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十一(印象形成、归因、态度及改变、人际关系与沟通)
1
印象
通常指第一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2
印象形成
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作刻板印象。
4
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晕轮效应。
5
首因效应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6
近因效应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7
投射作用
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8
内隐人格理论
每一个普通人对人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人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9
印象管理
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10
归因的概念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11
态度的定义
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
12
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既有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13
依从
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14
认同
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15
内化
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16
认知不协调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完成,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17
睡眠者效应
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
18
人际沟通
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19
副语言
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
20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1
人际关系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它是人们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1 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是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琼斯等人总结了五种主要的印象管理策略:
(1)逢迎: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比如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赞美别人,或赞同别人的观点。
(2)恫吓:旨在给别人造成恐怖的印象,使别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
(3)自我抬高: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
(4)显示:给别人以正值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
(5)恳求: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弱点和对别人的依赖。旨在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
2 控制点
心理学家罗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认为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这一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一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3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随着人们在归因事件上的社会视角不同,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2)自我价值保护:人们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及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定的方面倾斜。
4 态度的构成
(1)社会视角:随着人们在归因事件上的社会视角不同,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变化。
(2)自我价值保护:人们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及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定的方面倾斜。
5 态度的维度
五个维度:
(1)指向(direction):即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strength):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intensity):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centrality):也称为向中性,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性(salience):也称为明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6 拉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LaPiere)1934年进行的一项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对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命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该实验说明,种族歧视态度与实际的行为之间,几乎没有一致关系存在。
7 态度与行为关系三原则
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1983年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原则性地概括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问题,提出的三原则包括:1)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8 态度改变的理论
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
(1)依从(compliance):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这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3)内化(internalization):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完成,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non-fitting)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海德平衡理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46年提出的,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在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9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1)态度主体方面:至少3方面的心理倾向会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1)抗拒反应,即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心理上会出现自发的抵抗,维持自我控制。2)心理惯性,人们的心理活动通常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在没有感受到改变的必要性时,通常是尽可能少地改变自己。3)保留面子,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需要保持一个不轻易受影响的形象。
(2)传达者方面:传达者的威信、传达者的立场、传达者的目的指向,以及传达者的吸引力。
(3)信息沟通方面:信息的差异、信息的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表明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要。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的方式有很多, 评语 应该是最合适的一种。评语是一种艺术,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一定要精心设计,只有这样,评语才能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突出评语的积极作用,又该如何恰当的使用不同方式的评语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以下浅见。
一、客观准确的课堂评语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感情得以沟通,价值得以实现。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
客观、准确,内容翔实的课堂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自我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因此,肯定的评语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中肯恰当的否定评语,也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适度的紧迫感,成为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语不仅仅是作出一种语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
二、情真意切的作业评语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同学,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逐一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更便于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因此,作业评语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学生阅读作业评语的过程就是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的过程。笔者认为作业评语应多用趣味性的语言,多用机智、诙谐的语言,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因此,作业本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在作业评语的互动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统一。如果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并善于使用作业评语,就一定会加深师生的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多年的作业评语实践证明:优秀的作业评语,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激发其向上的热情;能震撼学生的灵魂,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反之,不得体的作业评语不但对学生起不到促进和教育作用,反而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投下黑色的阴影,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所以坚持为学生写出恰如其分又情深意切的批语,可以使教学信息在传递与反馈中产生最佳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轻松自由的自评互评
新课程评价体系中,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结果好坏的决定因素,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影响着“学”的质量。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为学生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敢于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这就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生学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习的重要标志,学生依据经常获得的外部评价经验,逐渐培养起自我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互评,培养学生互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让学生之间积极互评,不仅可以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能让全体学生在这个动态评价系统中朝着良性的方向科学地发展。
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让课堂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之一――评语,不单是教学信息的单向反馈,更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是联系师生心灵的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的评语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教师的评语中能领悟出教师对他的关心、信心和责任心,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情感对人有多种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指导行为:情感能够指导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积极的情感如喜悦和爱可以促使人们追求奖励和满足,激发积极的行动和努力。负面情感如恐惧和厌恶则可能引发回避和逃避行为,以避免潜在的危险或负面体验。
社会交往:情感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促进情感的共鸣和情感连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归属感。通过表达和共享情感,人们能够建立更深厚的情感纽带,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
心理健康:情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的情感可以带来快乐、幸福和满足感,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维持。而负面情感如果无法得到适当处理和管理,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应激反应等。
自我认知:情感对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起着重要作用。情感体验可以揭示个体的需求、价值观和期望,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体验。通过情感的反馈和反思,个体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知,进一步塑造自我身份和自我形象。
生活意义和价值:情感赋予人们的生活以意义和价值。它们能够丰富人的日常体验,赋予活动和关系情感色彩,提升生活的质量和满意度。情感也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思考,引导个体寻求和追求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
总而言之,情感在个体的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健康、自我认知以及生活意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类丰富而复杂的内在体验,对个体的幸福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