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介绍古尔德的文章

求介绍古尔德的文章,第1张

  寻访古尔德

  作者:[加拿大]朱贤杰 2002-9-27

  转载自《音乐爱好者》总第131期

  2002年7月号

  南木街(Southwood Drive)32号,格伦•古尔德的故居。从地图上看,应该离我这儿不远。出了家门转右,上维多利亚大道,往南向安大略湖方向开二十分钟左右就是。

  车里的收音机在播放加拿大广播电台的听众点播节目,是古尔德演奏的巴赫《帕蒂塔组曲》第六号的第一首,托卡塔。开首几小节的琶音当中夹杂着古尔德的哼唱。初次听到这首录音是在老师家里,用BASF牌的开盘录音带,菲立浦录音机,是70年代初私人在上海所能拥有的最好的设备。但因为翻录,钢琴的声音有些颤抖,听来像是在吉他上的揉弦音。在那个年代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去到多伦多,古尔德的城市,并且一住就是十几年。但这么多年来,我却从未去寻访过古尔德的遗踪。今年是他诞生七十周年,逝世二十周年,正是寻访的时节。在沿湖的皇后街转了几圈,居然看不到南木街的路牌,把地图留在家里是失算了。我将车停在路边,向行人询问,一连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走进一家旧家具店,那店主去年来我家送过货,还认得我。“格伦•古尔德?听说过。”“那你是否知道他的旧居,就在附近?”“哦,好像有这么回事……抱歉,我想不起来了。”

  古尔德曾经是加拿大在文化上的象征,作为一位举世瞩目的钢琴家,他的名声超越了音乐界,在加拿大几乎家喻户晓。几十年过去,难道物换星移,连他周围的街坊都记不起来了,还是我没有找对人?还好我想起来,应该去图书馆打听。在这里,图书馆音乐类的书架上,不一定找得到鲁宾斯坦的传记,但古尔德的书一定有几本。在他逝世二十年来,关于他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版,最近的一本《格伦•古尔德的理念》由一位美国费城的女士撰写,她花了四年时间采访了所有古尔德生前的同行、亲友、熟人,甚至幼时的同学和邻居。凡是与古尔德接触过的人,在他逝世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对他存有鲜明的记忆。她说她写这本书,是因为“作为一个母亲,护士和教师,我担心目前猖獗的拜物主义几乎要将人性湮灭。诗意正从我们的文化中消逝,而为贪婪所替代。生活真的变得毫无价值。对我和其他人,古尔德代表了一种对柏拉图式的完美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于古尔德,音乐是一个优雅的王国,他以他别具一格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他是我们世代中绝无仅有的天才,独一无二的五十岁大男孩。……我不敢奢望讲述他的全部故事,我要讲的是他如何改变了我和其他人的生活。”

  我走进皇后街图书馆,在书架上取出这本书,翻到有古尔德故居照片的那一页。图书馆管理员,一位中年女士,不等我开口,就明白了我的来意。“它就在附近,不过从皇后街这儿走得穿过一个小公园,车路是不通的,开车得绕到京士顿街后面。那是一条小路,不仔细的话,地图上看不出。”她送我到门外,指点了方向。我谢了她,而她说:“古尔德一直是我的偶像。”

  古尔德生前独来独往终身未娶,死后却得到许多妇女的关爱。尤其是上了年岁的妇女,好像在古尔德这个“大孩子”身上诱发了她们的母性。剧作家蒂娜•豪写道:“我写剧本,对着古尔德;我煮孩子的通心粉,对着古尔德;我付帐单,对着古尔德。……最让我五体投地的是他的风格,如此疯狂,又如此高雅。就像普鲁斯特、尼津斯基或者凡•高,他是一个真正的痴情人。”

  南木街的后面有一片树林,南木街可能由此得名。古尔德的家是一幢两层楼的褐砖房子,照现在的眼光,不算很大,而在上世纪初,应该是殷实的人家了。周围都是百年老屋,大树环绕。古尔德十八个月大时照的那张像,就是在这里的门口台阶上拍的。他从小就对无线电收音机这类东西有异常的兴趣,用铝罐子穿了线当电话机与邻家孩子交谈,跟他后来摆弄录音机和磁带一样全心投入。在这里有古尔德小时候的琴房,他的母亲是启蒙老师。他后来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该院前几年将专业部改名为“格伦•古尔德音乐学校”),跟格莱罗学习。十二岁时成为该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毕业生。不过他在音乐上几乎的无师自通的。他在钢琴演奏上技巧不仅独特,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同学说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要做什么,包括他那些不寻常的曲目,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制定游戏规则,走自己的路,从不在乎世人怎么看待他,而最终,他让世人跟从他的志愿走。他练琴很少,有时几个月不碰琴,但二十年前学过的东西,随时能弹。他从来没有参与任何重大比赛,但是当他初次出现在舞台上时,俨然已是一个成熟的有自我风格的艺术家。他作为国际钢琴家的生涯不足十年,就从音乐厅隐退,但那已经足以让许多从未听过他演奏的人民知道他的名字。多伦多有理由为他而骄傲,他早年的玩伴说:“古尔德是个地道的多伦多人,童年时期是属于湖滨男孩(Beach Boy)的一群,在他获得国际性的名声之后,也从来不像是那些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艺术家。”

  不过他成年以后搬到了圣克来尔西街110号902室,一套六个睡房的公寓顶层。不安分的他后来又在“公园客栈”(Inn on the Park)找到了一个录音工作室和家。那是在莱斯利街和艾林顿街交界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一处现代旅社,他把自己所有的电子设备搬了进去,在那里完成他的录音带剪辑工作。自1960年以后直到去世,他是这儿的常客,他喜欢这儿亲切的环境和全天候式的旅馆服务。这儿,也是他让自己与世隔绝,“大隐隐于市”的地方。他说,在这里他“仅仅通过无线电波与外界联络”。

  我走进旅馆大堂,一位年轻的侍者迎上来。我告诉他想看看古尔德曾在此地住过的房间。“钢琴家?噢,对了,我们这儿是有个钢琴吧,周末晚上开放。”他旁边的一位年长的经理模样的人打断他的话说:“格伦•古尔德?我知道他,我跟他相处过十多年,不过他是个夜猫子,白天很少看见他。他曾在这儿租了三套房间,两套用来休息,一套作为录音工作室,但是那套间现在已经改成理发室了。从这儿一直走,走廊尽头三间就是。”

  古尔德认为,音乐会在形式上已经僵化,音乐的出路在于录音。不过唱片已经不再是实况连续表演的记录,正如**不是实况连续事件的记录,而是拼接起来的构造,靠剪辑而成。他那些激动人心的唱片就是在这里拼接完成的。这些电子魔术的产品不但听起来生机勃勃,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不露痕迹,非常自然。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说:“我之所以在CBS干了那么久,甚至从未考虑过要另有所就,就是因为他们从不干扰我。”非但如此,CBS甚至实录了两张古尔德的谈话录音——一种只有给历史名人如丘吉尔那样才有的荣誉。唱片中他说话速度极快,在四十分钟里滔滔不绝,但是条理清晰,一如他的演奏。

  古尔德升于1932年9月,这一年代的钢琴家还有布伦德尔(1930)、威森伯格(1929)、古尔达(1930)和莫拉维茨(1930),古尔德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或许因为他是惟一一个并非出生于欧洲的钢琴家,也或许是他的风格独特和举止乖张,古尔德被他的同辈钢琴家视为令人困窘的“外星人”。尤其是布伦德尔,在1976年的《巴赫和钢琴》那篇文章中,讲到了许多其他钢琴家的巴赫演绎,却谨慎地避免提及古尔德,但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表明他与古尔德的分歧:“尽管古尔德发表了音乐会的葬礼演说,活跃的音乐会却仍在进行。……现场音乐会传达的毕竟是不同的信息。我们已经从录音中学到了足够的东西,现在是回到音乐会的时候了。”(Music Sounded Out)

  古尔德也让一些老一辈的钢琴家觉得尴尬。他向一种处于过渡时期的传统挑战。他的演奏扬弃了专长于十九世纪曲目的演奏家们所偏爱的那种柔情蜜意的连奏,用种种孤立的触键造成绷紧的线条。《纽约时报》的评论家罗特斯坦写道:“古尔德先生既有无坚不摧的技巧,又可以把一部作品解剖,清洗掉它的标准手法,还它以一种近乎狂喜的兴奋。他录制的每一种录音起码是挑衅性的。”

  古尔德没有教过学生,但他对后来的钢琴家影响至深。安德拉斯•席夫说,在复调音乐方面古尔德无人能及。“他控制五个声部比别人控制两个声部还要好。”巴•伊兰回忆道:“他是天才,有一颗赋格式的头脑。文章写得像对位,什么都能谈,从世俗事物到希腊哲学,听上去像神仙发的议论。” 古尔德同时也变成一种不可逾越的典范,任何后来者有意无意地模仿他的怪癖举止或者“出格”的演释,都可能遭到嘲笑挖苦。哈罗尔德•勋伯格在波格雷里奇的卡内基音乐会之后写道:“波氏试图成为在浪漫主义曲目领域里的古尔德。但是古尔德是旷世奇才,而你又算什么呢?”勋伯格认为古尔德是不用循规蹈矩的天才。但是不应该忘记,同样是这位勋伯格,曾经对年轻的古尔德非常刻薄,说他的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弹得太慢是因为技巧不足。如今勋伯格已经退休,古尔德也早已安息,他不用为批评家的嘲讽而伤心,也不会再有面对现场观众的恐惧了。

  安乐山公墓(Mount Pleasant Cemetery)在闹市区以北,占地四百英亩,大得像个牧场。我在指示牌下寻找古尔德的墓地位置,一辆巨大的挖土机在我身边停下。司机下车问我是否要帮忙,他说:“你找哪位?这里有很多名人,或者应该说曾经是有名的人。因为他们现在都与普通人一样地永远躺在这儿。”我告诉他我寻找古尔德。“噢?那就有些不同,世界各地的人都来这儿找他。”他让我跟在他后面,沿着弯曲的墓地山路开了几分钟,最后在38区1050号停下。古尔德一家就葬于此地。一块简洁的大理石碑,边缘镶有花纹,上写:

  古尔德

  佛洛伦丝•E

  1975年7月26日

  鲁塞尔•古尔德亲爱的妻子

  1901年11月22日——1996年1月4日

  他们最亲爱的儿子

  格伦•H•古尔德

  1982年10月4日

  古尔德的父亲在他死后仍然活了十四年,算来应该近九十五岁了。格伦•古尔德照理属于长寿的家族,然而他却在五十岁那年英年早逝,让世界各地的爱乐者为之哀悼。去世前几个月他已经像个老人,动作迟缓,脸色苍白。长期苦于血压高,肺部疼痛,畏寒以及许多臆想的病症,一直依赖镇静剂和安眠药。医生说他饮食太差又缺乏锻炼,但是他都不在乎,仍拼命工作。席夫回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古尔德去世前九个月,他们一直谈到早上六点钟,“我觉得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个十分快乐、十分充实的人,完全按照他自己的心愿在生活。我认为他五十年的生命已经不虚此生”。

  而古尔德自己并不作如此想,他总有做不完的事。在1980年末的一次电视访谈中,记者问他:“假定你还有另外二十五年的时间,你是否有个新的方向,有个总体规划?”他说:“我和CBS的合同已经签到五十岁之后,在那以后将会有一个调档变化,就像二十年前我放弃音乐会一样——关于这个,目前我还是不说为好。我一向喜欢变化,因为我想做的事情太多。”

  古尔德暗示过他有可能转向指挥的领域。如果他活得久些,他将成为怎样一个指挥呢?如今我们只能靠他留下的录音来想象。在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钢琴版(李斯特改编)的录音里,那是一种典型古尔德式的演释,不落俗套又令人信服。如果他活到今天,他是否会因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欣喜,并且成为电子网络的先行者?可惜的是死神匆匆而至,把一切美好的希望和猜想都埋葬到眼下这块墓地中去了。

  离开墓地之前,我仍在寻找一块刻有音符的石头。那是在他许多本传记书中都提到过的。终于,我看到在墓地右前方,几步远的草地上,躺着一块一尺见方的深灰色花岗石,石块四周勾出一个三角钢琴的形状,上面镌刻着一排大字:

  GLENN GOULD

  1932—1982

  就在这行字的下面,刻着一行高音谱表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开首几小节的音符。1955年,古尔德这首传奇式的录音使他名闻天下,将他的名字从此与巴赫紧密相连。几十年来,这张唱片畅销不衰,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发言人在1967年说,古尔德“创造了古典音乐录音的历史”。与许多乐迷一样,我至今仍珍藏着这张1955年的初版唱片。

  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说过,“巴赫是一座火山”。而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录音,使这座沉寂多时的火山再次喷发了,而且那是何等地辉煌灿烂、光焰万丈啊!

  而此曲、此地,便是古尔德最后的归宿。

  走出墓园,车子经过布鲁东街227号的圣保罗大教堂。二十年前的十月四日,三千多人,有许多是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了古尔德的追思礼拜,向他致以最后的敬意。我想起古尔德的表妹杰西•格里格的一段回忆:

  “他相信来世……他总是对我诉说他的梦境。在那梦里,他站在他的躯体之上,从高处往下看所有的人,而他自己则没有形体。他说,‘我希望能出席自己的葬礼’。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知道会有哪些人来参加。’而当我那天在圣保罗大教堂时,我想,古尔德从来不知道他自己有多伟大。”

  追思会中,音乐家们演奏了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音乐,加拿大女低音莫琳•福雷斯特演唱了巴赫《马太受难曲》中的咏叹调,悼词说他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现代人和革新者……以他的方式关心人类的处境,一位有道德的人,最纯粹的人”。但最令人感动的时刻是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技术员们通过预先安装的喇叭和音响装置,播放《哥德堡变奏曲》中那段“咏叹调”的时候。

  杰西说:“当《哥德堡变奏曲》在教堂四处回荡时,我知道他出席了他自己的葬礼。他就在那里。”

  或许,古尔德是不需要寻找。无论何处,只要你听见他那首《哥德堡变奏曲》时,他已经在那里。

  孤独与超越——Gould的巴赫境界

  作者:缈砜 2002-9-27

  知道古尔德(Gould)有很长一段时间。但真正认识并深爱上他的诠释,却是在不久前。那一刻,Gould向我展示了巴赫曲中的精义,我才又一次认识到了巴赫之魂的伟大。

  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就听过Gould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很喜欢那个简单朴质却又充满温情的主题。但我手头上没有录音,也就没有办法反复玩味。所以,我没有留心过Gould,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热爱巴赫。

  这几天的心情不是特别好。就像今天早上,天阴着,下着雨。我独自蜷在角落里,听着Gould演奏的“英国组曲”。说不清那时是什么感觉,只觉得,那琴音特别适合我的心境。巴赫的音乐,我向来认为曲式是严格的,结构极其严密,是非常具有逻辑性的,就好像是一道完美的证明,任何一步推理都是绝对必要的,否则就会破坏整个凝练的整体。但在那看似平板的,冷若冰霜的表面下,却隐藏着宽广的柔情,圣洁的光辉,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怀。我手头上有Schiff演奏的“平均律”,他是比较忠实于巴赫作品原来的风格,就是神圣、安详、典雅和庄严。他弹得比较柔,有点“木木”的,“绒绒”的感觉。Gould则很特别。他的触键非常铿锵有力,简短,富有逻辑性。他所营造出的巴赫境界有着说不出的妙处。听啊,在他的指下,巴赫那理智而严谨的乐句仿佛注入了生气,被幻化成了一颗颗晶莹透明的晶体。那是一种绝对的纯净与深情。我惊讶于他能自如地调动各个声部,使整支乐曲显得如此井然有序,天衣无缝;他以独特的对位,迅速建立起了一座宏伟的殿堂,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是完美而壮观的。“英国组曲”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首,a小调,BWV•807。尤其是前奏曲。乐曲带着一阵疾风劲雨急速回旋而下,有如冰冷的雨点敲击窗子。有着一种略带酸楚的回忆之感,但心境却是一片澄明。巴赫的几部力作,如“哥德堡”,“赋格的艺术”(BWV•1080),“音乐的奉献”(BWV•1079)等,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开来,经过了若干变奏,又回到了开始的主题上。这有点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长,再到长大成人,经历了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最终回归宁静,化为尘土。那是一种于天地间的孤傲,其间又饱含无限的温情的感觉,听了让人忍不住想落泪。Gould指下的巴赫就是这样,离我们仿佛很遥远,但又是很贴近;他其实就在你的内心深处。Gould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但你必须绝对服从,才能体会到其间妙处。他独自轻声吟唱着。我则是默默地,以真心去聆听。在那孤傲的,冰雪一样的外表下流露出的是那样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情感,折射出崇高而温暖的光辉,如夕阳的返照。正是这样一种置一切度外的脱俗令我感动,不能自已。

  看过简短的Gould的纪录片片断。这位加拿大的钢琴家在人们眼里显然是怪人一个。他有着许多奇特的举止,比如在演奏时要随着乐曲哼唱出对位(这一点在纪录片里特别明显);弹奏时,他只坐他父亲为他做的那张破旧的吱嘎作响折椅,那椅子比一般琴凳要矮好多,坐上去手背只能和琴键平行甚至还要低于琴键;他在演奏时举止随意,手舞足蹈和摇头晃脑特别夸张,我在纪录片里甚至见到他跷着二郎腿演奏;他总是要服用各式各样的药片但医生诊断说一切正常;即使是在热天仍要裹得严严实实;特别爱惜自己的双手,避免同人家握手,连夏天都戴着手套……但说句老实话,我并不认为这能说明什么。媒体有时对音乐家的怪癖大肆渲染甚至加以歪曲,往往却忽略了其本身的音乐价值。

  Gould还不到30岁就告别了舞台生涯,独自隐居在加拿大的北部。他把自己的余年都交给了他那心爱的“如子宫般宁静”的录音室和麦克风。他在孤寂中独自思考,感受巴赫的精义。一开始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前程应是非常光明的,而他却将自己和舞台隔绝,人们仅能通过唱片来对他进行了解。记得Gould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曾说过,他厌恶现场演出的感觉。他认为音乐会上,台上是演奏家,台下是观众,界线太明显,根本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我非常怀念过去的那个时代,” Gould说,“18C时的演奏家和听众是平等的,他们在类似于沙龙的场合进行非常好的交流。演奏者往往是作曲家本人,而在听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自己也会演奏和作曲。”但是,那个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Gould除了钢琴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活动,他同时还算作电视制作人和自由撰稿人。在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广播文献作品《孤独三部曲》(The Solitude Trilogy),包含的三个部分为《北方的观念》(The Idea of North),《后来者》(The Latecomers)和《大地的寂静》(The Quiet in the Land)。

  《北方的观念》,是Gould在加拿大北部对5个生活在那儿的居民分别进行访谈,然后把这些谈话内容拼贴成广播作品。谈话的内容是关于孤独的生活给人带来精神上特殊的感应。这些谈话与音乐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某种意义上,体现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孤独,以及孤独中的思索和人的主观意识上的超越。巴赫的音乐其实正如此,孤寂中的静默,而达到了灵魂的超脱。

  Gould仿佛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但他并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反叛者。他只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个固执的保守主义者。他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力量对人进行的影响。一种自信,但也必定是一种无奈。在孤寂中静思,但达到了超越。就是这样。

  Gould已远去。但他所代表的课题,已远远超越了音乐,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包括我们今天的时代。他代表着一个时代。和一个极致。

  附: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买过一盘磁带,叫“莫扎特让你更聪明”。其中收录了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1)的第一乐章。而我在听时,总觉得里面好像有一个人在轻声哼唱。但那时我太小,也不知道乐坛上的一些人,就没深究,不久也就把它忘了。虽然当时觉得很奇怪。

  而如今,当我听Gould演奏“英国组曲”时,我又找到了那种感觉。我突然想起来了这一切。立即翻柜子,找那已经几年没听的磁带。在找的过程中,我一直心跳加速。其实我已经知道答案了,只是想证实一下。找到了,我迅速抽出目录,每支曲子都标明了编号,演奏人员以及录制地点和时间。在(K•331)的那一栏,赫然印着演奏者的名字:Glenn Gould。的确是他。

  我听那演奏。依然是充满张力而生气勃勃的。那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莫扎特之一。自从我买来这盘磁带那时起,我就一直这样认为。

  ——01•7•9

  在晚上,我其实已经有了预感,但打开收音机时还是不敢相信——今天的《阿申爱乐》真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不过不是Gould版的,而是用羽管键琴来演奏的。演奏者就是那位气质很像贝多芬的克里斯托夫•罗塞特(Christophe Rousset)。记得有一次我发E-mail去问了阿申这个人是谁的。(记得在DECCA网站上看他好像是指挥家,也是羽管键琴家)我手忙脚乱地搬出录音机,再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盘有半面空白的磁带,想录下来。(自从开始CD大军,tape几乎被我淘汰了,尤其是录的,音效比CD差得太远了,我挺心疼的。Alwa的录音机,才买了没几个星期,就被我打入冷宫,被CD盖住了。如今又抬了出来,应急。)

  空间不够,不过大部分曲目都录下来了。尤其的主题和最后一个变奏。用羽管键琴的效果不错,挺本真的。罗塞特的演奏非常好,稳重间透着韵动,充满灵性而不张扬。

  反复听这些录音,在深夜。我现在是,每听一次,每个变奏,尤其是那个开头和结束都重现了的主题,我都想大哭,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太触及我的内心深处了。真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无限追忆与感恩。在主题最后一次回复时,那一种带着离别世间的淡淡的哀伤和那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是深情而无限的眷念。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我的感觉。我沉醉其中,几乎不能自拔。

  ——01•8•23

  古尔德—格伦•古尔德,一个谜一般的名字,一段不朽的传奇。短短50年的一生中,他的双手在键盘上凿刻出了一个深邃、绚丽的音乐世界。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任何试图仅用几千字对古尔德的一生进行哪怕是简略叙述的想法都是不实际的。当然,他首先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深沉的哲人,一个作品虽不多却也耐人寻味的作曲家,一个不可多得的传媒大师……仅就其钢琴演奏而言,在千万听众心目中他就是巴赫的最佳代言人,甚至他就是巴赫的化身。古尔德曾声明,巴赫的作品并不是他的最爱,然而他手下的巴赫却成为千万听众的最爱。事实上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吉本斯到古典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从浪漫时期的门德尔松、瓦格纳到本世纪的欣德米特、勋伯格,古尔德无一不倾注过心血。在此仅介绍古氏演绎巴罗克音乐,或者说是演绎巴赫音乐的心路历程。

  初出茅庐

  1932年9月25日,格伦•古尔德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和大多数音乐家一样,小古尔德有幸生在一个音乐气氛浓厚的家庭中:母亲佛洛伦斯是音乐教师,弹得一手好钢琴;父亲也是一名不错的业余小提琴手。家庭的音乐氛围使小古尔德在识字之前就先学会了识谱,并确立了绝对音高感。他和母亲常玩的游戏是,母亲弹出不同的和弦,每次小古尔德都能在房间的另一头凭听觉辨认无误。

  有了母亲的悉心呵护和指导,小古尔德很快在键盘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5岁的一天,他对父亲说:“我会是个音乐会钢琴家。”音乐对他来说有一种神秘的亲和感,因而学习音乐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自然的需要。

  10岁时,古尔德已完全掌握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卷。他的父母感到继续教育儿子已力不从心,经过寻访,把他送到多伦多音乐学院的圭雷若教授门下。独具慧眼的教授很快发现这个孩子的独特之处,于是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教育方式:没有压制,没有强迫,在钢琴技术的具体问题上,教授允许古尔德与自己争辩甚至不从,师生之间总是去平的讨论、交流,这种富于创造和启发的教育方式对日后古尔德那种独特的,甚至带有叛逆性的演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钢琴,古尔德还系统的学习了管风琴、和声、对位和音乐分析。他个人认为,管风琴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教会了他去注意低音线条的重要性,并培养了他对巴赫音乐的热爱—毕竟巴赫是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管风琴大师。当我们聆听古尔德的演奏时,就会发现管风琴带来的这种益处—清晰的低音线条。

  1945年,多伦多伊顿音乐厅。13岁的古尔德举行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这是一次管风琴独奏音乐会,巴赫的《g小调赋格》即是演奏曲目之一。他的出色演奏引来了传媒的如潮好评。当地报纸评论:“自始至终他的演奏显露出一个大师般的权威和控制……他从不发生错误。巴赫的《g小调赋格》中的低音踏板清晰如歌……不仅演奏技术令人惊叹,而且解释的深度已臻成熟。”就这样,古尔德的演艺生涯一炮打响了。

  舞台生涯

  19岁的古尔德开始了音乐会钢琴家的演出生涯。从家乡多伦多出发,温哥华、卡尔加里、斯特拉福德……年轻钢琴家的足迹踏遍了加拿大几千里国土,他带去的是一场场演绎别具一格的音乐会,留下的是一片片的掌声和赞誉。

  一位美国乐评家在一次音乐会中听过古尔德的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后惊叹:“你演奏巴赫的这种方式是从哪儿学的?”此后他在美国一份重要音乐期刊中发表一篇评论:“……听众很快会见到,一位与兰多芙斯卡和塞尔金相比毫不逊色的艺术家。”结果古尔德尚未在美国露面,就已经成了音乐界的新闻人物。

  年轻的古尔德不失时机的进军美国,在华盛顿和纽约举行了两场独奏会,同样依靠自己无懈可击的演奏迅速打入了音乐圈的最高层。此外,纽约的那一场带给他一个意外的收获:观众席里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古典音乐部主任奥本海姆慧眼识英,与古尔德签约,开始了与他长达28年的合作,此是后话。

  底特律、匹兹堡、达拉斯……成了名的古

金球奖,是美国的一个**与电视奖项,以正式晚宴的方式举行,举办方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此奖从194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79届了。

下面列举一下各届获奖情况:

一、2022年第79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公布时间是2022年1月10号)

1、剧情类最佳影片:《犬之力》。

2、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威尔·史密斯《国王理查德》。

3、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妮可·基德曼《里卡多一家》。

4、《里卡多一家》和《国王理查德》剧照。

5、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西区故事》。

6、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倒数时刻》。

7、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瑞秋·泽格勒《西区故事》。

8、最佳男配角:柯蒂·斯密特-麦菲《犬之力》。

9、最佳女配角:阿丽亚娜·德博斯《西区故事》。

10、最佳导演:简·坎皮恩《犬之力》。

11、最佳动画片:《魔法满屋》。

12、最佳外语片:《驾驶我的车》。

13、最佳剧本:肯尼思·布拉纳《贝尔法斯特》。

14、最佳配乐:汉斯·季默《沙丘》。

15、最佳歌曲:“NO TIME TO DIE” 《007:无暇赴死》。

二、2021年第78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音乐/喜剧类**:《波拉特2》。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安德拉·戴《美国诉比莉·哈乐黛》。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查德维克·博斯曼《蓝调天后》。

三、2020年第77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1917》。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奥莉维亚·科尔曼《王冠第三季》。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布莱恩·考克斯《继承之战第二季》。

  4、最佳导演:山姆·门德斯《1917》。

《1917》

四、2019第76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格伦·克洛斯《贤妻》。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拉米·马雷克《波西米亚狂想曲》。

4、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罗马》。

五、2018第75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三块广告牌》。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弗朗西丝·麦克道曼《三块广告牌》。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加里·奥德曼《至暗时刻》。

4、最佳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水之形》。

六、2017第74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伊莎贝尔·于佩尔《她》。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海边的曼彻斯特》。

4、最佳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爱乐之城》。

七、2016年第73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荒野猎人》。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布丽·拉尔森《房间》。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荒野猎人》。

4、最佳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荒野猎人》。

八、2015年第72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少年时代》。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朱丽安·摩尔《依然爱丽丝》。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埃迪·雷德梅尼《万物理论》。

4、最佳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少年时代》。

九、2014年第71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蓝色茉莉》。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马修·麦康纳《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4、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十、2013年第70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杰西卡·查斯坦《猎杀本·拉登》。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

4、最佳导演:本·阿弗莱克《逃离德黑兰》。

十一、2012年第69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后人》。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梅里尔·斯特里普(《铁娘子》)。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乔治·克鲁尼(《后人》)。

4、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雨果·卡布里特》)   。

十二、2011年第68届美国**电视金球奖。

1、最佳影片:《社交网络》。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科林·费斯《国王的演讲》。

4、最佳导演:大卫·芬奇《社交网络》。

十三、2010年第67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阿凡达》。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弱点》。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杰夫·布里奇斯《疯狂的心》。

4、最佳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

十四、2009年第66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贫民富翁》。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革命之路》。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科林·法雷尔《杀手没有假期》。

4、最佳导演:丹尼·鲍尔《贫民富翁》。

十五、2008年第65届美国**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

1、最佳影片:《赎罪》。

2、(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3、(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约翰尼·德普《理发师陶德》。

4、最佳导演:朱利安·肖贝尔《潜水钟与蝴蝶》。

  《迷失太空》( Lost In Space )

  导演:斯蒂芬霍普金斯

  演员:

  威廉赫特(饰约翰罗宾逊)

  加里奥德曼(饰扎查理史密斯)

  咪咪罗杰丝(饰莫琳罗宾逊)

  马特勒布朗(饰唐韦斯特)

  海瑟格拉汉姆(饰朱迪罗宾逊)

  新线影片公司(NEW LINE CINEMA)1998年4月3日出品

  本片耗资一亿美金,可以与97年暑期的《ID4星际终结者》科幻动作巨片相比,在英国伦敦制片厂拍摄完成,是好莱坞最卖座的影片,在98年4月3日美国上映时,仅3天周末票房便击败雄霸多时的《泰坦尼克号》。片中的电脑特效高达650项,是侏罗纪公园的两倍。本片由全美第一本科幻小说改编,曾是轰动美国的畅销电视剧,这是首度搬上银幕。

  故事讲述的是罗宾森一家人被派遣至银河太空探险,目的是找寻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但是,同行的史密斯博士,却暗中勾结邪恶势力,率领他所发明的高智慧机器人,企图阻挠这次的冒险任务。罗宾森一行人驾驶太空船“木星二号”,在探险途中,由于史密斯博士暗中破坏,导致机械故障,脱离正常的航行轨道,与地球失去联络。他们被迫降落在不知名的星球上,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星球上充满着邪恶的外太空生物如巨大的毒蜘蛛,或是蜥蜴与猴子的混合体。

  由奥斯卡影帝威廉·赫特(Willian Hurt)饰演一名21世纪的太空物理学家,被赋予寻找外太空人类可以生存的星球,带领一家五口前往银河探险,经历惊悚、亮丽、爱与勇气的冒险旅程。集合美国当红年轻影星,由米米·罗捷丝(Mimi Rogers)饰演罗宾森妻子,她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生物化学专家,在险境中能利用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来化解困难,三名孩子分别由海瑟·葛拉罕(Heather Graham)、莱喜·雪伯特(Lacey Chabert)和十一岁童星杰克·强生(Jack Johnson )饰演,还有饰演反面角色闻名的盖瑞欧德曼,把片中声名狼藉的史密斯博士演得很传神,而麦特·雷布蓝克(Matt Leblanc )饰演卫斯特上校,负责太空号的巡航安全任务。

  本片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也算是一部亲情片,飞船虽然在太空中漂流,但仍然展现出人类的智慧、爱和勇气,这也是全片与《星际大战》不同之处,也许这就是美国人寓教于乐的方式吧。

  公元22世纪,地球已经面临毁灭的边缘。环境极度恶化, 人口飞速膨胀,食物消耗殆尽,人类要继续存活就必须到别的 星球上开发新的栖身之地。

  罗伯逊一家被选中承担开辟新世界的使命,他们将乘坐木星二号宇宙飞船前往阿 尔法星球,其被认为是人类的未来所在。

  太空研究专家约翰罗宾逊是一家之长,他亲自设计了一条 最近的飞行路线,将花10年到达目的地。他的队伍中包括妻子 莫琳、儿子威尔和女儿朱迪及事前妮,以及高8英尺的巨型机器人歌利亚。驾驶飞船 的是英俊剽悍的唐韦斯特。

  出发前夕,阴险狡猾的扎查理史密斯博士混上了飞船。 强烈的报复心理使得扎查理一心想破坏寻找新世界的计划,导 致人类的灭亡。

  扎查理破坏了飞船的电脑导航系统,从而使木星二号迷失在浩瀚的太空里。

  飞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带着罗宾逊一家不断地陷入危险境地。他们一会儿误入 蜘蛛异形的洞穴,一会儿又遭遇神

  毁灭战士 Doom (2005)

  导 演: 安德列·巴柯维亚 Andrzej Bartkowiak

  主 演: 德克斯特·弗莱彻 Dexter Fletcher Razaaq Adoti 理查德·巴拉克 Richard Brake 本·丹尼尔斯 Ben Daniels Petr Hnetkovsky Sara Houghton 巨石强森 The Rock 道格·琼斯 Doug Jones

  上 映: 2005年08月05日 (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美国 捷克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52/10( 11589票 ) 详细

  颜 色: 彩色

  声 音:

  时 长: 100 分钟

  类 型: 科幻 恐怖 动作

  分 级: 英国:15 加拿大:14A 芬兰:K-18 澳大利亚:MA 美国:R 加拿大:18A 荷兰:16 新西兰:R16 德国:18 新加坡:NC-16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2145年,地点是在火星一处荒凉偏远地方的科学探测站。火星舰队总部接到从该地区传来的微弱求救信号,而在那里科学探测站正在进行着遗传密码破解的重要实验,一旦该地区失去控制,无疑将会造成整个人类的一场大劫难。

  火星舰队派出一只由勇猛中士沙加(巨石强森 饰)率领的特种部队——紧急应变策略小组(Rapid Response Tactical Squad,简称RRTS)前往该地营救,该小组还包括绰号分别为山羊、小子、风雷手、破坏王和收割机等几位身手过人的特种队员。

  当RRTS到达科学探测站时,这里已经变成人间炼狱,大量来历不明的可怕生物来袭,将这里的人类全部杀光,RRTS惟一可以做的是把通往地球的通道用免疫隔离系统封锁,再背水一战,用尽身上每一件终极武器,将这班魔怪一一歼灭……

  原 片 名Chronicles of Riddick, The

  中 文 名星际传奇2/漆黑一片2/超世纪战警/天域战士

  出品年代2004年6月11日

  MPAA级别PG-13级(激烈的暴力场景和对话)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96572/

  IMDB评分61/10 (5,502)

  国 家美国

  类 别冒险 / 科幻 / 动作 / 惊秫

  导 演大卫·杜西 David Twohy

  主 演

  范·迪瑟尔 Vin Diesel Richard B Riddick

  朱迪·丹克 Judi Dench Aeron

  柯姆·菲尔 Colm Feore Lord Marshal

  Alexa Davalos Kyra

  卡尔·厄本 Karl Urban Vaako

  莱纳斯·罗彻 Linus Roache

  尼克·齐兰德 Nick Chinlund Toombs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视频尺寸576x432

  影片长度119 Mins

  对白语言英语

  字幕语言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瑞迪归来◆

  整整5年的时间里,瑞迪(范•迪塞尔饰)一直在银河系的边缘地带一些被遗忘的星球之间来回游荡,躲避着那些只为钱眼红的雇佣兵的追捕,因为他的项上人头现在值一大笔钱。后来,瑞迪来到一个名叫“Helion”的星球上,发现这里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且非常进步的地方,可惜已经被马歇尔王(柯姆•菲尔饰)大肆侵略进而统治,他是一个专制的暴君,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自己那支强大的“死亡使者”军队来征服整个人类文明社会。

  瑞迪最终被流放至一座地下监狱,从极地般寒冷的黑夜到火山岩浆般炎热的白天,这里有着过于极端的温差浮动。瑞迪遇到了凯拉(艾莉克莎•黛沃洛斯饰),哦,她是第一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瑞迪第一次看到她时不过是一个不到13岁的小女娃,现在已经长成一名标致的大姑娘了。瑞迪想尽办法使自己和凯拉重获自由,却被带入了“死亡使者”的指挥战舰,这直接导致了瑞迪和马歇尔王之间的战斗,那是一场关乎世界命运的大战,牵连着所有人类的生死与生态平衡。当然,“独行侠”瑞迪其实并不孤单,至少艾尔伦(朱迪•丹奇饰)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她是另一个银河系种族的大使,帮助瑞迪挖掘出那令人难解的身世之谜。

  ◆星际传奇人物谱◆

  瑞迪

  他可能是整个银河系最为危险的人物,受到3个星系5个星球的通缉,因为在他身上背负了无数条人命。瑞迪总可以在各种艰难中存活下来,他杀人并不是为了无耻的快感,只是为了可以获得自己一直追求且渴望已久的自由。他通过手术使自己的眼睛有了夜视能力,同时还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离奇勇敢的天性。他身体的线条就像是一只健壮的豹子一样优美。

  凯拉

  一个和瑞迪非常有渊源的美丽女子,她身上那股要人命的吸引力简直可以和瑞迪相媲美。凯拉疯狂地崇拜着瑞迪,却又怨恨他5年前将自己弃之新麦加不理不睬。对了,忘了一提,她在第一集中的名字是:杰克。

  伊马姆

  一名牧师,和凯拉一样是第一集中的幸存者。从那以后,他就来到新麦加,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伊马姆的善良、仁慈和怜悯之心都是瑞迪的世界中从未出现过的情感。

  马歇尔王

  “死亡使者”至高无上的领袖,众所周知,他是“死亡使者”中地位最为崇高、最为神圣、最为拥有诱惑力的人。马歇尔王可以对整整一个军团的战士发号施令,有权力决定每一个生存在银河系的人类的命运和生死。

  指挥官瓦可

  “死亡使者”年轻的指挥官,他忠诚地献身于他的主子--马歇尔王。

  女爵士瓦可

  她是瓦可的妻子,性感、美丽且极富野心。她还是丈夫忠实的支持者,一心希望瓦可有朝一日可以杀掉马歇尔王,取代他的王者地位。

  ◆绿屏技术并不值得夸耀◆

  所谓绿屏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拍摄技巧,在一个同一颜色的场景中拍摄,再由电脑特效将周围的环境填入其中。许多演员,这些人中不乏大明星,他们都声明自己并不介意在绿屏技术下进行表演,但范•迪塞尔却绝对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暗示道:“在绿屏技术下根本没办法突显出角色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所以作为一名演员,我羞于在绿屏技术下表演,而且尽量避免。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演员自我本能地抗拒自己周围的表演环境都是虚假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建造更多真实比例的场景,而且一定要精致,因为这些场景都将在影片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部分。真实的场景可以帮助演员培养更为直观的归属感,在绿屏技术下就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

  然而,即使迪塞尔这么说,他却遗憾地告诉大家,《星际传奇2》中确实使用了绿屏技术,但那只是为了间隔出各种不同的空间的层次感,是制造出一种距离感和延伸度的手段--就像他的一些工作环境,虽然使用了绿屏技术,但其中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物却是真实的。

  ◆解剖“重力武器”◆

  勇敢的英雄主角更加需要一个同样出色的反派角色与其相辅相成,卡尔•厄本(曾在《指环王》中饰演伊奥莫王子)在《指环王》系列中挥舞着剑冲锋陷阵之后,马上又在《星际传奇2》中研究起了“子弹学”,将会作为“瓦可”使用一款“死亡使者”必备的专门新型武器,名字很简单--“重力武器”。

  厄本解释武器的原理:“‘重力武器’本质上是射击子弹类型武器的替代品,由‘死亡使者’开发,是非常完美的终极武器。枪上不需要装弹或射击的单独设备,因为它是一种能源枪,凭着将阴极的能量转换而工作。它会利用压力将能源浓缩,然后用短促的冲击力将它射出--只要被这种武器击中,都是致命伤。”

  其实影片中除了“死亡使者”,大部分人都还是使用常规的射弹型武器,所以“死亡使者”所持有的重力武器是使他们成为最令人生畏的对手的主要原因。然后,瑞迪会用一把小刀,在整部影片力撑自己屹立不倒,或许大多数人就真的可以亲眼目睹什么是真正的格斗技巧了……

  中文名称:星际传奇1 (漆黑一片)

  英文名称:Pitch Black

  **导演:大卫·杜西 David Twohy

  **演员:范·迪瑟尔 Vin Diesel

  Ric Anderson

  克罗地亚·布莱克 Claudia Black

  Simon Burke

  Les Chantery

  Peter Chiang

  基恩·大卫 Keith David

  Firass Dirani

  时 长:110 分钟

  类 型:科幻 恐怖 惊秫

  字 幕:中文

  剧情简介:

  在不远将来的一天,太空宇航员福瑞驾驶的太空船在外太空发生事故,不得不降落在一颗遥远的行星上。福瑞的伙伴们大部分死于这场事故,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逃生。其中包括执法官强斯和他押送的犯人——凶狠残忍的雷迪克,当生还者们一起去探索这个热得使人喘不过气的陌生星球时,这两个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也必须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活着离开这个星球。

  这个星球白天看起来可怕、荒芜、死气沉沉,但是当夕阳西下,整个星球完全被黑暗笼罩时,这个星球上的另一些“居民”才会悄悄浮现

  星球大战系列就不多说了

  星河战队2

“管”的恶果  不但大多数思想家、教育家都同意,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不应仅仅是起床、上学、取得好成绩、看电视,而还有其他一些意义,这很重要。亚里士多德将好的性格定义为正确的行为——对自己及对他人的正确的行为。他相信好的性格是取得人生最终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人生的最终目标是快乐。  孩子变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  我总是很忙,不喜欢去商店买衣服。直到有一天不能再拖了,我去了趟“香蕉共和国”。抓了几条适合我尺码的牛仔裤冲进试衣间后,却发现它们都太大了,可我并没有减肥。付钱时,我问收银员这些奇怪的尺码是怎么回事,“噢,”她回答说,“那是我们的‘虚荣心尺码’。”我的头脑中一亮,“对,虚荣心尺码!”  我们都在用“虚荣的尺码”,实际上,“虚荣心尺码”已经从试衣间潜入教室和家庭,被用在了孩子身上:成绩单上的B奇迹般地变成了A,“良好”变成了“优秀”,参与者都成了冠军。  也许你孩子的房间里也放满了奖杯和绶带。我儿子就有一个超大号的奖杯,甚至需要一间房子来专门摆放它。他从足球队的医疗室把它拾了回来,纯粹为了炫耀。我认识的一个5岁女孩在一次体操比赛中,被错发了的奖品,她甚至都不屑于换回来,她的房间早已堆满了各种奖品,这一点都不重要。当然在父母眼里,孩子们更是最棒的。然而,所有这些认可却造就了这样一代孩子,他们不知如何去应付那些奖杯和奖章后面的现实生活。  学校里的“虚荣心尺码”对孩子尤其不利,老师和家长们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而忘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莫琳•司多特曾写过一篇反对“自信运动”的很有力的文章。她说:“过去,自信心的培养从来就不是最主要的,而且人们认为自信并不是独立的,它是成功、努力工作和责任感的产物。只是近年来,在美国教育的历史上,单纯的自信心的培养才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她的观点是有争议性的。但无论如何,自信心的培养已经在教室、操场,最重要的是在家庭里产生了影响。这毕竟这是为了孩子好。当孩子回答错问题时,老师并不正面批评,而是问“这是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吗”?  “虚荣心尺码”本身并不可怕,它仅仅是一个让人感觉良好的花招。这就像调整体重计让我们的体重显得比实际要轻一样。但是,利用这种技巧教育孩子却会鼓励他们自命不凡的心态。他们期望世界围着他们转,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东西,“有权”过最好的生活。这样,他们就很难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也很难同情他人。这种做法也使家长很难分清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他们必须的。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司博克博士是这方面的权威。严格的规则,正式的进餐时间,教条主义的育儿模式——男孩子不玩娃娃,孩子们必须在晚上八点以前睡觉——统统被修正。家长们不愿强制孩子,他们变得不再严厉教条,而是更易于沟通。这些改变大多有很好的结果,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那种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新型亲密关系。但是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一些家长不假思索地就投入了这种流行的家教方式,甚至忽视了一般的常识。  例如,让孩子自己作选择,家长认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能力。一个学龄前儿童就可以是这种家教方式的运用对象:“你愿意自己走到车上呢,还是愿意让我抱你过去?”“你愿意穿牛仔裤呢,还是针织裤?”在很多情况下让孩子自己选择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其实孩子往往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他还是要上车,还是要穿裤子,父母提供了两种可接受的,对他们合适的选择,但这些选择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只是在限制他们时稍微放宽一些。  还有很多父母自欺欺人地相信他们的孩子有能力做出选择,而且不仅仅是在两种可能之中做出选择。这样家长很容易就会犯一个错误,即让孩子决定与他们的成熟程度和经验不相符的事情。实际上,即使有家长的提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来自于选择所导致的失败的压力。其实,童年时期的一件乐事就是不必做出决定,不必做某种选择。  这种不恰当的选择不仅会造成孩子们的焦虑,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不清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慢慢的,真实和虚假的界限也模糊了。小山姆真的能够在巡洋舰型汽车和切诺基吉普车间做出选择吗?他真的相信是他在选择买哪一种车吗?在这种情形下,生活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种挑战,没有魔石可以告诉他什么是真的,什么不过是开开玩笑。孩子们需要的是在那些有责任由他们自己承担后果的事上做出选择。如,你要是一直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作业,那你不得不告诉老师你没有完成作业了。  自命不凡的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应该得到关注,这种认识他们从小就有。他们不懂得容忍,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满足,他们被宠坏了。家长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感觉——如果不带她去,她会多失望啊!如果他做得不好,会多伤心呀!——而不是将这些情况视为重要的学习机会。关心孩子的感受的这种冲动本意不错,但如果对孩子的需要过于敏感,有时就会产生反作用,孩子会因此失去培养他们情感和韧性的人生体验。  一位富有经验的高中指导老师不久前对我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难管理、最麻烦、最娇惯的一代。”这正是那种鼓励自命不凡的家教方式的恶果。  不久前一位母亲告诉我,她5岁的孩子总在学前班的课堂上捣乱,老师说她拒绝合作,不排队,在需要保持安静时哇哇乱叫,甚至还会讲脏话,这位母亲感到非常尴尬。当她向我讲述这些时,我要求她告诉我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她说女儿在家经常讲脏话,“我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我可从来不会对我妈妈那样讲话”。她不会对自己的母亲那样讲话,是因为“妈妈不会容忍的”,同样,她女儿敢跟她说脏话,是因为知道她会容忍。这位母亲自己向女儿暗示了这样的信息。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一些非常理智非常有思想的家长会容忍他们自己的父母永不会容忍的一些行为呢?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很多情况下孩子会比他们更有决定权呢?  对于很多父母来讲这都开始于一件只花费17美元的漂亮的连裤童装。这种感觉多好啊!只需要17美元就可以让你和你的宝宝高兴,这太有满足感了,并且还充满乐趣。开始时真得很便宜,几年后,情况就变了。在文具店你要买托卡玩具,在食品店要买糖果,此外还有漫画、玩具首饰等等。逐渐地,你彻底接受了新的角色:一个有份重要工作的人——让你的孩子高兴。谁能想到这个角色要扮演到什么时候呢?30年后,当他们不高兴时,你会发现自己甚至在为他们的心理咨询付钱!  对于父母来讲,设定界限太难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斗争要比我们父母严峻得多。我们小时候也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成为重要的营销对象。今天,任何一个吸引孩子的节目都穿插了很多广告。刚刚过完万圣节,广告人就一本正经地宣传一件在圣诞节时“必须拥有”的玩具。当然,孩子们对待玩具没有任何歧视,一向是来者不拒。一天晚上,我的女儿对我说她想要那件刚刚在电视上看到的玩具。当我问她为什么想要那件玩具时,她盯着我好像我长出了翅膀。  孩子们不仅仅是过多的广告的牺牲品,现在很多的“产品代言”也会在电视或**上用微妙的方式向他们宣传。这种代言非常流行,因为你不能用遥控将它跳过去。所以你的小儿子会看到他最喜欢的**人物喝哪种可乐,儿童漫画里的人物用哪种香波。对于孩子来讲,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很难区别什么是现实生活,什么是电视。产品代言更加大了这件事的难度。  杂志同样在刺激年轻人的消费欲望。不久前《纽约时报》对青少年杂志的目标群体以及广告词做了一次调查。《康黛•那斯特青少年时尚杂志》的广告词是“14岁的女孩可以——也值得——像成年的超级模特一样穿3000美元的时装”。杂志文化似乎更推崇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  对青少年消费习惯进行研究的元素市场调查公司总监说:“青少年是贪婪的消费者,他们不用付房租,不用付健康保险金,所以他们的收入几乎全部是可支配收入。一般来讲他们都不存钱,时尚就是花钱、花钱、再花钱。广告人渴望在年轻时就抓住他们,这样会有更大的机会让他们成为终身顾客。”得克萨斯大学的营销教授詹姆斯•麦克尼尔研究了30年的儿童消费行为,他发现,10岁以前的儿童成了儿童市场的后备军,每年要花费近14亿美元。  很容易看到的孩子们是怎样在物质上被宠坏的,他们得到的东西太多了。但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导致孩子被娇惯的原因。  我们的文化有了一个转变,那就是申辩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力量。在一些情况下,多数人的申辩是导致民主产生的重要手段。例如,父母动员起来要求给贫困地区的学校资金。残疾人联合会强迫公共戏院设立无障碍通道以便于轮椅行走。这种方式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开辟了途径,也使机会能更均等地提供给大家。  不幸的是在一些上层社会群体中,申辩有时变异为老于世故的人得到更好、机会的工具。  一方面家长们对孩子的发展有了的了解,但同时他们精力有限,必须在职业与家庭之间保持平衡。他们开始运用所学到的消费技巧,不再考虑“正确”、“公平”与“可能”的界限,而是问:“我能从老师身上得到什么?能从教练身上得到什么?能从学校得到什么?”  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性多动症的儿童或其他残疾儿童在一些考试中可以延长时间。对残疾儿童来讲,这种安排使他们有更公平的机会,而对没有残疾的儿童来讲,延长时间无疑为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好处。自从1991残疾人教育条例修改后,被确诊为多动症的孩子成倍增长,尤其是在上层社会群体中。1991年ETS收到了18万份考试延时的申请,1997年这个数字一跃为42万份。我们还知道有两所残疾学生最多的高中,《谈话》杂志披露说它们是两所极优秀的高中:纽约的达尔顿学校和加利福尼亚的十字路口学校。  最近的新闻还提到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克瑞丝•凯芙,一位现代舞演员、舞蹈设计者,向圣弗朗西斯科人权协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歧视的申诉。她坚持说圣弗朗西斯科芭蕾舞学校初级班没有录取她女儿,是因为她像她妈妈说的那样“有小个子运动员”的身材。这个女孩8岁,同61名孩子一同参加考试,但却成了18名落榜者的一员。  圣弗朗西斯科芭蕾舞学校在招生简章中登出了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具有良好比例的身材,挺直灵活的脊柱,从胯部开始笔直的腿,合适的脚弓”。初学者都需经过考核。这看上去很容易理解,就像对篮球运动员身高的要求一样。  圣弗朗西斯科市《反歧视法》规定,不给予那些在身材上有歧视的组织资金,凯芙夫人觉得自己因此有了反对这个学校的理由,她说:“这是我惟一的法律依据,没有这个,我只是一个愿望没有达成的母亲。”  母亲妄图改变世界以适应孩子的需求,这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一般来讲很少有人会那么做。但是界限在哪里呢?利用法律制度使孩子处于有利地位有什么错吗?假称孩子有某种学习能力的“残疾”,为他争取延长的考试时间,以便让一个B+的学生变成A有什么错呢?为孩子能列入优等生而斗争,以便为他进入常春藤名校铺路有什么错呢?家长们必须自己掂量这些事情,但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特权——将会使你的孩子受到伤害。  首先一个危害是孩子不再相信你和你的赞扬,多数孩子很清楚事实是怎么回事。他们通常知道自己和同龄人相比差距在哪里。儿童尊敬、信任说实话的大人,他们有一种天赋可以判断出这一点。我在同小病人打交道时,常常发现孩子对真相十分敏感。我曾治疗过一个8岁的男孩,他患有胆囊纤维症。孩子的父母出于爱和不能接受事实的心态没有告诉他疾病的真相。他喜欢玩击剑,父母便热切地鼓励他练习,有时甚至近乎强迫,以此让他以为一切正常。尽管如此,孩子依旧明白他的病可能很严重,父母给他鼓励并不真正因为他剑术高超,而是他们自己需要给自己一点安慰。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便对父母的赞扬和鼓励置若罔闻,他感到孤独,对病情日益担心恐惧。  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过分赞扬其实隐藏着别的信息——他们担心孩子不会总是做得那么好、那么聪明、有天赋。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就能判断出什么是真正的赞扬,什么只是吹嘘和欺骗。当他们只是在比赛中传了个球,或是画了一幅很一般的画时,父母却大声叫好,或到处吹嘘。这种过分赞扬会让孩子感到大家都生活在谎言中,全家人必须串通好,来保持一种神秘的平衡。  “虚荣心尺码”还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有些孩子们开始相信这些谎言。谁不喜欢被赞扬呢?但结果往往是,父母本来想用赞扬来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到最后却让孩子变得自高自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我听说过一个小孩,她在看病时咬医生,朝护士吐口水,对每个人挥舞着拳头,好像疯了一样。最后离开医院时,她却得到一个“微笑的脸”的贴纸,和带她去RUS玩具城的许诺。这些被家长过度夸奖的孩子,即使自己做得非常不好,也表现得不可一世。当然有时候这些孩子的表现似乎不错,那是因为自信掩盖了笨拙。在课堂上,他会第一个举手,尽管他的答案往往未经深思熟虑,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他从不刻苦学习,因为他知道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生活中,了解那些微妙的社交界限非常重要。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法明白这一点,这在和成年人打交道时表现得尤其明显。我最近听说一位老师被她一个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惊呆了。她没有时间改前一天交上来的卷子,这个学生课后找到她说,“我现在有时间,为什么我们不一起去图书馆改我的卷子呢?”这听起来更像《财富周刊》上世界500强公司的CEO,而不是一个孩子。很明显,这个男孩不知道他的话不是学生该对老师说的。  大多数成年人知道这种行为会冒犯到别人,但这个孩子却认为他的兴趣、目标和热望才更重要。尽管“虚荣心尺码”在课堂、球场上随处可见时,但孩子的特权却是在家里发展起来的。逐渐地,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得模糊不清。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如果孩子不清楚恰当的行为举止和不恰当、粗鲁的行为之间的界限,就无法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他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失去自我,无法适应社会。  孩子得到的特权也给家庭造成了危害。在自己的家里,人们本可以享受自由,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被扭曲时,这种乐趣和平静也被破坏。在家里,“表现”是最不应该提起的事,以“表现”为中心的家庭是孩子“特权”的摇篮。当父母感到应该夸奖孩子、听他们说话、鼓励他们,孩子就会觉得自己非常重要,父母的乐趣、欢愉都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样,家庭生活就变成了“小约翰尼的表演节目”。  我经常开玩笑说父母在家里应该感到他们是“占据空间的疾病”才对。这个医学术语描述的是一种未知的物质。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可以触摸到它,通过CT或MRI还可以看到它,但我们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父母有时候需要像这种物质一样,他们需要打电话、午睡、收拾衣橱。只要可能,他们应该是孩子生活的背景。有时候孩子如果能自己做些事,父母就不用刻意地组织他们玩耍、看**、讨论论文。对孩子来说,学会自己找事做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这也会让孩子感到更加轻松。

尼克·霍恩比

尼克·霍恩比,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教过英语,做过记者,先以一部非小说《极度狂热》声誉鹊起,获一九九二年英国图书奖年度最佳体育类图书,接着第一部小说《高保真》(或译作《失恋排行榜》)又一炮走红。这两部作品,还有后来的《男孩·男人》都被改编成**,广受好评。

中文名:尼克·霍恩比

外文名:NickHornby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57年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代表作品:《足球狂热》

人物履历

一九九九年,尼克·霍恩比获得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EM福斯特奖。二00一年的小说《如何是好》入围英国布克奖,并被评为WH史密斯图书奖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自杀俱乐部》是尼克·霍恩比第四部也是最近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二00五年,进入英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美国**明星强尼·德普已经买下**版权,将首度担任**制片人。

尼克·霍恩比定居伦敦北区,他的小说和生活都围绕着这个丰富生动的大都市。

值得一提的是,尼克·霍恩比是阿森纳的忠实球迷,他的《足球狂热》讲述的就是关于阿森纳——这支北伦敦足球劲旅的故事,已改编成**《极度狂热》。

主要作品

纯属偶然,记录下他同时爱上足球和女人的自传体小说FeverPitch在被多家出版社婉拒出版后,却一鸣惊人地登上1992年度英国图书畅销榜。此后尼克·霍恩比的每部小说几乎都在畅销榜和专家书评两方面双获丰收,其中就包括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失恋排行榜》、《非常男孩》,以及戏谑另一位英伦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的名作《拥抱逝水年华》的小说《如何是好》。他的作品大多都被气势磅礴成**,但公认评价最好的还是小说本身。2005年的新作AlongWayDownI出版,即登上英语文学各大排行榜前十名。

代表作品

自杀俱乐

简介

书名:自杀俱乐部

作者:(英)霍恩比著,张坤译

ISBN:978702006449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内容简介

英伦才子作家、《失恋排行榜》、《如何是好》、《男孩·女孩》作者尼克·霍恩比最新力作!

笑中带泪的喜剧小说,洞察都市人生与死、爱与痛、孤独与友谊的种种困惑!

新年前夜,四个生活失意的陌生人在伦敦著名的“自杀圣地”顶层大厦上不期而遇。马丁是个名誉臭了大街的电视节目主持人,JJ是个失败的音乐人,中年妇女莫琳除了一个植物人儿子之外一无所有,而洁丝是个四处碰壁的青春期叛逆少女。经过一个荒唐的夜晚,四人组成所谓的“自杀俱乐部”,试图互相帮助,走出抑郁的低谷。新的烦恼与笑料由此产生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译后记

评论

尼克·霍恩比是这样一个作家,他聪明机智,满口俏皮语,感情上却毫不吝啬。

——《纽约时报》

这本书极具幽默滑稽,聪明俏皮霍恩比真是我们最有天赋的喜剧作家。

——《星期日泰晤士报》

《自杀俱乐部》写作一流,人物刻画十分精彩,给了我极大的阅读快感。

——强尼·德普(美国**明星,《自杀俱乐部》**制片人)

冷也好热也好不自杀就好

文:宋强出处: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11月

《自杀俱乐部》并不是一本劝人们自杀的书,也不是让自杀的人们组成俱乐部的书,而是一部充满着幽默色彩的、远离自杀的书。

在祥和欢乐的新年前夜,四个生活失意的陌生人在伦敦的“自杀胜地”顶层大厦上不期而遇:跟未成年少女有染而吃了官司、名声臭大街的电视名人马丁;照顾残疾儿子而对生活前景绝望的中年妇女莫琳;走不出幼年时姐姐失踪阴影、被男友甩了而想不通的青春期叛逆少女杰丝;还有一个来英国闯荡的美国人,始终出不了名,跟乐队散伙,和女友分手的摇滚歌手JJ。经过一个荒唐的夜晚,四人组成了所谓的“自杀俱乐部”,试图互相帮助,走出抑郁的低谷。新的烦恼与笑料由此产生:他们试图挽救马丁的婚姻,结果一团糟;他们组成读书会,专门讨论自杀的作家们,还计划匆匆地去度假

仔细想来,现在的人们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了,经济上的压力如买房买车买奢华的衣服化妆品,情感上的压力如恋爱失败老大未嫁婚姻破裂,精神上的压力如工作繁重加班不断孤独抑郁,一句话:活着可真不容易。据某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在读者最需要的书是心理自助类的,排除压抑抑郁,避免走向精神上的绝境和危机,是每个人内心里强烈的追求。怪不得那些心理访谈的电视节目方兴未艾收视率节节攀高呢。小说中的四个人物恰好是四种不同的精神危机类型:电视主持人马丁名誉惨败,虽然有一张谦和的大众喜欢的脸,却因道德上的污点无法继续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他陷入的是道德危机;莫琳是个运气太背的人,偶尔的一次性生活就怀了孕,丈夫还不辞而别,想堕胎吧自己信奉的基督教又不允许,生了个儿子也不争气,居然是个植物人,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真是无法忍受,她陷入的是命运的危机;杰丝是个偏执的女孩,她的热烈吸引了男友,她的任性又让男友抓狂似的四处躲藏逃避送上门来的爱情,她的感情可真够失败的,她落入的是情感的危机;JJ万里迢迢从美国来到英国求生存,可事业遭受惨败,一个高傲的艺术家居然沦落街头成为送比萨外卖的小贩。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危机,难道我们不也是每天都会、都有可能或正在经历的吗?他们最终组成了“自杀俱乐部”,用他们英国式的幽默彼此帮助着走出了绝境。在中国,或许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也有必要组建一批“自杀俱乐部”,好好互相倾吐一下掩藏在平静外表下苦闷的内心。《纽约时报》评论说,它“聪明机智、满口俏皮话,感情上却毫不吝惜”,确实很恰当。

然而,在中国,还有一种观念促使人们竞相选择自杀。虽然自杀者有很多是陷入精神危机者是找不到出路者是逃避残酷现实者,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却是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轻易选择了绝路。据说,中国自杀率在世界上排行第一,这是我们从未想到也从未仔细思考过的现象。但中国人面临的精神压力就真的比外国人多那么多吗?其实,促使很多国人走向自杀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头,生命是低于“义”的,是低于伦理道德规范的,打仗的时候男人是不能像美国大兵那样一旦被俘就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的,而是一定要自杀殉道的(当然,面临民族大义的时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妇女一旦遭受侮辱就必须自杀以示清白,这样才能显出贞洁来才有可能得到朝廷赏赐的牌坊。时至今日,农村“烈妇烈男”动不动就拿起农药一气喝下的事屡见不鲜,追究原因,无非就是跟公公婆婆老公老婆吵了架受了点委屈罢了,拿命去抵,值得吗?我们应该向《自杀俱乐部》中陷入绝境的四个人好好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学习他们的幽默,恢复生活下去的勇气。

对于那些把“自杀”抬高到形而上学意义的人,我心怀敬意,但不敢苟同。还是得相信萨特那句话——“存在先于本质”,你自身命运的选择只能靠自己把握,你心目中的未来要靠自己来逐步实现。即使难免遭遇困惑和挫折,即使目标无法全部实现,但勇敢面对生命的人比选择自杀的人更值得尊敬。一句话,冷也好热也好,不自杀就好。

极度狂热

前言

1991年7月14日星期天

它每时每刻都在那儿,寻找一个出口。

十点钟左右我醒来了,泡了两杯茶,端进了卧室,在床的两端各放上一杯。我们都满怀思绪地喝着;醒来不过片刻,在偶尔的谈论中似乎仍像梦境般迷迷蒙蒙——关于窗外的雨,关于昨夜,关于在卧室里不停地抽烟——我曾保证不再这么做。

她问这个周末我要去做什么,我想:

(1)我在星期三要去找马修。

(2)马修还拿着我的冠军录影带。

(3)我倒想知道他对安德斯·林帕的看法。

醒来后的十五到二十分钟里,三个片刻过后,我已陷入幻境。我看到林帕带球冲向吉莱斯皮,变向到他的右侧,然后被绊倒:点球!迪克逊一蹴而就!2-0默森的脚后跟挑球和史密斯的右脚远射破网在安菲尔德,默森轻巧趟过格罗贝拉戴维斯在维拉面前的转身抽射。(这些片段,别忘了,是在7月的清晨,比赛休战的月份,没有任何俱乐部足球赛事进行。)当我让这些梦幻般的思绪完全占据脑海,继续向前追忆,穿越1989年的安菲尔德球场,1987年温布利大球场,1978年的斯坦福桥,我所有的足球历程都在眼前闪过。

“你在想什么?”她问。

这时候我说了慌。我丝毫没有想什么马丁·阿米斯、杰拉德·德巴迪尤或者工党。然而此刻,“痴迷症患者”没有选择,他们必须在这样的时刻撒谎。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说实话,那么在这个真实世界里我们将无法与任何人维持关系。我们会被抛弃,随着我们的阿森纳赛程、原版蓝色标记的斯代克斯唱片收藏以及查尔斯王卷毛狗一起腐烂,而我们的两分钟白日梦也将会越来越长,直到我们失去工作、不再洗澡刮胡子吃东西。我们会满身污垢,躺在地板上将录影带一遍又一遍地倒带以图在心里记住每句评论,包括大卫·普利特对1989年5月26日那夜的专业分析。(你想我还需要去查这时间是否准确吗?哈!)事实是:平日绝大多数时间里,我是个低能儿。

我无意说对足球的沉思实际上是对想象力的不当使用。《卫报》首席足球评论大卫·莱希是一个好作者和一个富有智慧的人,可以想象,他对足球付出的心血绝对比我多得多。莱希和我之间的不同就在于我很少思考。我记忆,我幻想,我试图重现阿兰·史密斯的每一个进球,我计算着我所去过的甲级联赛球场的总数;有一两次,当我陷入失眠之中,我尝试着去数清我所见过的每个阿森纳球员。(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还知道那支双冠王球队队员们的老婆和女朋友的名字;现在,我仅仅记得查理·乔治的未婚妻叫苏珊·法吉,鲍伯·威尔逊的妻子叫梅斯,但这一点点回想也完全多余。)

在认知词典里,这些都不是思考。这里没有分析,没有自觉,没有任何心理考量,因为痴迷症患者在激情的支配下否认任何形式的透视。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一个痴迷症患者的定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当中很少人自认为如此。上赛季一月份一个寒冷的下午,一个球迷独自去看一场温布尔登预备队和卢顿预备队的比赛——并非出于攀比或者自我嘲弄、或少年的古怪行动,而是因为他真的感兴趣——最近他对我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古怪的人)。

简析

《极度狂热》是对我的痴迷进行某种解析的尝试。为什么这种关系会从学生时代一直延续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比我用自由意愿建立起来的其他任何关系都要长久?(我热爱我的家庭,但那属于强加给我的,我和我在十四岁前的伙伴们也都没有联络了——仅仅除了学校里的那些阿森纳球迷。)为什么这种亲密关系在经历了一个个冷漠、悲伤和痛苦欲绝的循环之后还能存在?

这本书也阐述了足球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到底有何意义。我非常清楚,我的痴迷显示了我的性格和个人历程,但是足球消费的发展道路看起来也显示了我们这个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信息。(我有很多朋友认为这纯属造作,自圆其说,是一个将大量的休闲时光花费在寒冷的折磨当中的人,所作的一种无意义的自我辩解。他们对这个观点特别无法接受,因为我高估了足球的隐藏价值,所以将一些本不属于它的意义加入谈论当中。现在,我接受足球与福克兰战役、鲁西迪事件、海湾战争、分娩、臭氧层,人头税等等毫无关联,我也愿意借此机会向那些不得不听我的这些可悲的强行拉在一起的类比的人致以歉意。)

评论

最后,《极度狂热》是关于一个球迷的种种。我读过一些极其热爱足球的人所写的书,但那完全与球迷无关;我也读过一些足球流氓——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汇——所写的书,但是每年看球的数百万球迷当中,至少百分之九十五一生当中没有碰过别人一根手指头。所以,这本书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而写,也为那些对(球迷)为何如此执迷不悔而感兴趣的人而写。尽管书内都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细节,我仍希望他们——那些忙碌在工作当中或一部**或交谈当中,忽然想起十年、十五年或二十五年前的左脚凌空射门挂球门右上角入网的任何人——看到此书后,触动心弦。

男孩男人

一个是没有童年、“全世界最老的”十二岁男孩,

一个是“拒绝成长”、最不愿成熟的三十六岁男人,

背景就是我们这个纷坛嘈杂的后工业时代。

本书是英国当今最走红作家尼克·霍恩比的最走红喜剧小说,休·格兰特主演的**版号称“最重磅的英国喜剧片”。有性,有摇滚,有谎言,更有真情欢笑;够酷,够前卫,够无厘头,更直透你心。都市男性版“BJ日记”,教会你什么是成长和成熟。

失恋排行榜

一本即将步入中年的男子的爱情告白书,一个撞毁沉埋于深海之中的情爱黑匣子,一部男人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历程的心智写真。

在北伦敦的一条小巷里,36岁的洛·弗莱明拥有一家小小的二手唱片行。在三年同居之后,他的女友萝拉弃他而去,搬离他塞满唱片、录音带、CD收藏的家。洛开始依照年代排序,列出他自己有生以来最伤心难过的被甩者“失恋排行榜”,在慧黠而充满反讽的自我嘲谑当中,如同以一张张唱片专辑名称、歌名和曲目排列顺序撰写生命传记一样,洛的生命就在其中流动

尼克·霍恩比答读者问

提问:《极度狂热》能写一个结局,描绘一下最近几年阿森纳的成功吗?

回答:我不想再写了。写一个结局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无论如何,这本书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和俱乐部的关系。当我写《极度狂热》时,我认为我能够代表大多数球迷,但这本书的成功改变了这一切,现在我和很多球员见过面,并且认识了很多阿森纳俱乐部的成员,我不认为我能再用同样的视角来写下去,而这种视角在原作当中是至关紧要的。

提问:从你写完《极度狂热》后,足球改变了吗?你真的认同一支满是法国和巴西球员的球队,和那支都是大不列颠人的球队是一样的吗?

回答:我想在新千年的前几年,在这本书出版十三年之后,足球改变了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英格兰,一个被解雇的需要寻找工作的人也能够站在看台上去看英国球员们踢球。现在我们坐着去看一支大多数由外国人组成的球队踢球,很多人挣的钱根本不够他们支付球票。而且我也不需要每场比赛都亲临现场,因为电视上会直播。这些改变中的许多并不是更好,但对于阿森纳球迷们来说,可能会对此犹豫不决,因为过去十年是我们的黄金岁月,我们看到了梦寐以求的足球、我们也看到我们的球队赢得了很多的冠军。

我从来都无法理解关于外国球员的争论。当然像托尼·亚当斯这样的球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球员,从青年队提拔上来并终身效力于俱乐部,会给球迷们带来特殊的感受。但查理·尼古拉斯并非本土球员,李·迪克逊和尼杰尔·温特伯恩也不是,他们都为很多家俱乐部效力过。李·迪克逊作为一个曼城球迷却成为一个阿森纳的关键球员,这完全是因为他对俱乐部的全力奉献。而且如果人们看到这些,那么亨利和维埃拉不也是如此吗?丹尼斯·博格坎普也比查理·乔治踢了更多的比赛——查理·乔治是一个本土男孩,但仅仅待了几年。这是转会体系的问题,而不是外国球员涌入的问题,转会体系已经让我们获利,也会继续让我们获利。

问题:你能推荐一些关于足球的好书吗?

答案:皮特·戴维斯的《竭尽全力》,那是关于1990年世界杯的,当然也帮助了我促成了《极度狂热》的出版;伊蒙·丹费的《游戏而已》,一个普通职业球员的日记,但却有着大部分职业球员的书中不具有的洞察力;亨特·戴维斯的《神圣的比赛》——是作者深入了解俱乐部一年内情的书,而且现在我希望俱乐部能够勇敢一些,能让同样的事情再现;西蒙·库珀的《足球的敌人》。

我从来都没有特别想阅读一个足球小说。和大多数球迷一样,我怀疑,我不会喜欢一个梅尔切斯特流浪者队,也不会喜欢一个没听说过的球员。而且我也不太确定那样一本书会讲些什么。真实生活中的体育已经包含了你所想要得所有旋律和叙述。

100本高质量书单自我成长必读

经典文学

1《1984》—乔治·奥威尔

2《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3《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赫胥黎

4《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5《堂·吉诃德》—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6《科学怪人》—玛丽·雪莱

7《乱世佳人》—玛格丽特·米切尔

8《黑暗之心》—约瑟夫·康拉德

9《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10《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11《白鲸》—赫尔曼·梅尔维尔

12《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13《杀戮星期五》—库尔特·冯内格特

14《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

15《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16《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

17《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18《异乡》—阿尔贝·加缪

19《日瓦戈医生》—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20《红楼梦》—曹雪芹

情商沟通

1《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2《谈话的艺术》—林语堂

3《领导力沟通力》—维克托·巴泽塔

4《沟通的艺术》—戴尔·卡耐基

5《谈话的力量》—艾伦·加纳

6《说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7《高情商沟通术》—王慧梅

8《掌控谈话》—克里斯·洪斯

9《深度沟通》—约瑟夫A·德维托

10《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11《谈判力》—罗杰·费希尔

12《好好说话》—马薇薇

13《关键对话》—科里·帕特森

14《沟通的力量》—莎拉·罗赞图勒

15《与情绪和解》—莉莎·特克斯特

16《学会提问》—尼尔·布朗

17《身体语言的秘密》—乌尔里希·索罗曼

18《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佐佐木

19《触动心灵的沟通》—菲利普·金

20《情商决定一切》—李剑锋

逻辑思维

1《重构》—马丁·福勒

2《逻辑思维简易入门》—加里西伊

3《批判性思维》—格雷戈里·巴沙姆

4《黑客与画家》—保罗·格雷厄姆

5《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茂木健郎

6《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

7《六顶思考帽》—爱德华·德博诺

8《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9《让数字说话》—孙含晖(金十七)

10《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11《与情绪和解》—莉莎·特克斯特

12《逻辑学导论》—欧文·M·柯匹

13《提问的艺术》—安德鲁索贝尔

14《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

15《决策与判断》—斯科特·普劳斯

16《思辨与立场》—理查德保罗

17《深度思考》—莫琳·希凯

18《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MichaelKallet

19《数据分析与决策》—Albright、Winston和Zappe

20《重塑逻辑思维》—达伦·哈代威克

爱情三观

1《爱的艺术》—艾·弗洛姆

2《简爱》一夏洛蒂·勃朗特

3《人间告白》—金鱼酱

4《爱的五种语言》—盖瑞·查普曼

5《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6《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7《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8《茶花女》—亚历山大·小仲马

9《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台芬

10《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

11《婚姻真相》—李子勋

12《爱的自由》—奥斯汀·拉迪

13《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格莱哥·贝伦特

14《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闫红

15《不一样的恋爱心理学》—卢淼

16《茧火虫小巷》—克莉丝汀·汉娜

17《恋爱的100个真相》—舒唱

18《性格决定命运》—汤姆·亨特

19《爱是唯一的真相》—布莱恩·魏斯

20《房思琪的初恋花园)—林奕含

表达提升

1《演讲的力量》—克里斯·安德森

2《我的表达能力顶呱呱》—昆廷·布莱克

3《高效演讲》—彼得·迈尔斯/尚恩·尼克斯

4《沟通的艺术》—罗纳德·阿德勒

5《说服力:如何让他人按照你的意行事》—罗伯特·西奥迪尼

6《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7《自信表达》—约瑟夫·德维托

8《谈判的艺术》—杰德勒·尼伦伯格

9《沟通力》—威廉·J瑟勒

10《谈判力》》—罗杰·费希尔

11《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12《让人爱听你说话》—柯林·贝克

13《理解与表达》—李长栓

14《我会表达自己》—金海英

15《演讲的力量》—克里斯·安德森

16《即兴表达》—王达峰

17《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戴尔·卡耐基

18《表达力》—贺嘉

19《精通正则表达式》—Jeffrey E FFriedl

20《概括力》—山口拓朗/冯元

阅读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初看封面介绍以为是一本解决问题的工具书,看完发现更像是莫琳•希凯的自传。这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于自己人生和职业的思考,它不是讲述职场进阶的培训书,而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我们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每一步的成长,紧要关头的挣扎和奋斗,面对各种处境时的深度思考,以及如何追随内心的真实做出了影响一生的选择。语言风格方面秉承了作者所坚持的“真实”,细节描写展现了女性独有的感受力和感染力,很能引起共鸣。

以下是本书中作者反复提到的一些关键词。

作为一个成长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女孩,莫琳无疑受到了文化叛逆风潮(反文化运动)的影响。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三姐妹中排行老大,性格内向(在当时内向像近视一样会被纠正),离群索居,不爱群体竞争,经常沉浸在书本、**、电视中。同时她也是一个犹太人,在基督教主流的学校里感受到了反犹主义带来的一些不适。

直到高中暑期的一趟法国之旅,唤醒了莫琳的感受力,对法国文化、风景和品味的体验,也在她心里埋下了对法国的向往。大学时代,莫琳选修了“法国新浪潮**”,新浪潮**和解构主义的“视角”,极大地影响了她的观察能力,使她感受到细节对情绪和感觉的影响,理解了细节如何能触动他人。这种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力极大地影响了莫琳的工作方式和领导风格。

大三留学法国期间争取到了和法国女孩弗勒同住的机会,弗勒的真实、叛逆、狂野影响了莫琳,也改变了她对于女性身份和女性规则的思考。超越约束、回归真我、追求实用的能力成为她生活的根基,特别是在职业生涯中,使她能够瞄准目标,用自己的方式绕过别人设置的规则和强加的标签。

大学毕业后莫琳进入欧莱雅作为实习生,推销“染发剂”产品,在耶鲁艺术方面的学习让她出色的完成任务,观察和感受顾客如何理解各种符号,明白这些视觉信号能带给顾客什么感受,这些方法非常有效。莫琳从产品经理助理,再至产品经理,积极探索,一路升级,不断摸索成功的方案。

在欧莱雅担任产品经理工作2年多后,因为感情莫琳选择离职回到旧金山,后来加入了盖璞公司,经过6个月的实习和一年的助手工作后,终于得到了作为商人的认可。莫琳借助尘封“腰带”的商机大获成功,确立了她的销售信誉。在皮带和袜子领域的成就为莫琳打下了基础,随着经验的增加,莫琳已经做好迎接更高挑战的准备。

几年后,莫琳被调到盖璞正在创建的新品牌(老海军),在香蕉共和国不断拼搏,升至总裁职务。之后被香奈儿看中,在担任了2年美国分部临时总裁后,由于表现出色顺理成章的成为香奈儿全球CEO。

在担任香奈儿CEO将近10年后,由于与业主在未来战略上存在分歧,莫琳离开了香奈儿。这时是2016年4月,作者离开了香奈儿几个月左右,这一年,莫琳选择了“声音”作为年度关键词,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鼓励更多人打破标签,返璞归真。

书中也讲述了莫琳情感和家庭方面的困惑和成长。在欧莱雅工作期间,莫琳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安托万。安托万是一个讨厌规则的人,喜欢泰国自由放松而友善的生活,他尊重女性,能无条件地支持莫琳的事业。婚后他们有了两个女儿,由于难以平衡工作和对女儿的照顾,不得不有一个人回归家庭。在当时“男主内”还不被认可的环境下,安托万甘愿调整工作成为照顾孩子的主力。因为忙于工作导致二女儿的早产,还有在女儿成长过程中陪伴的缺席,这让莫琳非常内疚。所幸安托万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爱和陪伴,莫琳也意识到自己为孩子提供舒适家庭和优质教育的价值,她也尽可能在孩子需要建议和情感安慰时提供了帮助。

在经历了28年的感情生活后莫琳和安托万决定再次打破标签,选择了离婚,各自开始不同的乐章,但彼此仍是好友和家人。

在离开香奈儿后,莫琳依然在继续思考如何全面重塑自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17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