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
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
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而暴力本身更趋向生物性,因为它毕竟是一种野蛮的行为。自人类组成家庭以来,就伴随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半为妇女和儿童。尽管引起暴力的因素很多,但心理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至少在当时就存在心理障碍。有许多精神障碍是诱发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二、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教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四、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五、经前期综合征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除了精神疾病外,人们在某一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是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例如:
一、外遇,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包养情妇都可造成家庭暴力。
二、更年期的暴力可谓男女势均力敌。有的男性在更年期控制情绪能力减弱,动辄暴跳如雷,摔盆翻桌,殴打妻小。女性多为以上所述的更年期综合征而出现的家庭暴力。
三、亲子之间的暴力多系父母虐待子女,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是子女品行障碍如习惯性偷窃、说谎等,也有的是子女生理缺陷如遗尿、肢体残疾等。非生身父母家庭虐待孩子的暴力多为后继的一方把孩子视作夫妻感情交流的障碍,给予体罚或殴打。
四、酗酒引起的家庭暴力已为公众所熟悉。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酗酒者子女在成年后往往有人格缺陷或成为家庭暴力的继承人,他们因幼年遭父亲的毒打而埋下的仇恨心理,在父母年迈时实施报复,虐待和殴打老人。
五、心理危机,人们在遇到强烈的精神 或创伤后,情绪极度不稳定,若此时再给予不良 ,可出现伴有意识障碍的 状态,发生残忍的暴力行为。
避免家庭暴力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正面引导处理家庭矛盾对消除家庭暴力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经常发生暴力行为的个体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很有必要让他(她)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怎么算家庭暴力?只要动手就算吗?
夫妻日常生活中的偶尔争吵、打闹算不算家庭暴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明确界定。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明确规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由此可知,家庭暴力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公婆媳、岳父母婿、兄弟姐妹、祖孙间及其他家庭成员间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及性暴力行为,是家庭成员中一方企图用暴力控制另一方的滥施权利。其中,身体暴力是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身体的有形伤害行为;精神暴力是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精神的无形伤害行为;性暴力是配偶间和其他家庭成员间以暴力形式强行性行为或变态性行为。按家庭成员的关系划分,家庭暴力可以分为夫妻暴力、父母与子女间的暴力、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对残疾家庭成员的暴力等。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夫妻之间一切形式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行为。 二、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 身体暴力的具体行为: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重伤的;夫妻间经常性的拳打脚踢、咬、掐、拧、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羞侮行为;妇女在孕产期间遭配偶殴打的;在离婚诉讼期间殴打或唆使他人殴打配偶的;由第三者介入的对配偶的身体伤害行为。 精神暴力的具体行为:夫妻一方对另常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俱、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的;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当工作生活的;公开带第三者回家同居羞辱配偶的。 性暴力的具体行为:经常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造成伤害后果的;酗酒后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致对方不堪忍受的;患有传播性性疾病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的,以暴力方式强行对配偶实施变态 待的
怎样算是构成家庭暴力
你好!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
怎么样的才算家庭暴力?一定打到伤到哪里吗?
冷暴力和热暴力,以及不行使丈夫权利(交配)。这个建议热暴力的话要医院出具诊断证明,邻居及子女口头证明
怎样才算是家庭暴力
近几年,我国因家庭暴力到各级妇联组织投诉事件每年一直保持在5万件左右。有关抽样调查也发现,我国普通人群中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34%。按我国至少13亿人口的基数计算,家庭暴力受害人数占总人口的1/3,至少应该有4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女性,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和谐。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误解家庭暴力的范围和内容,对家庭暴力存在认知错误。大多数人仅仅认为对家庭成员采取限制行动自由、威胁、推搡、拳打脚踢、使用工具进攻等措施属于家庭暴力,而经常忽视其他一些家庭暴力形式。实际上,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伤害与暴力协会的定义:长期不与对方说话、经常取笑或辱骂对方、经济控制等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它们被归于冷暴力的一组,与殴打等热暴力一起构成家庭暴力的全部内容。根据我国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居民对家庭暴力,尤其是对冷暴力的认识程度不够,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只有动手打架和使用工具进攻才算是暴力。
不同性别人群对家庭暴力类型的认识情况有差异,女性对各种情况的家庭暴力认识程度均低于男性。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情况也有差异,老年居民对家庭暴力,尤其是对冷暴力的认识程度比较低。不同婚姻状况人群对家庭暴力类型的认知情况也有差异。离婚者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最高,丧偶人群中认知程度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对家庭暴力的类型认知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对精神方面的伤害是否构成家庭暴力在认识有差异,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也提高。不同收入人群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情况有差异,较高收入人群对家庭冷暴力认知程度要普遍高于低收入人群。
家庭暴力的诱发因素十分复杂,但从社会、心理等各层面来看,对家庭暴力认知的缺乏,是家庭暴力恶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认知教育,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以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目前许多居民都认为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不够,这说明许多人对现行法律的家庭暴力的干预效果不是很满意。
怎样才算是家庭暴力?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原则规定。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明文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准予离婚。”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婚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怎么样才算是家暴
打女人,打小孩儿
离婚怎样算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以暴力或强制力殴打、捆绑、侮辱等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迫害残害的行为,致使家庭成员在身体、精神、性等方面受到伤害或摧残。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是世界妇女最瞩目的问题。1995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也专门谈到家庭暴力问题。在修改婚姻法中,对制裁家庭暴力各方面都没有异议,但对家庭暴力的含义,它与虐待家庭成员的区别,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包括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与 ,与强制力不可分,而虐待不仅包括家庭暴力,也包括精神上的摧残和损害。
婚姻法在总则中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并在“法律责任”章中具体规定了如何处理家庭暴力。刑法和婚姻法虽然没有专门规定家庭暴力罪名,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依照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等来处罚。家庭暴力由于发生在家庭成员内,具有“家务事”的性质,有些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原因、后果又很不相同,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有的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双方又和好了,也有不少是情节不严重的,或者是证据不足,难以依法定罪,还有的受害人甚至不知道寻求法律保护,特别是很多受害人本身并不要求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介入。实践中,对施行家庭暴力, 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比较多。对于相当多数量的家庭暴力行为,并没有诉诸法律解决。要真正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更主要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提高道德水平,互相增进感情,或者通过调解、劝阻等手段。法律只对达到一定严重程度、造成恶劣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处罚。
新婚姻法 第四章 离 婚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 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
打几次算家暴 30分
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只要对家庭成员实施了上述任意一种行为的,都可以认定为家暴。
什么样算家暴
家暴一般是指身体上的暴力,如果造成家族成员身体上的损失,使受害者感到痛苦,即是家暴
家暴也包括精神,如果使受害者精神上感到痛苦,也是家暴的范畴
也有冷暴力,比如把一个人关到小黑屋里不让出来不照顾受害者,不关注受害者的生活任由受害者受到伤害,也是家暴
还有性暴力,例如SM什么的
语文教育学引论
教材特点
1、内容广博,系统性强。
2、有些内容与语文新课标脱节,具有滞后性特点。
教学说明
1、教学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适量补充语文新课标的内容。
2、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做集中阐发,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语文教育的产生和演进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
商周时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代的高级学府“国学”还有诗书教育,诗,是古代的文艺教育;书,是古代的文字教育。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
第二节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二、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叶圣陶:“语文”一名,开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第三节 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若不能理解和使用语言,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无法思维。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借助语言文化,可丰富学生的智慧和个性。
第四节 语文教育与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 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育系统的一般特点
1、整体性
2、层次性
3、开放性
第二节 语文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
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言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构成了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家庭语文教育的特点
1、继承性
2、基础性
社会语文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
2、动态性
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包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语文教育。
1、规范性
2、选择性
第三节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要素系统、过程系统、状态系统。
第三章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育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它的确立,主要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生发展状况。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
1、学科规定性
2、范围普遍性
3、阶段预期性
4、实施可行性
确立语文学科目标的依据
1、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
2、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系统
3、学生发展状况和语文教学实际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
一、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要素与结构
汉语言文字为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二、几种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介绍
1、美国学者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认为教育目标分属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以“三线合一”为基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的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主体序列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序列的确解,应建立在语文学科教育的逻辑主线、个人言语发展的心理主线、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主线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三线合一的语文学科目标的主体序列。
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
语文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的语文科目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1903年起开始设置的。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发: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台湾、香港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四个时期:
1、“唐文”时期
2、“汉文”时期
3、“中文”时期
4、“中国语文”时期
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的发展趋势
1、语文课程与学科内容同构
2、语文课程与时代需求共振
3、语文课程与国际效率接轨
4、语文课程与未来发展相适应
第五章 语文学科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语文教材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序列,狭义的语文教材通常指语文教科书。
中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1、课文系统
2、助读系统
3、作业系统
4、知识系统
语文教材的功能:
1、凭借功能
2、示范功能
3、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
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分编型与综合型。
语文教材的使用要求:
1、语文教材的使用必须符合我国语文的整体性特点。
2、必须正确认识教材的特点。
3、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嬗变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经学教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
文选教材: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亦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二、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1945年又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中等国文》是解放区语文教材的代表。
第四节 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突破单一的编排体系
二、正确处理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几种关系
1、正确处理“大语文”和“小语文”的关系
2、正确处理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关系
3、正确处理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4、正确处理分编和合编的关系
5、正确处理现代和传统的关系
6、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
第六章
语文教学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关于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
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等。
二、我国历史上有关语文教学过程的见解
传统学语文的程序:识字—读文—讲文—作文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过程: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课型
一、预习课型
二、讲读课型
三、讨论课型:是组织学生通过共同讨论来探索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课型。它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研讨。可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克服一言堂所造成的学生消极被动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练习课型
五、参观课型
六、自读课型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原则:就是语文教学原则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文道统一的原则
一、古人对文道关系的认识:
文是文章的形式,道是文章的内容,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文道统一原则提出的依据:
1、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征决定。
2、是语文教育规律的反映。
3、是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的。
4、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能否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关系到语文教学成败的大问题。
三、正确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
第一,要全面认识文道统一的含义。三个意思:即一篇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第二、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计划安排。
第三、在听说读写中努力贯彻文道统一。
第四、要克服一种错误认识。
(二)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
(三)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四)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基础知识是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求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语文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二)整体把握,“知行”结合。
第八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二、阅读教学的作用
1、从阅读中吸取知识
2、在阅读中掌握方法
3、在阅读中开发智力
4、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
5、产生审美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认读能力的培养
专家认为,中学阶段应掌握3500—4000个汉字,并提倡自然积累。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鉴赏能力的培养
评价鉴赏能力:评价作品的能力,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鉴赏,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评价,是读者对文章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偏于理性的褒贬;鉴赏则是带有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和趣味,偏于形象的直觉,感情是也是爱憎分明的。
四、阅读技能的培养
1、朗读
2、默读
3、精读
4、略读
第三节 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认识作用
2、借鉴作用
3、思想教育作用
第九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 2、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3、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程序:
命题—指导—批改—讲评
国际上通行的作文教学程序:
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
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
第一阶段:教师写前指导—学生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写中指导—学生写作
第三阶段:教师写后指导—学生总结
作文讲评
1、讲评的要求
(1)文道统一,综合评价;(2)突出重点,讲求实际; (3)正面教育,热情恳切
2、讲评的方式
(1)综合讲评; (2)专题讲评;
(3)佳作讲评; (4)对比讲评
第三节 作文指导的方式方法
情境作文:
也称情景作文、情境型想象作文。就是在作文训练时,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一种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的方式。
第四节 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搜集材料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修改作文能力等。
一、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审题就是正确分析题目的含义,根据题目明确作文的要求、主题、选材范围、体裁以及人称等。
1、明确体裁;2、明确题材;
3、明确中心;4、明确人称;5、看清要求
二、立意能力的培养
1、要使做人和作文相结合
2、以小见大
3、多角度立意
三、选材能力的培养
1、要围绕主题
2、要典型
3、要真实
4、要新颖
四、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
五、修改文章能力的培养
第十章 听话教学
200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听话”和“说话”并称为“口语交际”。
第二节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构成
1、辨音识义的能力
2、记忆整合的能力
3、理解语义的能力
4、评判话语的能力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
(一)听话心理素质的培养
1、听话正确态度的培养(谦虚积极)
2、听话良好习惯的培养(专心耐心)
(二)听话专门能力的培养
1 辨音识义能力的培养;2 记忆整合能力的培养;3 理解语义能力的培养;4 评判话语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听话训练的方式方法
完整的听话训练是:
(说者)输出—(听者)输入—(听者)输出的方式。
第十一章 说话教学
第二节 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生说话能力的构成
(一)思维阶段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
(二)转换阶段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
(三)表达阶段运用语音、语体的能力
三、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 说话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说话的方式
1、朗读和背诵
2、复述
3、答问
4、课堂讨论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
1、思维敏捷性;
2、思维深刻性;
3、思维灵活性;
4、思维独创性;
5、思维批判性。
语文学习元认知:
是人们对语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1、情感过程;
2、意志过程;
3、个性意识倾向;
4、气质;
5、性格
第三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开发智力的途径
一、开发观察力 (观察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开发记忆力
三、开发思维力
四、开发想象力
五、组织维持注意力
第十三章 语文学科德育
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除“文”外,都属于品德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
一、情与理的结合。
二、在讲授内容与形式中实施德育。
三、德育内容的非系统性。
四、明朗性和隐蔽性。
五、积极的内容和消极的内容同时存在。
第三节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熏染
(二)课外阅读活动
(三)语文课外活动
(四)语文教师的影响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方法
情感激发法:
诉诸情感是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特点。情感激发法,是以某种情感作为刺激,使学生被感染,进而发生相应情感变化的方法。
第十四章 语文学科美育
语文学科美育:
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第一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特点
一、协调性
二、效应性
三、诱导性
四、功利性
第二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内容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审美想象力
三、培养直觉思维力
四、培养美好的情操
五、全面发展个性
第三节 语文学科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美育
二、开拓视野,积累审美经验
三、传授初步的美学理论知识
第十五章 课外语文教育
课外语文教育:是指与传统的课堂语文教学相平行、属于课堂教学以外的语文教育活动。
二、课外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是:脱离实际。
课外语文教育的作用
1、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2、开拓语文社会实践的新领域
3、促进语文教育整体改革
第二节 课外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课外语文教育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
第三节 家庭及社会语文教育
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一、身教;
二、言教。
第四节 课外语文教育的组织和指导
指导原则:
1、独立自主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与课堂教学与各科课外活动协调,不使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则;
5、加强指导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六章 语文教育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叶圣陶
第一节 语文教育方法概述
语文教育方法:
是指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总体教育目的和语文教育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使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健康发展,切实掌握语文知识和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第三节 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5、讨论式教学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教师提出要讨论的问题,也可由学而是口头或书面提出希望讨论的问题,教师加以归纳集中,再交学生讨论。
点拨式教学法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画龙点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排除学习障碍,达到教学目标。
第十七章 语文教育媒体
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中三个不可缺少的实体要素。
传统教学媒体:教科书+黑板+视听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教科书+多媒体+网络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测量和评价
第一节 语文考试的历史沿革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儒家经典
语文考试的类型
(一)根据测试的属性分类
(二)根据教育评价所参照的标准
(三)根据考试的编制方法或标准化程度分类
(四)根据教学过程的阶段或评价的目的分类:诊断性、形成性和综合性评价
(五)根据考试的目的、用途分类
语文考试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诊断、反馈功能
(四)激励功能
(五)预测功能
第四节 语文考试评价及改革方向
1929年美国教育家泰勒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
考试评价的质量指标
我们通常对考试数量质量的评价称为定量评价,对考试非数量资料的评价称为定性评价。
1、难度;
2、区分度;
3、效度;
4、信度
第十九章 语文教育对象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应该是语文自学方法的指导。
第一节 语文教育对象概述
语文教育对象的个性心理差异和智力水平的差异等, 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对语文学习材料有所接触但范例领悟不足
(二)对语文知识有所了解但图式建构不全
(三)语文能力有所培养但层次不高
(四)语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所调动但潜力发掘不够
第三节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要使中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关键在于使他们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第二十章 语文教育工作者
第一节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一、品德素养
二、智能素养
能力素养:
1、对各种语文教育影响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2、对语文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能力。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
教学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布置与批改、讲评作业
四、课外辅导答疑
五、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
近年来,关于家暴的案例被频频曝光。那么,为什么很多家庭都会有“家暴”的存在?实施家暴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面对家暴,我们又该如何做?
什么是家暴?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不仅损害受害者的身体,更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很难挽回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自杀或犯罪,而且家庭暴力会对下一代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施暴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据调查,家暴的受害者大多为女性,在这些男人家庭暴力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呢?大概有以下四种原因:
1原生家庭的影响
表面上看,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是加害者,但是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受害者,大多数施暴者从小都生活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中,经常受父母的打骂和羞辱。
当他们自己有了家庭的时候,虽然发誓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绝不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当有冲突产生时,依然会选择家暴的方式来解决。
2自卑心理作怪
很多男性施暴者虽然看起来很强势,很自信,但是其实内心非常的脆弱和自卑,当看到自己的老婆非常优秀、善解人意、大方得体时,反而会通过这种家庭暴力的方式,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因此,很多受害者,其实都是非常优秀、大方得体的女性。
当然,也正是这些女性的隐忍、淡定,更助长了这些男性施暴者的气焰。老婆越是优秀、越是隐忍,他越是变本加厉,首当其冲的成为了他们“自卑”的泄愤口。
3大男子主义心理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现代社会女性解放了,但是很多男人还是保留着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总是下意识的拿着自己的优点跟老婆的去缺点比较。
尤其是那些在外面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更是会瞧不起自己的老婆,只是把女性当成一件“私有物品”,根本没有起码的尊重。
4病态的人格
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就是,施暴者本身是有人格障碍的,比如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这是人格障碍,根本无法治疗;另外就是一些特殊的心理疾病,如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病期间、精神分裂症患病期间也会有家庭暴力发生,但是有治愈的可能性。

来源:视觉中国
什么样的人会有家暴倾向?
有家暴倾向的人往往会有这些特点:
1拥有扭曲的自尊心。有一些男人非常要面子,把面子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更何况是老婆了。
2强烈的妒忌心。还有一种男人,就是妒忌心非常重,不允许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女朋友更任何异性男人有交流,非常容易吃醋,这种人,一定要警惕,很多女性,会觉得这是男人对自己的爱,其实这是一种占有,而不是爱。
3超强的控制欲。有控制欲的男人,要求女朋友或者老婆事事以自己为中心,要言听计从,稍有不顺,就会大打出手。
4性格暴躁,不会控制情绪。脾气暴躁,性格暴躁的人,一般都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虽然每次发完脾气都后悔,但是一到脾气上来,还是老样子,根本无法控制。
5有两面人的倾向。还有一种也是特别容易迷惑人的,就是有这种两面性格的男人,在外面表现的非常彬彬有礼,回家就会拿老婆撒气,在外对老婆百依百顺,在家里却拳脚相加。
如果你发现一个男人符合至少其中一个特点,那么一定要三思!
面对家暴,该如何做?
如果一不小心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把上面说得那些忘得一干二净,然后真的面对了家庭暴力该怎么办呢?很多女性,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女性,经常会选择隐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因为正是这种愚昧的想法和愚蠢的行为,才让施暴者肆无忌惮。因此,遇到家暴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婚,诉诸法律,离开他,走的越远越好。千万不要被他求饶的假象所迷惑。
最后,也呼吁那些愿意真心悔改的家庭暴力的施暴者,请主动去找专业的机构进行治疗,让自己早日康复。(作者 孙涛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有什么问题,只要上网一搜,各种答案汹涌而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答案,到底我们该相信什么呢?听专家的?朋友的?研究报告的?No!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评估、做出取舍,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而这些思考的过程,就是批评性思考的过程。
面对别人的建议,我们怎么判断适不适合自己?面对别人的观点和文章,我们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理由是什么?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丹尼·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撰写的,以上的疑问,将会在本书中为你一一揭晓。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海绵式思维:吸取尽量多的外界信息,为你今后展开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它相对比较被动,容易陷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困境。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自己掌握主动权,自己选择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在阅读时,随时准备好与作者反驳,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它展开互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互动性参与。 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
因为只有你吸收足够多的外界信息,才能从中挑出哪些是值得保留,哪些是需要舍弃的。
根据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用途,我们可以把批判性思维分为: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 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其目的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当你使用弱势批评性思维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接近真理和美德,只是想驳倒对方而已。
强势批判性思维 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以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书中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念。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简单来说,价值观就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
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大多是追求共识。作为批判性思考者,拥有哪些价值观呢?
(1) 自主决断 。我们要从众多意见中作出自己的决断,而不是仅听一家之言。
(2) 好奇心 。平时要多听多看,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
(3) 谦恭有礼 。要尊重别人,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4)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并不是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有价值,我们要从中择优录取。但是一旦遇到说理透彻、论证严密的人,一定要不偏不倚地信赖他的观点,直到更加透彻严谨的论证出现为止。
有些人不喜欢被提问,不喜欢被质疑的感觉,因为那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像是在法庭上被审问一样。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根据不同的人调整提问策略。
如果我们只是根据手边既有的一些信息,不作任何深刻、全面地思考就仓促做出判断,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比如我们认为女孩子的数学一定会比男孩子差,山东人都很豪放等等,这些都是刻板印象。
1、 晕轮效应 。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2、 信念固着 。就是说我们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形成的信念来进行思考。我们常常会对自身能力过分自信。要抵制信念固着的倾向,只要我们记住,强势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临时性的,或者与情景有关。
3、 可得性启发 。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与之紧密相连的另外一个有害的思维习惯是近因效应。作为我们思维基础思维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最新看到的那部分信息。比如发生空难之后,人们会不敢坐飞机。
4、 答非所问 。比如明星采访中经常遇到的问两个艺人之间是否有矛盾的问题。
5、 自我中心 。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自我世界中心地位。我们在论证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知识世界里。知识诅咒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知识诅咒是指如果我们不具备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我们根本就说不清这这是到底是什么。专家经常用专业术语,行外人听不懂,这也是一种知识诅咒。
6、 一厢情愿 。也就是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干脆就直截宣布它是真的。这样一来,事实就必须得符合我们的信念,而不是将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印证。
有种一厢情愿思维方式叫做奇迹式思维,奇迹式的因果关系会给人带来希望,就像许多广告所展示的一样:只要你买了XX东西,你就会变成XX样的人。
要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或者论证,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 是针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句式是经常包含有“是什么?”或者是“是不是······”
规定性论题 是指针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社会争论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通常涉及价值观判断。
然后找出结论,所谓结论,就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客观评价。我们可以在开头或者结尾找,还可以通过这些提示词,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是······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构建结论可信度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或根据。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批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论证的基本结构是“ 甲之成立是因为乙 ”。
理由提示词:由于;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显示;研究显示;第一,第二,第三;
理由(证据)的类型 :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以及类比等。
立论者想要说服我们相信某些信念,而这些信念,支撑它的证据越多、质量越高,其可信度就越高。那么,都有哪些证据类型呢?
1、 直觉 。直觉具有私密性,比较难证伪,而且往往会带有个人偏见。可信度比较低。
2、 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往往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多数人的看法,会导致“以偏概全谬误”。
3、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多数会诉诸情感,分数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
4、 当事人证言 。人们的经历各不同,许多人展示的或许是他想要你看到的,当中可能会掺杂个人利益,会适当省略一些信息。就像**宣传、产品代言、产品推广等等。
5、 权威和专家意见 。在面对权威和专家意见的时候,我们不妨问下自己三个问题:
(1)对于所谈论的这个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
(2)这个专家是否拥有第一手资料?
(3)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理由让人相信?
6、 个人观察 。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障碍阻止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一切,眼见不一定为实,个人观察所得的证据并不是很让人信赖。
7、 研究报告 。相信很多人会信赖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因为科学研究具有可证伪性、可控性和精确性。但是研究的质量有高有底,差别很大,而且研究结果常常会相互矛盾,另外,有些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因为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会夹杂一些偏见,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更有甚的,演说者和写作者常常会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
所以,我们在面对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的时候,需要多看看研究报告本身,多问几个问题,再判断其是否可信。
8、 类比 。类比论证就是我们用两件事物之间熟悉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未知特征的结论。在面对类比论证时,我们要警惕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并不代表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在论证中常出现的13个谬误:
1、人身攻击谬误
2、滑坡谬误
3、追求完美谬误
4、诉诸公众谬误
5、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6、诉诸情感谬误
7、稻草人谬误
8、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9、乱扣帽子谬误
10、计划谬误
11、光环谬误
12、转移话题谬误
13、循环论证谬误
有时候很多结论不仅仅是非黑即白的,也有可能是多面的。我们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结论。我们可以把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用条件句“如果······,那么······”来得出结论。
批评性思维需要不断练习,以后看到别人的文章或观点的时候,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想表达什么?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理由(证据)是什么?
他讲得有道理吗?
这样,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和决策时就能得出自己的见解,不至于人云亦云了。
怎样做,才是专业的班主任
——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20201019
6天时间读完《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不忍放下,在班主任专业阅读书籍里,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共七章,分别阐述了班主任的6种角色要求、班主任影响学生的10种手段、班主任的9种类型、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班风建设、班级日常规管理和问题学生诊疗等。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第一章和第三章,即班主任的角色要求和班主任的类型。
我们经常说班主任经常有多重身份,但你有没有仔细区辨过这些角色呢?王晓春老师认为,今日做好班主任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种角色意识: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教师的角色是弥漫性的,也就是说他要认同的角色之多,简直没有界限,其他哪种职业也没有这么多的角色期待,这也就是班主任都活得很累,教师往往不爱当班主任的重要原因。
很多班主任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存在着角色模糊现象。角色模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班主任本人对某种应该扮演的角色缺少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种角色任务,没有这样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角色缺失。第二类是班主任知道自己该扮演某种角色能自觉地扮演,但他对这种角色的内涵理解不准确或者不知道,这个角色的内涵已经因时代不同而发生了变化,他还在坚持原来的角色内涵,这也会造成他的自我期待与班主任工作客观需要的落差,形成角色模糊。学习指导者,教师在学习方面主要的职责就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是激励引导,点拨,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这才是现代教师的角色,如果还固守着教师中心的知识传播者身份,那也是一种角色模糊。
所以我觉得,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到位,对角色内涵的理解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班主任就离专业更远了。这些角色里,尤其要重视学习指导者,这个更专业,也更难,对学生学业来说更需要。要做学习指导者,班主任要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有且能灵活运用关于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能进行适于脑的教学。
再看班主任的类型,王晓春老师细分为9类: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债主”型和书生型。我们来看看各种类型的特点和班主任的自我定位。
班妈型:主要靠爱心来工作,给自己的定位是学生的准妈妈。一切都围绕师生关系旋转,各种活动主要靠爱来推动。
班官型:主要靠监督检查评比等管理方式来工作,自我定位是学生的上级,学生的管理者。
鼓动家型:主要靠煽情来工作。和班妈型的班主任都诉诸情感,区别是前者的情感诉求更宽阔,不限于母爱和亲情。鼓动家型特点:语言感情强烈,表情丰富,动作夸张,很多学生看他的眼神都是燃烧的。
领袖型:主要靠活动来工作,自我定位是带领者组织者统帅。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个性可能受到压抑。
导师型:主要靠思想影响和人格魅力来工作,自我定位是学生人生的指导者。
科学家型:主要靠科学来工作,自我定位首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其次才是学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才是爱,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方案。
“维持会长”型:主要靠权力和空洞说教来工作,自我定位:是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的机械执行者。
“寨主”型:主要靠权力和权术来工作,自我定位是“寨主”,我的地盘我做主,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书生”型:思路又容易走极端,从这个极端摆上那个极端。开始热情而忙乱,找不到路又茫然,或者会十分焦虑,心灰意冷。
对号入座,刚毕业做班主任时,我觉得自己应该是班妈型和导师型的,前几年当班主任,我已经在往科学家型班主任的方向而努力了。也许我们的身边,什么类型的班主任都会有,但是我觉得,最应该避免成为的,是后三种类型,“维持会长”型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学生会看不起;“寨主”型是法西斯性质的,学生会感到恐惧;“书生”型忽冷忽热,情绪不稳定,容易被学生看穿,容易被学生伤害。
这本书还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从哪些方面建设良好班风,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及问题学生的诊疗方法等。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概括了,分享三点收获:
一.班主任的三种职业境界。王晓春老师在书里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来阐述班主任的三种的职业境界呢。明白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工作原则和方法,或者做了几年班主任有所体验,这只能算是知之者,真正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来学习,则即使尚未有很多心得也属于好之者,而只有学有所得,超越了自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乐趣,才是乐之者。
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恰好是一名班主任,可以反观自己,处于哪一种境界当中呢?当然,这三种境界并不是说必须经由1和2才能抵达3,即使是一名新班主任,也会“好之”并“乐之”的。不过,这里有一种因果关系:因“知之”而更“好之”,因“知之”“好之”而最终“乐之”;更有一种递进关系:班主任工作越是沉潜,越是研究,越觉得大有趣味,有深入钻研的兴趣,有发现别有洞天的喜悦。
二.班主任工作的三种方式。哪三种方式呢?管,哄,帮。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缓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步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管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害怕,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欣喜,兴奋是动力。二者都主要诉诸感情,比较情绪化。帮孩子则不然。帮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冷静、清醒,动力是智慧。帮孩子是一种平静的理性的交流。预计很多年后,帮的方式有可能成为教育方式的主流,而管和哄将推为辅助方式,那时候我国的教育才可以说是现代化了。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换脑筋的过程,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为什么这么说?班主任不断成长,对班主任角色有理性正确的认识,不断修炼自己的智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要不迷信经验,要虚心请教,要广泛读书……如果不能不断更新自我,就可能会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那样,整天埋怨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了,成为一名怨妇,多可怕。
三.班主任的三种学习途径。这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自己总结的:向书本学习,从反思中学习,向学生学习。王晓春老师强调,班主任要多读书,读书是与智者对话,所以要读比较难懂的书,“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如果读书像喝水一样,说明这本书对你其实没有什么益处,你对它只有同化没有顺应。至于班主任可以读哪些类别的书,哪些名家的书,本文是无法详说了。从反思中学习,意思是班主任要养成记录和反思班级故事的习惯,记录的过程其实也是梳理和反思的过程,它能优化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记录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会让我们拥有全局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眼前的问题,更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体验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向学生学习,意味着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要只盯着学生的问题。陶行知说,先生最大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怎么“创造”呢,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向学生学习,也意味着学习学生身上的朝气和热情,对班主任工作永远充满兴趣和激情。
边读边联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当然更联系我的班主任经历和班级里的故事,越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王晓春老师几十年班主任经验的总结,更是经得起理论检验的专业书籍,对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来说,是一本很实用的很有指导意义的班主任工作参考书。特别推荐给班主任朋友,在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上,这本书可以帮你少走弯路,让你知道怎样做,才是专业的班主任。
我一直有机会与被诊断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交谈。这是一种丰富的体验,几乎就像集体治疗一样。由于对行为模式和关于行为模式起源的故事的非常清晰的认知,我感到一种持续的解脱感,人与人之间如此荒谬地相似。
通过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更容易理解人格障碍。如果您了解行为的原因,您就会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某些事情,并且您会更好地了解会发生什么。
无论有没有人格障碍,人们都会伤害他人并有不同的动机。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伤害(即反社会障碍的人),有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浮夸感(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些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抛弃,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即边缘性的人)紊乱)。
正常或神经典型的人也会自己做,受各种情绪的驱使,例如焦虑、内疚、害怕被拒绝、报复,这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疾病。在人格障碍中,这些行为会更持久地出现。
无论有无疾病,人们都会伤害人们。这是一个使用安全的标签。人伤害人。
可以调节情绪的人是有区别的,因为大脑的配置方式促进了这一过程,而大脑有显着差异的人很难调节情绪。
我有时会经历复杂的情况,与其他患有边缘障碍的人交谈。他们从我身边经过。脾气火爆起来。讨论的问题会唤起难以表达的感受。或者,在愉快的谈话中,断章取义地说了一句话。这个词指的是坏事。
一个人怎么会知道她说的一句话是边缘障碍患者头脑中的触发器?- 我知道了。真的。作为治疗中的BPD,我知道在它发生之后。当它发生时,有太多的情绪和更少的遏制机制,这导致我和其他人的边缘适应,诉诸于处理压力情况的坏方法。
边缘性障碍患者的自然防御之一是一种称为分裂的机制。当某人所做或所说的事情让边缘性障碍患者失望时,BPD 人就无法理解那个做过或说过令人失望的事情的人在他或她的生活中也曾以许多积极的方式行事。
相信伤害我们的人是坏人,这有助于保护我们免受进一步的失望。
当这种感觉发生时,在边缘人的脑海中,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会转化为绝对的确定性。
我会再次受伤。我会被抛弃。
随之而来的是,边缘障碍患者的部分或全部思维过程被分离等机制带走,在这种机制中,思维会阻止其他人刚刚所说的话。或者,偏执狂,因为现在患有边缘障碍的人确信无论谁让他失望,谁都有不好的意图,正在追逐、威胁或密谋反对他。
像所有其他人格障碍一样,我们会做正常人(如果有的话)会做的事,但在荒谬的放大镜中,并且以更持久的方式。
就像学习拳击一样,学习管理边缘障碍意味着掌握预期的艺术。我认识的患有边缘性障碍的人,开始冲动行事,最终感到非常内疚,非常想要修复他们所做的事情,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做出修正,非常沮丧,很长一段时间,痛苦,如果他们无法修改他们所做的。
恕我直言,我相信我们与自恋者有点不同。具有自恋适应能力的人坚信自己很特别。这是边缘适应的人最不相信的事情。任何想了解边缘人动机的人都必须知道这一点。完全(完全 = 分裂)一文不值的感觉袭击了一个边缘人,因为需要灌输关于优越性的虚假叙述,消耗了一个自恋适应的人。
我相信,适当的治疗是必要的。一些,例如 TFP(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移情聚焦疗法)和 DBT(辩证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治疗边缘型障碍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边缘性障碍易受许多诊断错误的影响。
就我而言,在我被诊断出之前,我服用了 15 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我不再接受了。
我做辩证行为疗法已经2年零5个月了。
目前,我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但我对情绪的调节程度比服用双相药物时要大得多。我通常没有自杀念头,当我有自杀念头时,处理起来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以至于我认为它们是“非念头”。恐慌和焦虑危机,过去的样子,该死的,当然,我再也没有了。它不再到那个地步了。
对于那些患有躁郁症并将终生依赖这些药物的人,我感到非常抱歉。但是今天边缘性障碍的预后,如果你有一个好的专业治疗师在你的支配下,并形成良好的联系,即使向前迈出两步,后退一步,有时是后退两步,现在的预后都很好。
通过适当的治疗,患有边缘障碍的人可以在可以触发他们防御的情况下,将压力情况视为老熟人,并感受到来自地狱第五圈的海啸般的情绪,而不会在了解那些人在哪里时感到绝望情绪从何而来。当他明白这是一件转瞬即逝的事情,当他明白自己的情绪偏见是巨大的,当他记得自己的冲动控制能力很差时,他就可以与自己交谈并阻止他的情绪试图为自己或他人创造的坏路人。
回答你的问题,我相信患有边缘性障碍的人,如果没有一种治疗方法来教会他们了解自己并教会他们处理情绪的技能,他们将很难理解导致他们痛苦的行为和在其他人身上,在压力大的时候。
我希望它有所帮助。当人们不明白时,我们很难。
——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可怕的不是不懂教育,而做人的水准不高。
各种学历的家长我都接触过,但那些学历比较高自以为有文化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痛苦,一点也不比那些没有学历的文盲家长少。
我从来不认为父母文化程度对教育子女有太大的关系,这句话看起来多少有点偏激。虽然我知道,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家庭以教师、干部为主,不然为什么有什么音乐世家、世代为医等的情况。家庭的影响对个人的成长是很大的。但这不代表没有文化的父母教育不好孩子,更不能证明文化比较高的家长一定能带出好孩子。
有谁告诉我孔子的爸爸妈妈是谁?毛主席的父母怎么样?有多少名人的家庭出身并不好。我们承认出生在有较高的文化家庭的孩子的起点要高些,但要注意,这只是个起点!如果没有利用好这个条件,那么结局很可能会更痛苦和难以忍受。家长痛苦的是自己虽然是研究生、博士生导师,而发愁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爱学习?而孩子痛苦的是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不幸和沉重啊!
曾经有一位母亲,她是铁路上的一个工人,丈夫是机车司机。对我讲她的孩子是如何不听话和如何不爱学习!而且惭愧自己没有文化,认为是自己没有文化不会教育孩子,所以孩子既不听话,也不爱学习,便问我该怎么办?我说这简单,就把她孩子叫了进来,我说我来和你的孩子聊聊。通常我和孩子的交流是不容许家长在场的,但那天出于我特殊的目的,我想给家长演示一下如何与孩子对话。
我问孩子:“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小孩说道:“汽车模型。”那个男孩当时是小学四年级。
我又问:“你将来想干什么?”
小孩兴奋地答:“做最好的最快的汽车。”
我便说:“你的想法真了不起。那你知道汽车为什么会动?”
小孩迟疑了一下:“有发动机呗!”
我又问:“发动机为什么会动?”
小孩说:“有汽油啊!”
我再问:“为什么有了汽油发动机就能动?”
孩子答不上来。
大家请注意,我的问题看起来很傻,说话似乎也很罗嗦。但要记住:你明白的孩子未必明白!所以和孩子的对话一定要耐心。为了更好地实现谈话的目的,前面的铺垫一定要很扎实,而且不能令孩子生厌。
后来我就谈了最早是怎么有了汽车,开始的汽车是靠什么运动的,然后我就讲火车的基本原理,然后问孩子火车的那个大胳臂是干什么的(说实话,虽然我知道它的作用,我却不清楚那东西具体叫什么)。然后慢慢地谈到,那个大胳臂转一圈火车会跑多少等,这些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算术题目啊。
各位可以看出来,我和孩子之间的话题的倾向和目的都很简单。我还与孩子讲,如果想做最好最快的汽车,就要学好算术,要不你都不知道你的汽车能跑多快,那不是笑话吗?孩子听了哈哈大笑。而且我还告诉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很强,但没有很好利用,所以和那些头脑一般的孩子的成绩差不多,所以这是很遗憾的。听了我的话以后,孩子从开始不相信自己是很棒的,到后来表情很庄重地表示要好好干!我留意到他的拳头紧紧地握着,腰杆也挺了起来,完全不是一开始那付沮丧颓废的样子。
请注意一点,有许多孩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很厉害的角色,以为自己就是个中游,甚至认为自己就是板凳队员,根本不可能比别人强,也根本没有信心做好该做的事情,“差不多就行”是这种孩子的基本行为和心理特点。
自始至终,孩子的母亲一直听着我和孩子的对话。她很惊奇孩子对我的话很感兴趣,说道:“还是有文化好!”我说道:“今天我是靠自己的常识来解释关于汽车和火车的事情,你也听到了。我的学历虽然比您高,但我说的却全是您懂的和熟悉的内容啊,也就是您也可以表达的内容。我这样和孩子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你,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经验和擅长来指导和调整孩子的。”那位母亲听后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讲道:“你的确是不太会教育孩子,但原因不是因为你没有文化!而是你不懂如何跟孩子说话!”
只是谈了一次话而已,孩子迸发出的热情和兴趣是那么高,以至于学习成绩提高幅度之大令自己和父母都很惊讶。期末考试结果从班级最后的几名一下跃升到第九名。
我们前面讲到沟通遇到的障碍往往首先是情感的障碍,就是对话的双方从一开始在情绪上就是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在这样的拒绝的心态下,无论沟通的内容多么富有意义,沟通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第二就是沟通缺乏基本技巧,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都不能让人满意,在语言层面上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通常只能诉诸“武力”了,沟通的情绪越是紧张,沟通的等级越是低级,何谈效果啊!
老舍先生在谈到教师对自己学术成就影响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上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有一次我做完讲座后,有位家长特意到后台找到我,向我咨询一个问题,他这样讲:“我没有文化,说实在的,孩子的数学题我已经不会做了!您说我可怎么办?您看,我带着录音机,就怕漏了您的话!”
看着这位因为孩子而表情凝重和焦急的父亲,我非常同情也很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我笑道:“您不用担心,首先一点,你应该感到放松。因为你没有文化,您的负担不重,比起很多有文化的家长,压力小得多,他们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成绩上不去啊。”
那位父亲的表情稍微松弛了点,我接着讲:“这是笑话。不过呢,您更要有信心,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恐怕他们还不知道有录音机的,还不如你啊!”
那位家长总算笑了笑说:“呵呵,也是!”
我继续说道:“有一点,您要明白!那就是——你不是文化课的老师,你是孩子的父亲!您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做人的教育,不是加减乘除的训练。孩子需要你不是为了给他讲功课,所以您没有必要因为这点感到自卑!如果你为了几道题,却忘了做父亲做家长的责任,你是永远得不到孩子的认可的。只要把这个责任尽到了,我相信,孩子大了以后会感激你的,会因为你感到自豪的,也不会因为你没有文化而鄙视你。所以您千万不要有对不起孩子的愧疚心理,不要因为没有文化而怕当不好父亲,也不要怕孩子小看你,只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不会辜负你的,你放心吧!”
这位父亲感动地点着头说道:“我明白了,太谢谢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家长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基本教育训练的家长,您本人有没有文化没有关系,关键要学会跟孩子说话,做好生命教育。教给他诚实总可以吧,教给他努力也可以吧,教给他自信更可以吧,没有必要因为不会做孩子的几道算术题就感觉惭愧。
反观那些学历比较高的家长,自以为孩子的题目难不倒自己,很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解题能力。殊不知,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习惯下养成了懒惰依赖的思想,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怜这样的家长错在哪里还不知道,还很委屈,怎么我的孩子就不爱学习、就不听自己的话呢?怎么隔壁那个修自行车的孩子就那么有出息?有个现象或许是我个人的感受,但在我熟悉的几所大学里,最差的子弟的父母往往却是很著名的教授!这些让人尊敬的教授往往却因为孩子而抬不起头来,真令人扼腕叹息。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老舍先生说的话就是答案,因为那些失败的高学历的家长关心的,给孩子的也是偏重知识的教育,而不是生命的教育。
那些自身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教育危机的确是遗憾,有统计数据表明,少年班的学生70%以上是来自教师和干部家庭。这其实很有力地说明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影响。“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这样的俗语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本人在这里更多强调的是,自视颇高的父母一定要警惕,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功而自以为是,而那些文化较低的家长也不要妄自菲薄。
做父母的要教育孩子什么,自己应该心里有数。切不可以为自己学历高就自以为教育不会出纰漏,而也不可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够高就丧失教育子女的信心和努力。您需要做的是给他足够的良知和正直,给他足够的信念和方向。这就很好了!
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