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纪念馆在哪里?
纪念馆位于中国台湾省南岗区研究所路二段,是胡适生前居住的地方。这座纪念馆建于1662年12月10日,是为了纪念胡适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杰出贡献。现在胡适纪念馆经常举办各种与胡适有关的活动,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胡适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主要由故居、陈列室和墓园三部分组成。首先我们来看故居,是位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栋建筑。只有一层白墙蓝窗的小楼,内部还保持着胡适老师在世时的装修。然后是陈列室,是胡适的美国朋友戴笠在1964年建造的。这里的主要展品有胡适的个人情感经历、学术文化成就、胡适与近代、胡适与雷震,以及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文章、手稿、书信等。最后,他的墓地位于旧村乡西北侧、中研院二段以东的旧村中南段的山坡上。现在的墓园里矗立着一座胡适的雕像。此外,在主墓园区还有一个大理石雕刻的墓志铭。不远处,有他儿子胡思杜和胡祖望的墓碑。主墓区旁边还有其他学者的墓碑。
对于胡适这样一个为中国现代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来说,他的崇高精神和可亲形象将永远被我们铭记和怀念。所以,如果有机会,不妨去中国台湾省的胡适纪念馆,去参观一下他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说不定会对他有新的认识。
胡适和汪精卫有什么联系?
胡适是现代最著名的文化之一。他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王背负着汉奸的头衔,胡适与汪精卫之间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汪精卫
胡适曾评价汪精卫是一个有烈士情结的人。直到汪精卫成为汉奸,胡适对汪精卫的支持是一贯的。汪精卫在日本病逝后,胡适一直没有在日记中谴责汪精卫卖国。他反而觉得汪精卫可怜,说汪精卫的命是因为“烈士”二字。
对于胡适一直支持汪精卫的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人们对胡适的评价中看出一二。著名人物郑曾评价胡适是一个庸俗的民主主义者,即他没有社会思想,只认为资本是人类社会的极致,其统治形式是让别国统治。而唐德刚则认为胡适对民主的追求在于“相似”而不在于“形似”。他对胡适政治言论的评价很模糊,脱离实际。
有人推测这是胡适一直支持汪精卫的原因,也有人认为胡适只欣赏汪精卫。当时,汪精卫、胡适等人一起到杭州旅游。徐志摩在日记中提到胡适曾告诉过他:他曾经见过汪精卫,汪精卫是个真正的美男子,很可爱。胡适认为,如果汪精卫是女人,那么他会全心全意地爱汪精卫。他是个男人,胡适也爱他。而且,汪精卫能接受新诗,是有益的。
可见胡适是很欣赏汪精卫的。无论是外貌还是才华,都让胡适对汪精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适和汪精卫就是这么得来的缘分。
胡适故居在哪里?
中国近代史上不得不提胡适。首先,他是一个学者,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学等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此外,他还是一个主张自由和民主的进步青年。他不仅是当时第一个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的学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说起胡适故居,保存至今的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家乡安徽绩溪上庄村的徽派建筑,一处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的西式建筑。
安徽绩溪胡适故居
我们先来看安徽绩溪故居。这是一处具有鲜明徽派建筑特色的故居,小青瓦、马头墙、水墨砖墙,都透着浓浓的时代古韵。这个故居应该是清朝三至六年,也就是1877年至1880年建造的。建造者是胡适的父亲。故居分上下两层,其中前庭有天井,两侧有厢房,楼上是所谓的“铜砖楼”,楼下是正房。故居大门和正厅前,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胡适故居”匾额。大厅里一切如常。
然后是上海故居。这个故居一共208平米,三开间,前后,也是一般的石库门建筑。故居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门窗上雕刻的精美木雕。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刻兰花光滑悦目。自古有“兰为王香,不及草香”之说,体现了胡适老师的高尚品格。
胡适故居很有特色。是我们致敬和缅怀这位逝去的学术大师最好的地方。值得一游。
第一首诗从愚溪、草堂下笔,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来燕回,主人已去,引起无限伤感。满树鲜艳的山榴花开得正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其一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其一
溪水悠悠地流着,春天自然来了,草堂已经没有主人,燕子还是飞回。
隔着帘子,只看到庭中长满野草,那一树山榴花,依旧烂熳地盛开。
《伤愚溪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都是写愚溪柳宗元旧居犹在而人事全非的,借咏唱愚溪景物的寂寞无主,以寄托作者对友人的伤悼之情。第一首诗以溪水、燕子、庭草、山榴等春景衬托“草堂无主”的凄凉;第二首诗写柳宗元身后的萧条,并赞扬柳宗元的学问、德行;第三首诗写草堂风光,借嵇康、吕安被害之典,对柳宗元的不幸早逝表达深深惋惜之情。三首诗都着眼于一个“伤”字,哀伤住过愚溪的挚友旧侣,其最明显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从景出,风格显得极为蕴藉缠绵深厚。
乡愁主要烘托出作者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扩展资料《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参考资料-乡愁
表达了作者的自由意志。作者通过描写桃花源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例如,“自言本从汉阴人,便喜文章,常欲就谢公之门学问。因为忧思,举家迁居湖南。下船伊洛,先是还旧居,妻子子女,此皆近邻,问之,具言所之。及至桃源,虽有渔者、耕者之人,亦无所知,问之,或不答,或以手而指远方,意欲去而不得。于是稍入山,便见桃源之水,东流入于洞庭。其水甚清”,这些文字中透露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之情。
1 关于家书的诗句
关于家书的诗句 1 关于家书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 有关家书的诗词
1、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 《春望》2、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 张籍 《秋思》3、家书到隔年 唐 杜牧 《旅宿》4、家书不可寄 唐 韦庄 《章台夜思》5、写得家书空满纸 宋 陆游 《渔家傲 寄仲高》6、写得家书空满纸 宋 陆游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7、写得家书空满纸 宋 陆游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8、家书何处传 唐 白居易 《西楼》9、来为附家书 唐 杜甫 《得家书》10、家书醉里题 唐 岑参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11、犹胜百家书 唐 高适 《闲居》12、更访百家书 唐 钱起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13、家书无处传 唐 崔峒 《润州送友人》14、谁信家书 宋 李纲 《江城子·春来江上打头风》15、平安频拆外家书 宋 辛弃疾 《浣溪沙》16、把得家书泪似珠 唐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17、家书与心事 唐 卢仝 《自咏三首》18、狼藉家书满卧床 唐 元稹 《夜坐》19、家书十年绝 唐 费冠卿 《久居京师感怀诗》20、欲寄家书少客过 唐 许浑 《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21、凭寄家书为回报 唐 许浑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22、千里家书动隔秋 唐 许浑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23、读著家书坐欲痴 唐 李频 《感怀献门下相公》24、家书三月 元 元好问 《水龙吟·素丸何处飞来》25、笑杀韩家书锦 元 元好问 《鹧鸪天·偃蹇苍山卧北冈》26、谁信家书藏九千 宋 苏轼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27、闷里家书到 宋 陆游 《初夏杂兴》28、读田家书从之游 宋 黄庭坚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29、每持君家书 宋 黄庭坚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30、家书无虚月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31、家书十五行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32、倘作家书寄哲儿 清 龚自珍 《已亥杂诗 288》33、喜得家书久客在京师 元 关汉卿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34、怕有米家书画船 宋 艾性夫 《与褾轴工郑老》35、千里家书促远行 清 李鸿章 《赴试途中有感》36、竟与家书共厄秦 宋 高斯得 《孤愤吟十三首》37、饱育传家书 宋 晃冲之 《和十二兄五首》38、家书动隔年 宋 刘克庄 《乍归九首》39、家书四世学 宋 苏颂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渔家傲 陆游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 关于家书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4 关于家书的古诗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京师得家书》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章台夜思》 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5 关于家信的诗句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6 关于家书的诗句~~~~~~~~~~~~~~~~~~~~~
原发布者:金牛未来1832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长这么大没有以这种方式和您们聊天,感觉怪怪的,实质却很真实,有很多平时当着面的时候讲不出来的话,现在我决定写这封信对您们说说我想对您们说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我感谢您们养育了我,这份恩情是我一辈子还不清也还不了的。我不会忘了生活中您们对我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在我无措彷徨时您们为我指明前方的路,睡觉时您们为我盖的被子……有太多太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如今我长大了,请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女儿已学会了长大,只是有时很想家。我是已经飞出家园的小鸟,远离后注定我要迎接天空的挑战,海域的磨练,既然选择天空,就不怕风吹雨打,既然选择海域就不怕力挽狂澜,我要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奋学向前,在我人生的日记本上书写着不同的内容。现在女儿慢慢明白了人与人相处是那样的不简单,惭惭体味到思家是那样的痛苦。 亲爱的爸爸妈妈,每当听到你们的声音的时候,女儿感到是那样的亲切,你们可知道远方的女儿早已悄悄泪下,我想家却不能倾述,我想回家却不知何时,女儿只能在梦中与你们相见,多少次我拉着你们的手呼喊着将我留下,多少次我是含着泪醒来,梦终是梦,醒后依然只有我一人在异地他乡,不曾还家,只是多一分对家的思念。想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人间最令人高兴的事漠过于亲人相聚,想起我们在车站分别的情景,人间最另人难过漠过于骨肉分离。 想起爸爸妈妈的叮嘱女儿铭记于心,那是我前
7 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与家书有关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处:《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原文: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艺术家爱森斯坦在阐述**“蒙太奇”手法时曾说过,两个孤立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将产生两个镜头孤立时所不曾有的新含义。这句话的意思同样适合于诗歌。戴望舒的《过旧居》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地将战前和战乱中“旧居”的不同镜头剪辑在一起,于平淡的描述中透露出深沉的感情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民族的忧患与个人的遭际,使戴望舒不能再心安理得地沉湎于“小我”的伤感,他的视野拓展了。即目便还是感慨个人身世的题材,情感也较过去而深沉、凝重,现实性更强了。由时代和命运陶冶的诗人的现实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一贯诗风。那种因奇丽的意象生成的赚胧、空灵的气氛冲淡了,诗人更多地运用写生的方法来呈现其真实的情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8年,戴望舒由沪赴港,与许地山一道负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分会工作。1939年,他的妻子自港返沪,从此一去不回,戴望舒赶到上海,渴望重修旧好,但没有成功,无奈下只身返港。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人士,1942年春,戴望舒不幸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受尽酷刑的折磨。出狱后,诗人身心俱疲,更加想望故居,思念妻儿。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章。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过旧居
《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过故人庄》全诗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出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诗。
2、释义: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我们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扩展资料:
《过故人庄》整体赏析:
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诗句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般,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2、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过故人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