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也在书写和期盼家书的日子里走过,那是要纪念的岁月,也是缅怀的方式,那些热烈又恬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的时刻里,看的到我们的灵魂!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傅雷家书》是一本经典!可以一读再读!
和《傅雷家书》有两次相遇的过程:一次我是把它当作文艺理论来读的,因为傅雷先生学贯中西,他在《傅雷家书》当中,谈到了音乐,谈到了西方的雕塑,谈到西方的文学,谈到了中国的文学、绘画,应该讲是知识浩繁,我把它当作文艺理论去看了,看得也非常精彩。
再次相遇,是我已经做了妈妈,当我再次开卷的时候,我觉得我看到了另一本书,我和另外的一本新书相遇了。应该讲,我更爱《傅雷家书》的是第二次,我再看它的时候,就是那种对孩子的牵挂、爱、忏悔、担忧……全在里面。最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就藏在这本《傅雷家书》当中。
如今家庭教育是广受关注的,《傅雷家书》能够真正地开启一场关于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关于家庭教育的,一场更深入的探讨。怎么开展家庭教育。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家庭,曾经有这样的一对父子,他们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交往的。
读《傅雷家书》并且真正地进入到《傅雷家书》的情感和知识的世界里,首先要了解傅雷先生,傅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也是文艺评论家。他的译著众多,《傅雷全集》可以说汗牛充栋。他翻了十五卷的《巴尔扎克》,他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应该说是中译本当中的最佳译本。傅雷的翻译在文化界声誉卓著,被称作傅译,就是傅雷先生的译本,是被单独列出来的,他真正地是达到了信达雅的水平。应该讲,傅雷先生的译著,打开了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学的一扇门。有太多的年轻人,是通过傅雷先生的译著,去接触西方的古典名著的。傅雷先生是五四之后的一位学者,他自己也自嘲说:“我是旧社会来的人,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其实就是经过五四洗礼的这一批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真正的,自由、民主、独立意识开始觉醒的一批人,是第一批开始真正抬眼看世界,并希望把中国和世界体系,链接到一起的读书人。他们看到世界,同时学贯中西,这就是傅雷先生。
《傅雷家书》是写给傅雷的儿子——傅聪的。傅聪是我们国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傅聪从小就受到了傅雷先生很好的文化的启蒙。傅雷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今我们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傅雷对傅聪的培养和教育的几个基本的观念:
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和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道德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义的做人之道;一切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义、爱憎分明、守公德、守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勤劳耐苦为原则。
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艺术,并不一定要他成为艺术家。尽管傅聪很早学钢琴,却始终准备他更弦易辙,按照发展情况而随时改行的。
第三,既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正如学画的不能单注意绘画,学雕塑、学戏剧的,不能只注意雕塑与戏剧一样,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成长在一个真正的书香之家,应该说耳濡目染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
《傅雷家书》随时打开,不管在生命的哪个阶段打开,都会有所获得。和《傅雷家书》的相遇,在把它当作文艺理论来看的时候,它的文艺理论方面有古典诗词:有一段记得谈的是这个中国的古诗词,他是这么写的,是傅雷跟傅敏的一段对话,他说:上星期我替敏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暂停、休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气派、贵族感),更是千古奇笔。
——节选自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夜!
看到这样一段,对于古诗词的描写的时候,真是沉醉其间了。
音乐笔记:《傅雷家书》当中的音乐笔记。傅雷先生,他是一位翻译家,他能够接触到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最新的一些音乐资料。当傅聪出国学习的时候,他很想把这些最新的音乐理论的资料,在第一时间,然后就翻译给傅聪去看,希望傅聪能够获得这些音乐理论的最大的滋养。
读《傅雷家书》更深地了解了巴赫和贝多芬。通过傅雷先生的讲述,通过丹纳的《艺术哲学》,第一次走进希腊的雕塑,懂得怎么去欣赏希腊雕塑,认识到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希腊,怎么去欣赏西方的绘画,怎么去理解西方的宗教,这都是《傅雷家书》带来的滋养。有一篇《音乐笔记》谈的是莫扎特:开宗明义,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而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教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他说莫扎特感到音乐的这种魅力的时候,莫扎特觉得虽然他的生活痛苦,但是他觉得从上帝那儿得来的艺术,是应该用来做安慰的,不应该用来做报复的。
傅雷是一个古典作家,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古典作家。在对傅聪的书信当中,有很多这种翻译和探讨。他说真正的古典的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般自在的,像清冽的空气一样新鲜。学院派则是枯索的、僵硬的、矫揉做作的、空洞无物的、停滞不前的、纯粹形式主义的、死气沉沉的、闭塞不堪的。傅雷的翻译就是这样,每个用词都不一样,他懂得西方的法语,也能够找到最精准的汉语和它对应。
通过傅雷家书,知道了舒伯特。舒伯特首先是快乐的、风雅的、感伤的一个维也纳人,开始渐渐地学会去欣赏索纳塔,就是奏鸣曲。傅雷跟傅聪不仅谈到了莫扎特,谈到了肖邦,其实也谈到了乐圣——贝多芬,在《音乐笔记》当中他说:“贝多芬一生是不断地更新地、努力地,他完成了一件作品,就急于摆脱那件作品,唯恐受那件作品的束缚,不愿意重复。这也就是能够说明,贝多芬为什么在创作这么多交响乐、钢琴曲的时候,都希望有所创新。”
他觉得舒伯特的浪漫的气息,是不减贝多芬的,但是不完全相同。他认为贝多芬身上,最大的一个最不凡的地方,贝多芬的不同反响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在于动的力量和节奏。贝多芬牢固地置身于现实当中,他绝不走出现实,他在现实当中受尽了一切的苦难,但是他建造的却是欢乐。但是在舒伯特的身上,所谓的领悟几乎纯粹都是想象。贝多芬虽非哲学家,但是有思想家的气质。这些文字对能够走进古典音乐,了解这些古典音乐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相遇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光亮!这是一本家庭教育之书。最好的父子关系藏在这些家书里,最好的家庭教育也藏在这些家书里。
傅雷是一个对自己工作的节律非常严苛,对生活节律安排非常严苛的人,于是他对自己的儿子的安排,也会变得非常严苛。所以对傅聪的学习他是严厉的,非常严厉的,甚至是会发怒的。傅雷从来也没有否认过,自己的脾气不好,甚至他在书信中说,傅聪和自己说谁的脾气不好,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在书信中也很多次的给予孩子歉意,这一点也很令人感动!
傅雷读了很多的好书,他经常给傅聪推荐各种各样的书。傅聪小的时候,傅雷给他推荐书的。他说:傅聪到了14岁为止,花在文史上和别的学科上的时间,要比花在钢琴上的时间多多了。语文、数学、几何,都是请别的老师教的,那本国的语文教学,主要由我自己掌握。从孔、孟、先秦诸子、《战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等上选择材料。这是在文学启蒙的时候,傅雷给傅聪开的书单。就希望他虽然说是,要到国外去学习音乐的一个孩子,但是他要保有对中国文化根基的养料。
傅雷在家书当中,给傅聪开过的书单,《古诗原选》《唐五代宋词选》,希望他不要断了唐诗宋词的根脉,给傅聪寄了《元明散曲选》,也希望他不要断了元曲的根脉。然后他很希望,傅聪能从中国的诗词里,李白的、杜甫的、陶渊明的、苏东坡的、辛弃疾的词里,汲取他的音乐的养料。这也是其实到后期,傅聪真的能够体会到肖邦,能够进入到西方音乐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他有很深厚的中国的文化底蕴的给养。
在《傅雷家书》当中,更多有价值的,全都体现在对于做人和生活细节的一些,对于傅聪的提点,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在看家庭教育当中缺失的一个部分。
赞美孩子,亲子关系称赞是多么重要。看一看傅雷是怎么夸自己的孩子的: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莱茵河,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刻,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一个人的心!
看看爸爸对自己的儿子的夸耀,是这样的。而且他说: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这是对儿子的非常大的鼓励。要学会怎么样去夸自己的孩子。而且傅雷也谈到自己在生活当中,当了父亲之后,对于做父亲的一些感悟。他希望做傅聪的镜鉴,希望做傅聪的手杖,也经常提醒傅聪:越高越要提防,用这种冷静的、客观的、批评的精神,持续不断地来检讨自己,唯有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终身做下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这些都是傅雷对傅聪,一个爸爸全权的提点之心。
以前总说艺术家都不会生活,傅雷对此提出了很大的批判,他说艺术家不会生活,那是艺术家的问题。我们越不看重钱,才会越被钱所负累,你要不被钱所负累,那么先好好地、认真地对待钱这件事情。
他对傅聪在理财方面的提点,他说: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四字也应该竭力做到。我们的家用,从上月起开始每周做决算,拿来与预算核对,看看有否超过?若有,要研究原因,下周内就得设法防止。希望你也努力,因为你音乐会收入多,花钱更容易不假思索,满不在乎。至于后面两条,我建议为了你,改成这样的口号:反对分散使用精力,坚决贯彻重点学习的方针。
这些傅雷在信里,对孩子金钱的使用,提出的建议。而且他在钱上,其实说了好多的话,再翻一段给大家看一看,这个是傅雷的原话,他是这么讲的,他说: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更加不妥。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你既要保持你的艺术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会成为最迫切最重要的先决的。
劳逸结合,傅雷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多地去休息,不要整天只知道工作,我挑一段给大家看一看,很有意思。他觉得只会工作的人,艺术上不会有大的进步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更多地和自然去接触,在自然当中,在休闲当中,去获得滋养。他说:
你既热爱陶潜(陶渊明)、李白,为什么不试试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实地体会)呢?……只有不断与森林、小溪、花木、鸟兽、鱼虫和美术馆中的杰作亲炙的人,才会永远保持童心,纯洁与美好的理想。……你切不可只顾着你的艺术,也得分神顾到你一生的伴侣。
就是说,你不应该为了艺术,而忘了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婚姻爱情,在很多书信当中,有几篇也很感动的,就是后来旅居海外的傅聪已经成家了,他的太太叫弥拉,是一个外国人。那么傅聪,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新婚的欣喜,但是在这个时期,很多书信的往返当中,傅雷就谈到了婚姻,就谈到了爱情,就真正地体会出一位有修为的爸爸,到底是怎么跟孩子去抛开了,揉碎了,来把人生当中的这很重要的几课,跟你讲清楚。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怎么当家长,怎么和孩子去探讨人生当中的,婚姻爱情的课题,育儿的课题,真的是很有帮助的。
比方说有这么一篇书信,它是1961年的9月14号晨写的,谈到婚姻他是这么说的:你工作那么紧张,不知还有时间和弥拉谈天吗?我无论如何忙,要是一天之内不与你妈谈上一刻钟十分钟,就像漏了什么功课似的。时事感想,人生或大或小的事务的感想,文学艺术的观感,读书的心得,翻译方面的问题,你们的来信,你的行踪……上下古今,无所不谈,拉拉扯扯,不一定有系统,可是一边谈一边自己的思想也会整理出一个头绪来,变得明确;而妈妈今日所达到的文化、艺术与人生哲学的水平,不能不说一部分是这种长年的闲谈熏陶出来的。
他还提醒傅聪说:“各人都会有独自的一个生活的圈子。少女**更忌精神上的孤独。这就是傅雷对婚姻、家庭,理解比较深的地方。他说:共同的理想、热情,需要长期不断地灌溉栽培,不是光靠兴奋时说几句空话所能支持的。而一本正经地说大道理,远不如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一言半语来得有效。
以诚挚深厚的爱做原动力,以冷静的理智做行动的指针,加以教导,加以诱引,和她一同进步。在音乐艺术中固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人生艺术中、婚姻艺术中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是一位严父,又是一位对婚姻有着很深刻理解,然后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婚姻生活当中,走得顺畅的一位父亲。傅雷先生也是一位内心丰富的知识分子,他深深地理解他和傅聪在对人生、对爱情的热情上,有某些相近的东西,他说我们俩都是比较感性的,都是容易动自己的感情的。那么对待爱情这件事情,也是傅聪在离开了祖国,在国外求学的时候,傅雷最牵肠挂肚的。在《傅雷家书》当中,有很多篇目是谈到爱情的,谈到怎么处理热情的,特别是一个男人怎么样去控制自己的罗曼蒂克,和自己的艺术之间的,创造之间的一种关系的告诫。即使今日读起来,也是非常有启发,谈到爱情的一段,傅雷是这么写的: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着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
傅雷和傅聪的父子关系。虽然说在孩童时期,傅雷对傅聪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傅聪有很长时间的叛逆,有放浪形骸的时刻,有不听学校规劝的时刻,有不想练琴的时刻,但最终还是音乐让傅聪回到正轨。然后随着爸爸的反省和忏悔,在《傅雷家书》当中,父子之间又回到了那种像朋友、像导师,互相成长的这种关系。
一个学贯中西的爸爸俯下身来,真诚地向自己已经成长的儿子学习,真是太棒了。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非常地感动,就是现在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有可能是我们的数倍。在谈论宇宙,谈论生物的进化,恐龙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知识,根本就不如自己的孩子。
爸爸妈妈向孩子学习!其实这一点,是家庭教育里最妙的一点,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那些时点。如果你能够真的享受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时刻,在某些阶段,你是孩子的导师,在某些时候,孩子是你的导游,是你的老师,那你们的亲子关系,你们的父子关系,将会进入到完全不同的一个情节。
傅聪对他的父亲,对傅雷有这样的一段评价,傅聪写给傅雷的信,儿子对于爸爸有这样的一段评价,他说:“他一生没有一分钟度过的是行尸走肉的时光,他的脑永远在思想,他的心永远在感受。他一辈子追求的,是希望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取长补短,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更灿烂的全人类的文化。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独立思考,一切都不人云亦云,对这样一位一直指引自己的爸爸,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一种崇敬。
傅雷曾经跟自己的孩子说:“一方面狂热、执着;一方面洒脱、旷达、怀疑,甚至是消极,这个个性大概是我遗传给你的。”他承认在傅聪的身上,有自己的很多的遗传。
傅雷是一个既热烈又恬静,既深刻又朴素,既温柔又高傲,既微妙又直率的、矛盾的、复杂的这么一个中国的文人,这是中国文人灵魂当中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傅雷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所以说在《傅雷家书》当中,他把这样的赤子之心捅出来,送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在多年之后,作为读者有这个机会,去接近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有这样的一对父子是这样生活的,他们这样写作,他们这样阅读,他们这样交流,他们这样审美,傅雷和傅聪一样,他们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耿介、率直,他们是朋友是知己,也是彼此的导师。此生所有父子母女一场,有如此惺惺相惜,懂得!如此链接……足矣足矣!!
呵呵,是作业吧。自己看着顺眼的挑吧
1、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p1)
2、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p2)
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p2)
3、……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p9)
4、自己责备自己而没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仅是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p12)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p12)
5、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p13)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p14)
6、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p15)
7、……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8、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所发的感想都是真情实感。(p19)
9、对于你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p23)
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p23)
10、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是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p29)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11、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p30)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p31)
1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p32~33)
13、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绩……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操心!(p38)
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叫你有好成绩。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驰,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p39)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时候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想想……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p39)
14、……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p42)
15、……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p42)[这是傅雷先生指导傅聪在练琴时应该注意的、如何减少练琴疲劳]
功夫用得不够;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p43)
16、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p47)
17、……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p54)
18、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p56)
19、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p60)
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p61)
……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p61)
……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p61)
……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食街、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要就是存在于哲学家的理想和政治家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远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p62)
20、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地称过。(p69)
磨难人最厉害的莫如unknown和uncertain!(p71)
21、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p76)
22、……以后对别人就得防一着,别再那样天真,老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前……你总以为年轻人是纯洁的……年轻人不比中年人纯洁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观察,“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老话真有道理!(p81)
23、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青年,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了。(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是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得。(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
24、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
25、一个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兢兢业业 )
26、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忘形的……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去。……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也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27、记者老是这个作风,把自己的话放在别人嘴里
28、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别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29、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的逞一时之情,要极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软心往往会对人对己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30、……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
31、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
32、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过自己。( 33、……诙谐喜悦起来像个孩子,落落寡欢起来又像个浪漫派诗人。有时候很随和,很容易相处;有时候又非常固执,不肯融通。而在这点上,我要说句公道话,他倒并非时常错误的。其实他心地善良温厚,待人诚恳而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天性谦和。(
34、人需要不断地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方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35、生活中崇高的事物,一旦出自庸人之口,也可变得伧俗不堪的。( )
36、年轻人往往无忧无虑,对自己的意见过分自信,因而不能事先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快 37、……纯洁固然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知却很容易沦为愚蠢,会招灾惹祸。(
38、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另一方面,佛教影响虽然很大,但天堂地狱之说只是佛教中的小乘(净土宗)的说法,转为知识较底的大众而设的。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求超度;觉悟是悟人世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尽管是出世思想,却不予人以热烈追求幸福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主导是劝人求智慧。
智慧使人自然而然地省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于热狂之途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往前迈一步……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精神修养,可绝非一泓似水,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的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对己对人)乃是由passion出发的苦闷与矛盾……。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39、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40、众神之中,幸运女神最为反复无常,不怀好意,时常袭人与不备。
很多人都想喜欢听过欣赏古典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是不知道哪些古典音乐比较好听,不用着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超级好听的古典音乐,希望大家喜欢!
超级好听的古典音乐
1:伟大的柴可夫斯基作的三部 芭蕾舞 配乐
分别为《天鹅湖》(Swan Lake, Op 20)、《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 Op 71)、和《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Op 66),都是色彩绚丽的管弦乐,灵感来自于浪漫主义文学及俄罗斯童话。听者可以《天鹅湖》为入门捷径,它的开场主题,双簧管的旋律哀婉凄美,饱含着浪漫主义忧郁的气息。作品中凡表现白天鹅的段落,不论乐队还是小提琴独奏,皆含情脉脉,波折委婉,把天鹅这种尤物的婀娜之美表达得入骨之至。柴可夫斯基在旋律、和声、管弦乐色彩方面尽显大师手笔。此外,家喻户晓的四小天鹅舞曲也在这部作品里。
2:莫扎特的《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 K 525)
脍炙人口的古典乐作品,为弦乐团或室内乐团所作。莫扎特的音乐有如飞来之石,惊艳不俗,超然尘外,干净,纯粹。这部作品分四个乐章,节奏轻快跳宕,流畅纵逸,弦乐的声音如丝绸一般柔顺靓丽,明媚爽朗,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展现了十八世纪末维也纳的典雅和浪漫。莫扎特是罕见的天才,作品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总是在轻松从容、漫不经心间随手挥就。
3:施特劳斯家族众多的圆舞曲和波尔卡
推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14),歌剧《蝙蝠》序曲(Overture to Die Fledermaus),《春之声》圆舞曲(Frühlingsstimmen, Op 410)。十九世纪下半叶的维也纳,浪漫主义音乐由全盛期进入晚期,音乐以绚丽的和声、庞大的篇幅、多变乃至解体的调性为标志,雍容华美,大气滂沱。宫廷乐长施特劳斯写的一大批舞曲则专为维也纳贵族的沙龙舞会而作,它们大多是轻浮艳俗的音乐,无甚值得挖掘的精神内容在里面。然而作为玩赏的工具,它们自有一种娱乐的价值,也是对维也纳上流社会之情状的一个捕捉。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现场录音收录了一批非常精彩的舞曲演绎,其中的《春之声》由美国花腔女高音Kathleen Battle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人声与器乐相伴,晓畅和煦,清新可人,是历年新年音乐会最精彩的瞬间。
4: 肖邦的两个作品群
夜曲(nocturnes)和华尔兹(waltzes)。这两种体裁展现了肖邦钢琴音乐里最富有旋律性、歌唱性的一面。肖邦音乐中的阴柔元素似乎历来对女性有某种程度的杀伤力,但其实肖邦在世时是一个革命者,流亡者,政见人士,他的音乐也有阳刚傲骨的一面。对于这些夜曲和华尔兹,无需逐首点评它们各自的特点。简单粗暴地讲,它们中的每一首若单独把玩,都如一颗珍珠,莹润通澈,皎白如月。音乐如此之美,乃至美得流油,美得有些发腻,就是这种感觉。
5:贝多芬音乐的入门
我推荐《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 67),在国内俗称“命运”交响曲。它的出众并非来自旋律优美,乃是因为它的气势排山倒海,结构奇峭峻拔,乐思大开大合,布局横贯苍穹,是贝多芬中期作品里“英雄性”特征的最好范例,具有了某种伟大的丰碑式的意义。傅雷说贝多芬的音乐以力取胜,这种特点在第五交响曲中显露得最明白无误,音乐中处处能够感受到力量在其间的凝聚、回荡、游走、冲撞。贝多芬的作曲风格不囿于前人成法,以傲岸独行的个性表现为特点,成为乐史上最具有创造性的一支力量,第五交响曲便是见证。初听者如果能够领略这首交响曲的意旨,德奥古典主义音乐的三昧便得其一二了。
6: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Ungarische Tänze, WoO 1)
是一套模仿吉普赛人奔放的舞蹈风格的舞曲作品,其中第五首和第六首是最受欢迎的。勃拉姆斯少年老成,才思敏捷,作品力厚思沉,劲气内敛,棉里裹铁,卓然大家。他是上接贝多芬、下迄马勒的柱石级人物,德奥古典主义交响曲在十九世纪的重镇。这些匈牙利舞曲都是勃拉姆斯在严肃创作之余的游戏之作,一反平时浑厚古典的风格,披戴上了轻松谐谑的外衣,大笔一挥,就写成了这些洒脱奔放,奇趣横生的小品。原作为钢琴所写,后经由管弦乐改编,更显洋溢的热情。
7: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Die Moldau)
出自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Má vlast)。此曲以音乐勾勒出斯拉夫民族的母亲河的形象,从潺潺溪流交汇而为接天巨河,浩浩荡荡,蜿蜒绵亘,流过沃野和森林,穿过城市和农舍,可谓斯拉夫人包容、宽广、乐天、朴实之性格的写照。此曲的主题优美温暖,朗朗上口,过耳不忘,是十九世纪末民族乐派的名作。
8: 挪威的格里格是跨越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的北欧大家
他的《皮尔·金特组曲》(Peer Gynt, Op 23)是为挪威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同名戏剧所写的配乐,共有两套组曲。其中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是历史上著名的描绘日出的乐章,闭目静听,能够感受到阳光掠过北国千里冰封时,将春意与生命带到苍茫大地,万物复苏发轫的景象,音乐壮丽辉煌。同一部组曲里还有一首《在妖王的宫中》(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也很有名,经常在影视动画里配合诙谐荒诞的画面出现。
9: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Air on the G String)
出自《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chestral Suite No 3, BWV 1068)。笔者认为,之前列举的八首乐曲都不足以代表古典音乐的高贵、恬静、秀丽、内敛的精神气质,唯独这一首可以。它真是从天而降的女神,清新脱俗,温润秀逸,又不失静穆怡人之美。巴赫生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卒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借着上帝对他丰厚的恩赐和他不知疲倦的学习钻研,巴赫掌握了前辈大师们的作曲技艺,融汇了欧洲各国音乐的风格,一生笔耕不缀,成就了众多震古烁今的作品。他开创了乐史上一个新的局面,将巴洛克音乐带入顶峰,又为后继而起的古典乐派提供了滋养。
巴赫的名字在德文里意指“小溪”,然而其艺术造诣却浩瀚如海,深邃如渊。难得的是,虔诚的基督新教信仰令他谦卑之至。在很多作品手稿里都能看到他的“荣耀归于上帝”(Soli Deo Gloria)的题署,将一切成就都归于主。笔者对这首《G弦上的咏叹》情有独钟,曾在自己的婚礼上以此曲作为新娘上场的背景配乐
最好听的古典音乐
舒伯特:《小夜曲》《B小调第八》《菩提树》《鳟鱼》
勃拉姆斯:《摇篮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比才:《小步舞曲》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四小天鹅舞》《场景》《圆舞曲》《匈牙利查尔达》《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祖玛卡舞曲》 " 睡美人"辑有5首",胡桃夹子”辑有8首 德彪西:《月光曲》《棕发少女》
海顿:《很活泼的柔板》《行板》《小步舞曲》《终曲》《弦乐四重》
李斯特:《爱恋的梦》《小星星变奏曲》《钟》 门德尔松:《春之歌》《结婚进行曲》《A小调第三》《夏夜午后之梦序曲》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横笛协奏曲1号》《土耳其进行曲》
舒曼:《浪漫曲》《梦幻曲》
肖邦:《雨滴》
约翰斯特劳斯:《杜鹃圆舞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舞曲》
班得瑞:《静寂之声》《秃鹰掠过》《儿时记忆》《森林之夜》《希腊的沉 思》《祈祷》《清晨》《神秘园之歌》《田园曲》《夜曲》《月亮 门》《足迹》《追梦人》《海王星》《日光海岸》《春野》《仙境》 《雪之梦》
埃尔顿约翰:《今夜你能感觉到爱》《风中之烛》
纯的古典音乐: Tears dream catcher Kiss The Rain 神秘园之歌 天空之城 再见警察 被遗忘的天使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卡农 夏日香气 迷情仙境
好听的古典音乐分类
巴洛克:
巴赫 《十二音平均律曲集》《d小调托卡塔》《a小调G弦上的咏叹》《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卡农》
《b小调管弦乐组》《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无伴奏长笛组曲》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哥德堡变奏曲》
亨德尔 《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
《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古典主义:
海顿 《创世纪》《伦敦交响曲奏鸣曲》
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第二十六钢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第十三弦乐小夜曲》《D小调幻想曲》《安魂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
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
《致爱丽丝》 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悲怆》《热情》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舒伯特 《第二即兴曲》《A大调五重奏“鳟鱼”》《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门德尔松 清唱剧《圣·保罗》《仲夏夜之梦》《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浪漫主义: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舒曼 《童年情景》《狂欢节》
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4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旅行岁月》
《献辞》《爱之梦》
《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塔索》
肖邦 19首《夜曲》4首《即兴曲》《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b小调谐谑曲》
《降E大调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C大调马祖卡舞曲》《F大调马祖卡舞曲》
《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叙事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瓦格纳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汤豪舍》《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套曲《四季》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第六交响曲“悲怆》《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圣桑 《动物狂欢节》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 故事 圆舞曲》《晨报圆舞》《皇帝圆舞曲》《南方的玫瑰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享受生活圆舞曲》《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游览列车波尔卡》《爆炸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闲聊波尔卡》《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
轻歌剧《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塞男爵》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 水彩画 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马勒 《第一进行曲》声乐套曲旅《旅行者之歌》 以唐诗为歌词的大型作品《大地之歌》
理查德·斯特劳斯 管乐《小夜曲》《家庭交响曲》 交响幻想曲《意大利》交响诗《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歌剧《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
埃尔加 小提琴小作品《爱的致意》《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 谜语 ”》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升c小调前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布鲁克纳 《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
民族乐派:
斯美塔那 《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德沃夏克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西贝柳斯 《“芬兰颂”交响曲》《悲伤圆舞曲》
印象主义:
德彪西 大合唱《浪子》交响音画《牧神午后》《大海》
钢琴曲《月光》《阿拉伯风格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茨冈》《大圆舞曲》钢琴曲《泉》《镜子》
现代音乐流派:
勋伯格《一个华沙的辛存者》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1八天的时间,把《傅雷家书》读完,二百封信,十三年的思念,十三年的叮咛,十三年的交流,十三年的嘱托。
世上绝少有这样的一对父子或母子吧!从五四年傅聪离开祖国赴波兰学习,漫长的十三年间,傅雷夫妇基本上是不间断地给儿子写信,在收集的二百封信中,没有看到傅聪回信的我们,却依稀在经历着傅聪的成长,在他成长的每一步,都能体会到父母殷切的期许与希望,饱含着傅雷夫妇在其成功路上的谆谆教诲,家风与教养透过这一封封家书来进行传递与传承,子女的成功不单纯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父母言传身教的最好体现。
在这两百封家书当中,我们体会最多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傅聪是应其它国家邀请,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进而留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正是因家良好的家教以及傅雷夫妇深厚的艺术修养,才造就了当时优秀的傅聪,对于傅聪的出国,夫妇俩即是不舍,但又不能不舍,在多数的信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并不羞于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和爱,对傅聪有时不能及时回信的抱怨,即便身边有傅敏陪伴,天下的父母都是这般对孩子的吧,既要放手又不舍放手。
其次,我们可以见识到傅雷夫妇深厚的艺术底蕴。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对于艺术的交流与探讨,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碰撞与共鸣,傅雷夫妇源源不断地将国内有价值的艺术资料邮寄给傅聪,也不断地对傅聪的作品加以评价及指导,更不时地督促傅聪应该到什么样的环境去培养自己的艺术灵感……艺术修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妇对傅聪家教之严,在很多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傅聪的批评,甚至于对其写信的字体,甚至于到某一个字,傅雷经常说傅聪的性格和他一样,就是这样的性格,需要怎么样弥补缺点。还有就是对傅聪人生之路的指引,从其在国外的日常生活,到渐渐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甚至对从未见面的外国儿媳也纳入到教育的范畴中来,从夫妇两自身的琴瑟合鸣,指导双方如何互相体谅,从家庭经营过程中的柴米油盐,到如何精打细算地维持收支平衡,事无巨细,情意殷殷。在政治上相当敏感的当时,傅雷不但向傅聪通报国内的时局,而且嘱咐傅聪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失言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书信当中,我们最有感触的应该是我们并未体会到两人之间的代沟,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沟通是比较畅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家庭中成员间的信任与平等,每封家书都会给孩子阐明一些道理,指引一些方向,在当时的环境当中,这种父子或母子间的关系并不常见,这种良好的家风也使傅雷夫妇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兄弟二人成为必然。
教养同样是个积累的过程,它与人成长环境的贫富无关,却与这个环境中的指引人息息相关,透过家书看傅雷夫妇,我们只能慨叹其二人的英年早逝,钦佩其二人的铮铮傲骨,也愿通过这些家书,能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的反思,让这些家书,成为指引孩子正确道路的一盏明灯。
傅雷家书读后感2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的人。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傅雷的爱子教子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傅雷在书信中善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多的了解与理解父母。让我知道了子女要多和父母沟通,相互了解。
傅雷家书读后感3“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赤子孤独,意味着他内心宁静,娟然如拭,褪去聒噪,独伫一隅,竭心所务。这也是傅雷———一位真君子所秉承的(对自己翻译、写作事业),并劝诫其子所秉承的。
傅雷可以说是一位极严苛又执著的父亲。只要对孩子有所裨益之处,他总不遗余力,亟待探求。他对于文学的理解是颇有意思的,他常常提到“浪漫底克”一词,比如对于李杜二人写意的探讨,极为客观地讲:“写实可学,浪漫底克不可学,像李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所谓曲高和寡,积雪的山峰也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令人听了耳目一新,其思想可见一斑了。更有对王国维《人间词话》探讨——从文学的墨采过渡到通透达观的人性灵的思索。其中论述的,不是传统理论中庸之道的不偏不倚,而是求真务实,庄重严谨地发表个人言论。这是不大容易的,更是鲜有的!如同揽去翳朽,决疏土石,剥离云漫,忽而打开一个新世界。又有“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样的洒脱之感。然,精神的自由非身行的自由。身行若自由,其人格必举力维艰,但精神自由则弥足珍贵地在崇朽的天涯里灼烧悦气,升腾为新征程。究其根本,这甚而是自身严谨理智,追求真理的人格。
傅雷告诉傅聪:“我是你的一面忠实的镜子。”这面镜子用自己的一生履行责任,促成一位惊艳世界的祖国艺术家的诞生。做人,是一切无关乎性命的开始,集思想,理智,才智于一身。上升家国,不惮烦琐,如此成仁。云书寄,馥馥情。云书中母亲的语言细腻流露,更显一份急不可待与热烈。信中时时有感叹号出现,语言短促有力,一气呵成,无不透露这份爱更似丝细针线,缝隙绣得,淙淙流水。
傅雷说“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活中友人繁多,自然,欢聚免不得如火如荼。老子也说“上善若水”。的确,水,泉眼清冽,翕忽澄澈,云之浮,溪之流,瀯瀯之声与耳谋,清冷冷状与目谋。或在嵚然山下,或于偃没石前,何之悠!何之迥!水利万物,万物融水,是何天籁!心灵也为之而触震,是否昔日与友人过于近密,适得其反?定要改勉!做傅雷般真君子,若水般万生。
亲情如水,岁月如梭,既然我是你的舵工,自然要用力划桨,就算平静得一泓湖水搅起万丈波澜也要慭慭渡济。让我做你的`舟楫,通往河岸那边的谷地。父母之爱子,则是何地何时均要为子而虑计。正因为父母的严苛职守,子女方可闯出天地,觅得归处。思之怆然,更觉傅雷夫妇二人在文革中死之毅然,决绝!
总而言之,青山萦回,读《傅雷家书》,顿觉颢气俱存,盈于天地之间。是何人的气节?还是须做人的品性?抑或良知知识分子的中国味道,只得生生斟酌矣。
傅雷家书读后感4《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夫妇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无论是在谈及艺术,对待情感还是待人处事,无不体现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意。有人说“父爱如山”傅雷正是如此。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傅聪:“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细心叮嘱傅聪:“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反复勉励傅聪:“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傅雷曾还对儿子深深的忏悔,说自己对待儿时的傅聪太过于严厉,为此傅雷主动提出要成为儿子知己,为的是与儿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傅雷也常常教导儿子要时刻努力,加强自我的管理,不可迷茫的度过一生。“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时时刻刻都让我们体会到“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身为人父,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龙飞凤舞。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面对已经接触社会生活的傅聪,傅雷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同样也是天下父母的想法。作为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放下叛逆的心情,用学习来回报父母的恩情,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这不仅是为了父母好,也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傅雷家书读后感5当要回头写感想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
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献给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你有没有给家人写过信?我们的时代是没有经历过写信的年代,也许不会明白一封家书所代表的是什么,仿佛写家书的日子距离我们很远;其实家书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的祖辈就一直在用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家书胜过现代一切即时通讯工具,字里行间的爱意让人不禁泪流满面。
翻开《傅雷家书》,就敲开了一扇敏感而富才情的心扉,或严肃,或亲切;或鼓励,或批评。一位睿智的学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心折。
父亲的谆谆教诲和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变成一声叹息!傅雷对儿子弹琴、做人全方位的指导引领傅聪迈上职业生涯的巅峰,家书抵万金的意义不过如此吧。
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流露的是一颗怎样的心?
这是一颗父亲的心。“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傅聪出国,把父亲的心也带走了,多少思念煎熬!这时,他就是一位最平常的父亲。也许,只有同样做了父亲的人才懂得。
但,傅雷又是一位不寻常的父亲,他关注孩子的点滴成长。“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仿佛亦步亦趋跟在儿子身后,轻声细语提醒着细节问题,或许这是连母亲都未曾注意到的小习惯,可见他平日对孩子的观察有多细致用心。及至后来傅聪娶妻弥拉,组建小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凌霄,家书无不贯穿其整个生活。伴侣之间相处,经济收支预算,孩子教育问题,父亲的影响可以说是整整一生的。
这是一颗朋友的心。“尽管我们隔得这么远,彼此的心始终在一起,我从来不觉得和你有什么精神上的隔阂。父子两代人之间如此也不容易,我为此很快慰。”曲高和寡,艺术是寂寞的。弦断有谁听?艺术家的心往往是孤独的。所幸,傅雷有互相倾谈的对象,还是最亲密的儿子,其中欣喜自不必细说。翻译文稿的心得,对时事的评论,对事业和爱情的态度……亲切而平等,不是教训,而是讨论、商量。当傅雷灯下疾书,傅聪异国品读时,两个人心里都必然充满知遇之感。
这是一颗艺术家的心。深刻理解美,欣赏美,从音乐到文学到绘画,无不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教导孩子练琴要节制感情,演奏要控制姿态,赛前要放松心理。他没从事过音乐实践,可对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涯中所遭到的心灵历程,体会得多深刻、细腻。这正是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长期陶冶和教养在才智技艺中的成果。谈说李白、杜甫的分别;欣赏欧阳修的温厚蕴藉;即使谈及《长恨歌》、《琵琶行》,也体会到“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及“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
这是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正是藉着这样“伟大的心”,即使在最严酷的斗争中,也没停止过教育孩子关心祖国,维护民族尊严,为祖国增光。傅聪始终信赖祖国,热爱祖国,这与傅雷在数万里外的殷殷赤子之心是分不开的。
我还记得这位父亲对儿子人生的指导:“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有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我们不就是应该以平和心态生活吗?“慢慢的你会养成一种心情来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从蹈覆辙。一个人唯有勇敢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这位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位慈爱的父亲还告诉我们,面对爱情必须保持清醒,“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 love, love的人只是童话才能出现,在现实世界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
读完家书,希望你我都能学会爱人、勤奋和自持。
读完家书,对于父母与儿女之间的那种浓浓的爱,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逐渐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想必是傅雷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都说父爱如山伟岸,母爱似水柔情,在家书里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傅雷的温婉细腻,浪漫底克兼古典美的雅韵,呕心沥血,言传身教,用尽全力爱国爱家的凛然大义,超脱小我,对艺术诚挚的信心与源原博大的理念。
看《傅雷家书》,我脑子里马上就想到我的父亲。他和傅雷一样,也是尽力给孩子最多的指导,让孩子少走自己的弯路。在我读书的时候,尽心尽力工作,好让我能集中全力放在学习上。虽然不是所有的做法都显得很明智,但所有行为背后那份深深地爱,却让我从初中一直感动到现在。
成年后,他也会经常跟我讲一些人生的道理,有时他所讲的在我看来有些过时和迂腐。而他依然在许多小事上对我无微不至地付出,让我觉得无已为报。
合上家书,我沉思良久。这个仁慈的心灵,给我所带来的持续的激励、指导与感动,远远超过我所看的书,接触过的人。他的性格,优点与缺点,已深深地融入我的骨子里,成为我精神的一部分。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我自己也和我过去的灵魂告别了;我把它当做空壳似的扔掉了。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死亡与复活。”
—个人消灭了,茫茫宇宙照样进行,个人算得什么呢!
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父子对艺术的交流,父亲对祖国后代的关爱,看得让人心暖,让人感叹。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在这个物欲横流、通讯发达的时代,信件已是少之又少,但文字又是最能传递与保留情感的方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趁着有时间,常回家看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家始终是根所在的地方,家人依旧是你无微不至的守护者,始终记得家书抵万金的另一个意思是,父母之爱大过天。
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的伟大。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钦佩。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与其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奔跑还不如在阴暗的隧道里奔跑,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从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怕别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每点每滴,因为我们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拥有一个谁也闯不进来的地方。回想着自己从识字开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大学,知识更是增长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笔多好,却吝啬得从不给父亲写一封信,小时候经常见面,大了就只靠这电话来沟通,几乎都不用写信,就连朋友都只是发发E-mail,很少抓笔写字。现在即使情感是多么地泛滥,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日志了通通宣泄完了之后就把那篇刚刚写好的日志删除,在生活里很多时候都在隐藏着自己的情感,从不敢轻易地让别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是现代的世态炎凉比以前严重了吗?还是人的意识发展得太快,社会跟不上步伐?
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我们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长辈提及过这些问题?在学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也不想让父母知道,更别说恋爱。不否认,我们曾经都是乖乖孩子,也曾认认真真地听着妈妈的话,按照着父亲的指导去做事去学习,但是越长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时候总觉得父辈们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说了也白说或着遭到批评,或许也是我们太任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着自己的意思与心情去做事,尽管每次都会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体鳞伤,但是不论我们是多么的任性,不论我们曾经是多么地伤害了父亲,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们,从不因我们的一时不懂事而丢弃我们,这种感情也叫父爱。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那么一根线,牵着我们,一头系在家的门前,另一头系在我们的心上,无论我们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总有那么一个港湾,让我们的发动机有着驱动的能量,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为家里的那一根顶梁柱——父亲!
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虽然我们没有家书,没有像傅雷那样知识渊博,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又是文学翻译家。我们的父亲很普通,但是我们拥有的父爱却是不能用这些社会上的名衔来衡量,每一个父亲都是他们孩子的力量支撑。我们没有家书,但是我们有的是对父亲的惦念,对家的依恋,那是我们精神的最终去处,也是一样的永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