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术
抓住人们的情感心理,用情感来感动对方和说服对方的战术。
辩说的基本方式是论理,强调以理服人,但决不能忽视以情感人。杰出的辩说者在辩说过程中十分重视入情入理。缺乏情感的议论,往往不能使人动情;赋予议论以感情,才能发挥鼓动、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理智上能接受的,感情上未必能通得过,因此不仅要从道理上把迷途者引出歧路,而且要从心灵上引起他的共鸣和震动,使其乐于在明辨是非之后踏上新路。理以服人,情以感人,事理和情感在论辩中缺一不可。
经典案例
▲晏子拒婚
齐景公有一个爱女,愿意嫁给晏子。于是景公就亲自来到晏子家摆宴。酒喝到兴头上,齐景公见到了晏子的妻子,问题:“这就是先生的妻子吗?”晏子说:“对,是啊!”齐景公说:“唉!她已经又老又丑了。我有一个女儿,年轻而且漂亮,让她来做您的妻子吧!”晏子离开坐席站起身来说:“我的妻子现在是又老又丑了,然而我和她在一起生活很久了,所以赶上过她年轻又漂亮的时候。再说女人本都是在身体健壮漂亮的时候,把未来老丑的岁月托付给对方。我曾答应过妻子年轻时的托付。您虽然想对我有所恩赏,难道可以让我背弃她年轻时的托付吗?”接着拜了两拜,回绝了。齐景公深深被他的这种真挚的感情所打动,从此不再向他提嫁女的事了。
▲晏子谏景公轻徭役
齐景公修建了一座叫长康的宫殿,没有竣工,还需要装饰美化。有一天风雨大作,齐景公和晏子到里面饮酒。酒正喝到兴头上,晏子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歌词道:“庄稼熟了,却不能收获,秋风一吹,全都在田间散落,是风雨杀人啊,是老天不叫我们活。”唱罢,他看着景公流下泪来,又张开两臂起舞。面对这位流着泪唱歌起舞为民请命的老臣,齐景公感动了,他走到晏子跟前说:“今天先生赐教于我,使我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了。”于是撤去了酒宴,免去了百姓的劳役,下令停止修建长廉宫。
▲申包胥哭秦廷
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立誓要灭亡楚国,为父兄报仇。后来,伍子胥到了吴国,首先帮助吴公子光夺取政权,立为吴王阖闾。又进一步策动吴王阖闾,趁楚国内政混乱的时机,兴兵攻楚,攻破了楚国的郢都。这时,楚平王已死,平王的儿子昭王仓皇逃走。伍子胥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算是出了怨气。
申包胥十分激愤,便找到了楚昭王商议恢复楚国的大计。不过这时的楚国,内部力量已经非常衰弱,非请邻国援助不可。申包胥主张向秦国求援,因为楚昭王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国不会坐视不救。楚昭王同意了。申包胥见了秦哀公,便竭力陈述楚国的危急和吴国的横暴。他说吴国好比“封豕长蛇”,贪得无厌,灭了楚国,势必继续扩张,侵入中原,那时秦国也太平不了。因此要求秦国快快发兵伐吴,这固然是帮助楚国复兴,也是为秦国自身的安全。
可是,秦哀公却不愿意打仗,只是敷衍申包胥,说:“你路上辛苦了,先休息休息再说吧。”申包胥不肯退下,继续恳切地请求,秦哀公一味敷衍,最后索性置之不理。申包胥在朝堂靠墙站着,痛哭不绝,连一口水都不喝。哭到第七天,申包胥跌倒在地,不省人事,秦哀公被感动了,说道:“楚国有这样忠诚的爱国之士,不怕不能复兴。我们岂能不予援助!”当即亲自来到朝堂,捧着申包胥的头,赶紧把他救醒并且向他朗诵了《无衣》这首诗。
诗中有“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等诗句,是拿起武器对付共同敌人的意思,申包胥知道秦哀公决定出兵了,便连叩了9个头,表示了最深的谢意。
秦国派出两员大将,带领兵车500辆(合计约4万人的兵力),和楚国的残余军队联合作战,把吴军打败了。正值吴王阖闾的兄弟夫概乘机带着自己的部队抢夺王位,阖闾只得停战撤兵,回去应付内乱。楚国收回了全部失地,楚昭王从此改良政治,重用贤才,楚国逐渐恢复了强国的地位。
▲周昌戆谏
周昌为人性格刚强,敢说直话,像萧何、曹参这些人都对他很尊敬。周昌曾经在高帝休息的时候进宫报告事情,高帝正搂着戚夫人,周昌转身就跑,高帝追上抓住他,骑着周昌的脖子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仰着头说:“陛下就是桀纣一样的君主。”皇上听后笑了,从此特别敬畏周昌。高帝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时,大臣们坚决反对,没有谁能说服皇上。周昌在廷争的时候最坚决,皇上问他的道理,周昌本有口吃的毛病,又一肚子怒气,说:“我的嘴不会讲什么道理,可我极……极知道这不行。陛下就算要废掉太子,我也极……极不服从命令!”皇上笑了。散朝以后,偷听的吕后在东厢房看见周昌,跪拜致谢说:“没有您,太子险些被废了。”
▲缇萦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该受肉刑,皇帝下令,将他逮捕解送长安。淳于公没有儿子,只有5个女儿。他被捕临行时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有了急事,一点用处也没有!”他的小女儿缇萦听到了,伤心地哭了,便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向朝廷上书说:“我父亲在齐国做官,国内的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如今犯了法,该受肉刑。我所悲伤的是,人死之后不能复生,受肉刑之后不能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因此,我愿意被没收入官府当奴婢,抵赎我父亲该受的刑罚,使他有机会改过自新。”
话虽不多,但说得凄婉诚恳,句句入理,字字感人。文帝看到后怜悯她的孝心,就下诏说:“我听说有虞氏的时候,只是给罪犯穿戴有特殊图形或颜色的衣帽,作为耻辱的标志,然而民众没有犯法的。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当时政治极其清明。如今的刑法,有3种肉刑,而违法犯罪的人仍然不断,这弊病的根源在哪里?难道不就因为我的德行浅薄以致教化不明吗?我感到非常惭愧。动用刑罚使得犯人肢体断裂,皮肉损坏,终身不能复原,这是多么令人痛苦和不道德的做法呀,这难道符合为民父母的要求吗?所以应该废除肉刑!”
▲进直言,披肝沥胆
贞观三年,李大亮任凉州都督。有一次有位宫使到了凉州,发现当地产著名的猎鹰,婉言劝大亮买来献给太宗。
李大亮秘密地向太宗上表说,陛下很久以前就表示不再打猎,可是使者却在找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那么就完全违背了您昔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初衷;如果是使者擅自做主,假传圣意,就是陛下选用使臣不当。
太宗下书说:“以卿兼资文武,志怀贞确,故委藩牧,当兹重寄。比在州镇,声绩远彰,念此忠勤,岂忘寤寐?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披露腹心,非常恳到,鉴用嘉叹,不能已已。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宜守此诚,终始若一……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所言,深足贵矣。今赐卿金壶瓶、金碗各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卿立志方直,竭节至公,处职当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以申重寄。公事之闲,宜观典籍,兼赐卿荀悦《汉纪》一部,此书叙政简要,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今以赐卿,宜加寻阅。”
贞观八年,陕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说:“修洛阳宫,劳民;收地租,厚敛;人们好梳高髻,是受了皇宫里的影响。”太宗见了很生气,对房玄龄说:“德参想要国家不征一人劳役,不收一斗地租,宫女们都剃光头,才称心如意吗?”想要治他诽谤罪。
侍中魏征进言道:“从前贾谊给汉文帝上书中说‘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叹息者六’。可见自古上书,言词大多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引起君王的重视,可是一激切就有些像诽谤,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考虑。”太宗听了,深有感慨地说:“除了您没有人能对我说出这番道理。”于是赐德参绢20匹。
过了几天,魏征对太宗说:“陛下近日不喜好别人说真话,虽然勉强听取了,也不像过去那么痛快和高兴。”太宗听了对德参再加优赐,拜他为监察御史。
▲百龄下跪
清廷让百龄任两江总督,他曾主持江河决口的修复,经过上下一个月的奋力苦战,决口终于合龙。大堤胜利合龙后,百龄照例要率百官到龙王庙行礼祭祀,祈求龙王保佑江堤平安。祭祀完毕之后,众僚属及其他随从人员等皆向百龄叩头祝贺。这时,身为封疆大吏的百龄忽然也随众一起跪下。众官一见总督大人也跪下了,皆大吃一惊,纷纷说道:“大人快快请起,卑职与小的如何担当得起。”
百龄喟然说道:“先前大家在合力堵塞决口时,并没有这么多的礼节,因为那时形势危迫,万一决口不能堵塞牢固,全堤溃塌,无论尊卑贵贱皆将丧生于洪水波涛之中。此处不是官场衙门,各位既然皆奋不顾身追随我,为朝廷效力,那么大家就都是我的好朋友,不分尊卑贵贱。”然后又手指官帽上的红顶子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各位日后随我继续为朝廷尽忠效命,谁都可以戴上这红顶子的官帽。”众官员及随从听后皆大受感动,甚至有人痛哭于地而不能站起,皆表示愿追随百龄效命。
▲邵知县唤起手足情
清代雍正年间,邵大业任湖北省黄陂区知县的时候,曾经审理过一件亲兄弟争家产的案件。
县城北郊有两个姓吴的亲兄弟,都已过六旬。本来他们合住在一起,共同奉养老父,彼此相安无事。后来老父去世,兄弟二人因分家产发生矛盾,伤了和气,闹得不可开交。起先族人出面调解,没有结果,于是便把官司打到了县衙门。
邵大业仔细地看过吴氏兄弟递上的状纸,又翻阅了有关此案的其他材料,知道这一对老年兄弟都是本分之民,虽然因争家产打官司,但兄弟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他看完案卷后,并不向两兄弟询问诉讼的缘由,而是命衙役取过一面大镜子,放在两兄弟面前,问道:“镜子里面的两人长得像不像?”
两兄弟回答说:“像。”又问题:“他们是亲兄弟吗?”回答说:“是。”问到这里,邵大业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我真羡慕镜子里面的兄弟二人,能够同过花甲,在晚年还能享受到亲兄弟的手足之情。可是我的弟弟最近去世,使我失去了亲骨肉,永远不能再享受手足之情了。兄弟之情是无价的,如果为了争家产而失去了手足之情,得到的家产再多也无法弥补。”邵知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两兄弟,使他们惭愧地低下了头,表示要用相互礼让的方式解决分家产的问题。
▲不卑不亢的演讲
深圳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袁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善于同外商斗智周旋。一次,袁庚出访某国,与某财团谈判,要在蛇口工业区合资经营新型浮法玻璃厂。对方恃其技术设备先进的优势,向我方漫天要价,谈判陷入僵局。
一天,某财团所在的市商会邀请袁庚发表演讲,袁庚欣然前往。他在发表演讲时,若有所指地说: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生产技术,无条件地贡献给人类,而他们的后代子孙,从未埋怨他们不要专利权是愚蠢的;相反,却盛赞祖先为推进世界科学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中国在与各国的经济合作中,并不要求各国无条件地让出专利权,只要价格合理,我们一个钱也不少给……”
袁庚不卑不亢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也促使这一财团在以后的谈判中,愿意降低专利费与我们携手合作,双方由此达成了近亿美元的合作项目。
▲善于驾驭听众心理的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在成为总统之前当过律师。一天,林肯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妇人找上门来。一进门她就十分激动,哭诉起自己的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没有子女,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了。她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可领钱,而这笔手续费多达全部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人打官司,教训一下这个没有良心的出纳员。
法庭开庭了,那位出纳员原来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此在法庭上指责林肯无中生有。但林肯十分沉着,他两眼闪着泪花,抑扬婉转、充满感情地回顾了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以及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里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
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愉快的生活。不过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可是某些人享受着烈士争取来的自由幸福,还要勒索他的遗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无依无靠的她,当她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听众的心早已被感动了,法庭里充满哭泣声,一向不动感情的法官也眼圈泛红。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凯末尔以气度感人
1922年,土耳其同希腊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敌对之后,土耳其终于下决心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土耳其总统凯末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不停地进攻,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展开了。土耳其最终获胜。
当希腊的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两位将领前往凯末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士兵对他们大声辱骂。但凯末尔却丝毫没有显现出胜利者的骄傲。他握住他们的手,说:“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
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有关细节之后,凯末尔安慰这两位失败主将,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
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3、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4、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着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如果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那它又是以怎样的伤痛结束?这一切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知道,只是,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来源:五车书斋) 5、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1 赞美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句子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思 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 苦苦盼望能相见。
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 偷偷留下这首诗。
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
2 古代诗词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诗句有哪些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3 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我愿与君相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思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苦苦盼望能相见。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偷偷留下这首诗。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秋风词 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 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 李商隐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离思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题都城南庄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寄人 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 李益水纹珍簟。
4 古代诗词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诗句有哪些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5 古代诗词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句子《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意的执着。
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诗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语,读来感受丰富,诗意层层推进,愈转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耐人寻味。
关于送别的唐诗有很多,你可以参考:A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简析孟浩然是一位飘逸的隐士。从开头两句,就道出了诗人对他的敬仰,结句更赞美他象一座高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典型。
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C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简析诗人正自家乡四川东下,仗剑远游,意气风发,这首诗写得气势奔放和开阔,表现出一种愉快和乐观的心境。
D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E 赋得暮雨送李曹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简析这首诗的特点是在暮雨中送行,将别泪和雨丝联系起来,别具一格。
F 留别王维 作者: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 在京求仕不成, 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G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
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
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H 送人东归 作者: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注郢门山:在今河北省江陵县。
简析这首送别诗的结句千年传诵,使离情更增色彩。 I 送李端 作者: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简析朋友相交于流离患难之中,原本相见恨晚,却又要分别无期,其悲怆之情远过一般的离情。
J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汀州:水边或水中平地。此诗后三句似乎出自梁代柳恽的《江南曲》,诗为:“汀州采白苹,落日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 简析这首送别诗,着重写离情别意。
其诗首尾相应,新颖而不落俗套。 K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三边:指幽、并、凉三州边远诸郡,泛指边疆。
简析久历沙场征战,年老。
6 表大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诗句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7 歌颂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思 日日相思夜未眠,笑问人间何处无, 苦苦盼望能相见。笑看人生过一世。
次次相见不相问,不必伤心不流泪, 偷偷留下这首诗。悲欢离合人人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
1 关于意象柳的诗句
2 关于柳的诗句意象
3 关于柳的意象诗句
关于意象柳的诗句 1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2关于"柳"为意象的古诗和古词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3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
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2《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4《渭城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关于柳的诗句意象 1关于"柳"为意象的古诗和古词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2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3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
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2《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4《渭城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关于柳的意象诗句 1关于"柳"为意象的古诗和古词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2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3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哪些
唐诗中有关“柳”的诗或以柳树为意象的诗有
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2《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4《渭城曲》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4以“杨柳”为意象的古诗词有那些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 愈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 愈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6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 杨巨源)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8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处 柳永《雨霖铃》 1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1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1 关于亲人离别的诗句
关于亲人离别的诗句 1 送别亲人的诗句和诗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孟郊《古离别》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山中送别 (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 亲人离别的古诗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4、《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5、《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亲人送别的诗
思乡: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边塞:宋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回答者:樱花步道 - 初入江湖 三级 5-27 14:5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唐]卢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春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凉州曲 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简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
“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唐]卢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春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古 从 军 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
4 有没有关于亲人之间离别的诗词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2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释义: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释义: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5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王昌龄《重别李评事》
释义:在这秋天的江岸,离别是多么的忧伤和困难。不过,待到船到长安,那繁华定会让你笑开颜 。
5 和亲人要离别的诗句
1、《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2、《别离》 唐代: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译文: 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3、《蝶恋花·早行》 宋代: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译文: 月光皎洁明亮,乌鸦的叫声不停。
更漏已经要没有了,屋外摇动轳辘在井里汲水的声音传进房间。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忧愁,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流下泪水,她一夜来眼泪一直流个不停,连枕中的红绵湿透了。
两人手拉着手来到庭院,任霜风吹着她的头发。 离别的双方难舍难分,告别的话儿听得让人落泪断肠。
楼上星光正明亮,北斗星横在夜空。天色渐明,远处传来鸡叫,仿佛催人分别。
4、《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译文: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
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刚刚圆满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5、《古怨别》 唐代: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译文: 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 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4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
6 与家人分离的诗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贺知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李叔同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张籍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归冢》杜牧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王维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文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薛道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只能找到这些了,希望能行。
7 送别亲人的诗句和诗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孟郊《古离别》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8 和朋友亲人离别希望不要忘记自己常联系的古诗
古诗中的离别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二>、乡情离别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朋友离别诗句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四>、历史聚离精句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知音世所稀。 -(唐)孟。
典故:相传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没有知音,十分寂寞。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着听着,停住了脚步。坐在俞伯牙的对面,说出了俞伯牙弹奏的心中所想的。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两人结成了忘年之交。他们约好在两年之后,在他们两个坐着的地方见面。
可是两年之约到了,俞伯牙拿着琴在这里等,不见钟子期的影子。等着等着,来了一个老翁,自称是钟子期的父亲,是专门来替钟子期来赴约的。老翁向俞伯牙说明了来意。原来钟子期的临终遗言就是同俞伯牙的约定。
俞伯牙跪拜在老翁的面前,悲痛欲绝。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一说河边)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看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深厚的友谊,所以人们常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扩展资料:
1、典故人物简介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据余氏宗谱记载,伯牙实姓余,名瑞,字伯雅,善鼓瑟子期赞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父余纶,子一仲霄。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2、现实意义
如何交朋友,古人已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同朋友的交往要守信。信在五常中是最后一个字,但是五常的基础。在现代的广泛的社交活动中,我们还得讲一讲朋友之间的信义。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朋友,不要失去了才惋惜。
-伯牙碎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