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
扩展资料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一位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毕生创作了754部作品,622部已完成,132部未完成,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1791年,他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公演。2016年,英国最具权威的电台Classic fm评选出历史上伟大的25个钢琴家,莫扎特入选。1791年,莫扎特病逝,享年36岁。代表作品有《安魂曲》和《牧人王》等。
参考资料:
莫扎特同海顿一样谱写了古典时期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大量的作品。他的创作也体现了古典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例如,他的从容、典雅、自然,以及音乐结构的平衡、节制和完美的比例,形式的朴素无华,织体的清晰等等,都具有典型性,而莫扎特的旋律又大都带有优美如歌的特点,甚至器乐作品也不例外,它们仿佛也是发自人声。莫扎特创作的速度非常快,以致达到惊人的程度。但是,这决非易事,而是通过艰苦努力和劳动取得的。英扎特曾说:“人们错误地以为我的艺术是很容易产生的,其实,没有任何人像我这样为作曲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思考,没有任何一个著名大师的作品我没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过。”
“伟大的灵魂,高贵的心”(Alma grande en nobil core)K578选自Einlare inCimarosa’s Opera“I due baroni di Rocca Azzura”作于1979年8月,是莫扎特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会咏叹调作品,由朱赛佩·帕隆巴作词。
本首声乐作品含前奏,分三个段落。前奏为快板(Allegro),演唱部分前段Madame Laura和演唱部分后段Allegro assia。前奏部分是管弦乐队伴奏的主要弦乐,其中主要由与人声声线相近的双簧管奏出主要旋律。在双簧管与弦乐交相呼应下,一起将音乐带到最高点,之后管弦乐奏起,一起顺势而下,留下的是双簧管与低音弦乐稳妥的三次合作,重复两次,如钟声般庄重,如合唱般温暖,在中高声区完美地交接给演唱部的女高音。
整段前奏的风格基本上在庄严而略有辉煌中进行,没有过分的修饰。因为在钢琴伴奏此段落中,不需要过分夸张的演绎。比如在开始的主题中,第二小节将双手两个八度干净放稳,不需要过分的跳跃,也没有特别的轻巧,遵循莫扎特规矩而稍显高贵的风格就好。而双簧管基本出现在女高音声线区域,因此在弹奏的时候不妨在伴奏者心里歌唱出旋律,在连线与音阶的带动下稍有起伏做出精巧的小句子来,左手的和弦要配合有度,因为是弦乐的模仿,因此干净不粘稠却也不显干燥,踏板轻点即可,尽量不给过一拍,直至将前奏乐段推向最高音即高潮,进入f中,踏板给多,声音加厚,双手将八度弹奏得稍重,并随音乐顺势而下,不断不连,庄重高贵,结尾的两个小句子中的右手八度似断非连,左手掌握好速度和旋律并模仿出弦乐与双簧管的交流与配合。
在三个段落中,演唱第一段落中出现了奏鸣曲曲式。在第一主题的基础之上(第16小节至第19小节),虽然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在第一主题上属音主题再现,但是,过渡中段结束的时候落下的结束音在F(第70小节),这是一种十分巧妙的转调作曲方法。其间还出现了复调,因复调源自意大利语Fugue,意为“追逐”(第48小节至第56小节),主题分别在降B大调中的TSVI和DⅡ“追逐”出现,使音乐的声音效果丰富起来。先是第一小提琴起主题之后,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出现主题,在经过发展之后对于主题的再现部便出现在第74小节中的伴奏部分,管弦伴奏依然是由靠近人声声线的双簧管奏出,不同的是,在再现部的主题出现了小调的转移,在传统意义上稍有偏差,这种独特的变调方式使得作品既兼备了古典主义风格作品的特点,又有新鲜的创意,并且结合歌词的内容:favella,a quell ingrate glidirai che fidainsono ,意思是说:“去!告诉那个负心汉,我对他才最忠诚!”所以这个乐句逐渐将作品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直至迎接第三乐段最为辉煌的篇章的到来。根据以上乐段以及曲式与管弦乐队配器的分析,在钢琴伴奏中,遵循的风格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旧是放在一个较为尊贵而稳重的基调上,只是在歌者部分休息处可以稍显明晰,比如第23小节处,此处的音阶原由弦乐中第一小提琴奏出,如谱例2。
处理上可以稍加温润而明朗,稍有起伏,将跳音E作为短暂呼吸,轻巧即可,左手的伴奏稳当之余并助右手一起做渐强。
作品中第三段落是整首作品最为辉煌的段落,在速度上是热情的快板(Allegro assai),这将作品的热烈程度推向了高潮。从主题上来看,在第三段落中出现了由第二主题演变而来的一个主题(第97小节至第98小节),而这条主题,并不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在上段落中就出现了(第56小节至第57小节),不同的是在前一段落中出现的主题是在降B大调中通过发展而出现在属音上的过渡主题,出现时的演奏乐器是保持一致的小提琴弦乐奏出,轻巧且富有弹性,但并不是单纯的拨弦,因此在钢琴伴奏时,弹奏此段落的时候,声音的处理不可太过干燥,也不能过于轻浮,伴奏者在此处内心歌唱出这条主题时要尽量配合原管弦伴奏乐谱中小提琴的因素,音色的处理上有一定的厚度但要干净、踏实,稍点踏板即可,也可随音符起伏做小旋律线条。在进入到第100小节后,再次涵盖演唱旋律的复调形式,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在继续重复之前所提到的属音上的过渡主题,在严格的节拍下,作品在此处音乐的声响效果加厚,加浓;钢琴伴奏在此处,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声部加多,而且音响的效果又变得浓厚起来,因此在缩谱之后,一般低音部分都由左手直接完成,而右手就需要竭尽全力,融合好其他两个声部,与演唱者在此乐句同样重要,不仅仅要配合,更要显现出复调在此处的作用,将音乐丰富起来。而之后很快由五声部的复调进入到了所有声部同一旋律的乐句中。而此处的动机,配合着歌词,表达出一种内心愤恨暗涌的情绪,每小节的头拍与第二拍都在中音上,一浪一浪将作品推向了另一个小高潮;在这个乐句中,钢琴伴奏的部分是重要的衬托表现,将E、D、C这三个音弱下并好似轻轻地甩开,为后一乐句的起伏做好铺垫,必要的时候,可以试着点下弱音踏板。接下来的乐句是作品第三段中出现稍有起伏的一个小高潮,演唱者与弦乐同唱,而单簧管衬托在中低音的位置,在属音的过渡主题继续变化,并与高音声部中演唱者遥相呼应,在起起伏伏中将作品带入更为精彩的一个乐句。钢琴伴奏的这个乐句中,左手再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声音需圆润且敦厚,不笨拙,并伴随从G音而下的音阶与演唱者共同完成这条精彩却起伏叠加的小乐句。
第115小节至129小节中,出现了与之前自第100小节至第115小节十分相似的两条乐句。不同的是,在第123小节中,单簧管与弦乐和演唱者的声部相互调换(第106小节至113小节,第123小节至129小节)。当钢琴伴奏的缩谱呈现在伴奏者的眼前时,这个乐句的弹奏方式,不仅仅是伴奏,而是要将另一条由单簧管所吹奏的旋律演绎得更加明晰,与演唱者共同配合完成复调所赋予的音乐含义。第130小节到第145小节中,经过不断的动机重复,一步步将音乐推向了高潮,推向了最为辉煌的结尾。在这里,演唱者的动机为第130小节至131小节,而管弦伴奏与钢琴伴奏中的动机是第130小节至131小节。 这种伴奏的动机形式,是莫扎特在歌剧快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过渡乐句,重音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中,节奏以切分的形式,弦乐的部分为高低音的八分音符,紧凑而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情绪。直至第140小节至第145小节,作品最为辉煌的时刻到来,作品中辉煌的极致没有停留在结束音B。在第145小节到第150小节中,那有力的重复在主音上变化的第二主题,和之后8组连续和弦,并按照和弦连接中和声功能分别为S46—T—#D7—TSVI—II2—T46—D34—T,在气势恢宏中本首作品落下帷幕,钢琴伴奏者在弹到最后一个乐句时,不可渐慢减弱,将演唱者高潮的气势延续下来,跳音的头音第一拍都可以稍重,第二次时有推动的力量,将一并推到大和弦之处,放声弹出,和弦音量饱满,气势磅礴,不断,在音乐中做出交响的效果,踏板多放,并稳稳地落在最后的主音和弦之上。
从管弦伴奏的版本中,缩为钢琴伴奏谱时,仍有不能顺手而弹的地方,如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20首》中,前奏中的第7小节、第10小节,带有trio的音阶,就需要钢琴伴奏者在练习的时候标清楚指法,比如,在第7小节中,可以适用的指法是:23232 1231232 123123;或第10小节中为:3 2123454 212345。另外一处较为复杂的是在演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中的第36小节至第37小节,遵循管弦伴奏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效果中,为四音一组的十六分音符中,头音偏重的声音效果,所编排适用的指法可为:右手,432 1432 1432 1432 1432 1432 1432;而左音黑键音的影响就稍显复杂,左手,231 2123 4341 3123 4312 3123 4312 。指法,对于钢琴伴奏者来说,是视谱中需要完成的,虽然在很多伴奏作品中,其难度远不及钢琴独奏复杂,但是必要时标识可行性的指法,为更好地完成作品增加了一种保障,尤其在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很多时候都在钢琴伴奏的缩谱中,标识指法十分常见。
在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中,对于钢琴伴奏的缩谱而言,就是一部部小型的奏鸣曲,不仅有呈示部、发展部,更有再现部。其间也会经常运用复调等多声部曲式,根据剧情的发展,还会出现许多和声上的变化与配合。对于钢琴伴奏而言,在弹奏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的同时不仅要了解剧情、明白演唱情绪,对作品曲式以及和声的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部莫扎特经典的歌剧咏叹调中,其丰富的音乐语言,使得歌者在演唱时彰显出高贵的品质,作为钢琴伴奏者,在内心中不断唱出其变化的主题,并在琴键上美妙地弹奏,使得两者融合在莫扎特为后人所缔造的音乐殿堂之中,在音乐中交融,演绎出灵魂的高贵。
海顿开创了交响曲的新的主调音乐风格,并使复调手法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发展。他摈弃了古老复调中那种拘谨而神秘的性质,而代之以率真、生动的音乐语言;海顿完善了4个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使作品的4个乐章体现统一的艺术构思,表现生活的各个方面,海顿发展了奏鸣曲快板的结构,并往往采用从速度、调性等方面与主题形成强烈对比的引子,展开部获得显著发展,确立了以短小动机进行展开的发展原则,直接启发了贝多芬。 海顿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因为它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受到鼓舞;也因为它在作曲技术上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从而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莫扎特的作品必须把握既含蓄、典雅,又玲珑剔透的音乐风格,旋律性极强。莫扎特的作品主旋律往往是简单而极富歌唱性
在贝多芬的艺术中,钢琴曲占据了中心位置,他的32首奏鸣曲,无论是对业余的钢琴家还是对音乐会独奏家来说,都是曲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被恰当地称为是钢琴家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是指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力度的对比、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区的对置、切分音以及强有力的渐强都是贝多芬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他对主题变奏曲的爱好也很有特点,在这方面他是一个高明的建筑师,他运用无穷尽的思想把最简单的素材建造成高耸云天的大厦。 当贝多芬想表达更加“强烈的情感”并在钢琴上开始采用新技巧时,其“炽热表达”的结果是琴槌的损坏和琴弦的断裂,贝多芬的一位抄写员这样描述道:“我经常把断了的琴弦扭下来,我来回忙活,拉出断弦,还要翻谱,我的工作比贝多芬要辛苦多了。”
贝多芬认为交响乐是向人类致词的理想手段,他的9部交响曲是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戏剧。它们以席卷一切和激动的气势肯定了生活。在《第三交响曲(英雄)》中,贝多芬的风格成熟了。这个作品最初是题献给拿破仑的,他认为拿破仑是革命精神和人类自由的体现。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贝多芬对他不报幻想了。被激怒的作曲家从刚刚完成的作品上撕下题有献词的一页,改写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
以上比较的是各个音乐家的主要音乐风格,其在一身的创作中,音乐风格都是不断变化不断探索的。而且对于同一人的不同音乐作品,比如奏鸣曲,歌剧,等风格也有变化的。
莫扎特一生的曲风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1770年为界,此时作品中可以看到前古典乐派和意大利古典乐派的强烈影响。中期以1786年30岁为界,此时作品富有典雅的嘉兰特风格和海姆乐派样式的投影。30岁以后的略偏向巴洛克样式,并以此在古典的乐型之外植入更深远的意境。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
人们曾有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技巧复杂,思想艰深,具有一种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属于华而不实的类型。其实,无需深入地推敲,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观点与其艺术个性完全相左。我们看到,18世纪,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哲学家和诗人都具有同样的理想主义倾向,他们渴望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且积极投身人类的解放事业,其作品贯穿着表面相互矛盾其实却相互补充的个性与仁爱两种思想,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并且超越了信仰、种族和民族的差别,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特色。超然独立的艺术家们于是成为宣扬个性的斗士与和平的使者,莫扎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积极宣扬人性,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并且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其艺术创作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卢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是指导莫扎特生活与创作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一切矛盾的产生都源于自然与非自然因素的对抗,是否合乎自然原则是解决矛盾的标准。虽然我们无法指出巴赫、亨德尔、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但是却可以肯定莫扎特的个性和音乐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真正的自然主义特色。伟大的音乐天才往往各有千秋,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则完美地体现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即“艺术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艺术”。
而且,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即使是他高兴的时候,他的音乐中仍然有一个悲伤的低音。他知道生活是由悲伤和欢乐组成。他能表现人类的灵魂,在他之前或之后却没有别的音乐家能做到。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认为莫扎特是“禀承了上帝旨意的创造力的化身。”莫扎特“化身为”音乐。
莫扎特因其音乐作品形式高雅、简洁对称,具有高度美感而声名鹊起,而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就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它的真正魅力——自由与人性。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是他创作中的重要领域,主要钢琴作品中有20多部钢琴协奏曲、20余首钢琴奏鸣曲,还有变奏曲、回旋曲和幻想曲等。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不但具有优美、流畅的特征,而且还具有明朗、乐观的特征。莫扎特不仅是歌剧方面的天才,而且在钢琴旋律方面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本文只在通过分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风格极其形成路径,在分析这位特殊音乐人才成长的特别经历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这位音乐天才的音乐才能发展过程,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被认为是温暖、开朗、热情、乐观的,全无半点阴暗的气味,常常被称为是阳光般的音乐。同时,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以精致、典雅、纤巧、细腻而著称于世,充分显示了其天才的钢琴音乐才能,其钢琴作品的流畅、明朗、乐观的风格,还展示出其思路开阔、充满幻想、富于创造的精神。如其优美的钢琴乐曲,悠扬婉转的风格,恰似歌剧中轻捷绮丽的咏叹调。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与一般作曲家的音乐相比,热烈起来更热情,伤感起来更哀伤,且每一首钢琴作品里面都有许多的角色,每个角色又都有其重要性,还深刻地表达了丰富的感情,永远使人能从中获得美感。莫扎特钢琴音乐的优美、典雅、欢愉,是其钢琴音乐的灵魂,使人感到宁静、清澈、纯洁。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音乐晶莹透亮,体现了青年人有激情、有朝气、有活力、有理想,音色优美,还有一种贵族气派。莫扎特的变奏曲主要是巴黎时期的风格,其变奏形式是当时十分流行的。由于莫扎特在变奏曲的创作手法上比较拘谨,也并不十分重视变奏曲的创作,但是,莫扎特也有些比较好的变奏曲。其中,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根据古老的法国儿歌写的《“妈妈”变奏曲》,写了12个变奏。另外还有根据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以及根据格鲁克的歌剧《麦加的朝圣者》等所创造的变奏曲,也都很具有感染力,能给人以情感感染。莫扎特比较忠实于奏鸣曲,钢琴独奏奏鸣曲代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莫扎特,莫扎特把奏鸣曲的发展部分变为更为亲切和家庭式的形式,他的第一乐章通常是奏鸣曲快板形式,其中包括各个主题之间进行连接的经过句,主题有很好的对比,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作品风格。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注重乐句的处理,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强弱对比,但却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渐强渐弱的曲线,如创作于1778年的《第十一钢琴奏鸣化曲》,其中最典型的一首乐曲《A大调钢琴奏鸣曲》充分体现了莫扎特钢琴音乐创作手法及其风格特征。莫扎特钢琴音乐作品既含蓄、典雅,又玲珑剔透的风格,可以在其多部作品中得到验证。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主旋律往往是简单而极富歌唱性的,弹奏时每一个音符都清晰突出,实而不硬,富有极强的韵味,乐句注重强弱的对比,奏出均匀清晰的音粒,但是这种对比并非大起大落,相反,却是平滑而平缓的曲线,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渐强渐弱的曲线,但乐句与乐句之间强弱对比经常出现前后照应,错落有致。莫扎特钢琴音乐的跳音、连音、休止等都较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他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旋律像阳春一般流露着温暖的光,如同来自天堂的音乐。
莫扎特三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由于与钢琴接触较早,那时的莫扎特已经能弹奏一些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这凸显了其钢琴天赋,以及在音乐方面的早熟。在莫扎特五岁时,他就能辨明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即使是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出的音名他也能比较准确地辨别出来,真可谓“神童”的音乐家,早熟的奇才。莫扎特成长于一个音乐家庭,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一个宫廷乐师,为了使小莫扎特能快速成长,作为唱诗班指挥的利奥波德在孩子音乐教育上竭尽心血,下足了工夫。在父亲极为严格训练下,他不凡的才华逐渐显露,并让人们惊艳。在父亲的带领下,小莫扎特很早就开始到各地演出,从1762年起,当时的莫扎特还只有六岁,当时的莫扎特已经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小莫扎特的父亲除了要求他学习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习多种外语以及历史和文学。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必须能够听从突如其来甚至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莫扎特在旋律创意方面非常精巧清晰,他具备所有的感情而唯独没有激烈的感情,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莫扎特谙熟钢琴,他能充分领悟到各种乐器的音色。莫扎特最大的风格特征是其在对位组合、对位应用、乐章结构、和声转调和调性色彩等方面的卓越艺术技巧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生都达不到的。莫扎特过硬的绝对音准和卓越的艺术技巧,使他赢得了许多音乐大家和职业音乐家的赞誉。从莫扎特的代表性钢琴作品27首钢琴协奏曲就基本可以看出其钢琴作品风格的形成路径。莫扎特的27首钢琴协奏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1765年,9岁的莫扎特将巴赫的三首键盘乐奏鸣曲改编成了协奏曲,11岁那年他又将前辈的一些乐章改编成了四首钢琴协奏曲,这四首钢琴协奏曲虽然还没有充分体现莫扎特自己的个性,但为其今后独特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展示了他的胆子和志气,以及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个性品质。莫扎特的一些协奏曲中充满了宁静的氛围,这种风格既是父亲严加管教的结果,也是当时贵族上流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如,1782年,莫扎特26岁时创作的《F大调第十一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十二钢琴协奏曲》和《C大调第十三钢琴协奏曲》三部作品,看似是作曲家的恬静、安宁、成熟和超然心境,实则是外界环境的影响、社会的要求和演奏的需要。在其中最杰出也是最常演奏的《第十二钢琴协奏曲》中充满了春天的明媚和亮丽,并且他为这个作品的三个乐章都写了华彩乐段,从环境变化来看,是因为这一年莫扎特结了婚。在莫扎特35岁时他对生的默念和对死的沉思在其作品中有了一定的凸显,这一阶段已是由外界需要影响创作转变为内在感受谱写创作,内在审美力量是这一阶段引导莫扎特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前进力量。
综合来看,莫扎特钢琴作品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是其自身音乐天赋和个性品格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父亲的要求和当时社会需要的结果。在创作的初始阶段,莫扎特以改编钢琴音乐作品为基础,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地发展了各种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此后,莫扎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进入了创作的中级阶段,此时,其作品虽然有自己的风格,但主要还受到其父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后,只有进入了完全自我思想阶段,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才完全是对自我感受的表露,也才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也才是真正的莫扎特风格。从莫扎特的27首钢琴协奏曲大致可以看出莫扎特一生的心路历程。莫扎特是个热爱生活、富于感情的人,他的钢琴作品主要主题的性格是庄严、崇高、宁静,对他的时代以及对后代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今天仍然展示着其巨大的艺术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