,又觉得这老师缺乏了点应有的文化底蕴,没有教孩子从整体上去理解这首诗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没有认真体会作者作此诗时的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教学价值。

课不能只为教而教,除去知识,更应挖掘其背后的情感价值。语文学科如此, 其它 学科也如此。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我们在课堂上不也为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生硬化和教条式地向孩子传授了一些诸如“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样的“道德规则”么为人师者,给孩子一滴千锤百炼过的水,更应该有一桶常用常新的活水。教,既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又要回归本心,有文化底蕴。

而底蕴是由书堆起来的,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积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的过程。王老师谈读书说道“书,要为己而读,要坚持天天读,更要随性而读。”孤独痛苦的时候,拿起书,就开启了与另外一个灵魂的对话,我们所忧虑的,欢喜的,悲伤的,绝望的,在书中都能得到慰藉和陪伴,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通过读书,发现这世界上另外一个与我们精神共通的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焕发一个崭新的自己。

二做一个有同情之心的老师

“教育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嬉笑悲啼。”同样还有无限的同情给予我们最纯真可爱的孩子。

王老师学校里那个自卑怯懦的“戴帽子女孩”,正是因为老师们的一刻同情体谅之心,才能慢慢重树自信。“如果她是我的女儿呢”多么朴素的一句话,背后却是一个师者的仁心大爱。孩子的心最是无暇纯净,当他困扰时,我们能为他驻足一刻,耐心劝解;当他高兴时,我们能与他一起欢笑分享。为人师者的乐趣就该如此,也在于此。

孩子从师者身上获得的爱,才能转化为他对人世万物的悲悯、怜惜和关爱,能使他拥有一颗利他,向善之心,“使人生的孤苦和伤感变成慰藉温婉、缠绵悱恻的感动。”

最后,我想:教育是一个师生相互成全的过程,老师不应仅是蜡烛和春蚕似的牺牲者和奉献着,更应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者和陪伴者。我们为孩子勾画了未来,孩子也以自己的单纯,梦幻,成就了我们一刻柔软的心。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愿我们在每一个圆满的“苟且”当中,带着诗意,走向远方。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篇4

题记:既然选择了教师,请拥有一片教育情怀,学会坚守,学会执着,学会从职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幸福的天空。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崭新的面貌。当人生面临工作的选择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便在成为教师那一刻起一直持续下去,一年又一年做着同一份工作,或多或少成为了具有对他人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教师,应该有一种本能的教育情怀。“情怀”一词是多么的触动人心,散发着灵魂的香味。教育情怀,小则是你的心灵状态;大则是你的心灵境界。

教育情怀,让我们对教育满怀激情。教育从来不是完美的,它有着“痼疾”和平庸。但是,你要秉承着教育情怀,你就不会把目光始终注视着教育中的“瑕疵”,而是会换一种角度、一种思维,找出教育的“亮点”,并且满怀激情、身体力行地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或突破口,面对瑕疵,以便将其慢慢消融。因为喜爱、热爱和专爱,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在这份职业中带来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清楚。每个人选择不一样,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有时你感到幸福,你笑了;有时你受了委屈,你得忍着;有时你很生气,你得在心里安慰自己。可是这一切,因为多了一份教育情怀,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依然坚持了初心:既然选择了教师,便只顾风雨兼程。

教育情怀,让我们的生活再次“生动的重复”。因为情怀,教学生涯中,看似重复的教学工作,其实种种细节已经变化。因为情怀,可以让单调的教学有声有色,可以让重复教学风生水起。生动的重复,也是一种创造,需要教师的智慧。因为情怀,及时重复同样的工作,也会全心投入,满怀激情,每一遍教学都有不一样的收货。任教以来,我一直会在心里警醒自己: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吧,用心去享受教育,让我们平淡的教学变成“生动的重复”。人们常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在我的心里,我就觉得每天能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便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满足。

教育情怀,让我们对学生不离不弃。每所学校每间课室坐着的每一位的资质、品格和能力等等都良莠不齐,可是他们也是具有各自特色的单独体。可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通过教育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教育,就是一个不大完美的大孩子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你必须要接受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品性,不离不弃,等待花开。如果这粒种子不开花,也许他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即使他不开放,也长不出参天大树。可是,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健康、善良、快乐的普通人。我相信:一个情商高的人比一个智商高的人更受欢迎。

教师这份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所懂得的真理有可能是从老师这里得来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会斟酌自己的言语是否贴切,道理是否正确,引领孩子有新的体验。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是一名教师,与孩子同行,使我们的心永远年轻;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是一名语文老师,这使我们能用一双“诗意的目光”观察“花朵的笑脸”,能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能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笑脸和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倘若没有一点诗意的教育情怀,你又如何坚持几十年所以,我希望在执教生涯里自己是一名一直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篇5

某中,我是在去年才听说的。本月24号出发至今天下午返校,我们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下,到某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出发前,淑英老师就告诉我说此次前往我将会搞明白啥叫“师友互助”学习。其实呢,我心就想不就是“一帮一一对红”吗这个,我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过我们呀!但我想值得学习的应该是他们的评价机制,而操作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原创的才是最适合的,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果不其然,与我所想,差异不大。以语文新授课为例,“五步十环节”中"五步"指的是交流感知、研读共品、互助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复习课是巩固基础、深化阅读、拓展提高、互助释疑、总结归纳。其中的每一步又分为两个环节,先是师友互助学习,然后就是教师强调指导、答疑解惑、总结方法。这几天的报告中不管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解读还是对效果的评价,领导和老师们都讲得很好,我们也确实领略到了优秀老师的风采。但我们在推门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坚持使用持怀疑态度。其实,就我粗浅的认识来讲,我甚至对课堂是不是该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持思考的态度。就自己听到的几节课看,我觉得至少十环节的活用有些老师做的真的不好,如果每节课尤其是每节语文课都这样按套路走,甚至下课铃声响过三分钟了还要坚持走完十环节,那“ 高效课堂 ”又从何谈起呢回家后的打开电脑,偶然间看到了余映潮老师的一篇 文章 ,心有戚戚焉,他说:

我对近若干年来所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风起云涌”的看法是:有相当多的教学模式既粗糙又平俗。不少“叫得很响”的所谓教学模式,不少靠强力向下推行的教学模式,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评价与检验。其形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以杜撰“ 口号 ”为风头,用各种 短语 来概括、标榜,显现其“特色”;二是以搬用外来的概念与做法为风向,瞬间掀起热潮;三是凭外力的包装、宣传而形成“风格”,吸引千军万马前往膜拜。

对于一些风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评价,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那就是“单位时间”。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叫做效率。如果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来观察、按国家规定的教学课时来检验一些颇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就会发现它们多是采用侵占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惜耗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来取得“效果”的低劣手法。对于这些模式的研究与评价,我们也忽略了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那就是“跟踪研究”。那些让人趋之若鹜的模式发源地,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后续发展的情况到底如何,是否真有优势,到现在为止,仍不得而知。

模式化教学的状况与氛围,难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更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科教师。原因在于模式的桎梏。事实上,不少学校因为教学模式的频繁变换,已经让很多年轻教师发出了“不会教书”的慨叹。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以为,优质的课堂教学首先是由优质的教师素养决定的。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习惯,精致利用教材,简化教学形式,落实语言学用,关注学生活动。其秘诀在于:大量减少教师的碎问,大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我的眼中,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

好课,是利用课文资源、设计学生活动的课。

好课,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层次明朗的课。

好课,是精致利用课文、凸显语言学用的课。

好课,是关注精读训练、关注技能训练的课。

好课,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课。

好课,是教师指导精细、教师讲析到位的课。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呈现出教师如下关键教学艺术:

一是要有很强的教材研读能力。语文教师的教材研究能力,着重表现为对课文教学资源的提炼、整合与利用。没有深入细致的教材研读,一定没有好课。

二是要有设计课堂教学思路的能力。我所探索、实践、提倡的教学思路叫做“板块式教学思路”,即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清晰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每个教学板块,都是一次对学生的训练活动。

三是要有精心安排课堂学习中“主问题”的教学能力。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重要的提问、问题、话题、任务和活动。“主问题”的魅力在于能够消灭“碎问碎答”的教学现象,形成让学生占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动静有致的课堂实践活动。

四是要有极丰富的知识贮备。在教学之中、在与学生对话之中,语文教师要能自然贴切地运用语文教学的术语,对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精致指导,对学生渗透有关 语文知识 、文学知识的教育。我们需要大力强调语文教师对“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从而普遍地提升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

或许,仅仅是凑巧,我没能听到真正灵动的“五步十环节”吧!当然,师友互助教学方法的确是应该值得借鉴的,其实,我平时又何尝没用过呢只不过,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给同学们一个“师傅”和“学友”的定位,正因为有了这个动态变化的定位(师傅学友身份根据各科成绩变化而变化),同学们就有了一份责任和动力,在加上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以完善的评价机制做保障,在这样完整科学的机制里,孩子们自然走上正轨。这样的师友互助贯穿课堂上下绝对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但我们不该为了环节而环节。听完三节文言文的复习课,觉得课堂 僵化了,那么美的三峡竟觉得像一块木板。又一次看到了这段话:

《我是演说家》中的董仲蠡讲道:“所以下一次,我再讲课的时候,我还会在课程的规定时间之内,教给同学们答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会多讲五分钟,我多讲五分钟的林语堂,多讲五分钟的许渊冲,多讲五分钟的王佐良……请别再问我,这有啥用这五分钟,我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教育不复杂,不需要那么多创新,也不需要那么急,我们需要的就是回归——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

其实,此次学习,收获还是满满的。这所学校深深打动我的不是它的课改,而是一种情怀。何谓情怀辞海里这样解释:充满某种感情的心境。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我们该有这样一种情怀,那就是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有善心、有智慧。从我踏进某中校门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被那种规范化人文化的环境所吸引,他们竟然可以把工作做到如此的细致和充满温情,我很是感动。一进门,一位面带微笑的女老师就很客气的安排参观老师每个单位站成两排,前有安排的同学举牌领路,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在事先没有任何彩排的情况下被引领到了各自的位置,秩序井然。最触动灵魂的自然是李校长的讲话,在领导们讲话的时候,他,一个看似60左右瘦瘦的小老头就那样安安静静的坐在主席台的最外座,黑黑的,其貌不扬,丝毫没感觉到名校长的强大气场,反而觉得很是朴实亲切。真是应了那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小老头竟然在接下来的讲话中让全场老师哭的稀里哗啦,笑的前仰后合,这就是能力!他,能让学校每年评选感动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并根据得奖人物的具体 事迹 邀请最合适的颁奖人,以情感融化人心,我认为这种人文情怀才是教育根植的沃土,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人情味。心怀慈悲,体贴周到,这是一位有情怀的校长。更是一个善良,感情充沛的人,

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某中,有很多这样有情怀的老师。不管是周副校长还是周主任还是江平老师,他们身上都有这样的情怀,他们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用智慧将爱融进孩子们的心灵,这才是孩子们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源泉。毫不吝啬的赞美和鼓励满足了这些花朵们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他们的工作细致到因为怕孩子们打扫落叶费事而栽种女贞树,细致到老师们作报告时在旁边准备一台备用的电脑主机,细致到散会后收集起落下的杯子在第二天找到失主。周老师说教师有三敬——敬天命、敬大人、敬学生。不禁感叹:做一名有智慧有爱心的语文老师真好!她的谈吐与修养令我仰之弥高。跟这样一群人相处,该是多么的幸福!跟这样有情怀的语文老师学习又该是多么的幸运!“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务实、反思、进取,也应该是我接下来在工作要坚持的。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名有情怀的语文老师。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即便是领导眼中不懂抬头的小黄牛,我亦会坚持做好自己。好好读书,浅浅的教语文,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可以遇见最好的自己。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 范文 五篇相关文章:

★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心得反思范文

★ 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心得感想范文5篇

★ 做一个幸福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范文5篇

★ 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心得体会范文5篇

★ 有关老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800字优秀范文精选5篇

★ 20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心得5篇精选大全

★ 《最美教师》观后感5篇

★ 老师培训个人学习感想范例五篇

★ 教师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女。交通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特级教师。1954年加入中国***。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 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独立进行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30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公开发表,80多次在省内外公开示范教学,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事迹曾多次被《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奉献”、“关注”栏目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5月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4年被评为上城区首届特级教师。工作10余年来,一直以开拓、创新、勤奋的态度实践着“用心成长,享受课堂”的理想与追求。应邀拍摄“名师讲坛”、“中国名师”专辑,出版发行。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百余次,获广泛好评。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参与主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10余年来共有3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甲:来,跟你玩个游戏!

乙:什么游戏?

甲:倒顺词!

乙:啥?倒顺词?听起来挺好玩的。

甲:就是把一个词倒过来念,变成另一个词。

乙:懂了,开始吧!

甲:黄金是金黄的。

乙:白银是银白的。

甲:我用生字组词。

乙:我背新的词组。

甲:小样儿,对得不错嘛!

乙:当然!我是谁啊?“聪明的一休”!

甲:我的女儿多可爱!

乙:这算什么?猪有一窝儿女。

甲:来,再来,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乙:奉陪到底!

甲:我养蜜蜂酿蜂蜜。

乙:我为奶牛挤牛奶。

甲:猪是牲畜。

乙:你是畜牲。

甲:哎?你怎么骂人了?

乙: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算了,君子不计小人过。寒风呼呼地刮着。

乙:刮得你染上了风寒。

甲:咦,你怎么又咒我?

乙:Sorry啦!

甲:我们上街购物。

乙:街上热闹非凡。

甲:你别太得意洋洋,出些高难度的,接招吧!

乙:你也别洋洋得意,我一定会不甘示弱的!

甲:听好了!科学是一门学科。

乙:[哈哈大笑]这有什么难的?给我伴舞的人是我的舞伴。

甲:[开心的样子]泡水时,我不小心烫了你一脚水泡。

乙:[扬了扬眉毛]你伤害了我,犯罪了,大家都叫你罪犯。

甲:算了,再说下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次算平手,我们下次再比!

乙:好哇,下次比你也一定是我的手下败将!

甲:哼,走着瞧!

晕菜~ ~

甲:嘿,这倒顺词还真有趣,继续继续!

乙:好呀!

甲:我们的学科中有一项是科学。

乙:小case,我喜欢喝我们家奶牛的牛奶.

甲:哼,别得意,再来!

乙:好,一旦被毒蛇的蛇毒接触到皮肤就麻烦了!

甲:他的情人很有人情.

乙:我把书包的课本拿出来准备包书皮.

甲:我用羊圈来圈羊.

乙:我们家肉猪的肉和别家的猪肉比起来差远了.

甲:你好厉害啊,我想一下.

乙:哈哈,答不出来了吧!

甲:哦,我用鱼网网鱼.

乙:既然你答上来,我就奉陪到底.

我用画笔写”李”字的笔画.

甲:天上洁白的云彩在晚霞是都变成了美丽的彩云.

乙:这支彩色的笔可以画出色彩鲜艳的画.

甲:这口水井还没有枯竭,还有一点井水在里面.

乙:黄金是颜色金黄的.

甲:这位少年经常帮助年少的弟弟妹妹.

乙:有些文盲经常摸读盲文,增长自己的知识面.

甲:有些名人的艺名和人名是不一样的.

乙:简单!我下乡看望乡下的亲人.

甲:我用口罩罩口.

乙:我用铁锤锤铁.

甲:天气太热了,我启动风扇为我扇风.

乙:我用锅盖盖锅.

甲:他是个痴情的情痴.

乙:乡下人喜欢把油彩捣成菜油.

甲:哇塞,你太厉害了,在下甘拜下风.

乙:哈哈,这到顺词真是有趣!

龚春燕 冯友余 每一位教师也许都有过成为名师的梦想!何谓名师如何成为名师 笔者认为,名师是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同行熟知,学生欢迎,社会认可,有相当名气与威望的教师。名师应当突出其“名”,但更要着眼于“师”,中小学名师要“名”在课堂,“名”在教学,“名”在育人,“名”在流派,“名”在思想。笔者认真分析了2005年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撰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的20位教育家,得出一个结论:名师成长需要“九力”,即理想力、思想力、创新力、学习力、精进力、艺术力、表达力、发展力、影响力。 一、理想力 “理想力”是名师成长的原动力。“理想”后面加一“力"字,就表明理想是有功能作用的。理想是人生的目标,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是超越现实的飞翔,它不一定全部变为现实,也不一定马上变为现实,但能给人超越和坚持的力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 朱永新教授这样论述教育与理想的关系:“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一名普通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并为实现它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理想便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其向目标一步步靠近,他就可能最终达成目标,成长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名师。 魏书生被定为厂级领导接班人,仍不顾单位领导、同事和家庭反对,毅然选择当教师,并且提出1 60多次申请。博主甘霖豌豆要知道当时教师待遇并不好,他为何这样选择只因为他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啊! 有理想,有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挑战自我,否则就会走弯路,荒废时间及精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对于优秀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活。 理想力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践。未来的想象即使有条件实现,但不去实践,就只能是空想。张思明老师有了建立“数学模型"的理想,他就在教学中悉心观察,反复实验,多次磨合,最终形成了他数学建模的思想与体系。每一个教师只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那么理想之力就一定会将他送上事业的天堂! 二、思想力 “思想力”体现名师的人生高度。名师的“思想力”指的是名师在自己人生经历和教学阅历中,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洗礼之后,通过历练、顿悟和升华的过程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活动能力。魏书生与民主教育、程红兵与人格教育、丁有宽与读写导练、邱学华与尝试教育等等,每位专家主题明确,教育思想得以体现。纵观他们的“思想力”,有三个特征: 内省性。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力首先要进行内省的过程。正如《论语》记载,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思想力若要对客观物质世界施加作用,首先要对自己内部施加一定的影响。名师的思想力就是在不断的内省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生成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得到一些思维的“碎片”,萌生一些新的教学观点或观念。如果将这些观点概括为指导教学的新准则,就需要教师进行思路的整理。思想力是一种提取力,也是一种展开力。从鲜活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思想的灵光,需要运用理性的容器进行加工整理。 创新性。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大至整个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小至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突破,都离不开思想的沉淀。思想力的创新性就是通过创新思想并将其作用施加到周围事物之上。 思想力对名师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教师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完成各项工作的内驱力,能使教师勤于思考进行创新。博主甘霖豌豆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创造出体现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育人思想,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流派。 三、创新力 “创新力”彰显名师的智慧与魅力。名师的“创新力”是指名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提出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的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力”,就没有名师之“名"。因为名师名在课堂、名在育人、名在思想流派,课堂教学、育人工作、思想流派每一方面无不依赖创新而成其功。名师的“创新力”,是名师智慧与魅力之魂。 新颖性和适当性是名师创新力最主要的两大特征。这里的新颖性并不等同于独创性,它既可以体现为教师对原有教学内容的创造性演绎,也可以是教师对旧有教学方法的改良、重组。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自己虽然下了一番苦功,但是学生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有的教师在创造的过程中忘记了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是一味地求新求异。名师教学创造力的又一特点便是适当性,即教师创造性教学活动本身必须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必须是以现实为依据的。适当性对新颖性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也是新颖性得以实现其作用的基础。 名师教学创造力是名师实施创造性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学生的前提。只有拥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探寻到教学的新思路,让自己的课堂总是充满新意与创意,也只有具有创造力的教师才会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名师教学的创造力是课堂教学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四、学习力 “学习力”成就名师的渊博学识。名师的“学习力”是指名师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名师的学习通常具有三个特征:自主性、能动性和终身性。自主性就是指教师的学习是自主安排、自主进行的。能动性是指当名师获得新信息、新知识之后,能形成主体观念,并支配自己的实践。而且,他们会在新信息、新知识的刺激下,创造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能动性是名师学习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名师学习力第三个特征是终身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师教学的成绩也是他们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之中取得的,是一生已有的学习成绩的映射。名师学习力的终身性主要体现在有一个好的、让其受用终生的学习习惯。 20位教育家每一位都把读书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名师善教,缘于名师善学。学习力强,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精进力 “精进力”使名师精益求精、进取不息。汉语里“精进”一词原是佛教术语,指努力向善向上。那么,名师“精进力”的内涵是什么是名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不畏挫折之力、孜孜不倦之力、力求上进之力。教师的“精进力”渗透于教学各阶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精进力不足的教师可能选择逃避,反之则会选择勇敢面对。提升教师的精进力,能使逃避困难的教师鼓起勇气,直面遇到的困难,重拾完成任务的信心;发挥好精进力的动力性功能,能使勇于面对的教师更加坚定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完成任务。 “精进”的基本含义为“精明上进,锐意求进”。也就是说,在“上进”与“求进”的过程中,具备精进力的教师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和成功可能性。台湾教育家陈龙安教授对教师的创新性作了深人的研究,认为创新是精进力的基本维度。对于教师来说,精进力的作用主要是提升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过程以及教后反思中的求精意识和能力。博主甘霖豌豆教师不论处于哪一个阶段,精进力发挥了动力作用,他的教学行为就会有所改善有所提高,就会向名师这个目标迈进一步。 吴正宪老师成名多年,每一堂课她仍认真备课,有些课都上了很多遍,但仍坚持按新课备课,“常备常新”。她对待教学一丝不苟,教学技艺越来越精湛,正是精进力助推教师成长的鲜活例子。 六、艺术力 “艺术力”让名师的教学灵动、诗意、美好、雅致。名师的“艺术力”是指名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层剖析,挖掘其中蕴含的美、情、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各种教学工具将其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升华,使师生在艺术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的品质和能力。认真观摩李吉林、于漪、钱梦龙等名师的课堂,都体现出“四性":教学具有形象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演绎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直观的图像、动听的音乐等多种手段,于娱乐之中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富于情感性,名师的教学艺术力重在“以情感人”,他们的教学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感人,爱的情感流露恰到好处,一个停顿,一个微笑,一句幽默,都能引起学生惊讶、好奇、思索、兴奋和鼓舞,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教学富于创造性,创造性是名师教学艺术力最本质的特征和不竭的动力。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名师们绝不会用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去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是随机应变,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教学具有审美性,名师教学艺术力的审美性特点重在“以美育人”,让学生领略美的风光,得到美的享受,接受人生和智慧的启迪。它是名师教学艺术力外化的最明显特征。 具有教学艺术力的名师,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创造艺术化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知识,得到美的享受、感情陶冶和智慧启迪,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七、表达力 “表达力”助名师由“明"而“名”,因“名”而“鸣”。名师的“表达力”是指名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技术、信念和情感,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向外表现,传达给别人的能力(包括学生、同行和社会人群)。良好的表达力是名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名师传授知识、技术和教育学生的重要保障,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传人学生头脑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表达力最核心的构成部分。 名师的表达力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启迪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形象性是对教师表达力的首要要求。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文字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孙双金老师的表达就很有感染力,他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并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启发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教师在注重表达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表达的严谨性,教师既要在课上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的适当,同时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就更要注意自身表达的严谨、适当。 名师表达力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锻炼形成的。教师表达力决定了教师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顺畅度,决定了教学信息传递的程度,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的提出,名师的表达力还表现在从事教育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和进行教育立论报告三个方面。每位名师都是研究者,都发表了若干论文,在全国各地作了若干场学术报告。这些都弘扬了他们的思想,传播了他们的流派观点。 八、发展力 “发展力”提升名师的事业层次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名师的“发展力”主要指名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也就是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层次,使自己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 发展力具有时代性、持久性的特点。教师的发展要与时代同步。博主甘霖豌豆,名师发展力的时代性既表现在教师对时代的适应性上,即教师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同时又表现在教师对时代的引领性上,名师不仅能够吸收各种新鲜元素于自身,而且能够将其转化为己所用,并利用其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发展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教师应当时时发展自己,充实自己。20位教育家都以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名师的发展力决定着教师的职业状态和教师的价值潜力。教师是通过发展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也是通过自身发展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具备发展力的教师将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和教育感染力。 九、影响力 “影响力”决定着名师事业的广度和成功度。名师的“影响力”指名师自身的人格、学术、文化修养、职业身份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这里的“他人”,包括学生、同行和社会人群。 各师一经铸就,就会产生广大的效应。有人曾经说过“名师是一面旗,名师这面大旗一竖起来,四面八方的学子就会慕名而来,聚集其麾下;名师是一盏灯,这盏灯会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走向成功的彼岸;名师是一座桥,这座桥是连接奋斗与成功的必经之途,是由名师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胸怀凝聚而成的”。换句话说,名师效应就是名师的影响力。名师的影响力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承认,是社会情境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精神力量。名师影响力的形成是教师的声望在一定区域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认同的结果。 名师“九力”,名师无秘。“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名师之“名”,由名师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钟爱、对学生的师爱所铸就。盼春风吹绿神州大地,望教苑涌现名师万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89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