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羔羊》对“穿羔羊之裘的大夫们饱餐后悠闲归来”的情景是如何描写的?

《诗经·召南·羔羊》对“穿羔羊之裘的大夫们饱餐后悠闲归来”的情景是如何描写的?,第1张

《诗经·召南·羔羊》曰:“羔羊之皮,素丝五纶。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缄。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这里描写的是穿着做工考究的羔羊之裘的大夫饱餐以后,悠闲归来的情景。

  这两句话属于用典,典故出自《墨子》与《诗经》。“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书中有个“墨悲丝染”的故事。话说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颜色。任凭你怎样漂洗,也无法再将染色丝恢复生丝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这个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丝一样洁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复本性的质朴纯洁,已经不可能了。

  “诗”指的是《诗经》,《诗经•风•召南》里面有“羔羊”一篇,赞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洁白。意思与墨子说的差不多,也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这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

  《诗经》因有《羔羊》一篇而被传颂四海。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这两句话属于引经,经文出自《诗经》与《尚书》。《诗经•小雅•车辖》一篇中有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是贤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景行”是指崇高光明的德行,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为贤人,贤人是人群的榜样,做人的标准。战胜自己为贤,再能成就他人方为圣。

  《尚书》里面有“惟狂克念作圣,惟圣妄念成狂”一句话。庄子用“野马”来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头和思想,这里的“狂”字就代表了我们凡夫俗子。人如果能够克制住自己狂乱的思想和私心杂念,凡夫就能变成圣人。同理,放纵自己的心念,圣人也会退化为凡夫。

原文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译文

羔羊皮衣身上穿,洁白丝线结成襻。退出公府去吃饭,摇摇摆摆好自然。

羔羊皮袄身上穿,洁白丝线结成襻。摇摇摆摆好自然,回到家里去吃饭。

羔羊皮袄身上穿,洁白丝线结成襻。摇摇摆摆好自然,退出公府去吃饭。

品析

这是一首描写大夫们办公生活的诗歌。诗中并未明说主人公是大夫,但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和神情姿态来看,他们应该是身份比较高的人,“退食自公”,看得出他们是官场上的人,也就是当时的大夫了。

全诗都只描绘了大夫的穿着,办事回去吃饭的场景,而且每章的后两句诗前后颠倒往复,回环咏叹,加深了意味。从他们办完公事回家吃饭的步态来看,“委蛇委蛇”,摇摇摆摆的样子,与办事的这种场合对照起来,总觉得有些突兀,或许这也是对这些人的讽刺。吃着皇粮,操着事不关己的心,总有一种吃白饭的影子。

放眼当时的生活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还相当贫苦,路有饿殍的现象,可能也是屡见不鲜,人们都觉得习以为常了。但是,在诗人看来,他感觉到心痛,当官不为民做主,只顾自己清享安逸,民不聊生,他们却贪图享乐。诗人心中的愤怒,没处发泄,更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很淡然的写下这诗歌,讽刺当时的大夫,抒发内心的痛楚。

 

喜欢诗经、喜欢美文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进行关注哦!

或加微信号:shijingqinghu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